中医养生课堂(精选5篇)

根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人类的思维才具有真正的目的性。生物课堂教学应当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目标首先必须引导学生学会明确思维目的,明确思维目的,其实质就是通过分析未知和已知的矛盾,为最终解决矛盾找到恰当的途径。

二、创设条件营造良好的思维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把问题的答案一下子交给学生,而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最佳的思维状态,善于为学生架设“台阶”,在反复的思维训练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思维的目的。

1、通过课堂提问启迪思维

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提问过程都是思维教学过程。如果所提的问题和原有的认知结构之间缺乏必然的联系、过难或过易、缺乏提问的方式等,都不能引起学生的思维。设置课堂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启迪学生思维,要实现这个目的,必须具备目的明确、层次分明、把握时机、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

2、通过思路教学激发思维

所谓思路教学,就是教师在研究教材思路和学生思路的基础上,根据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和学生的思维特征,设计一条适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并有目的地促进其发展的科学思路,让学生循着这条思路的正确线索而探索知识的教学过程。

3、通过生物实验活跃思维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生物实验作为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学生思维方面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三、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要设法营造良好的思维情境,还应指导学生怎样去思考,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在生物教学中,启发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和逻辑方法对自然现象、实验现象和其它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形成概念,做出合理判断和正确推理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前提。

1、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把整体分解成若干部分、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简单的要素来认识、学习的一种思维方法。

2、归纳和演绎

归纳是根据个别事物具有某种属性而推论某类事物具有该属性,从个别事物中概括出一般结论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归纳法能从经验事实中找出带普遍性的规律和原理,扩大和获得新知识。

3、比较、分类和类比

比较是在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确定这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的本质特点和相互联系。

四、帮助学生提高思维品质

思维的发生和发展,既服从于一般的、普遍的规律性,又表现出个性差异。这种差异体现了个体思维活动中的智力特征,这就是思维品质。思维品质包括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等。在生物教学中,训练提高思维品质是我们培养学生生物思维能力的一个重大突破口。

1、敏捷性是指思维过程的迅速程度,它反映了智力的敏锐程度。表现在思考问题时反应灵敏,推理过程简捷、快速。这种思维品质我们可以在生物学习的训练中得到提高,比如辨析概念,归纳类比,遗传计算等。

2、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它反映了智慧能力的“迁移”,是对原来他人或自己所确定的思维框架的突破甚至摒弃,根据已经变化了的新情况及时调整改变研究的方案、思考的程序、实施的途径,求得更新更快更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以新颖生动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转化

要上好每一节课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要备好课,还要备好学生,即了解你的授课对象,才能在授课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充分运用“注意”规律,活跃课堂气氛,营造课堂气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那么,一节课40分钟,如果我们过分地要求学生依靠有意注意来听课学习是很紧张的,这种靠意志努力维持的注意容易引起疲劳而导致学生注意涣散,便注意难以持久,学生听课状态出现游离。如果只凭无意注意来学习,更难以完成学习任务。所以,我想如能应用各种方法让他们对我的教学方式、方法感兴趣就可以达到预想的教学目的了。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引导学生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之间互相转换,使二者之间有节奏的交替转换,这样使学生的注意持久地指向教学活动,我就能主动的把握好课堂教学。

二、提高教师的技巧和技能才能让学生保持注意力的集中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干扰,如声音、景物、意外事情等因素,足以引起学生产生与学习无关的无意注意,造成注意力分散,影响学习效果。这个时候,教师需要镇定学生的情绪,比如有的同学上一节课遇到了不愉快的问题,下一节课也不能把注意力集中起来,也有的同学听到老师讲有趣的问题,就一直想下去,不再注意老师接下来的讲解。这个时候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自我暗示、自我放松、镇定、加强主义的目的性。所以教师课堂的创造性与趣味性学生保持课堂上的有意注意的一个重要客观因素,同时也要“见好就收”,注意引导学生回归重点。教师创设的或所提供的教学情境应该是恰好合适的,这种情境既能引起学生的认知不平衡,又不过分超越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

三、领悟上课集中注意力的六大技巧

1.重视听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在上课时表现得最充分,时而指引方向,时而启发诱导,时而鼓劲加油,时而扶持帮助,教者始终处在学生的前列,为学生引路导航、指点迷津。老师的分析讲解,启发点拨,不管从内容的连续性、生动性,还是从方法的系统性、灵活性,都比课后辅导详细得多,更是同学们自己看书远远不能比拟的。

2.专心听讲。课上应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解,眼睛要盯着老师的嘴,看老师的表情,耳朵听老师讲课的声音,头脑思考老师所讲的内容,思路应与老师保持一致。

3.会听门道。一般老师上课分成几大步骤:开始复习与新课有关的旧知识,接着引入新课,进行分析、论证、推理。启发引导同学们理解掌握新课的内容,最后还要概括小结一下。

4.当堂弄清。课堂上要基本理解掌握所学的新内容,一堂新课,总要介绍一些新概念、新关系、新技巧、新方法。那么,课堂上就要搞清楚每一个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弄清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

5.理清思路。怎样理清教师的引导思路呢?第一认清这节课主要内容是什么,老师开头怎样引入的,中间怎样分析引导的,最后怎么解决的,都应瞻前顾后地认识清楚。第二“过关斩将”,一条大路不是直的,看有几道弯,有几个关卡,老师带领学生怎么过去的。第三看是否步步有据,环环相扣,每转一个弯,每过一道关,是否顺利通达,还有没有“含糊”的地方。第四要评价老师思路。一般来说老师思路是高明的,要搞清高明在什么地方,用哪些思维方式,思维过程怎样,虚心向老师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

6.抓住关键。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关系式是关键,当老师讲到这些关键地方,你一定要特别注意,紧抓不放。这些关键的地方抓住了,十分有利于整体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对于学科特点,不少同学往往容易忽视,不管上什么学科的课,总是“听、记、想”,不懂抓住不同学科的不同特点。例如有的学生,外语课上不愿意跟着老师大声朗读,做分组实验时,自己不动手,光看别人做,自己抄个结果;老师做演示实验时,不注意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观察和思考,只是看热闹,这些都是未抓住学科特点学习的具体表现。长此下去,必然会影响学习效果。实际上,各门学科的内容体系、发展思路、训练要求及教的方法各有特点,学习中非抓住这些特点不可。

四、创设成功,激发兴趣,提高注意力

一、课前准备

首先,新课程呼唤新型的教师,意味着对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地理教师不仅需要吸取传统的教学基本功的精华,更需要培养体现时代精神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地理教师要不断学习、研究和掌握本学科知识体系中对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的新思想、新手段,使自己专业知识不断深化,知识面更加广泛,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档次。

其次,充分做好课堂教学设计。新课程的理念认为,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学设施、环境和师生双方共同组成的有机联系。教学设计是在对这个系统进行全面细致地研究上构建出的教学实施规划,以及部署规划实现的步骤,以追求最好的教学效益。新课堂教学设计要求我们还要高度重视对“学法”的研究和设计。那么,怎样才能做好课堂教学设计呢?一是要深入研究教材,研究课程标准的相应要求,明确哪些是结果性目标,哪些是体验性目标。二是要认真进行“学情”分析,这是教学设计重要的前期工作,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扬长避短,制定出合理的基于课程标准且有所拓展的教学目标,选择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从而促进学生发展。

三是努力编写出较为优秀的教案。地理教案是地理教学实施方案,是文稿形式的教学设计,是在研究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分析学情的基础上撰写出来的,是教师教学活动必须具备的“行动纲领”。那么,优秀的教案要注意哪些方面呢?⑴精心设计教学导入,每一课的导入,是提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也直接影响这一堂课的成败。导入最好是选择学生有所了解而又感兴趣的事物,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⑵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根据班级学生“学情”,制定适合我们班学生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合理选择教具,如:挂图、地球仪、多媒体等。对于地理教学来说,采用多媒体教学比较直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使学生有效的掌握地图,因此,精心进行课件制作,使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有机结合并合理利用;⑶加强集体备课,教师间互相取长补短,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提高备课效率和质量。教师备好课、编写好教案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备条件。

二、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科学而严谨、生动又活泼,调动起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是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利用身边的地理事物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生动而有效的学习情境如增力剂一样,使学生身心愉悦且较快地进入学习情景,在课堂中表现得精神焕发。进行活动和探究学习时,教师先要给学生有一个知识的铺垫,由学生自己设计活动、组织安排活动,自己充当活动的各种角色。促使学生在地理活动中运用五官四肢、运用大脑,从而使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充满乐趣游戏的活动很容易吸引人的兴趣,在课上适当增加游戏活动能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学习中国的行政区划时,通过拼板游戏,能很快掌握我国省级行政区知识;由学生扮演导游在课堂上“周游”全国、全世界;担任“环保局长”答“记者”问;地理扑克、地理棋的使用等等游戏活动很容易吸引人的兴趣,从而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学生在课堂中一方面表现出对活动具有浓厚的活动兴趣和高昂的活动热情,自始至终体现出了参与的积极性,自觉地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学习,主动地掌握知识。

另一方面,从参与活动的范围上,是人人都卷入其中,全员参与。变以往的“师问生答”为“畅所欲言”,学生的“纹丝不动”为“自由活动”。“师说生听”为“自主探索”。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有效参与,有效参与是涉及内在思维和复杂活动方式的一种深层次参与。有效参与是学生认知发展、有效学习的保证,离开学生思维的有效参与,不可能有真正的学习结果。有效的活动是学生积极参与有效参与的和谐统一。学生通过活动,对学习地理知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课后反思

关键词:物理教学质疑能力培养措施

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基本上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认为老师就是权威,老师上课讲的内容就是真理。学生缺乏辨别是非、积极探索、深入研究的能力。我认为学生缺乏质疑的能力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学生不敢或不想提问题。有的学生“怕”老师,不敢与老师面对面地交流。有的学生没有自信,怕提出的问题“太幼稚”,被老师同学嘲笑。

(四)老师没做好让学生质疑的准备。有的老师在备课时没有设计好问题,没有创设良好的物理情境,没有引导学生质疑的过程,这样学生质疑能力的低下就不足为奇了。

总之,学生的质疑能力的不足是多方面的,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就应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让学生敢质疑,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放下身段,积极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消除学生的紧张和顾虑,使他们勇于提出问题。对于学生大胆的猜测和疑问要积极充分地给予肯定,即使有些问题是错误的,或者提出的问题是很肤浅的,很“愚蠢”的,也要好好地珍惜它们,积极给予解答,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不可嘲讽打击,伤害学生的自尊。同时,应该告诉学生提出质疑、解答质疑是一个人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问题,并力求得出最佳答案。

(二)让学生能质疑,抓好学生的基础。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源;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有些学生错误地认为多做难题才能学好物理,其实基础才是最重要的,只有把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等学好了,才能在此之上建更高的物理学大厦。所以在平常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基础,只有基础打牢固了,才会把物理学知识融会贯通,才能对所学知识质疑。高中物理中先把必修一和必修二基础打好,教师在高一时尽量以讲授基础知识为主。

(三)让学生想质疑,积极创设物理问题情境。物理学是一门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科学,物理学中有很多知识是我们平常就接触到的,所以在课堂上积极地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也有利于学生质疑能力的提高。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重的物体下落快”提出了质疑,最后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在上《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这一课时我们可以首先提问:重的物体是否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用一个小铁球和一个小纸团同时下落做一个演示实验,明显是铁球下落得快;然后用一张纸攥紧的纸团(纸团直径较小)和用三张纸攥松点的纸团(纸团的直径较大)同时下落,结果是一张纸团下落得快,从而得出矛盾的结论,引起学生的注意,激起学生质疑的冲动。再如在动量定理的教学中,诸论提到一个实验:“蛋碎瓦全,还是瓦碎蛋全”,结果是瓦碎蛋全。引入这样一个物理情境,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机械能及其转化》这一节的教学中我用这个实验来引入:用大铅球自制一个大单摆,将摆球自平衡位置拉起一个小角度,并且让摆球紧贴鼻尖放手,学生都为我捏了一把汗,结果却是有惊无险。这时我提问:“摆球为什么不会伤到人呢?这里有什么物理规律呢?”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想质疑。

(四)让学生会质疑,指导学生质疑的方法,提高质疑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鼓励学生争辩,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要大力提倡学生争辩,争辩活动可以提高学生质疑的敏捷性、灵活性。量子力学中的测不准原理就是海森堡与爱因斯坦等人长期激烈的争论后在海森堡的脑海中骤然出现的。长期引导学生进行争辩、互相质疑无疑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所以在平常教学中我习惯让学生在课堂上分组讨论。例如在讲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时,将全班同学分为几组,有的组体验两个弹簧秤互拉,有的组体验扳手腕,还有的组体验“互殴”,然后让他们各抒己见,让他们谈感受,提问题,互相辩论,在这个过程中掌握知识。

总之,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组合、迁移和转化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整个民族创新精神氛围的营造。但我们要认识到学生质疑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渐近的过程,是一个能力增强的过程,更是一个个人优秀综合素质提高的过程。所以我们要遵循教育规律,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争取让每一位学生成为有高质疑能力的人、高创新精神的人、高综合素质的人。

参考文献:

[1]赵智朵.创设质疑情境培养创新能力[J].中学物理,2001,(6):4-5.

关键词:物理课堂;学生;合作意识

一、前言

合作,是学生未来发展、立足社会的重要素质。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的今天,这一素质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对合作的内涵和价值的认识,引导他们在合作中学习、交流和探索,促进合作意识的形成,从而做到全面教育,实现合作之美。我们如何在物理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呢?笔者试着从以下几点来论述,愿与各位同仁一起切磋学习。

二、营造和谐氛围,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环境造就人,氛围影响人。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造生动的物理情境……”因此,我们要在物理课堂上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切实为学生养成合作意识与发展能力搭建平台,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新知识,在“探究”中主动建构知识,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也为学生进一步学好物理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会让学生感到合作是一种学习的需要,是获取新知的有效途径,才能积极主动参与进来,逐渐养成合作探究意识。同时,我们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组织一些合作参与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合作,体会合作的作用和乐趣。如有些家用小电器的修理。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体会到物理在现实生活是分不开的,有着广泛的实用性,学生会为自己所学的知识能在今后生活中、工作中起到很大的作用而自豪。这样,学生就乐意去实践,乐意去合作,浓厚的合作氛围就形成了。

三、精心设计问题,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设计问题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一门教学艺术。我们设计问题是否恰当,对“度”的把握,对“巧”的研究,是否能真正发挥其重要作用,这都需要我们对新课程标准的准确理解和掌握。我们的生活与物理密切相连,解释生活中的现象,都需要一定的物理知识。因此,我们在设计问题时,要联系实际,贴近生活,把学生引入生活实际中来,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比较、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其次,我们设计问题要科学、合理、巧妙,要有启发性,能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调节学生思维节奏,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探究的动机,才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最后,我们设计问题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合各个层面的学生,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有意识、有目的、有步骤地为学生创造合作机会,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逐步地养成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合理分组分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合理分组分工非常重要,是提高合作学习质量的关键,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在合作学习前首先要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工,让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明白各自应该承担的角色,掌握各自所分配的任务,才能发挥每个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作用,更好地促进他们潜力的提升,使得我们的合作学习有序又有效地进行。同时,我们要注意把各层面的学生形成一种协作的友谊关系,多给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一点机会,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优等生可以帮助他们,让他们也能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以后的学好物理建立信心。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需要我们的学生注意遵守操作规程,依据步骤,多动手去尝试,去弄清每个实验的目的和原理,仔细纪录,通过正确的处理和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才能创造“人人参与,个个动手”的氛围,培养和增进了小组成员间的合作意识及合作习惯。

五、注意引导调控,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合作学习将成为物理课堂教学的主流模式,它改变了我们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对推动中学物理教学的改革都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我们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加强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有效的合作学习,真正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和进步。

[1]陈惠国.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探索[J].中国当代教研,2007,(8).

[2]邵淑鸾.物理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初探[J].湖南中学物理,2009,(05).

[3]张烨.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05).

THE END
1.“冬日暖阳中医护航”——王家巷社区举办冬日养生大课堂为深入普及冬季养生知识,提升社区居民的健康素养,同时弘扬中医传统文化精髓,芜湖市新希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携手弋矶山街道社工站及王家巷社区、社区养老服务站,于近日成功举办了“冬日暖阳,中医护航——冬日养生大课堂”公益活动。此次活动作为镜湖区第四届公益创投“家有银龄 巷守人生”为老服务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http://fzr.ahnews.com.cn/news/2024/12/05/c_634004.htm
2.栏目:中医养生饮食大课堂中医养生饮食大课堂,中医养生饮食大课堂——做一枚中医师眼里合格的吃货!http://my.tv.sohu.com/pl/9641895/
3.中医养生饮食大课堂秋冬乃是养生好时节 你家隔壁村过条河穿过杨树林子林家庄的可爱蜀黍 林大栋博士又来开!新!课!了! 这节课的名字是《中医养生饮食大课堂》。 有些朋友已经知道,林大栋博士的中医养生课有三部曲,分别是—— 1. 中医养生抗老必修课程(咦?貌似已经播放完了) https://shop42337308.youzan.com/wscvis/course/detail/3nqkppthvsn9g?kdt_id=42145140&reft=1577090741020_1577090746893
4.#反诈##中医养生大课堂##骚扰电话#现在这来自express#反诈# #中医养生大课堂##骚扰电话# 现在这些骚扰电话越来越猖狂,拨打你的电话都是用的ai人工智能语音,一遍又一遍每天拨打你,号码不断变化,拉黑也阻止不了。最近多次接到所谓“中医养生大课堂”的语音电话广告https://weibo.com/5890533283/OCfxGwZIG
5.信息资讯本次中医养生大讲堂为系列课程,通过系统讲解,让你学习中医思维,了解自身体质,用中医方法健康养生~ 讲师介绍: 连增福,威海市中医院针灸三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山东省中医药五级师承传承人,山东省医师协会中医针灸医师分会委员,威海市神志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擅长运用“安神头九针”配合中药治疗失眠症、焦虑、抑郁状态https://www.whggwly.com/new-56974.html
6.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华养生文化与实践高层精修班2.4养生文化课堂 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复旦大学等全国知名中医学府和综合大学的权威教授和专家通俗易懂地讲授养生保健的实用方法、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中医的医理医道、中华养生的哲理和中国人的社会心理,使学员不仅能够明白养生的道理,而且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中华文化的素养底蕴、人生智慧和幸福指数。 http://www.cnbm.net.cn/course/kc468734936.html
7.中医大课堂中医大课堂 医护风采 联系我们 网页视频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后 医遛健康大讲堂-中医与养生(2)_高清 网页视频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后 医遛健康大讲堂-中医与养生(1)_高清 网页视频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后 医遛健康大讲堂-发现生活中的隐形盐? 网页视频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后 健康大讲堂:中医养生观_高https://www.dgszyy.com/ketang.jsp
8.为职工办实事丨“降大课堂”,从中医体质讲养生为进一步提升职工的健康意识和保健能力,9月4日,鹿寨县总工会举办了职工“健康大课堂”活动,此次活动邀请了鹿寨镇中心卫生院邓巧珍医师团队,为职工现场讲授中医理疗养生知识。为进一步提升职工的健康意识和保健能力,9月4日,鹿寨县总工会举办了职工“健康大课堂”活动,此次活动邀请了鹿寨镇中心卫生院邓巧珍医师团队,为职http://www.lzzgh.org/ghyw/lzxzgh/t19700101_3520617.shtml
9.中华大课堂:中医养生学中医养生学来源:中华大课堂网址:http://zhhdkt.com浏览数:8639次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医养生学的概念 第二节 中医养生学的性质和特点 第三节 中医养生学的地位和任务 第四节 学习的方法和要求 第二章 中医养生学发展简史 第一节 上古时期 第二节 先秦时期 第三节 汉唐时期 第四节 宋元时期 第五节 https://www.zhhdkt.com/h-nd-1032.html
10.简约大气中医养生文化养生课堂讲座展板素材下载本作品是张中医养生设计素材,素材编号为4668975,简约大气中医养生文化养生课堂讲座展板格式为PSD,使用Adobe Photoshop创作,欢迎下载更多中医养生设计模板、中医养生图片、本中医养生设计作品上的文字图片均可编辑修改。https://www.ztupic.com/sucai/4668975.html
11.养生大课堂养生大课堂是一个学生创业团队建立的以养生,保健,美容为主的信息类网站,该网站为所有热爱养生,美容,保健的朋友提供平时养生知识,改正平时不好的习惯,为所有人拥有健康的身体而努力。 简介概述 养生诞生于当今网络日益风行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上网搜索自己想要的养生知识。现代生活的不规律,压力的增大让人们的生活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622/14/17307654_1126858905.shtml
12.学中医养生有所得8篇(全文)因为,真正的分层教学,必然就有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自己来学习,而不是原来的大课堂,一锅煮。例如,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除了发挥积极的引导性的作用外,最主要的还是学生的自我学习和锻炼,而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学习内容也可以进行灵活调整。另外,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之余,我们还要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教会他们如何相互学习https://www.99xueshu.com/w/file3ila1wd1.html
13.夏季养生需个体化【大课堂】 说起夏季养生,大家经常会想到中医的教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吃萝卜夏吃姜”“夏季常饮绿豆汤”。但这些养生经验是否适合每个人呢?很多人对夏季养生存在误区,忽视了个性化的养生选择。 关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吃萝卜夏吃姜”里提到的养生注意事项,其实是有一个前提的。之所以讲“春夏养阳https://jiankang.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smGpE1lRfsb2G1D24pFG17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