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丨养生的四大方法(一)讲《易经》与《内经》精粹在线播放免费听

大家好!上一讲我讲到《上古天真论》岐伯提出的养生的一大总原则,就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简单地说就是“阴阳中和”。这个总原则要落实到养生的各个方面。

那么养生有几个方面呢?岐伯提出养生有四个方面,就是饮食、起居、运动、情志;有四大方法:就是“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形与神俱”。上古之人就是按照这一大原则、四大方法来做的,所以能够“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意思就是能达到正常的生命寿限,度过一百岁才离开这个世界。

这里有一个词就是“天年”,就是天然的寿命,正常的生命寿限。人的正常寿命究竟是不是100岁或者120岁?计算寿命方法有很多,有一种是用细胞分裂来计算的,人的寿命等于细胞分裂的次数乘以细胞分裂的周期,细胞分裂的次数是50次,分裂的周期是2.4年,50*2.4=120岁。岐伯认为人可以活到120岁但必须在这个大原则指导下按照四大方法来做。

现在我就来说说这四大方法,第一,食饮有节,就是说吃东西、喝酒都要节制。大家想一想《黄帝内经》说的是几千年以前的人吧?那个时候的人基本上都吃不饱、穿不暖、都营养不良吧?但还要“食饮有节”,再来看看我们现代人,都吃得饱、穿得暖吧?不是吃得饱,是太饱了,营养过剩了。大家发现了吗?现代人都不是饿死的,都是撑死的!所以在饮食上更要节制。

我们都知道吃饭要吃七八分饱,七八分饱啥感觉?就是胃里还没觉得满,但进食欲望已经明显下降,进食的速度也明显变慢,在还能再吃几口的时候就不吃了。我们都听说过这句话:早上吃得好,中午吃得饱,晚上吃得少。

有人还听说过一句话:早晨吃得像皇帝,中午吃得像平民,晚上吃得像乞丐。为什么?这就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吃饭也要顺应人体的代谢规律,要顺应一天阴阳的变化规律。

因为早上是人体代谢率最高的时段,也是各种细胞最需要能量的时候,所以早餐一定要吃好;中午人体代谢率处于平稳的中间阶段,此时需及时补充能量,维持人体正常运转;晚上人体各个器官开始进入休息状态,代谢速度明显减慢,代谢率大概只有白天的一半,所以只需适量饮食,维持一定的能量就可以了。

但是现在很多人却做不到,甚至恰恰相反,有的上班族早晨匆匆忙忙起床或者不吃,或者拿上一个面包边赶路边吃,中午吃个盒饭,晚上狠狠吃一顿,由于要熬夜,晚上还要加餐。长期以往,身体不垮都不行。大家想一想,我们的宴会是不是都安排在晚上?

我这里重点要说一说,晚上多吃的危害。晚上人体代谢速度明显减慢,如果晚餐吃的太饱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就会引发肠胃疾病的发生,导致胃液无法消化大量的食物,对肠道菌群也是一种破坏,引起胃痛,导致各种胃炎,久之会增加患胃癌、肠癌的风险。

晚餐吃的太多会超过消化功能的消化能力,再不运动,倒头就睡,导致食物不能被完全消化、吸收,代谢不掉,就容易产生脂肪堆积,导致肥胖。

肥胖如今被称为“健康的头号杀手”。晚餐吃得太多或过于油腻,会导致胰岛素过度分泌。如果胰脏长期负担过重,就会被“累坏”,致使它不能很好地调节血糖,继而引发糖尿病。晚饭吃得太多、太油腻,容易使人体内血脂升高,导致肝脏合成的血胆固醇明显增多,人体的血液在夜间经常保持高脂肪含量,并逐渐堆积在血管壁上,形成动脉硬化,最终可能发展成冠心病。吃得太多还会使血液集中于胃肠道,导致心脏供血相对不足,也可能诱发心绞痛。

总之,晚餐吃得太多、太饱有百害而无一利,所以佛家讲究“过午不食”是有一定道理的。按照佛家的说法:早晨是菩萨吃的,中午是人吃的,晚上是畜生吃的。当然不是说晚上一律不能吃,但少吃是必须的。

这第一种方法“食饮有节”,还只是讲了“食”。我再来讲讲“饮”。中国人有三大饮:饮酒、饮茶、饮水。岐伯这里讲的“饮”是指饮酒,饮酒也要节制。孔子说过“唯酒无量”,不少人理解为只有酒可以不限量地喝,这样理解是错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有喝酒是没有统一限量标准的,因为不同的人酒量有大有小,那无法限量,是不是可以随便喝呢?当然不是,我们要注意这四个字后面还有三个字“不及乱”,就是不要达到乱性的程度,也就是不要喝醉。岐伯在后面讲到现代人早衰的原因之一就是有酒必喝、一喝必醉。所以饮酒要“阴阳中和”,要根据自己的体质、酒量,少喝为好。

我们再来看饮茶。我们都知道茶分为六种:绿茶、红茶、青茶、白茶、黄茶、黑茶。我按照五行把茶分为五类,五类茶和五行一一相配,特别有意思。上次我和浙江大学茶学系一个博士讨论,他觉得很有道理。以后我在讲到五行和食物相配的时候我再和大家详细介绍。我这里要强调的是,饮茶也要按照“阴阳中和”的总原则,按照《黄帝内经》人分为五种体质,配上五行,不同体质的人要按照五行原理喝不同的茶。

最后说饮水。有专家说:每人每天应该喝八杯水。这个说法没错,但太绝对了,还是要按照养生总原则,因人而异。水为生命之源,水分主要用于补充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喝水是维持生命新陈代谢的重要一环。不要等到口渴了再喝,缺水对人体危害很大。要经常喝水,当然也不能过量,水过多甚至会导致水中毒,不过这种情况正常人极少出现,一般多见于肝、肾、心功能异常的人。

那我怎么知道喝水多了还是少了?这里有个小窍门,可以根据自己尿液的颜色来判断。一般来说,人的尿液为淡黄色,如果颜色太浅,则可能是水喝得过多;如果颜色偏深,则表示需要多补充一些水了。

这是养生的第一大方法“食饮有节”,还有三大方法,下一讲再讲。谢谢!

THE END
1.课程3、清淡饮食养生方法 ●3.7甜味食物的功与过 本节要点1 甘味与甜味的区别。2 甘味食物的健康意义3 中医上部分甜味食物的食疗功效。 ●3.8吃苦有福——苦味食物的健康观 本节要点1. 苦味性味定义与扩展2. 苦味食物的种类3. 口苦的饮食注意事项 ●3.9五色食疗:食物的颜色与食疗 本节重点1. 五色食疗的理论来源2https://higher.smartedu.cn/course/63604cbc96788f54b7676a41
2.夏季养生小常识八招可安度酷暑因此,要注意居住环境不要过于潮湿,不要过多吃冰冻及凉食,夜间空调的温度不要开得太低,最好在26度以上,不要在露天及阴冷的地方过夜。>>>夏季养生饮食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3.饮食清补 在饮食滋补方面,热天以清补、健脾、祛暑化湿为原则。肥甘厚味及燥热之品不宜食用,而应选择具有清淡滋阴功效的食品。甘凉清润的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21279161.html
3.夏季养生方法有哪些养生小妙招一定要看养生是我们大家都在做的事情,而夏季是我们健康养生的好时节,瓜果蔬菜也是很丰富的,那么,如何健康保养身体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哦!! 夏季养生方法有哪些养生小妙招一定要看 1.饮食宜清淡 炎夏的饮食应以清淡、质软,易于消化为主,少吃高脂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清淡饮https://m.suntgj.com/showinfo-37-3344-0.html
4.夏季养生中医科普知识夏季是一个需要特别注意养生的季节,通过中医养生的方法,我们可以保持身体的健康和平衡。饮食调理、生活习惯调理和穴位保健都是夏季养生的重要方面。希望这些夏季养生的中医知识对您有所帮助,祝愿大家度过一个健康而快乐的夏季! "夏季养生中医知识:保持身体健康的秘诀 夏季是一个炎热的季节,气温升高,食欲减弱,人们的身体https://www.lnky.net/yjys/60698.html
5.夏季中医养生知识(精选12篇)夏季养生有道,分享望你记牢,汤茶最宜热喝,解暑消渴良方,菜肴清淡为主,绿豆莲子煲粥,冰饮不低十度,外出少点凉菜。温馨关怀送上,快乐安康随行! 酷暑至,养生忙,调精神,欢乐扬,巧运动,大步走,慎起居,午睡宜,饮热茶,勿贪凉,节饮食,多粥汤,菜加醋,杀菌忙,情意浓,关怀送,愿安康!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lba5q8hg.html
6.养生健体中华四季养生食疗宝典(二)夏季2.食疗养生,饮食清淡多补水 立夏是夏季开始的第一个节气,又正当春夏交替之际,在饮食上应注意忌食性热升发的食物,以免耗气伤津;同时也不宜过早食用生冷食物,以免损伤脾胃阳气。应以低脂、低盐、多维、清淡为主。立夏时节进补食谱如下: 清燥润肺饮 [原料]石膏15g,杏仁6g,枇杷叶2片(去毛蜜炙),雪梨1只,蜂蜜适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924/06/14421628_93731169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