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一词源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建也”,即建立冬季的意思。为了了解中国传统节气,学校也会要求孩子们做出一篇关于立冬的手抄报,那么在手抄报中可以填充哪些立冬知识呢?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立冬手抄报内容素材”,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立冬的由来
“立冬”节气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是24节气的第19个节气。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看来,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完整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归避寒冷的意思。
“立冬”和“立秋”一样,古人同样在这个季节用占卜的方法来看冬天的冷暖,如“立冬晴,一冬凌(寒冷);立冬阴(阴雨),一冬温(暖冬)”。不无例外,古代也有到立冬这天,皇帝会亲自率领三公九卿大夫到北郊行"迎冬"之礼。
我国古代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人大水为蜃。"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三候"雉人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立冬时节,太阳已到达黄经225°,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来越少,由于此时地表夏半年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剩余,所以一般还不太冷。晴朗无风之时,常有温暖舒适的“小阳春”天气,不仅十分宜人,对冬作物的生长也十分有利。但是,这时北方冷空气也已具有较强的势力,常频频南侵,有时形成大风、降温并伴有雨雪的寒潮天气。
立冬天气的特点介绍
随着冷空气的加强,气温下降的趋势加快。北方的降温,人们习以为常。从10月下旬开始,先后供暖,人们好在还有一个避寒之地。而对于此时处在深秋“小阳春”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们,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5℃。
此时,令人惬意的深秋天气接近尾声,明显的降温使这一地区在进入初霜期的同时,也进入了红叶最佳观赏期,并在11月底陆续入冬。
立冬节气的含义是什么:立冬为冬季的开始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中国又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
立冬的习俗
吃饺子:立冬节气,有秋收冬藏的含义,我国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
11-04
关于立冬的谚语:
1、西风响,蟹脚痒,蟹立冬,影无踪(江南)
2、立冬不吃糕,一死一旮旯(南方)
3、立冬有风,立春有雨;冬至有风,夏至有雨(山西)
4、立冬种豌豆,一斗还一斗(南方)
5、立冬有雨防烂冬,立冬无雨防春旱(闽南)
6、立冬打雷要反春(北方)
7、重阳无雨看立冬,立冬无雨一冬干(赣)
8、重阳无雨看冬至,冬至无雨晴一冬(闽)
9、立冬小雪紧相连,冬前整地最当先。(江南)
10、霜降腌白菜。立冬不使牛(北方)
11、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北方)
12、立冬之日起大雾,冬水田里点萝(北方)
13、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北方)
14、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气多(北方)
15、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江南)
16、立秋摘花椒,白露打核桃,霜降下柿子,立冬吃软枣
17、立冬东北风,冬季好天空。(闽南)
18、立冬南风雨,冬季无凋(干)土(闽南)
19、立冬有雨防烂冬,立冬无鱼防春旱(闽南)
20、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气多(北方)
21、立冬前犁金,立冬后犁银,立春后犁铁(指应早翻土)。(客家)
22、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客家)
23、立冬落雨会烂冬,吃得柴尽米粮空。(闽南)
24、立冬补冬,补嘴空。
1.立冬前犁金,立冬后犁银,立春后犁铁(指应早翻土)。(客家)
2.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客家)
3.立冬落雨会烂冬,吃得柴尽米粮空。(闽南)
4.立冬种豌豆,一斗还一斗(南方)
5.立冬有雨防烂冬,立冬无雨防春旱(闽南)
6.立冬打雷要反春(北方)
7.重阳无雨看立冬,...
11-03
热带气旋,强弩之末
根据统计,平均每年11月份有2-3个热带气旋生成。尤其是西北太平洋上生成的气旋,还有可能发展到台风强度。近55年中,11月份有11个热带气旋在我国沿海登陆,登陆地点主要在台湾、广东和海南。如果这一年年中纬度盛行纬向环流,热带气旋比较活跃,如果中纬度盛行经向环流,也就是冷空气强,不容易有台风。
入冬深秋易有霜雾
正常年份的11月,北起秦岭、黄淮西部和南部,南至江南北部都会陆续出现初霜。偏冷的年份,11月中旬,南岭以北也会出现初霜。
11月的北方,随着冷空气的前锋移出本地,锋后的冷空气团开始向暖的方面变性,如果没有后续的冷空气补充,几天之后,温度虽回升了,空气质量却逐渐变坏。
特别是大城市,大气中积累的水汽和污染微粒结合凝结后,形成烟雾或是浓雾,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交通运行。在我国西南、江南,水汽条件比北方要好,如果早晨气温偏低,往往有成片大雾出现。
立冬节气养生常识
起居养生
立冬穿衣要适当保暖。其中足部和背部的保暖最为重要。俗话说“寒从脚下起”,脚部是诸经络起止之处,所以要注意保暖,多走动以促进足部的气血运行,并养成睡前泡脚的习惯。背部乃脏腑俞穴所在之处,如果不注意保暖,寒气极易从背后侵入人体,损伤脏腑。另外,头部虽为“诸阳之会”,但老年人或阳气虚的人最好戴顶合适的帽子保暖。
饮食养生
冬天的饮食原则是省咸增苦。《千金食治》:“冬七十二日,省咸增苦,以养心气。”冬天增食苦味食物,因为苦能坚,能固肾以防外泄,又能泄心火。另《饮膳正要》:“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种子类和果实是冬季的“应时佳品”,如“核桃、板栗、芝麻、黑豆、山药、红薯、腰果”等。此时还要少食姜、蒜、鸡肉、韭菜等温热之品。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款冬季养生小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