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而导致的亚健康问题越来越普遍。据统计,我国目前至少有1/3以上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尤其是正处于事业上升阶段的青壮年,长期处于高压力、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下,更容易出现身心问题。因此,千万别以为养生只是老年人的事,应该从小就培养养生意识;现代人更加需要学习一些简单的中医养生方法,改善机体亚健康状态。中医养生,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
《黄帝内经》指出:"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痃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祖国医学认为,暑为夏季主气,湿为长夏主气。从小满、芒种、夏至到小暑四个节气,为暑气当令。从大暑、立秋、处暑,到白露四个节气,为湿气主令。而重庆又处于湿热之地,因此整个夏季均被暑、湿二气所围绕。由于暑、湿二气的影响,人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症状。夏季,由于气温高而出现的流汗多;由于皮脂腺分泌旺盛而感觉到皮肤湿黏;由于机体基础代谢加快而表现为能量需求增多;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改变出现注意力、精确性反应速度、协调性变差等夏季特有的表现。中医认为,暑为火热之邪,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在夏至以后,立秋以前,独见于夏令,具有炎热、升散、易挟湿邪的特性。夏秋之交,湿热熏蒸,水汽上腾,湿气最盛,故一年之中长夏多湿病。湿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等特性,易损伤人体的阳气。
一、夏季养生应注意什么
(1)注意避暑防湿
夏天,暑热难当,暑热属于阳邪,容易耗伤津液和元气,引起口渴多饮、唇干口燥、尿黄便干、心烦意乱等症状,严重时出现猝然晕倒、神志不清等中暑表现。对人体产生极大伤害,甚至导致死亡。因此,防暑就成了盛夏非常重要的事情。尽量减少在温度高的时候出门或者剧烈运动。暑易耗气伤津,在高温下活动容易出现脱水中暑的情况,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夏季运动应以温和运动,少许出汗为宜,以免运动量过大、出汗过多而损伤心气。要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及时补充水分以及盐分。居住的环境也要注意清凉、通风。早晚室内气温低,应将门窗打开,通风换气。中午室外气温高于室内,宜将门窗紧闭,拉好窗帘。饮食上可以喝一些淡盐水、绿豆汤等,多吃一些消暑的食物,如西瓜、苦瓜、绿豆等。可以用山楂、五味子等泡水,能够起到益气生津的效果:还要注意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鱼、肉、奶、蛋、豆类等。
夏季,暑、湿并重,容易困阻脾胃,出现纳差、腹泻、口苦、口腻等不适。而冷饮等滋腻生冷之品,不仅助湿碍胃,而且易损伤脾胃阳气,要尽量少吃。《摄生消息论》:“夏季心旺肾衰,虽大热不宜吃冷淘、冰雪蜜水、凉粉、冷粥,饱腹受寒,必起霍乱”,故夏季饮食注意少食寒凉冰冷之物,如果食入过多,损伤脾胃之气,容易导致呕吐、腹泻、腹痛等情况。夏季饮食上也要选择清淡、爽口、易于消化的食物为主。《保生心鉴》有云:“暑气酷烈,炼石流金于外,心火焚炽于内,古人于是时独宿、淡味。”故夏天天气炎热,饮食宜清淡,应多吃容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油腻辛辣的食物不宜多吃,而要清淡为主,多吃蔬菜、瘦肉和时令水果。像冬瓜、米仁等清热利湿健脾之品,则可多加选用。此外,为了消暑,过多使用苦寒去火之品,如金银花、连翘、菊花、苦瓜、苦丁茶等,可能祛暑不成,反伤脾胃。
(2)注重养阳
(3)注重养心调神
二、夏季养生食谱推荐
荷叶茯苓粥
用料:荷叶1张(鲜、干均可),茯苓100g,粳米或小米200g,白糖适量。
做法:先将荷叶煎汤去渣,把茯苓、洗净的粳米或小米加入药汤中,同煮为粥,出锅前将白糖入锅。
功效:利湿健脾。
丝瓜姜丝粥
用料:丝瓜200g,大米100g,生姜20g。
做法:将丝瓜洗净,切片;大米淘洗干净,备用。生姜切细丝或切成生姜米,备用。锅内加水适量,放入大米煮粥,八成熟时加入丝瓜片、生姜丝,再煮至粥熟即成。
功效:开胃进食,益气清暑。
薏苡仁梗米粥
原料:薏苡仁50克,粳米200克,白糖适量。做法:将薏苡仁、粳米洗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烧沸,再用小火熬煮,等薏苡仁熟烂后,加入白糖即成。
功效:健脾除湿。
南瓜绿豆汤
原料:绿豆50克,南瓜200克。
做法:先将绿豆洗净加入食盐少许,拌匀,腌5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锅内放清水,烧沸后,先下绿豆煮沸5分钟,然后将南瓜下锅,盖上盖,煮沸约30分钟,至绿豆开花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祛暑止渴、利水消肿。
冬瓜海带汤
原料:冬瓜200克,海带50克,虾皮、精盐适量,煮汤食用。
功效:消暑除湿。
三、专家介绍
专业擅长:擅长运用中医“六位一体”治疗肺癌、鼻咽癌、乳腺癌、结肠癌、肝癌等恶性肿瘤;中医药辅助术后、放化疗后肿瘤患者康复调理及防转移复发;中医药治疗放化疗后白细胞降低、免疫功能低下、恶心、呕吐、脱发、发热、汗证、食欲差、口干、虚弱、失眠及癌性疼痛、癌性胸腹水等;对运用中医药治疗肺结节、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等有较高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