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饮食养生的注意点

《说文解字》节原始的意思是竹节,还被应用要骨头连接的地方,又将节引申为节制。《古今汉语词典》则进而释为一定程度、适度的含义。

不节在此就是不适度即饮食不适度。《备急千金要方》论述: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意指饮食适度是生存的必要保障。

故针对于此,《医说食忌》提出食饮以宜的原则。针对饮食的不适度,可分为饮食量的太过与不及,饮食的质不适度,饮食的寒热、五味的太过等几个方面。

饭不能吃的太多,好不要量的不足,或过时不食间隔太长,或饥等。进食量减少可导致气致气血衰少,继发多种疾病。

饮食肥甘厚味的不适度。对饮食肥甘厚味的科学的要求,是反对过食肥甘厚味。《素问奇病论篇第四七》: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素问生气通天论篇》:高粱之变,足生大丁,说明过食肥甘厚味,往往会阻碍气机,壅滞脾胃,化生内热,甚至发生疔疮等疾病。

后世在《内经》有关论述的基础上有所发挥,《医说食忌》中强调食饮之宜,肉无贪肥脆,菜常令称于肉,《格致余论》中有茹淡论专篇,主张少食肉,多食天赋之味和自然之物,认为自然冲和之味,有补阴之功。

饮食的寒热不适度。《内经》提倡饮食要寒温中适,反对过寒过热。《灵枢师传》说: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指出饮食不可过热,也不可过凉,寒温适中,脾胃之气就可保持平衡而无偏盛偏衰之弊,邪气无从发生。《医说食忌》则细化提出饮不厌温热,肉不厌软暖。

饮食五味的不适度。《素问六节藏象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味即酸苦甘辛咸,泛指各种不同的种类、不同性味的食物成分,又为食物的总称。因此,《素问生气通天论》: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官,伤在五味。

强调五味必须调和均衡,不能太过,太过则损伤其相应的脏腑,而产生相应的病症。《内经》有多处关于五味致病的规律的记载《素问五脏生成篇第十》:是故多食咸,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发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邮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

饮食不合时宜

《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此处有阶段次第,又十年为一节次。说明《内经》时期节有时段的含义。所以此处饮食不节应解释为饮食不合时宜。

后世医著述有多相述和大量的其列入饮食禁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病禁辛,脾病禁苦,心病禁咸,肺病禁苦,肾病禁甘。

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肺,冬不食肾,四季不食脾。辨曰:春不食肝者,为肝气王,脾气败,若食肝,则又补肝,脾气败尤甚,不可救。又肝王之时,不可以死气入肝,恐伤魂也。若非王时,即虚,以肝补之佳。余脏准此。

《金匮要略果实菜谷禁忌并治第二十五》如正月勿食葱,令人面生游风。《备急千金要方第二十六食治方》如:六月勿食羊肉,伤人神气。

饮食无节律性

节之节奏、节拍含义,《楚辞九歌东君》:展诗兮会舞,应律兮合节,《尔雅释乐》:和乐者谓之节,引申为节律。

《灵枢五味》说: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指出不按节律进餐的危害性。并透彻论述了饮食的规律性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医说食忌》:饮食以时,饥饱得中,水谷变化,冲气和融,精血以生,荣卫以行,腑脏调平,神志安宁,正气充实于内,元真通会于外,内外邪诊莫之能干,一切疾患无从而作也。

饮食过杂

节有俭省、节约之义,在《管子.乘马》中有:知侈俭,则百用节矣的记载,其中节即为节省、节俭之意。

《素问生气通天论》言: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其中谨和五味通常释为五味不可太过,还有另外的含义即避免饮食过杂,利于五味调和,谨防有所犯或有所伤,以致五味杂陈,《医说食忌》中强调和食时当谨其度,故得食饮常美,津液常甘,身轻而不倦。

养生要以和为贵

儒家文化向来推崇和为贵的思想,主张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倡导在均衡中化解矛盾,求得和谐与发展。谓和,就是协调、和谐、平衡、融洽之意。和在天地万物运化之中,人体也需在诸多方面以和而延年益寿。

首先是人与自然之早就提出:人与天地相应天地之气生,其中人类应积极适应于自然自然相对抗。适者生存的对一切生物与自然界关辟总结。善待是善待生命,保是护生命。

其次是人与人之和。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和为贵思想,实际上首先阐述的是一种文化观。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要和其他人相处共事,与他人和睦友好地相处,相互之间建立起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让心态处于轻松自如之中,有利于人体的内分泌,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如果人际关系恶劣,长期处于紧张、激动、委屈、忧伤的不良情绪之中,那很可能就会导致疾病发生。

再次是身心之和。医学专家指出,没有身心的高度和谐统一,人就得不到真正的健康,所以,增进心理健康,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保持心理的高度平衡,这是十分必要的。

是内脏血和、阴阳和和。古人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只有五脏六腑和者,才会精神振奋,健康长寿。

后是饮食之和。做到膳食平衡,保持摄取与消耗相平衡。所谓营养平衡,是指既全面摄取人体所需各种营养要素,又要保持各种营养要素所占的比例。

《吕氏春秋》说养生莫若知本,知本则疾无由至矣。何谓本就是《黄帝内经》总结出的阴平阳秘,气血正平,精神内守,正气存内。憨吃、憨睡、憨乐,这是我的养生箴言。

总结:饮食养生重要的事就是关于吃的东西,我们吃东西不能暴饮暴食,还要讲究作息规律和饮食习惯,让我们养生出一个好身体出来。

THE END
1.浅谈中医膳食养生知识网上科普有关“浅谈中医膳食养生知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浅谈中医膳食养生知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膳食养生就是按照中医理论,调整饮食,注意饮食宜忌,合理地摄取食物,以增进健康,益寿延年的养生 方法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中医膳食养生知识,希http://dongtai-machine.com/dayi/230403.html
2.科普大学生中医养生知识饮食篇通过因人制宜的饮食养生,可以更好地发挥食物的养生作用,提高身体的健康水平。 中医养生饮食之道是一种科学而实用的养生方法。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到,”安生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者不足以存生也。作为大学生,我们要注重饮食结构的调整,做到“博食”,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冲,又要重视https://www.douban.com/note/862575416/
3.中医饮食养生PPT中医饮食养生ppt模板下载棕色中国风中国传统中医文化PPT模板宣传PPT动态PPT 内容型 棕色古风形状切换神奇的中医给小学生讲中医课件PPT模板 内容型 2023复古山水墨风社区机构养生康养中医体质辨识宣传课件模板 内容型 中国风古风冬季健康饮食中医养生活动宣传策划PPT模板健康饮食讲座 米色中国风中医药中医院宣传讲座培训PPT模板 https://www.51miz.com/so-ppt/189949.html
4.中医养生饮食大课堂秋冬乃是养生好时节 你家隔壁村过条河穿过杨树林子林家庄的可爱蜀黍 林大栋博士又来开!新!课!了! 这节课的名字是《中医养生饮食大课堂》。 有些朋友已经知道,林大栋博士的中医养生课有三部曲,分别是—— 1. 中医养生抗老必修课程(咦?貌似已经播放完了) https://shop42337308.youzan.com/wscvis/course/detail/3nqkppthvsn9g?kdt_id=42145140&reft=1577090741020_1577090746893
5.中医饮食养生的方法中医饮食养生比较重要的养生原则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其基本含义是要顺应四季阴阳变化规律,进行相应的饮食养生。 1、春季养生:春季要养阳,养阳重在养肝,饮食以平补为原则,应多吃一些温补阳气的食物,如大蒜、生姜、葱等。 2、夏季养生:夏季燥热,重在清心,宜吃一些有清热解毒、祛暑功效的食物,如冬瓜、黄瓜、https://mip.familydoctor.com.cn/202203/2777150.html
6.十大千年名方,堪称国宝!中医治痰名方“二陈汤”,因用药简单、功效显著而广为流传,成方始见于宋代官修方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距离今日有千年的历史。 【组方】半夏(汤洗七次)5两、橘红5两、白茯苓3两、甘草(炙)1两半。【功效】燥湿健脾、化痰止咳、理气和中。【方解】半夏燥湿化痰、降逆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NjU2MTg2MQ==&mid=2247573398&idx=4&sn=c6a337e215e11c6782721cf374dc4217&chksm=9e15041b5e067df7fd226b2ad78d21aa9c88c323a421f6d051af715ba2849f72ff1f5326fe12&scene=27
7.学习传统文化与中医养生传统文化与中医养生 文化 谈到文化包括三个方面:精神(思维方式、宗教信仰、道德)、物质(建筑、服饰、饮食)、制度(礼仪、风俗) 四大国粹(武术、书法、京剧、中医) 孙中山先生认为的四大国粹(武术、医学、烹饪、国画) 养生治病主要是调和,介绍了调和剂小柴胡汤(柴胡、黄芩、半夏、人参、大枣、甘草、生姜) https://zhuanlan.zhihu.com/p/551813279
8.中医如何饮食养生中医学注重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饮食是中医养生的重要方面之一,正确的饮食习惯对身体健康有益。那么,中医如何饮食养生呢? 1. 保持平衡的饮食 中医认为人体需要平衡的饮食来维持健康。中医将食物分为五种味道:酸、甘、苦、辛和咸。 各种味道的食物对身体同样重要,适当地摄入五种味道的食物有助于维护身体内部的平衡https://nizhidaoma.manmankan.com/article/2024/38676.shtml
9.中医饮食养生的原则中医饮食养生的原则主要就是科学的利用食物来调理身体,从而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如果想通过中医饮食养生的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二、均衡饮食营养,不要挑食和偏食,吃饭时也要注意细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三、要尽量辛辣、生冷、燥热、肥腻等食物,多吃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以https://www.xinglinpukang.com/ask/31954727.html
10.中医饮食养生应当遵循的原则中医饮食养生,源远流长,其核心在于遵循一定的原则,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首先,饮食养生应注重食物的多样性。中医认为,五谷杂粮、五果、五畜、五菜等,各有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只有广泛摄取,才能保证人体所需各种营养素的均衡摄入。 其次,饮食养生要讲究食物的搭配。不同的食物搭配在一起,可以产生相辅相成的效果https://cont.jd.com/content/1548129
11.中医养生学:饮食养生.pdf中医养生学:饮食养生 饮食饮食养养生生 饮饮食食养养生生 教教 学学 内内 容容 教教 学学 内内 容容 食物的基础理论食物的基础理论 1 食物的基础理论食物的基础理论 饮食养生理论饮食养生理论 2 饮食养生理论饮食养生理论 饮食养生常用食物饮食养生常用食物 3 饮食养生常用食物饮食养生常用食物 保健类食养方保健类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129/151021482.shtm
12.中医养生饮食养生的饮食原则1.权衡情志,中医学认为情志太过或不及都能影响脏腑的正常运行,所以情志的权衡对养生具有重要意义。 2.权衡劳逸,劳动过度会损伤机体精气神,过度安逸会是气血瘀滞,机体功能衰退。合理的劳逸有助气血的运行和机体的健康,保足精气神。 3.权衡膳食,人体需要众多的营养来滋养身体,饮食不均衡或偏嗜会使机体营养不足,导致https://www.meipian.cn/56ymzodw
13.饮食养生有哪些原则饮食养生的原则如下: 不要随意服用各种补充剂。如果滥用营养不良综合征以外的补充剂,身体情况会越来越糟。 不要乱吃保健品。保健品多为药品,有阴阳五行之分。如果不能根据身体需要服用,可能会导致阴阳失衡,但会影响健康。 最好在七点或八点吃一顿饱饭,这样胃和脾脏就可以充分发挥它们的消化和运输功能。 https://www.chaonei.com/news_14375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