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汤食谱大全7种秋季降燥养生汤食谱推荐

导语:秋季是一个比较燥的季节,所以,这个季节养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降秋燥,其实降燥的方法很简单,只要多吃一些具有润燥功效的食物就好了,但养生仅仅润燥是不行的,还需要滋补,滋补当然就非汤莫属了。现在小编就为您献上秋季养生汤食谱大全——7种秋季降燥养生汤食谱推荐。

秋季养生汤食谱大全7种秋季降燥养生汤食谱推荐

秋季养生

秋季养生汤食谱大全——莲藕冬菇猪排骨汤

材料:莲藕、猪排骨各600克,冬菇、蚝豉各40克,生姜5片。

做法:

1、各物洗净,莲藕刮皮、去节、切块;猪排骨切段;冬菇、蚝豉稍浸泡。

2、一起与生姜下瓦煲,加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2个小时,下盐便可。

功效:中医认为,生藕性寒,有清热除烦之功,煮熟后由凉变温,有养胃滋阴、健脾益气的功效。莲藕与芸豆熬汤,可改善睡眠质量,和排骨一起煲汤能健脾开胃,适合脾胃虚弱的人滋补养生。广东民间每逢秋冬节日时都爱用莲藕蚝豉为汤,即寓意“年年好事”,有益气养阴、健脾养心的营养功效。入秋之时,最宜以菌菇为汤,菌类入汤又有养胃健脾益气之功。

秋季养生汤食谱大全——腊鸭爪翼金银菜汤

材料:腊鸭头,爪,翼,白菜,杏仁,蜜枣。

1、腊鸭头、爪、翼用大热水洗烫过。

2、排骨头放落滚水煮5分钟,取出洗净,斩件。

3、菜干浸软,洗净切短。

4、白菜摘好,洗净,杏仁、蜜枣洗净。

5、把适量清水煲滚,放入全部材料煲滚,慢火煲3小时,试味后调适味道即可。

功效:此汤有抗燥之效,可解秋燥秋乏。

秋季养生汤食谱大全——番茄土豆牛肉汤

材料:牛肉138克、番茄5只、土豆2只、姜蓉1/2汤匙、生粉1汤匙、酱油1/2汤匙、油1汤匙、油3汤匙、白糖1/3汤匙、盐1/2汤匙。

1、牛肉洗净,逆着纹理切成薄片,加入1汤匙生粉、1/2汤匙酱油、1汤匙油和1/2汤匙姜蓉拌匀,腌制15分钟待用。

2、番茄洗净去蒂,切成瓣状;土豆去皮,切成条状,浸泡在清水中待用。烧热锅内3汤匙油,倒入番茄块以大火快炒,直至番茄变得稍为软身。

3、往锅内注入3碗清水,倒入土豆与番茄一同炒匀,加盖大火煮沸,转中小火炖煮20分钟,至番茄完全软化。倒入腌好的牛肉搅匀,加入1/3汤匙白糖和1/2汤匙盐调味,煮至牛肉变色,即可出锅。

功效:土豆富含膳食纤维等营养素,吃后可刺激肠道蠕动,能缓解便秘。番茄土豆和牛肉是十分常见的食材搭配,但别小看这三样东西,料理后的成品不但酸甜味美,而且荤素搭配合理,营养互补,有补血抗衰、益气强身之效,是适宜四季常食的美味佳肴。

秋季养生汤食谱大全——酸萝卜炖老鸭汤

材料:鸭半只、酸萝卜半个、腌酸萝卜的的泡菜汤一碗、生姜、大葱、桂皮、草果、花椒、肉蔻、香叶、大料、白酒、盐、清水。

1、酸萝卜提前7天腌制。用量是半根,切片后腌制。鸭取半只。洗干净。斩成小件。冷水上锅,大火烧开,煮几分钟后关火,捞出鸭肉,煮过的水不用。2、取一深锅将适量的桂皮、草果、花椒、肉蔻、香叶、大料放入,倒半锅清水烧开后,将煮过的鸭肉放进锅内。稍煮片刻后,加入葱段和姜片。姜片可以多一些,提味去腥。

3、中火煮上大约45分钟后,鸭汤的颜色就变混了,有些发青白时,倒进2杯白酒。接着煮。煮10分钟后放入酸萝卜片和萝卜泡菜汤,小火开始炖。一直要保持着锅内的汤小滚着为宜。这样炖至鸭肉很松,鸭汤变得很白后,加一点盐,关火焖制,即可。

功效:酸萝卜老鸭汤功效甚多,对人体甚为有益,最为典型的就是降秋燥,降肝火。

秋季养生汤食谱大全——咸菜蚝豉瘦肉汤

材料:瘦肉250克,生晒蚝豉100克,咸菜菜梗100克。

1、瘦肉洗净切片,滴于水。

2、蚝豉略浸,咸菜洗净切片。

3、把适量清水煲滚,放入瘦肉、蚝豉、咸菜猛火煲滚后,该用慢火煲2小时,汤成试味后下盐调料即可。

功效:秋季干燥易上火,有“秋燥”之说,此汤可滋阴降火。

秋季养生汤食谱大全——莲子百合江珧柱瘦肉汤

材料:莲子、百合各30克,江珧柱20克,猪瘦肉250克,生姜2~3片。

1、将莲子、百合、江珧柱洗净,稍浸泡,莲子去心,江珧柱撕成丝状。瘦猪肉洗净,整块不刀切。

2、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000毫升(约8碗水量),先用武火煲沸后,改用文火煲约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瘦猪肉、江珧柱可捞起拌酱油佐餐。

功效:莲子百合江珧柱煲猪瘦肉为富有营养的汤品,它不仅能治疗神经衰弱,还可治疗心悸失眠,此外还有益智健脑、安神定惊的功效,如《本草经》说莲子“主补中,养神益气力”,《日华子本草》谓百合有“安神、定胆、益智、养脏”的作用。此汤亦为秋季男女老少养生的汤品。

秋季养生汤食谱大全——萝卜丝鲫鱼汤

主料:鲜鲫鱼、白萝卜

辅料:葱、姜、调料:油、浓缩鸡汁、料酒、盐。

1鲫鱼去鳞、腮和内脏,洗净拭干水,在鱼身双面斜划三刀。

2白萝卜去皮洗净,切成细丝;葱去头尾切成段,姜去皮切片。

3烧热锅内3汤匙油,爆香姜片,放入鲫鱼煎至双面呈金黄色,盛起待用。

4锅内注入3碗清水,倒入萝卜丝与鲫鱼一同煮沸,改小火炖煮30分钟至汤呈奶白色。

5洒入葱段,加入2汤匙浓缩鸡汁、1汤匙料酒和1/2汤匙盐搅匀调味,即可出锅。

功效:萝卜丝鲫鱼汤是一道减脂瘦身汤,有化痰止咳、开胃消食、消脂瘦身的作用,还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和预防感冒。萝卜有健脾胃、化痰止咳之效,与能补气血、温脾胃的鲫鱼一同炖煮成汤,很适合大家秋冬季节饮用。

THE END
1.秋季养生肺为先,两道秋季养肺食谱分享秋天是养肺的最佳季节,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来增强养肺效果,而土豆正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根据中医理论,为了调补肺脏,我们可以选择食用一些具有酸味的食材,而土豆属于脾胃经,而脾脏被称为肺脏的母脏,因此在秋天食用土豆有助于养肺。以下是两道简单的秋季养肺食谱: https://news.jusekeji.com/yangsheng/yinshi/683.html
2.秋季养生食谱秋季养生食谱 资源ID:9848167资源大小:1.22MB全文页数:45页 资源格式:DOC下载积分:20积分 扫码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点击刷新 手机扫码下载 请使用微信 或支付宝 扫码支付 ? 扫码支付后即可登录、下载文档,同时代表您同意《人人文库网用户协议》https://www.renrendoc.com/d-9848167.html
3.秋季养生减肥瘦身菜谱养生导读:秋季到啦,估计不少女性又陷入减肥瘦身的苦恼中,现在给大家介绍两种减肥瘦身的食谱,一个是脆嫩爽口的冬瓜拌西红柿,一个是清脆可口的三拌炒芦荟,美味佳肴也能帮你轻松减肥! 一、冬瓜拌西红柿的做法: 主料:番茄(200克) 冬瓜(100克)黄瓜(100克)。 https://www.kymyjqw.com/articl/show-22578.html
4.秋季养生药膳食谱秋季养生药膳食谱 一、养生粥 (1)芝麻花生猪肝山楂粥 材料:芝麻50克,花生50克,猪肝40克,山楂40克,粳米50克。做法:将花生去壳,同芝麻放入陶器罐内,注入清水,先煮1小时;花生熟后,放入洗净的粳米煮30分钟后,再放入猪肝、山楂,煮5分钟10分钟,即可食用。功效:和胃补脾,润养肺燥,还具有促进消化的效果。http://qgkf.net/health/832.html
5.秋季食谱大全及做法秋季养生食谱大全秋季养生菜谱→MAIGOO知识【秋季食谱大全及做法】秋季养生食谱大全 秋季养生菜谱 摘要:秋季宜少食辛味,多食酸味,即减少食用辛辣口味的食物,如:葱、姜、蒜、韭菜;多食用口味酸涩的水果、蔬菜。秋季的养生准则与春夏两季截然不同,是以养人体阴气为本。饮食以滋阴润肺,回收阳气为主,即平稳地完成夏冬两季热、冷的交替。多食性温之食,少食https://www.maigoo.com/goomai/166258.html
6.养生美食菜谱大全权威文章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养生保健,其实养生保健也是一种对身体有益的行为,只要养生保健选择正确的方法。日常饮食的时候注重搭配之道,就可以达到非常不错的养生保健功效。并且生活中许多食物都可以对人体起到养生作用,所以对于追求养生保健的人来说,一定要学习到一些养生保健的食谱。 https://www.cndzys.com/shenghuoyangsheng/changshi/1803923.html
7.秋季养生食谱大全秋季养生菜谱7、红枣花生山药粥 材料:红枣10枚,花生45克,山药1段,大米100克。 做法:山药洗净去皮切块,花生、红枣洗净。加水适量,先把山药、花生、红枣煮开,然后把大米放进去,用勺子搅拌一下,防止粘锅。煮10来分钟就好了。 功效:红枣具有补气血、健睥胃的作用;花生连红衣一起食用不仅健脾和胃、滋养调气,还可以https://www.51test.net/show/7653856.html
8.春夏秋冬四季养生食谱大全春季是养肝健脾的时节;夏季是保肝护肝的时节;秋季是滋阴润肺的时节;冬季是益气滋肾的时节!下面小编为您收集整理了春夏秋冬四季养生食谱,欢迎阅读! 春夏秋冬四季养生食谱1 01春季是养肝健脾的时节 可以用的药补的药材有天麻、米仁、党参、淮山、白芍、石斛、燕窝、蛤士蟆、绞股兰、野菊花等; https://mip.jy135.com/jiankang/204810.html
9.“秋吃白,病不来”,秋季“养肺黄金期”,多吃白色食物,养生食谱做法:将鲜百合用清水泡一夜,取生熟枣仁水煎取汁,纳入百合煮熟,连汤食下。这道食谱可以安神,特别是对于秋季天气干燥有改善的作用,而且也可以安神。 除了食补之外,日常生活中养肺还需要注意哪些呢? 1.多喝水 秋季气候干燥,使人体大量丢失水分。每日至少要比其他季节多喝水500毫升以上,以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https://www.bjcc.gov.cn/article/600344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