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重怎么调理,你知道吗

湿气是现在人健康的克星,那么大家知道有哪些症状表明你有了湿气了吗大家知道湿气有哪些坏处吗大家对湿气也不需要有太多的担心,今天小编就来告诉大家祛除湿气的方法有那些,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判断是否有湿气

看大便,如果大便不成形,长期便溏,必然体内有湿气,如果大便成形,但大便完了之后总会有一些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这也是体内有湿的一种表现,因为湿气有黏腻的特点。

如果有便秘,并且解出来的大便不成形,那说明体内的湿气已经很重很重了,如果你实在不愿意观察大便,可以吐出舌头观察一下,若黄中带腻,那是体内有湿的表现。黄得越厉害,或者腻得越厉害,说明湿邪越厉害。

有的人,每天早上七点该起床的时候还觉得很困,觉得头上有种东西再裹着,让人打不起精神,或是觉得身上有种东西在包着,让人懒得动弹,也能判断他体内湿气很重。中医里讲“湿重如裹,这种被包裹着的感觉就是身体对湿气的感受,好像穿着一件洗过没干的衬衫似的那么别扭。

湿气重怎么调理

1、生活调理

平衡心态、乐观积极,不要过分的压抑或放纵自己。

饮食均衡,可适当多吃温热性的食物,少吃寒冷食物(特别是冷饮)。

劳逸结合(加强锻炼)、注意保暖。

用艾叶泡脚(最好在泡脚前喝40-100毫升温艾叶水)。

方法:干艾叶10到15克,与5公斤冷水同煮,开后改小火10-15分钟关,能下脚时算起泡20-40分钟(有保温瓶的话,可在瓶中长的放半支、短的放两节艾柱,用开水泡5-10分钟后,再兑水泡脚)。记住,水一定要没过脚踝,水温不低于35-42度。可连续泡3-5天(以后每星期1-2次即可),头天可多出点汗,后以微出汗则止。

2、日常食疗

祛除体内的湿气,方法非常简单,能解决湿气的问题。一是薏米,一是红豆。这两种东西,不需按什么比例,每次一样抓一把,洗干净后放在锅里面加水熬。熬好后就是去湿健脾的佳品,薏米红豆粥。

可以用干红豆薏米绿豆,用豆浆机常规打成熟浆后分两三次温服(也可晚上用保温瓶等量洗净,倒入半瓶开水,第二天白天喝汤,晚上煮煮吃粥),先连服七日后减至每星期二至三次到一次。

熬薏米红豆粥是有很多技巧和讲究的。薏米很硬,红豆也很硬,如果放在锅里一直熬,大概熬一个多小时还不烂,很浪费火或者电,而且搞不好还会把水烧干,造成糊底。我建议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在锅里加进去足够的水,烧开后熄火,让薏米和红豆在锅里闷半个小时,再加火,烧开后再闷半个小时,红豆粥就煮成了。第二种方法更简单,就是把我们家现在不常用的保温瓶洗干净,把薏米和红豆放在里面,再倒进去开水,塞紧瓶头闷着,每天晚上这样弄好,早晨起来就是粥了,正好当早餐喝。这是非常省事的,也最节省能源的,不用去熬。

薏米红豆粥有个好处,就是怎么熬都不会发粘发稠,总是底下是熬烂了的红豆和薏米,上面是淡红色的汤,薏米和红豆的有效成分大半在汤里。由于熬粥的时候,水放得很多,这些汤可能就够我们喝半天了,正好可以当茶喝。如果是夏天,上午就得争取把它喝完,因为喝到下午就馊了。沉底的那些薏米和红豆依然可以吃,如果觉得口感不太好,可以拌点白糖。这可不是既能当茶喝,又能当饭吃吗

至于功效,那真是非同小可。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红豆,在中药里称作“赤小豆,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因为它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既要去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非薏米和红豆莫属。将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为人体吸收,同时不给脾胃造成多大负担。

关于薏米和红豆的“消肿作用,也很有意思。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肿就是水肿。试看今人,十个里面起码有五六个身体发福,这也是肿,叫做体态臃肿。在中医看来,肥胖也好,水肿也好,都意味着体内有湿,水液不能随气血流动,滞留在体细胞之间,使人体迅速膨胀起来。水肿如此,肥胖也是如此,只不过是程度有深浅而已。去湿性极强的药物或食物能祛除这些滞留在人体的水液,也就能消肿。所以,治疗水肿必用红豆,而实践证明,薏米红豆粥具有良好的减肥功效,既能减肥,又不伤身体。尤其是对于中老年肥胖,效果尤其好。

湿邪是造成现代各种慢性、顽固性疾病的根本,而薏米红豆汤是对治湿邪最好的药。

经常有人问:“为什么薏米红豆粥煮不成粘稠状的呢在熬薏米红豆粥的时候,千万不能加大米进去!为什么因为大米长在水里,含有湿气,湿性粘稠,所以,大米一熬就稠了。红豆和薏米都是去湿的,本身不含湿,所以它们怎么熬都不稠,汤很清。中医恰恰是利用了它这种清的性质,来把人体的湿给除掉。一旦加进去大米,就等于加进去了湿气,所以整个粥都稠了。味道虽然更好了,但对于养生来说并非好事,就因为那一把大米,所有的红豆、薏米就都白费了,功效全无。

另外还可以喝姜糖茶也可以祛除体内湿气

总结:

通过小编的上文介绍大家是否已经知道如何辨别自己有没有湿气了吗大家知道了哪些方法可以祛湿了吗大家是否知道了哪些食疗的小方法是可以祛湿的。当地就发现自己有了湿气的趋势,不要担心因为日常饮食即可祛湿的。

湿气重吃什么中药效果好

1、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人心、脾、肝、肾经,具有健脾和胃、补脑健身、利水渗湿、宁心安神等功效,被誉为中药“八珍”之一。茯苓特点是补而不峻,利而不猛。药性平和,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是脾虚湿盛者必不可缺的健脾祛湿中药。

2、五指毛桃

五指毛桃食药兼之,在众多祛湿食材中它的补虚作用较强,又能补脾肺之气,中医认为它能健脾补气、养胃祛湿。体内湿气较重时,利用五指毛桃煲汤煮水饮用,有助祛湿养生!

3、苍术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茅苍术和北苍术的根茎。芳香能化湿,味苦也能化湿,故祛湿力较强,湿浊去而脾运健,故有健脾作用。适用于脾为湿困、运化失司引起的食欲不振、脘闷呕恶、腹痛泄泻、舌苔白腻等,常与厚朴、陈皮等同用。

4、绵茵陈

绵茵陈是广东民间十分熟悉的祛湿类中药,在春湿夏暑时常入药入汤,它价格十分便宜且随处可见,但它早在《神农本草经》时就被列为上品。中医认为它能清湿退热、利胆去黄,尤善治三焦湿热,以及黄疸、肝炎、小便不利、风痒疮疥等。

5、五加皮

五加皮为祛风湿类中药,具有祛风湿、强筋骨和利水的功效,同时它还有补肝肾、壮筋骨的作用。五加皮的药用主要为治疝气、腹痛、男子阳痿、小便余沥、女人腰脊痛、两脚疼等。地处潮湿的区域,特别适合在端午节喝五加酒。

6、白术

白术具有补脾益胃、燥湿和中、止汗、利尿、安胎的功能。《本草汇言》中记载,白术“乃扶植脾胃,散湿除痹,消食除痞之要药也”。白术能改善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易泄泻等症状,黄疸、容易出汗、水肿之人以及小便不利者亦可使用。

体内湿气重有哪些危害

湿气的危害

除了诱发痘痘外,体内湿气重还会导致多种严重后果

1、肥胖+浮肿

湿气入皮下,会影响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降低脂肪燃烧效率,从而导致肥胖。过多的湿气滞留在体内,加重脾运化水湿的负担,就像马车超载一样,有时甚至会影响肾的利尿功能,严重的可继发全身浮肿。

2、伤害关节

湿气进入关节,与“寒”相遇,会形成寒湿,是引发炎症,导致关节疼痛的重要原因。

3、影响排泄

湿气过重,会造成“湿气黏肠”,大便次数增多,且有拉不干净的感觉。中医说,“湿气如裹”,湿气重会影响细胞间的通透性,就像一床湿棉被盖在人的身上一样,会让你常常有头沉、无精打采的感觉。

如何判断自己体内是否有湿气呢以上为大家介绍了体内湿气重的症状,如果出现了以上的症状,那么就要提高警惕,要及时的祛湿排毒哦。

体内湿气重有哪些体现

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中,中医最怕湿邪。寒、热都好办,寒则温之,热则寒之;有风咱就驱风,有燥咱就润燥,有暑咱就清暑。用燥湿的方法,十有八九会伤了津液,湿邪还是除不去,所以中医里除了燥湿,还有利湿、化湿、渗湿等对付湿邪的方法湿是最容易渗透的。总是要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湿气遇寒则成为寒湿,湿气遇热则成为湿热,湿气遇风则成为风湿,湿气在皮下,就形成肥胖……为什么现代人的病那么复杂,那么难治因为他们体内有湿,体外的邪气总是和体内的湿气里应外合,纠缠不清!怎么能判断自己体内是不是有湿呢

最便捷的方式是看大便:如果大便不成形,长期便溏,必然体内有湿.如果大便成形,但大便完了之后总会有一些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这也是体内有湿的一种表现,因为湿气有黏腻的特点。

如果有便秘,并且解出来的大便不成形,那说明体内的湿气已经很重很重了。如果你实在不愿意观察大便,吐出舌头观察一下黄中带腻,那是体内有湿的表现。黄得越厉害,或者腻得越厉害,说明湿邪越厉害。

有的人,每天早上七点该起床的时候还觉得很困,觉得头上有种东西再裹着,让人打不起精神,或是觉得身上有种东西在包着,让人懒得动弹,也能判断他体内湿气很重。中医里讲“湿重如裹”,这种被包裹着的感觉就是身体对湿气的感受,好像穿着一件洗过没干的衬衫似的那么别扭。

中医食疗排出体内湿气

中医会运用芳香、发汗及苦温药材,做为祛湿法宝。运用植物香气来对抗感染病,是老祖宗的智能。譬如南方人随身佩带艾草蒲杀菌,防止感染疾病。或在气候回暖、细菌病毒号发的五月端午,家家户户门口挂把佩蓝、石菖及艾叶,取下后用来沐浴,便是取其具消毒空气饮水之意。

现代药学也发现,这些芳香植物确有抗病毒功效,如被制成流感疫苗的八角就是一例。

此外,热辣辣的姜汁发汗,最适合在淋雨之后驱散身体湿气,预防感冒;苦温的中药甘姜如同慢墩火,缓缓将体内水气逼散出来。

清热祛湿粥

【原料】赤小豆30克,白扁豆、薏苡仁、木棉花、芡实各20克,灯芯花、川萆薢各10克,赤茯苓15克。

【制作】将川萆薢、赤茯苓、木棉花、灯芯花洗净水煎至2碗,去渣取汁,加入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芡实同煮成粥。

【用法】温热服食。

【疗效】清热祛湿。适用于因暑热而引起的小便不利,胃滞不适,腹胀脘闷等症。

【注意事项】大便干结者不宜用。

消暑健脾祛湿汤

【成份】

蜜枣、赤小豆、生姜苡仁、扁豆、葛根、玉竹、陈皮。

【功能】

清热解暑、巩固排泄及消化系统功能。

【服用方法】

(2-4人份量)将瘦肉6两飞水后与各汤料及六汤碗清水一同放入煲内。煲约两小时,加适量盐调味。

绿豆百合米仁粥

原料:绿豆30克,鲜百合30克,米仁50克,粳米100克,冰糖80克。

制法:

(1)将米仁、绿豆、粳米漂洗,浸泡20分钟;百合洗净切小;

(2)在开水锅中放入绿豆和米仁,烧开数分钟后改用小火煮至开花;加入粳米和百合,煮成粥后放人冰糖即成。

夏令健脾通便祛湿的典型食疗粥方。

湿气重喝什么茶好

绿茶

喝茶除湿气这个季节当然首选绿茶。绿茶本身不发酵,茶叶就没有氧化,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鲜叶的各种物质,绿茶中含有大量的咖啡碱、茶多酚等多种成分能够比较全面的被保留。因此,如果喝绿茶,更有利于利尿,比如:洞庭碧螺春、西湖龙井、黄山毛峰、信阳毛尖、安吉白茶等都是中国著名茶叶。

普洱茶

普洱茶分为生茶与熟茶两种,生茶性微凉可去火,但对肠胃的刺激性比较大,而熟茶相对要温和些,体内湿气重的朋友,如果想祛湿的同时也养胃,温和的普洱熟茶就是不错的选择。

乌龙茶

湿气重的人多数脾胃功能不太好,也有一些人属于寒性体质,这时请选择乌龙茶、大红袍、红茶等温性滋胃的茶来喝。

这些茶的特点都有较好的茶气,可以帮助行气,当然,不管什么茶都有利尿功能。所以,排湿功能也相当不错。

五花祛湿茶

五花祛湿茶是邓老凉茶采用科学配方,由金银花、木棉花等多味药材熬制而成,针对大众群体进行日常调理,具有祛湿、清热功效,特别适合天气潮湿、身体湿气重的时候饮用。

THE END
1.千寒易去,一湿难除!用好这味“祛湿黄金”,健脾化痰利水渗湿宁心茯苓经典食疗方 茯苓的吃法很多,最简单常用的就是泡水喝,直接将茯苓块放入杯中,倒入沸水,焖泡5~10分钟便可以饮用。 当然大家也可以搭配其他食材用来泡茶、煮粥、煲汤,还可以打成粉做饼、包子等,下面白术给大家推荐1道经典祛湿茶方:茯苓赤小豆芡实薏仁茶。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J6FBPR0553TDUQ.html
2.如何用食疗来达到祛湿的效果呢?食用薏米真的有用吗?有些人脾胃虚就能够熬粥;有些人风湿病,就选制酒喝也不错,一切比较好的便是根据个人情况来看。能都去除湿气的中药材有很多,例如白术茯苓、赤芍、伏苓等,而白术茯苓、赤芍去化湿功效比较强,可是薏仁米的祛湿功效并比不上白术苍术那样峻猛。因此使用薏仁米去除湿气时,一定要应用较多 而非仅用少许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147246619429511468.html
3.有湿气?别再用红豆薏米祛湿了!在睡前用生姜、花椒、当归等比较温热的药物泡脚15分钟,既可以安神助眠,又可以祛除寒湿。 食疗 当归生姜羊肉汤出自《金匮要略》,用当归9g、生姜15g、羊肉一斤(500g)炖汤,是补益气血,散寒祛湿的佳品。 需要注意的是,上面提到的几种祛除寒湿的方法其实都只是“治标不治本”。很多人体内的寒湿不是天生就有,而是因为平https://tcmculture.bucm.edu.cn/zyywhkp/whj/76889.htm
4.食疗方茶饮方这些“祛湿王牌”不能错过除了饮食调理,刘洋表示,适当的体育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散步、交际舞、广场舞、慢跑、骑车、登山等,也都有助于气血运行,化痰祛湿。同时还应保持居所空气流通、清爽干燥,温度适中,保证充足睡眠,及时舒缓不良情绪。 那么,夏季祛湿“王牌”还有哪些? 赶走体内湿气,用好食疗药茶 http://wap.guchengnews.com/p/111821.html
5.祛湿的食疗方法有哪些权威文章祛湿的食疗方法有哪些 祛湿的食疗方法通常情况下可以适当的吃一些去湿气的食物,比如红豆薏米粥、山药、冬瓜等,适当的吃,具有去除身体湿气的效果。 1、红豆薏米粥: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食物,具有健脾祛湿的效果,在日常适当的使用可以促进体内湿气排出。 2、山药:山药具有健脾固肾的效果,同时可以去除体内的湿气,如果体内https://www.cndzys.com/ylcore/art_detail/1_1231270.html
6.食疗祛湿最有效的方法有哪些食疗祛湿最有效的方法,比如红薯煮米粥或者山药薏米粥以及红豆猪骨粥加生姜或者魔芋,绿豆粥以及玉米、黄瓜、冬瓜、薏苡仁都有很好的去湿的效果。所以在临床上选择这些食物能够较好的起到去湿的作用。 另外,对于湿气重的患者,除了食疗以外,我们也可以选择一些中医的理疗方法,比如艾灸、针刺、拔罐、刮痧、推拿治疗都有很好https://m.chunyuyisheng.com/mip/audio/2698528/
7.《黄帝内经》食疗祛湿的方子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记载了一款食疗祛湿的方子,由红豆、红枣、黑米、山药、燕麦、薏米、枸杞、冰糖8味配方组成,其配方的精妙之处在于:薏米性寒必须使用炒过的薏米来减轻寒性,否则会伤脾,很多人喝了寒凉的红豆薏米粉之后仿佛症状减轻了,但实际上把脾给伤了,所以这类人对湿气的抵抗能力是越来越弱的。 https://www.meipian.cn/11dn1tx6
8.[降之路]都是湿惹的祸(上)中医食疗小妙方药食两用巧祛湿《健康之路》 20241118 有的放矢治肝病 精选 更多 [健康之路]解绑过敏有妙招(上) 食疗药膳方——芪归鸡汤 [健康之路]解绑过敏有妙招(上) 走出误区 缓解鼻炎 [健康之路]解绑过敏有妙招(上) 鼻炎祛邪分寒热 药物搭配有讲究 [健康之路]过冬不生病 家长看过来 有备无患 应对不慌 [健康之路]过冬不生病 家http://m.app.cctv.com/vsetv/detail/C10606/0d968d9a6aec469186191efadeb798e8/index.shtml
9.梅雨季节,健脾祛湿食疗方人人都能吃吗?广为流行的“红豆薏米粥”确实有一定的祛湿作用,也是流传最广的祛湿食疗方子。但这个食疗方只适用于体内有湿热的人。如果是气虚、阳虚的人,就不适合用这个方子,更不能长时间吃,否则神疲乏力的不适症状会更加重。 想通过食疗方式达到“祛湿”效果的老年人,一定要掌握三个“对”: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8014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