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诗句词民间谚语风俗习惯秋分节气养生食谱小常识注意事项

每年9月23日前后,是秋分,到了昼夜平分之时。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好穿棉”,从秋分开始,天气一天比一天变冷。诗云:“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古人对于秋分物候的描述是:雷始收声,蛰虫坯户,水始涸。从春分时节的“雷乃发声”,到秋分时节的“雷始收声”,历时半年的“雷人”季节就此终结。秋分时节“蛰虫坯户”,尚未秋寒便封塞巢穴,它们对于时令的预见力可谓天赋。

古人认为,行云布雨的龙“春分登天,秋分潜渊”,于是云和雨在秋分时节迅速减少。

明代冯应京《月令广义》中这样评述:“(稻)将秀得雨,则堂肚大、谷穗长;秀实后得雨,则米粒圆、收数足。”正所谓:“麦秀风摇,稻秀雨浇。”

对于南方而言,往往是“热至秋分,冷至春分”。北方一些地区在秋分时节已见初霜,“秋分前后有风霜”,“八月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所以“秋分送霜,催衣添装”。

秋分民间俗语谚语习俗介绍

◎竖蛋

“秋分到,蛋儿俏”。每年“秋分”之际,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游戏。玩法确简单且富有趣味: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轻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试试你第几次便能成功竖蛋?

◎祭月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

◎吃秋菜

在岭南地区,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秋菜一般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有顺口溜道:“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添秋衣

自此,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了凉爽的秋季,昼短夜长越来越明显,昼夜温差逐渐增大,幅度将超10℃,且雨水开始频繁,雨水量一般不会很大,但雨水的到来也会使天气变得寒冷。农谚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好穿棉”,因而要注意保暖,及时添秋衣。夜晚睡眠盖好被子,小心腹部受凉。

◎莫悲秋

秋分时节,气温下降,人的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处于受抑状态,易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情绪低落,伴随皮肤紧绷、口唇干燥等“秋燥”症状。克服“悲秋”“秋燥”,生活起居要有规律,保证足够的睡眠,同时注意饮食调养,多食谷物、蔬菜和水果,少食寒凉辛辣刺激之物。另外,适当锻炼,尽可能保持心态平和,乐观向上,以适应秋季收敛之性。

秋分养生食谱小常识注意事项

秋分是一个相当特殊的日子。分过后也是最易生病的季节。

秋分后小心5大疾病找上门

1.降温——呼吸疾病

秋分后天气转凉,若下雨,则气温下降更为明显。冷空气会刺激皮肤,人体因着凉而免疫力下降,无力抵御寒邪,容易出现肺部及呼吸道疾病,如发烧、咳嗽、支气管炎等,严重者可能出现肺炎等问题。

2.秋燥——皮肤干燥

秋风降温的同时,把空气中的水分也吹干了,中医把这种气候特点称为“秋燥”,此时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瘙痒、干裂、流鼻血等症状。

3.贪凉——肠胃疾病

民谚“秋瓜坏肚”是指立秋以后继续生食大量瓜类水果、寒凉食物容易引发胃肠道疾患。在夏季,人们为了防暑降温,往往生食大量瓜果、寒凉食物,导致损伤脾阳、脾阳不振,则腹泻、下痢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就随之发生。

4.温差——心血管病

秋季早晚温差大。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急性事件来说,太冷太热都是诱发因素。因此,在季节更替之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更要特别注意。

5.虫螨——过敏鼻炎

秋季也是过敏高发的季节,这与秋季的气候特点关系密切。秋季风大,花粉、尘埃都弥散在空气中,易引起过敏。另外,秋季温度湿度适宜螨虫的繁殖,易引起过敏。

养生记住“345黄金原则”

帮你平安度过“多病之秋”

“3”“三个”地方不能冻!

医生介绍,俗话说“春捂秋冻”,但有三个地方千万冻不得!

头:头作为人体“诸阳之会”,是全身阳气最旺盛的部位之一。受寒,体内阳气会散失,引起头痛等。另外,患有心脑血管病的人,尤其要在这方面提高警惕。外出的时最好戴帽子,洗头时用水要比平时热一点。

肚脐:中医称肚脐为神阙穴,温暖这个穴位可以鼓舞机体阳气,特别是一些脾胃虚弱、怕冷、易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这个部位的保暖,还可以采取经常在肚脐热敷的方法,驱寒助阳。

脚:脚是人体各个部位中离心脏最远的地方,因此,血液流经的路程也最长,而脚又汇集了全身的诸多经脉,所以人们常说“脚冷,则冷全身”。足部寒冷,机体抵抗力就会下降,病邪就有可能乘虚而入。

“4”“四个”养生的食疗方

1.缓秋燥——清肺梨

取鸭梨1个,川贝5克,冰糖、蜂蜜各适量。一种做法是把内部掏空,放入川贝、冰糖、蜂蜜等煮食。二是带皮切块,放到碗里再蒸,碗里最好再放上冰糖,煮好后可拌入蜂蜜,趁热吃效果最好。三是将银耳泡发后,和梨一起放到凉水中煮汤,根据口味不同可再放入枸杞、枣等。1日3次,早中晚分服。

2.止秋咳——白萝卜汁

秋季咳嗽是最恼人的,喝萝卜汁见效最快、效果好。将新鲜的白萝卜加少量水榨成汁,注意要把萝卜皮削掉,要不然口感太辣,对胃的刺激也较强。一周喝1~2次即可。

3.防感冒——葱白姜片粥

怕冷、脸色苍白、痰多,秋季天气转凉,风寒感冒也找上门来,可以喝点“葱白姜片粥”,平时喝点也可以预防感冒。先将粳米熬成粥,准备一小段葱白切碎后加入,快出锅时放入姜片,再煮5~10分钟即可。

葱白和生姜都有驱寒、散热的功效,可以驱散体内的寒气,有利于消除咳嗽等感冒症状。另外,葱白还具有化痰、止咳的作用。

4.解秋乏——西洋参石斛瘦肉汤

“春困秋乏”,很多人一到秋天就容易疲劳,提不起精神。解秋乏可以喝“西洋参石斛瘦肉汤”。

石斛和西洋参同煮也都有养阴生津的效果。二者与瘦肉一同烹制成西洋参石斛瘦肉汤,不仅对长期因糖尿病、或者冠心病、心衰造成的口渴、乏力等气阴两虚的表现有效,而且也能缓解酷暑损伤的元气,缓解秋乏。

“5”“五种”食物要多吃

1.柑橘:柑橘性温、味甘,有开胃理气、止渴润肺之功效。

2.梨:梨有“百果之宗”美誉的梨性寒、味甘,能帮助消化,增进食欲。有润肺清心、消痰止咳等功效。

3.苹果:苹果性平、味甘,是健脾开胃的良品。粗纤维含量高的苹果含有苹果酸和鞣酸等,有收敛止泻的作用。

4.萝卜:萝卜性凉,味辛、甘,有健胃消食、止咳化痰、顺气利尿和清热解毒之效。每日临睡前,吃点鲜萝卜,可增强心脏功能。

5.柿子:柿子性寒,味甘、涩,鲜柿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及矿物质,仅次于柑橘,而高于梨和苹果。柿蒂可治呃逆、嗳气等症;柿饼炙炭可治便血;柿霜可治喉痛、咳嗽、口疮等症。

另外,秋季温度湿度适宜螨虫的繁殖,易引起过敏。

《黄帝内经》:秋多养阴

防防止耗伤阴血津液

首先要按照《黄帝内经》的秋冬养阴原则,多食滋阴润燥之品,以防秋燥伤阴。秋季气候干燥,应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梨、甘蔗等具有滋润作用的食物,并要尽可能少食葱、姜、蒜、韭菜等辛味之品,防止耗伤阴血津液,而加重口唇干燥的感觉。

养膳食重平衡

秋季是各种瓜果丰收之时,多食水果对健康大有益处,还可预防“秋燥”的产生,但秋季气候渐冷,体质差的人也不宜多食瓜果,以免损伤脾胃的阳气。秋季鱼类、肉类、蛋类食品也比较丰富,人们选择食品的范围扩大了,这时在膳食调配方面要注意摄取食物营养的平衡,注意主、副食的搭配及荤、素食品的搭配,要符合“秋冬养阴”的原则。

补晨起食粥,推陈致新

中医提倡秋季每天早晨喝粥。明代李梴认为:“盖晨起食粥,推陈致新,利膈养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补不小。”喝粥对于人的健康特别有益。此外,还要谨记“秋瓜坏肚”。立秋之后,不论是西瓜还是香瓜都不能多吃,否则会损伤脾胃的阳气。需要提醒的是,秋季虽然是进补的季节,但也不能盲目进补,要视自己的身体需求而定。

注意调摄伤感情绪

秋季,阳气日消,阴气日盛,万物开始由生命的成熟顶端走下坡,花木逐渐凋零,生机顿失,此时人的情志也随着自然界的萧瑟走下坡,如果情志与身体没有随着调和过来,常引发忧愁、低落的情绪。

正如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中说:“七情之病也,看书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矣。”因此,当处于“秋风秋雨愁煞人”时,可以听一听音乐,欣赏一下戏剧,或观赏一场幽默的相声,这样,苦闷的情绪也随之而消。

在这里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秋季精神调养的原则,即要做到清静养神,而要达到这一点,办法是尽量排除杂念,以达到心神宁静的状态。在现实生活里,人们应把精力用在事业上,而不要“争名在朝,争利于市”,把自己的名利看得轻一些,多做好事,多作贡献。

德化牛母岐层林尽染五彩斑斓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THE END
1.降饮食一周食谱表图画,养生饮食推荐图画今天小编为大家分享如何做菜好吃、菜谱大全、美食小吃、烹饪技巧、健康饮食等信息,教你做美味佳肴.夏季饮食常识绘画指南 夏季是一个炎热的季节,高温和湿度会对人们的身体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保持健康,我们需要特别关注夏季饮食的调理。在本文中,我们将为大家绘制一幅夏季饮食常识的指南,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夏季饮食的重要http://www.xuezuocai.com/486926.html
2.秋天养生秋天养生小常识金秋时节,秋风送爽,气候转凉,人们经过了一整个炎热夏季的避暑“蛰居”,秋季成为重新开始身体锻炼的好季节。秋季时,人体精气转趋于里,因此秋季的运动最好选择一些具有安神宁志、帮助精神内敛功效的运动项目,如内气功、静坐等,以帮助人体精气的内敛和闭藏。 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21271524.html
3.一周营养食谱病情描述: 一周营养食谱 医生回答(1) 武建海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营养科 病情分析:以下是一周的营养食谱安排: 周一: 早餐:燕麦粥、水果色拉、全麦面包片 午餐:烤鸡胸肉、糙米饭、蒸青菜、西红柿汤 晚餐:三文鱼、烤土豆、烤花椰菜、水果 周二: 早餐:荷包蛋、蘑菇、全麦面包片、水果 午餐:牛肉汉堡、甜椒、https://mip.pingguolv.com/ask/FGJOJGHMM.html
4.菜谱食疗养生食品搭配图片:菜谱详细孕妇一周营养食谱,详细介绍了每天的早餐、中餐、晚餐的搭配,让孕妇在饮食上更加科学合理,保证胎儿的健康。星期一馒头1个、香菇鸡丝粥1碗、西红柿炒鸡蛋、香蕉1个。米饭2小碗、红白豆腐、竹笋鲫鱼汤、猕猴桃1个。 秋季养生,宝宝食谱大揭秘! 1、宝宝秋季养生食谱 炖排骨制作方法:新鲜的排骨洗净切成小块,加冷水、姜、http://www.wsbww.com/post/3459.html
5.养生食谱夏日炎炎,这5款清凉养生食谱不容错过,让你清凉整个夏天 现在夏季来了,天气也变得越来越炎热,燥热的天气让人不仅容易烦躁而且也容易疲倦。这时候吃点清凉且养生的食物很有必要,能够让人在炎热的夏季也能轻轻松松,身体也越来越好,小病全走光。1、金银花粥材料:金银花3.. 关键词: 流时0 11 2023.05 高血压这样https://www.xiongmaoye.com/cms/list-41.html
6.设计一周降食谱食谱菜谱推荐食品种类的选择食品的搭配一个家庭是个混合人群, 我国对各种人群分别有各自的营养素供给量标准。但一个家庭不能分别按各自的标准设计食谱, 那么这一由混合人群组成的家庭单位, 每日膳食的营养供给量标准是什么呢. 这要根据营养学的原理、生理参数以及每个家庭的具体组成, 计算出此户的各种营养素平均每人每日的供给量标准。由供给量标准再推算https://yangsheng.120ask.com/article/99410.html
7.孕妇养生食谱都有什么呢但是呢,不是每一种补品都适合给孕妇吃的呢,有一些食物孕妇是不能吃的哦,下面就来介绍下孕妇的食谱吧。 孕妇的饮食非常重要,夏季来临,很多孕妇由于妊娠反应而食欲不佳,今天中国吃网就给孕妇朋友们提供一些适合夏季开胃的营养食谱。蛋白质主要由动物类食品提供,是胎儿组织器官尤其是脑组织形成和发育所需的最重要成分https://c.pstatp.com/scene/medical/medical_article/cndzys_zt_article_803807
8.步骤图减肥餐食谱养生不反弹的做法减肥餐食谱养生不反弹 我的养生不反弹减肥餐,吃到饱也不会胖。可根据食谱更换菜品主食种类。 这份食谱里三大营养素比例合适,营养搭配合理,食物种类丰富,让减肥餐也可以很丰盛。 膳食纤维很难吃过量,蔬菜每天必须达到300g以上,每天吃绿叶菜。 晚餐早点吃,不得超过300千卡。 脂肪很容易吃过量,必须严控。 轻体力成年http://mip.xiachufang.com/recipe/106965521/
9.八十种养生药膳食谱煲汤大全.pdf煲汤:药膳猪肚汤55 七十八、温补气血的当归羊肉汤56 七十九、补肾强腰的杜仲腰花汤56 八十、健脾化湿的芡实薏米粥57 八十一、清热润燥的银耳百合羹57 八十二、暖中驱寒的葱姜糖枣茶57 八十三、舒郁化痰的紫苏佛手茶58 2 药膳煲汤十分养生,可以搭配不同的食材来煲汤,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八十三种不 同的药膳煲汤食谱。 https://m.book118.com/html/2022/1206/5201232001010031.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