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五谷食物最养生五谷杂粮养生茶五谷杂粮的营养搭配

五谷是我们人体所必须的营养物质,也是我们饮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古代的时候就有“一谷补一脏”的说法。而在中医看来五谷不仅仅是一种主食,可以拿来填饱我们的肚子,还可以作为药膳养生里面的好材料。现在的人都忙于各种各样的事情,很少有人知道五谷是什么了。那么哪些五谷食物最养生呢?吃五谷食物有什么好处呢?下面为大家具体介绍。

1五谷杂粮养生茶

活血补身茶

经期后期或经量少时,可饮用此茶饮作为呵护虚弱身体之用。

黑豆是防老抗衰黑武士

《本草纲目》中有入药记载的黑豆,对防老抗衰、治腰膝疼痛,及乌发、补肾有十分卓越的功效;营养价值与黄豆相当。药用价值却高于黄豆。是豆类家族的明星!

[饮用宜忌]有普林含高与质地较硬、不易消化的特性。尿酸或有痛风症状者、消化功能差的人,不宜食用过多。

[茶材]黑豆100克,苏木10克,红糖适量,水700ml。

[作法]

1黑豆以水略洗,沥干备用。

2锅中加入黑豆、苏木及水,炖煮至黑豆熟透后,捞除苏木及黑豆。

3再加入红糖,搅拦至融化后即可饮用。

补血养生茶

面有菜色的美人,天天喝一杯,半个月后还你一脸好气色。

绿豆是清凉解渴绿尖兵

药用历史悠久的绿豆,其清热消暑、利尿。与明目降压、润喉止渴的作用,对消除中暑、食物中毒与小便不利等症有益。

[饮用用宜忌]绿豆性凉。脾胃虚寒与有腹泻的患者不宜食用;也因容易导致胀气。所以消化不良者宜适量食用。

[茶材]绿豆、红枣各30克,红糖适量,水500ml。

1将绿豆、红枣洗净,沥干后和水一起入锅中。

2以大火煮滚后转小火,煮至豆烂后,调入红糖拌匀,滤渣取汗后即可饮用。

2哪些五谷食物最养生

一、大豆重养肾

大豆中的黑豆被称为“肾之谷”,中医认为它具有补肾强身、解毒、润肤的功效,对肾虚、浮肿有较好的食疗作用。

做法:泡发后打制成豆浆,或煮黑豆粥,每天早晚各一次。

二、大米重润肺

大米涵盖稻米、紫米等,在出现肺热、咳嗽等症状时,具有很好的滋阴润肺的作用。

做法:用小火熬制大米粥,直至米汤浓稠,只喝米汤不吃米粒,随时可服用。

三、小米重养脾

小米是五谷之首,常食能补脾益胃。小米对脾虚体弱的人而言,可谓是进补的上品,可补中益气、延年益寿。

做法:熬一锅小米粥,用汤匙撇出小米粥上层的精华——米油,空腹喝下,有很好的养脾胃的疗效,每天早晚均可服用。

四、小麦重养心

小麦被称为“五谷之贵”。中医认为它能养心安神、除烦去燥。对消除女性更年期综合征、自汗盗汗以及烦躁情绪有食疗作用。

做法:取带皮的全小麦熬粥,或去中药店买一些浮小麦熬水,每天早中晚服用。

五、高粱重养肝

做法:把高粱米加工成面粉后炒熟,用开水调成稀糊每天早晚饭前服用。

温馨提示:养生其实说复杂它并不复杂,养生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有些方法我们没有引起重视,一些好习惯我们忽视了,而一些人们所谓的健康生活方式又太过火了。找到好的平衡点,养生就在你的身边。

3吃五谷如何养生才可以提高免疫力

说到吃五谷杂粮,那么我们首先就要明确什么是我们所说的五谷杂粮,包含有大豆、小麦、高粱、大米、小米和诸多杂粮,那么为什么说这些粮食可以养生呢主要取决于食物本身内在的营养。但是食疗并不是随意的抓吃,是有一定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的。

五谷杂粮食疗养生法

适量的食用五谷杂粮可以起到抗癌、养生的保健作用,同时也就提高了自身的免疫力,但是一定要找对适合自己的食疗方,因为不同的做法,其保健和营养效果是差距的,那么养生的效果自然有所不同。下面这些食疗方是大家实践多次经科学验证通过的。

第一、活血养肝的食疗方,是最为简单的一种方法,我们可以采用五谷杂粮制成馒头之类的干粮食用,同时也可以制成茶品来喝,同样可以起到补气益血的作用。

第二、消炎补脾的食疗方,这是一种长寿方,为什么这么说呢健脾益胃的功效会使人的胃肠道功能保持良好,不会造成任何负担,因此新陈代谢一直处于无负担的状态。主要是多食一些薏苡仁。

第三、营养疗方,这种疗方是我们每日都可以实现的,杂粮粥,通常情况下,我们每日至少会有一餐中有粥。那么我们尽量去做一些绿豆百合粥、紫薯粥、燕麦粥等杂粮粥,粗粮和杂豆可以增加人的饱腹感,会给过多饮食的人提供一个克制自己的好机会,同时也会给自己增加营养,进而提升身体免疫力。

4五谷杂粮的营养搭配

一、排毒如意配

【原料】燕麦、葛根、黑木耳、黑芝麻、松子仁、杏仁

【养生功效】通便排毒,清火气,益肾,润肠道

【食用方法】1、取手工现磨的营养粉按1:2比例加100度开水冲泡;

2、冲好水后不要马上搅,耐心等待一至两分钟;

3、用勺子搅一搅不会结团,如加入白糖或蜂蜜调均,口感更好!

【储存方法】密封,置于阴凉干燥处

二、减肥瘦身配方

【原料】荞麦、黑米、糙米

【养生功效】收缩体内脂肪,滋养调气、利水消肿,抑制肥胖

三、降压配方

【原料】红莲子、菊花、黑豆、玉米

【养生功效】软化血管,降低血清胆固醇,预防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生,提高组织胺的浓度,使外周血管扩张,具有降压作用

5五谷杂粮的详细介绍

几种五谷杂粮的介绍

1.五谷杂粮之芸豆。俗称二季豆或四季豆,豆科科菜豆属。芸豆适宜在温带和热带高海拔地区种植,比较耐冷喜光属异花授粉菜豆、短日照作物。芸豆营养丰富,每百克芸豆含蛋白质23.1克、脂肪1.3克、碳水化合物5.9克,菜豆6.9克、钙76毫克及丰富的B族维生素,鲜豆还含丰富的维生素C。

2.五谷杂粮之小豆。别名红小豆,赤豆,赤小豆,五色豆,米豆,饭豆。中国小豆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和黄河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以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山西、陕西及东北三省种植面积较大,其次是安徽、湖北、江苏和台湾等省;其余省、市、区种植面积较小或零星种植。

3.五谷杂粮之豌豆。别名麦豌豆、寒豆、麦豆、雪豆、毕豆、麻累、国豆、蚕豆(吴语)等。软荚豌豆别名荷兰豆。豌豆上海附近地区称“小寒豆”豌豆属豆科植物,起源亚洲西部、地中海地区和埃寒俄比亚、小亚细亚西部,因其适应性很强,在全世界的地理分布很广。

4.五谷杂粮之黑豆。豆科植物大豆黑色种子。又名乌豆、黑豆,味甘性平。黑豆具有高蛋白、低热量的特性。表面黑色或灰黑色,光滑或有邹纹,具光泽,一侧有淡黄白色长椭圆形种脐。黑豆中微量元素如锌、铜、镁、钼、硒、氟等的含量都很高,而这些微量元素对延缓人体衰老、降低血液粘稠度等非常重要。

5.五谷杂粮之谷子。即粟。大地上生长的农作物多种多样,但统称为“五谷”,可见谷在农业中的地位之重。谷子碾出的小米,养育了古老的中华民族。在中国,谷的栽培已有7000年悠久历史。但美中不足的是,谷一直是一种好吃的低产作物,亩产不过百十来斤。

6.五谷杂粮之燕麦。又名雀麦、野麦。燕麦一般分为带稃型和裸粒型两大类。世界各国栽培的燕麦以带稃型的为主,常称为皮燕麦。我国栽培的燕麦以裸粒型的为主,常称裸燕麦。裸燕麦的别名颇多,在我国华北地区称为莜麦;西北地区称为玉麦;西南地区称为燕麦,有时也称莜麦;东北地区称为铃铛麦。

7.五谷杂粮之糜子。属禾本科黍属,又称黍、稷、禾祭和糜。糜子生育期短,耐旱、耐瘠薄,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中国主要制米作物之一。糜子有软糜子与硬糜子之分。软糜子又叫黍子,软糜子碾下的米称软米,著名的陕北米酒即用此米做成。软米压成面即可做糕,可做炸糕、枣糕。硬糜子碾成米,称之为黄米。

THE END
1.养生类sleye在下厨房分享了菜单「豆腐虾仁饼(宝宝辅食) 连喝两周,素颜像打了水光又透又亮 别喝太频繁,头发又黑又多的姐妹快划走! 自制水果茶超好喝香甜可口 ?无限续杯 营养早餐减肥早餐营养师推荐养生餐 减脂健身餐 老少皆宜的川贝雪梨膏 玫瑰黑糖芝麻https://m.xiachufang.com/recipe_list/104764448/
2.秋季养生食谱大全秋季菜谱家常菜做法秋季菜谱精选菜单秋天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避免燥邪伤害。少摄取辛辣、多增加酸性食物,以加强肝脏功能,因为中医认为“肺气太盛可克肝木,故多酸以强肝木。”从食物属性解释,少吃辛,以免加重燥气。多吃酸食有助生津止渴,但也不能过量。 1、主食及豆类的选择:大米、小米、玉米、荞麦、大麦、小麦、糯米、糙米、高粱、豆腐、豆浆https://m.xiangha.com/caipu/caidan/689-6/
3.冬天的养生冬季保健秘诀以及养生食物9、冬季败火该怎么做 10、冬季养生讲究多看看注意些啥 冬季养生的14个小常识 都知道冬季是养生保健的好时节,冬季进补的效果是最好的,很多的食物只有在冬季吃才有比较好的效果!那么冬季养生的常识大家都了解哪些呢,生活中想要保证身体的健康该怎么做呢?赶紧来看看下面详细的介绍吧! 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21274908.html
4.秋季养生饮食菜谱(秋季养生食谱大全及做法窍门)了解秋季的养生食谱大全及做法窍门非常重要。通过改善饮食结构,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可以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秋季养生食谱可以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提高消化能力,减轻压力,提高生活质量。选择适合的秋季养生食谱,并注意饮食的时间和次数也非常重要。如果你有特殊情况或者需要,建议咨询医生。当你选择适合的秋季养生食谱http://www.moowo.cn/news/416342.html
5.春季养生食材:中医推荐的食物与食谱春季养生的首要意义在于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调和阴阳。春天气候转暖,人体的新陈代谢也相应加快,阳气逐渐生发。中医理论认为,春季是人体肝气旺盛的时候,肝木生发,疏泄功能增强,此时养生应注重调肝养阳,以助阳气的生发。 2.饮食调养,补充生机 春季饮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豆制品、鱼类等,以补充冬季https://www.hntv.tv/yshnzt/article/1/1781296962889342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