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大剧《老中医》演绎国粹医道孟河医派的传奇故事和养生秘笈名医讲健康河北广播电视报官网

央视热播大剧《老中医》以常州孟河医派为原型

以孟河医派传奇故事为蓝本的电视剧《老中医》正在央视一套热播,引发社会热议。剧中,主人公翁泉海之父谈及孟河医派,说道:“孟河医派传承300年,枝繁叶茂,生生不息……孟河世代医家,各有专长,各有绝活,家家都有祖传的秘方。”可见,孟河医派薪火相传,发展至今更是云蒸霞蔚。中医学界流传有一句话:“吴中名医甲天下,孟河名医冠吴中。”孟河医派是如何发展壮大的,有哪些传奇故事,哪些代表医家,现在的传人有哪些……

孟河医派的传奇与传承

江苏常州的孟河,是长江边的一个小渔村。被称“孟河”,是为了纪念他的缔造者唐朝常州刺史孟简。孟河医学缘起要追溯到明朝正德皇帝时,大臣费尚有弃官从医,“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迁居孟河后,开启了孟河费氏的医学事业。费尚有穷究医理,久之便以医术闻名于世,并代有传人。孟河当地中医盛行时,百余户的小村庄,仅中药铺就有十几家。清咸丰时期,孟河医名大振,远近求医者慕名而至,门前时常舟楫相接,以医药业发达而成为一个繁盛地区。赴孟河求医者中,除了普通百姓,道光皇帝、慈禧太后等皇族都曾前来请医。

孟河医派以费伯雄、马培之、巢崇山、丁甘仁四大医家为主要代表。加上孟河当地颇为有名的法氏、沙氏等较有影响的医家,孟河医派开始逐渐形成,在我国近代中医药发展史上产生了较大影响。孟河四大家取中医经典之精华,熔各派学术于一炉,在认识外感病方面,宗《伤寒论》之六经辨证,但又不拘泥伤寒方,师温病卫气营血理论,而又不墨守于四时之温病,开创了中医学史上崭新的寒温统一的学术风气;在用药方面,形成以“醇正和缓”为宗,以“轻清简约”为法的用药特色。

■费伯雄(1800-1879年)

天下无神奇之法,只有平淡之法,平淡之极,乃为神奇。

费伯雄为费氏第七代传人,是孟河医派的奠基人。《清史稿》赞其“清末江南诸医,以伯雄为最著。”他曾两次入宫为皇家治病。为皇太后治肺痈,主要用鱼腥草,效果显著,被赐匾额“是活国手”。为道光皇帝治失音,用的是西洋参、玉蝴蝶、安男子、霍山石斛等,见效很快,皇帝御赐大红冷金对联,上联是“著手成春,万家生佛”,下联是“婆心济世,一路福星”。国学大师王先谦在费伯雄著作《留云山馆文钞》序中写道“今言医者,必首孟河费氏”。

费伯雄将一生医案编成《医醇》24卷,但在咸丰战乱期间,毁于战火。晚年,费伯雄老病日增,左脚偏废,步履艰难,坐卧一室,凭记忆追忆原书《医醇》内容,但“不及十之二三”,编成《医醇剩义》4卷。他强调醇正思想,以归醇纠偏,“不足者补之,有余者去之。”比如卷三讲到咳嗽,费伯雄先引用《黄帝内经》观点:“五脏皆咳,非独肺也。”他论述道,心肝脾肾四个脉络,各有咳嗽的疾病,不过是通过肺表现出来罢了,后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不辨证造成咳嗽的原因,只是从肺部来治疗,怎能取得疗效。在书中他列出了肺脏之咳和心肝脾肾之咳的各种症状和处方,使人一看就了然无疑。他的孙子费绳甫就是用此思路,治好了一位仅仅在早晚梳妆卸妆时会咳嗽千余声的患者,此患者治疗半年不能见效,后来在费绳甫诊断下,得出其咳嗽在胃部,服用20服药后痊愈。

费氏一脉擅长治疗虚劳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费伯雄说道:“天下无神奇之法,只有平淡之法,平淡之极,乃为神奇。”他的一张药方,可以让病人吃数月几年甚至终身。

■巢崇山(1843-1909年)

刀圭之术尤为独到,能以刀针手法治疗肠痈,多应验如神。

“孟河城巢半城”,巢氏是孟河望族。孟河四大名医中,外科最杰出的代表是巢崇山。巢崇山的先人为乾隆年间名医巢沛三,擅外科刀圭,并长于内服汤药及秘制丸散膏丹促其消溃,多有他医不识之妙,治验刊载《清代名医医案精华》。

巢崇山出身于巢氏世医家庭,从小承继祖业,研读不少中医药书籍,初在孟河行医后,去上海悬壶施诊行医50余年。他多得世家祖传,在医术上擅长内外两科,以外科最精。诊医经验丰富,以刀圭之术犹为独到,能以刀针手法治疗肠痈。所施手术,在治疗化脓性外科疾病上,有妙手回春之效,凡经他救治者绝大多数都能治愈。另外,他医治喉痧也有专长,使用的是“清透疫邪”治疗手法。巢崇山在上海行医几十年,他除了给人治病外,还培养了很多名医,像丁甘仁初到上海施诊行医,就是靠巢崇山的提携和传授,才逐步名扬沪上。巢崇山的中医(药﹚学著作有《玉壶仙馆医案》《千金珍秘》《巢崇山医案》等。秦伯未所著的《清代名医医案精华》称其:“巢家学渊源,学验两深,甘仁至申,崇山实为之介”。

■马培之(1820-1903年)

看病辨证,全凭眼力;而内服外敷,又有药为。讲究眼力,就是要能深入剖析病情,抓住疾病症结所在;讲究药力,则是注重药物的性能、专长、配伍、炮制等,以利药效充分发挥。

马培之是孟河医派代表人物,被誉为“江南第一圣手”。其祖上自明代马院判起即世代业医,马培之自幼随其祖父名医马省三习医16年,后又博采王九峰、费伯雄等医家之说,融会贯通。1880年,马培之应诏入宫为御医为慈禧诊病,慈禧称赞他“脉理精细”,当时为慈禧治病的共有8名外省医生,后来宫廷里传出“外来医生以马文植最著”的声誉。慈禧患上的应该是更年期综合征病症,非常复杂,有各种各样的症状,比如会感到烦躁,潮热、出汗,失眠,喉中经常有五味之气,有时还会腹泻等。病情棘手,慈禧命马培之主方,慈禧病愈后,御赐马培之匾额“务存精要”。马培之除了开具内服药,还会针灸、开刀,比如对喉咙病他还有吹口药。他把验方都著作成书,共有10多种。马培之将孟河医学发扬光大,他主张用药少而精,用药轻。他说,看病辨证,全凭眼力;而内服外敷,又有药为。讲究眼力,就是要能深入剖析病情,抓住疾病症结所在;讲究药力,则是注重药物的性能、专长、配伍、炮制等,以利药效充分发挥。马培之主张辨证时要考虑到天时、年运、方土、禀赋、嗜好、性情等因素,细审病在气在血,入经入络,属脏属腑。

■丁甘仁(1865-1926年)

宗《伤寒论》而不泥伤寒方证,宗温病学说而不拘于四时温病,用两家之长,因人而异,灵活应用。

丁甘仁师从马培之,中医功底深厚,博采众长。当时中医学术界有伤寒学派和温病学派,各持己见,经常发生论战。丁甘仁立志“寒温和一”,建立了寒温统一的新学术,经方和时方相结合。“宗《伤寒论》而不泥伤寒方证,宗温病学说而不拘于四时温病,用两家之长,因人而异,灵活应用。”

为发展传承中医,丁甘仁首创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有“医誉满海上,桃李遍天下”之称颂。

七位“孟河医派”国医大师的健康秘笈

孟河医派四大家造就传承下众多名医,影响力一直延续至今日。据不完全统计,世界各地现有孟河医派传人1306人,常武地区有孟河医派传人269人。全国仅有的90位“国医大师”中,竟有7位师承孟河医派,可谓名家辈出,人才济济。这几位现当代国医大师健康长寿,有几位90多岁高龄还在出诊。他们都有哪些养生秘笈呢一起来学学。

朱良春(1917-2015年)

对抗疲劳喝黄芪粥

首届国医大师。1936年,拜孟河医派清代御医后人马惠卿为师学医,后考入苏州国医专校继续深造,又转入上海中国医学院,师从孟河医派名医章次公先生。

朱良春回忆,1938年,他随老师章次公在上海行医,当时霍乱横行,他日夜操劳,体力不支,人疲劳消瘦,感觉身体要拖垮了。他的母亲看在眼里,和他商量出一款粥——黄芪粥,每次吃一小碗,每日早晚两次。几个月后,朱良春精神开始好转,不再感觉疲劳,于是这碗“养生粥”,他一喝就是70年。

黄芪粥配料:绿豆、薏仁、扁豆、莲子各50克,大枣30克,枸杞子10克,黄芪50克(普通人可30克)

做法:将黄芪泡水20分钟,倒入砂锅加入两碗水煎煮,煮15分钟后倒出来。在砂锅中再加入一碗水,煮开后也倒出来。将两碗水合在一起。

将绿豆、薏仁、扁豆、莲子、大枣清洗干净,倒入砂锅,再倒入煮好的黄芪水。大火煮开,换小火煮40分钟,再放入枸杞,煮10分钟。

黄芪大补元气,气就是功能,就是能量,气足了能量就强,气虚了就容易疲劳,体力精力都差。明代医学家李时珍说黄芪是“补药之长”,《本草求真》里推崇黄芪是“补气诸药之最”,宋代苏轼擅长中医养生,常用黄芪进补,留下“黄耆煮粥荐春盘”的诗句。近代学者胡适中年后常感到疲劳,也是用黄芪泡水代茶饮,在讲课前先喝几口黄芪水,说起话来声如洪钟,滔滔不绝。黄芪还有一种功效,它含有微量元素硒,能增强体力,提高免疫功能,能抗癌防癌。

一个人如果正气充足,则五脏调,百病消。心主血脉,主神明,苦入心,莲子清心养心,绿豆清热解毒入心经。肝藏血,筋得以所养,枸杞入肝经。脾主运化,承担消化吸收功能,红枣、薏仁、扁豆都是补脾的。薏仁补肺清热化痰。肾藏精,是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莲子、薏仁、枸杞都入肾经,补益肾精。这几样食物组合起来滋补调和五脏,使正气充足,精力体力旺盛,所以能抗疲劳、强体力、延缓衰老。这个粥里黄芪、红枣是偏温性的,莲子、绿豆稍微凉一些,所以搭配起来是平衡的,普通人都可以吃。

陆广莘(1927-2014年)

每晚用花椒水泡脚

首届国医大师。18岁学中医,早年师从孟河医派陆渊雷、章次公、徐衡之等名家,进入过“陆渊雷医室遥从部”,曾随章次公临诊,在中央人民医院中医科工作时接受了徐衡之主任的言传身教。

俗话说:“热水泡脚,胜吃补药。”陆广莘的泡脚水里却比一般人多一味“作料”,这就是花椒。他认为,用花椒水泡脚比用热水泡脚促进睡眠效果更好。其实方法很简单,用一个棉布包50克花椒,用绳系紧,加水煮开后用这个水泡脚即可。花椒包可以反复利用,用一个星期左右再换新的就可以了。

在中医看来,花椒可以温中止痛、祛湿散寒。用花椒水泡脚和用当归、红花泡脚有异曲同工之效,都能活血通络,使整个机体血脉畅通,浑身暖融融的。此外,花椒还是一种天然的消毒剂,用花椒水泡脚还能帮助治疗脚气。

临床发现,小孩爱咳嗽、中老年人血压高,坚持泡脚都有一定的好处。中医讲“上病下治”,泡脚可以促进机体血液循环,增强呼吸系统的屏障功能,因此可以帮助缓解咳嗽症状,减少感冒发生。泡脚时可以促使血液由上往下走,因此血压也容易平稳。

很多人都把运动归为长寿的一个必备因素,但陆广莘多年研究后发现:人年轻时确实需要锻炼,但高寿老人锻炼反而没意义,因为老人骨头不灵了。陆广莘进一步说道,人老了,都会有病。甚至有患三四种病,但完全可以带病延年。也许个别零件不好了,但只要身体的网络是完整的,那你一样是个健康人。

颜德馨(1920-2017年)

长寿就要养好气血

首届国医大师,海派中医颜氏内科第二代传人,其父颜亦鲁师从孟河医派大家马培之弟子贺季衡。

颜德馨善制膏方,他自制了一副抗衰老膏方,能够活血化瘀、通调气血,每天一小碗,长期坚持,能够气血两旺,百病不生。

材料:红花9克、桃仁9克、丹参12克、赤芍9克、柴胡9克、两三勺蜂蜜

做法:把所有材料倒入盛有清水的砂锅中,用大火煎30分钟,然后把药汁倒在碗里;再往砂锅里续上半杯开水,第二次煎煮锅里的药,再煎上20分钟,之后倒出药汁;再重复一次倒出一碗。把刚才煎出的三碗药汁全部倒回砂锅,用大火浓缩,加两三勺蜂蜜继续熬,把药汁收成膏状,最后盛在容器里放进冰箱备用。待吃时,用温开水化开或煮开后服用,早晚各1次,每次1-2汤匙。

颜正华(1920-)

一碗粥,三颗枣

首届国医大师,中药学学科创建者。14岁拜同邑著名儒医戴雨三学习中医,17岁师从孟河医派大家马培之再传弟子杨博良,成为孟河医派第四代传人。

颜正华今年已经99岁高龄,作为中国中医药学科开山泰斗,他依然耳聪目明、身体健硕,成为健康长寿方面的“标杆”。颜正华谈到自己的长寿秘诀时透露:就是一碗粥,三颗枣!

颜正华有习惯性便秘,所以就在早餐的时候吃1-2两(50-100克)麦片粥,有时以芋头、白薯为主食,或以30克决明子代茶饮,均有通便的效果。

颜正华平时还喜食大枣,每日早餐时食煮熟大枣5-10枚,以益气养血,健脾安神。他表示,吃枣时会去皮,因为皮不好消化而且对身体补充营养没有好处,去皮去核能使枣肉更好发挥功效。

颜老还推荐给老年人一套八步骤的养生功:

1、转动头部,顺时针、逆时针各10次;2、转动手臂,向前、向后各25次,甩手25次;3、抓手扩胸100次;4、上半身后仰25次;5、转动腰部,向左、向右各25次;6、俯腰25次;7、拔凳,即踮起脚跟25次;8、踢腿,左、右腿各25次。长期坚持,必见成效。

干祖望(1912-2015年)

养生八字诀

第二届国医大师,中医耳鼻喉学科创始人之一。1929年,拜孟河医派大家马培之关门弟子、浙江省嘉善县西塘镇名医钟道生为师,尽得师传。

干祖望在100岁的时候尚未退休,如年轻人一样,出诊半天、授课、走楼梯上十几楼的病房……

干祖望是个好书之人,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藏书和读书。他把自己的书房命名为“茧斋”,意思是说,书房小的如蚕茧一般大小,书房四周都是书如同茧壳,自己在书房中读书、著书如同蚕一样在吐丝做茧。他自题诗曰:“我事涂鸦你吐丝,两般姿态一般痴;年年自缚琅寰里,乐叹庐陵太守知。”从诗句中足见他对书的感情之深。他的藏书很多,大约1万多册,以中医书籍独多,有的是孤本、珍本、善本。1990年元旦,荣获“金陵十大藏书状元”。

生于1912年的干祖望对于养生有着独到的见解。他一生从未抽过烟,55岁开始戒酒,72岁时生了一场霉菌性肺炎之后,每年冬季进补30克高丽参,90岁后饮少量鹿茸酒,此外从不进补药。

对于健康长寿,他还有养生八字诀:童心,蚁食,龟欲,猴行。童心与龟欲,为养心;蚁食与猴行,为养身。

童心。要无忧无虑,有孩童般的心灵,思维活跃,摒弃杂念。

蚁食。不挑食,不贪吃,不过饱。因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龟欲。少欲望,多让人,不为小事斤斤计较,提倡“吃亏在前,享受在后”。

猴行。要活泼多动,多锻练。平时,能站不坐,能步不车。

裘沛然(1913-2010年)

养生最重要的是养心

首届国医大师。13岁跟随叔父学医,1931年求学于孟河医派大家丁甘仁创办的上海中医学院,并在孟河医派名医丁济万诊所临床实习,也常向章次公等名医请教。

裘沛然认为,养生最重要的是养心。为此他创造出一张养生的精妙方剂“一花四叶汤”,对健康长寿独具效果:

一花,即指身体健康长寿之花;四叶,即一为豁达,二为潇洒,三为宽容,四为厚道。

豁达——就是胸襟开阔。裘沛然说:“人生短暂,能为社会做些有益的事,使之心安理得,亦已足矣。”

潇洒——不爱风月爱风云。读书是裘沛然一大乐事,及至晚年,他戏称自己为“浪迹书海一老翁”。

宽容——宽容待人是一种美德。他认为,气量狭小,对人疑忌,会使神气错乱,受伤害的是自己的心与身。

厚道——厚道以养元气。裘沛然认为,薄德之人往往流于刻薄和凉薄,易而使人精气散漫和抵抗力减弱。

邹燕勤(1932-)

随身带着养生茶

第三届国医大师,其父邹云翔是孟河医派大家费伯雄的第三代传人,被誉为孟河医派的肾病宗师。邹燕勤秉承孟河医派理念,是我国著名的肾病老中医。

从邹燕勤父亲邹云翔开始就都是长寿之人,她的父亲享年93岁,家里的亲戚也都个个长寿。对此,邹燕勤透露了她家里保养的秘方,那就是“3个三”。

吃:有“三”条军令状。再好吃的东西,不超过三块;吃饭从不挑食,也从不吃辣;家训一家三代,不准吃冷饮。

养:养生有“三”大宝典。1、每天养生茶随身带,随时喝。不管在哪里,邹燕勤的养生茶都会随身带。这杯茶里有薄荷叶、枸杞、菊花、玫瑰花、三七花和一些常见茶叶。薄荷是她自己种的,可清咽解毒,枸杞和菊花可以养肝明目,玫瑰花可理气疏气,三七花养血活血。茶叶分季节,冬天会放红茶,夏天放绿茶。2、每天早上自制豆浆,天天喝。她的豆浆是用黑豆、燕麦、薏米、红枣、白果、核桃打出来的,每天早晨浓浓一杯,加一个鸡蛋和一个包子。3、家里种点药膳植物,经常吃。邹燕勤种的是药用植物,其中有一种叫观音菜,是半野生蔬菜,属于药膳同用植物,它具有活血止血、解毒消肿等功效。

THE END
1.十大著名养生保健书籍降养生书籍排行榜养生保健类好书推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关心的话题早就从温饱进化成保健养生,健康养生书籍也层出不穷,你看过哪些养生保健类好书呢?本文为大家带来了十大著名养生保健书籍,包括:营养圣经、心转病移、遵生八笺、求医不如求己、老老恒言、回家吃饭的智慧等等,这写养生比较有名的书籍中你觉得哪本最有用呢? 十大著名养生保健书籍 https://www.maigoo.com/top/419172.html
2.养生入门必读书籍推荐,降从这些书开始这本书针对女性最大的三个问题,有很多泡脚的方子,可行性很高,多泡泡脚,至少可以缓解压力,促进血液循环。?学习养生的知识还是要系统的看看相关的书籍,而不是网络上的只言片语、零碎的东西,甚至有的可能还是伪科学。希望这些书籍能帮到大家,让我们一起好好爱自己!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dtlandingsuper?nid=dt_4889279273276492445
3.www.scmc囤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羔羊2国语版最经典的三个角色 开元招商 麻7IIII2扣信任 81.68MB 85好评 99热国产在线 精品性色丰满ava网站 性史性DVD影片农村毛片 832.33MB 9276好评 夜夜爽妓女8888888视频大肥逼 毛毛黄片 小雄喝少妇淫水电子书 176.23MB 2998好评 黄金网站app观看大全 成人3D动漫三http://www.scmc-xa.com/xxxr/170114.htm
4.传承与发扬破解天书养生——《养生方》 《养生方》是一部以养生为主的方书,共32篇,前面是正文,最末是目录。本书以医方为主,其中可以辨出的至少79方,主要用于滋补强壮、增强体力。此外还有一些黑发方、健步方以及治疗偏枯、阴部肿胀等医方。书中还提供各种制药、用药方法及药名等。 http://m.hnmwd.com/col.jsp?id=107
5.讲灵枢经共三本中医师承学堂四大经典名家讲话系列中医养生中国当当晖文锦绣图书专营店在线销售正版《任应秋讲黄帝内经素问上下册任应秋讲灵枢经共三本中医师承学堂四大经典名家讲话系列中医养生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书籍任延革正版》。最新《任应秋讲黄帝内经素问上下册任应秋讲灵枢经共三本中医师承学堂四大经典名家讲话系列中医养生中http://product.dangdang.com/1707955977.html
6.经典国学养生,经典国学养生书籍推荐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经典养生书籍的背景和特点”、“推荐的经典国学养生书籍”和“结语”。我们将探讨经典养生书籍的背景和特点,介绍它们的源起和独特之处;我们将推荐几本经典国学养生书籍,包括《黄帝内经》、《素问》等;我们将总结文章,强调经典国学养生书籍的价值和意义。 http://www.nanhuazaobao.cc/gx/34045.html
7.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药学专业(本科)(100801)中国医药史(三)经典医籍的整理和研究 (四)医学理论发展和临证各科的成就 (五)金元医家的创新 (六)养生 (七)中外医药交流 三、考核知识点 (一)医政建设的进步 (二)古医籍整理和方书发展的成就 (三)药物学的发展 (四)医学各科的成就 (五)学派争鸣与各家学说 https://www.shmeea.edu.cn/page/04400/20190517/12737.html
8.淮南政协仅在东汉历史学家班固的《汉书》中,就记载了署名“刘安”的15篇(部)著作。其中有《淮南内》《淮南中篇》《淮南外》三部鸿篇系列巨著。内、中、外三部,洋洋洒洒数十万言。 《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中说:“(刘安)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作为《内书》二十一篇,《外书》甚众;又有《中篇》八卷,言神仙https://zx.huainan.gov.cn/hnzxcms/vue/detail.jsp?strInfoId=74ec2c6a55bd42e3b699bc31a1c7c0fc
9.chaobiaomao.com/mmmj/396203.html办公室里双飞燕最经典的三个角色 骚逼视频怎么下载 黄二次元网站在线观看 219.90MB 3284好评 沾染蕾丝边新人HD日本 爽?好大?快?深点一视频 ass日本丰韵熟妇piCs 223.93MB 399好评 bdjhdhhdhvvdkdbbdpl12356897,母婴的黄色片 岳把我的具含进 人公侵犯人妻竹内纱里奈 941.56MB 0808好评 http://chaobiaomao.com/mmmj/396203.html
10.黄帝内经与中医养生nixer2007《黄帝内经》是唯一一本以圣王命名的书,首先它传达给我们一个信息,生命之学是帝王之业,是大功德,大慈悲。在古代,人们是非常讲究养生之道的,而现在我们是把身体当作可以不断去消耗和损害的东西。在古代是养它,很认真、很爱惜的对待自己的身体,而现在的人对身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非常的不爱惜,真正好的理论是很http://blog.chinaunix.net/uid-20591363-id-1621176.html
11.《中医词典》r~s中医书籍中医典籍中医参考本书既有道家观点,又有儒家论述。书中据《内经》养生意旨,结合个人心得,针对春、夏、秋、冬四时的防病调摄原则与方法等分别作了简要的论述,尤偏重于老年养生。现有《丛书集成》、《学海类编选录养生类九种》、《道藏精华录百种》本等。 《摄生三要》 养生专著名。明·袁黄着。三卷。作者认为聚精、养气、存https://www.zycankao.com/shu/detail/198-2-13
12.人只看见自己想看到的,向前走才能看到意想不到的风景况此松斋下,一琴数帙书。 书不求甚解,琴聊以自娱。 (正本清源) (快乐) 顺水推舟 (事半功倍) 水到渠成 (顺势而为) 饥不择食 寒不择衣 慌不择路 贫不择妻 ()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你拥有多少 而在于你如何使用你所拥有的 ( ) 先立乎其大 https://xueqiu.com/4872123513/254566682
13.《南怀瑾讲述99个人生道理》——刘清海编著我是一名老菜鸟深层解读“人情世故”,让你逃出人生的三道障碍门,懂得爱的“十字架”的真正含义,学会与人相处之道,“以直报怨”解决人生中的难题,在苦涩的生命旅途中感受顿悟的美丽,将“恕”之道终身履践,摆脱偏见,躲开人性的忌讳,避免人生常犯的错误。 1)“人情世故”的深层解读 https://www.cnblogs.com/yangyquin/p/5425317.html
14.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元年,收好了这23个典型乡村振兴案例!三、统一种植保险,降低种植风险。统一以合作社名义参加自然灾害险和目标价格险,种植户每亩出50元或200元(财政分别补贴250元和200元),最高可获得5000元、7000元的风险赔付,消除了种植户的后顾之忧。 四、及时组织收储,提升产品效益。每到采摘季节(6月下旬起的40多天),合作社每天都会联系本地加工企业,深入地头,现https://www.jiuhe169.cn/h-nd-1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