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因处隆冬,土气旺,肾气弱,因此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苦,补心助肺,调理肾脏。要注意的是三九补一冬,但小寒时不可大补。在饮食上可多吃羊肉、牛肉、芝麻、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棒子、松子、葡萄干等,也可结合药膳进行调补。
山药羊肉汤
材料:羊肉500G、淮山50G、葱白30G、姜15G、胡椒粉6G、黄酒20G、精盐3G、味精适量。
做法:将羊肉去筋膜,洗净,略划几刀,再入沸水中焯去血水。将葱、姜洗净,葱切成段,姜拍破。淮山洗净,将羊肉、淮山放入砂锅内,加入适量的水,先用大火浇沸后,撇去浮沫,放入葱白、生姜、胡椒粉、黄酒,再用文火慢慢炖烂羊肉,捞出羊肉晾凉。再将羊肉切成片,装入碗中,再将原汤除去葱、姜,加精盐、味精调味,连淮山一起放入羊肉碗中即可。
功效:补脾益肾,温中暖下。
太子参炖鹌鹑
材料:鹌鹑肉250G、瘦猪肉100G、党参15G、淮山30G、桂圆肉10G、枸杞子15G、芡实10G。
做法:将鹌鹑肉、瘦猪肉洗干净,切成块,党参、淮山、桂圆肉、枸杞子、芡实洗干净,全部入砂锅,先用武火将汤煮沸,再用文火炖2个小时左右,再入精盐进行调味。
功效:补五脏,益中气。
小寒节气养生知识
精神调养要养心
泡脚增强身体抵抗力
入冬以后,有人经常会觉得腿脚冰凉。中医认为,“风寒脚下生”,冬天天气寒冷,人体容易出现气血淤滞、寒性肌肉酸痛、神经末梢循环不良,从而导致手脚冰凉及各种不适。建议,每天坚持用热水泡脚,可以疏通经络,解表散寒,缓解手脚冰凉,扩张毛细血管、促进脑部供血。尤其是小寒后,配合养生的各种要诀,每天坚持泡脚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但要注意热水泡脚并非人人适用。但如果患有脚气的人常用热水泡脚,容易造成伤口感染。此外,糖尿病患者和心脑血管患者也不宜热水泡脚,所用水温以温度适宜为好。
调养不适合高强度运动
小寒节气养生饮食
1、吃羊肉
羊肉是冬季餐桌上的常见菜,在小寒节气适宜多进补。羊肉属热性,有补肾助阳的作用,羊肉还能缓解腰膝酸软的症状。在寒冷冬季,吃上一顿羊肉,无疑是一大乐事。
2、吃鹌鹑肉
鹌鹑肉有补益五脏、清热利湿、利水消肿等功效。鹌鹑肉很适合老弱病人食用,还可辅助治疗贫血、糖尿病、神经衰弱、肾炎水肿、肺结核等疾病。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在冬季如果能恰当选择既美味,而又具有补益身体的食物,自然是人生一大乐事。
3、吃虾肉
虾肉有补肾、壮阳、通乳、祛毒等作用。虾肉的营养很多,适合肾虚阳痿、腰膝酸软、四肢无力等症。
4、吃鱼肉
鱼肉可温养阳气、补益筋骨,其中以鲈鱼的价值最大。《本草纲目》记载:“味甘平,入肝脾肾经,有补五脏,益筋骨,治水气,多食宜人,曝干甚香,益肝肾,安胎补中。
5、吃鸭肉
鸭肉补虚滋阴、利尿消肿、养胃生津,鸭肉适合体内有热易上火的人食用;低热、体弱、食欲不振、大便秘结和水肿者食之更佳。
6、吃牛肉
牛肉可补脾益胃、补气养血、强筋壮骨、利水消肿。牛肉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特点,很适合肥胖者、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患者食用。
7、吃萝卜
8、吃红薯
红薯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以及钾、镁、铜、硒、钙等微量元素。
9、吃栗子
栗子有“千果之王”的美称,还是益肾宜气的“补药”,老少咸宜。栗子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各种维生素,对心脑血管都十分有益。
10、吃山楂
山楂能防治心血管疾病,对降低血压和胆固醇、软化血管及镇静有一定作用。冬季食用山楂,能开胃、消食、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