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除了免交学杂费外,还半免费性地向学生提供一顿营养午餐。普通费用是210日元/餐。这价格相当于街上饮食店的1/3。特别困难的家庭的学生,是免费。
校长和老师的午餐,跟学生的一摸一样,没有特殊伙食。班主任跟学生在一个地方吃饭。经常是在教室。
另,校长可以不跟学生在一个教室吃饭,但是班主任必须跟自己的学生一同吃。吃饭时候的场景如上图。
2,午餐必须跟规定菜单一样,注重营养搭配
必有的食物就是牛奶。每天都有。
近年来的学校伙食不仅注重摄取营养,更重视“给孩子们学习的机会”。厨师们必须考虑使用当地产地生产的蔬菜做成乡土料理,通过乡土食品培养学生对传统饮食文化的理解。
3,学生分组,配分午餐
营养师必须是大学的营养专业毕业,毕业后还需要经过两年培训方可上岗。
厨师进入厨房,必须先穿消毒过后的专用衣服,带着口罩。食材从签约的商店或厂家直接进货,保证食材的卫生和安全。
厨师由地方政府聘用。营养师和厨师都享受地方公务员待遇。
5,日本营养午餐起源于100多年前
据称,日本学校营养午餐制度起源于1889年的山形县鹤岗町(现在的鹤岗市)私立忠爱小学校。这所学校为增人所创办。当时家境贫寒、不带盒饭的孩子很多。于是学校就为学生免费提供饭团、烤鱼、咸菜的午餐。为此,忠爱小学还立起“首次开始供餐学校”的纪念碑。人们都认为供餐对孩子们是天大的好事,逐步推向全国。1923年,日本政府正式向营养不足的学生开始提供午餐。
日本政府还在1932年(昭和7年)开始向学校供餐发放补助金。当时实行的是“学校供餐临时设施方法”,国库拨款67万日元补助学校午餐费用。也许你认为67万日元很少,但那是1932年,相当于现在的17亿日元。但这补助并不能惠及全日本的小学生,当时只是针对贫困学生提供午餐费补助。日本真正实施“给食制度”是在1954年,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并在全国大范围推广和实施。
(图为:1975年的日本小学生午餐)以前我们都叫日本为小日本,那时候日本人身高的确不高。但经过这给食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了日本人的体质。
时至今日,日本给食制度日益完善,不仅成为国家福利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论家庭富贵贫贱,孩子们吃着同样的食物,无形中,也传递着平等意识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中国有句口号:再穷不能穷教育。如果真要把这句口号落到实处,那么日本的实施了100多年的学校午餐制度,值得学习和参考。
有人说,最简单的,就是规定:校长和老师,必须跟学生吃一样的午餐!!校长和老师没有特殊食堂,没有特殊餐……那么所有问题,恐怕一下子就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