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娃5岁了,真心普娃一枚。2岁多才开口说话,三岁出头才开始英语启蒙,属于那种在龟速曲折兜圈子中前进,总而言之,她没开窍,简称“渣娃”。
经过2年多的英文启蒙积累,现在能够自主阅读《牛津树9》,裸听《小猪佩奇》,最近还喜欢上了《哈利波特》,能够脱离大人语言辅助和老师聊各种话题...
起初,我对娃如何开始启蒙路也是一点不懂,怎么办呢?看看过来人的经验呗,别人实践出有成果的路一定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当时我们的学习路线的是参照了好几个人:黄凰爸爸、盖兆泉、米妮妈妈...
以上每个牛爸牛妈牛娃情况各有不同,三个人共同点是都主张由简到难,分阶段分年龄处理问题。
像我娃这类普娃,智商普通,性格强势,过于活泼,怎么吸取牛爸妈经验?面对这三个人的路线和主张,我只思考一个准则——当前对于我娃效率最高的是什么?
启蒙阶段
听儿歌读绘本,兴趣为主
小月亮属于说话晚的孩子,到两岁五个月才说话,我自己英文能力也有限,所以我们英语启蒙只能靠简单的绘本,卡片,和英文儿歌。我们三岁前以听SuperSimpleSongs(简称“SSS”)为主,其他视频、音频、点读书为辅助,看她喜好。
SSS有个优点是图和歌词结合很好,很好理解。而且网站可以下载闪卡等拓展材料,太适合刚启蒙的小朋友了。SSS全的版本我记得大概有三四百集,每集解决一个词娃也能积累三四百词了。
SuperSimpleSongs的官网网站有各种免费的拓展材料和活动包
我不太赞同很多妈妈教孩子用英语老师的法子,非要读出来、背出来,只要和母语一样天天接触就行,错过的词语反正以后还是会接触到。
SSS看过一次后,她就迷上了《巴塔木》儿歌(个人觉得画面结合词义不够好)...
听儿歌的同时,还尝试过《RAZ》、《海尼曼》这类分级,还读了一些《Icanread》系列的分级绘本和廖彩杏第一阶段的绘本,但是没有刻意读和背,还是以保护娃兴趣为主,每页能理解两三个新词就行,不考察娃学会了多少,和教母语一样。
词汇积累阶段
从听看动画,到实现自主阅读
台词本配合动画和音频,娃词汇量快速提升
三岁后我加入了比儿歌动画更长一些的,有故事情节的动画,主要看了《小猪佩奇》。似乎没有小朋友不喜欢这只粉色的小猪,故事情节都很接近日常的生活,特别有趣。
动画之外,我们还穿插读了《培生幼儿分级》这套书。这套书很有意思,很符合我们这个阶段的需求,而且这套书带视频光盘。小月亮很喜欢听我讲故事,所以我们就用讲故事的方式,玩中学,只要她喜欢听就行。
这个阶段小月亮偶尔会冒出一些句子了,但总体还是输出不多,我常常给自己打气——但求耕种,只要求自己付出,不要求孩子有反应。
有了词汇积累,我们开始了自然拼读的学习
在四岁两个月到四岁半我带娃开始进行自然拼读的学习,另外阅读作为配合。我们主要用了《HookedonPhonics》这套自然拼读教材,以及其他的资料指导。
除了教材的学习,也可以找一些自然拼读动画给娃进一步巩固,比如《巴塔木》儿歌里自然拼读的部分。另外,同时坚持听《小猪佩奇》,保证英语听力的量。
学完《HookedonPhonics》这套教材后,娃本身已经对《小猪佩奇》很熟了,我们就尝试用学习的拼读规则把《小猪佩奇》的台词本全部朗读一遍,巩固拼读的同时让娃学会应用规则。
至此,这套书被我们用到极致...
为了巩固拼读规则,我们平行刷大量分级
在读完《小猪佩奇》台词本之后,我觉得娃拼读掌握的差不多了。之后,我们平行刷了《牛津树》、《RAZ》和其他蓝思值在300L左右的书。
动画片看了《小毛怪Humf》、《卡由Caillou》、《莎拉和小鸭子SarahandDuck》、《嗨,道奇HeyDuggee》等,不知道粉猪之后看什么的话,这几部动画都很推荐哦!
小月亮之前是口味单一的娃,后来慢慢从喜欢重复听、看一集的状态出来,变得都喜欢看一看。学完自然拼读后,见词能读了,但是依旧不能用简单的英语进行沟通,就卡在这个瓶颈期很久。
到娃四岁十个月时,已经能看各种视频,自主阅读《牛津树》9级,但依旧只能零碎说英语,而且大部分是模仿而已,又难住了老母亲...
《牛津树》9内容难度示例
口语突破阶段
我用笨法子带娃跨过口语关
第一步妈妈带领做口语积累和练习
首先,我用到的材料是类似这样的作业纸。有非常多种类型,最基础的是这样包含简单的词汇、基础句型的作业纸。一个句子能变出无数说法,和娃玩换词造句。
把句子和词汇分别剪下来...
这样就可以有很多卡片和很多句型,一张纸可以做五个句子,我记得当时有很多张,彩打了一百块钱。用这个方法可以和娃快速的输出和熟悉各种常用单词和句型,简单高效。
除了练习简单的句子和词汇的作业纸,之后可以用难一点的练习主谓结构的作业纸了,从换词造句到自己组合句子,比如下图剪切右边的词句进行造句。还可以学习5w1h中的who,what,when,where简单提问。
还可以用这套BrainQuest来和娃玩脑筋急转弯,顺便教娃疑问句...
口语不好的妈妈完成上面的步骤,孩子能开口说简单句子,有了这些积累去上外教课,才能快速从零碎冒单词句子状态到比较自如交流。否则开不了口,而且很可能消磨孩子开口热情和之前原版积累。
第二步引入外教,以作业纸为材料讨论和拓展
有了一定的口语基础后,就可以找外教了。选外教我们比较佛系,投缘就行。刚开始花一节课时和老师聊想法,提供作业纸让她选有趣且适合拓展的。前四个月我们同时也打印作业纸提前和孩子聊一聊,让老师和孩子有个适应过程。
一周五次课,星期六日休息,每次25分钟。刚开始属于时好时坏,后来就边玩作业纸,边闲聊,平时生活琐事、看的书、看的电影也是她们聊天灵感来。
慢慢的等到娃适应了,我就放手了,不同我陪同在身边上课了。只要孩子愿意聊天,开心就好。因为小月亮年龄还小,逻辑能力有限,所以一开始我们并没有着急用教材,等到后期能力上来再学教材,这样学得更快。
作业纸不仅可以作为口语交流和讨论的素材,作文和阅读方面也应有尽有,完全可以个性化定制,根据娃的水平和兴趣来。
老师引导一部分,我娃自己创造一部分...
作业纸选取以当前适合孩子水平且能让孩子和老师交流讨论为佳——例如选适合的教材或作业纸,甚至是漫画的PDF,比如“父与子”,就可以用来训练孩子讲故事的口语能力,甚至可以让老师训练孩子用关联词,怎么描述人物等等。
为啥会想到用作业纸,我个人翻看市面上的各种教材没发现能切实让孩子自由开口的,后来发现作业纸里面有些内容不错,而且作业纸原本就是设计给老师用来针对孩子不同年龄不同问题用的。
网上有非常多的材料可以使用,有能力的话可直接翻看下面的网站,直接购买更适合自己的资料。
总之,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能解决自己娃口语问题就是好材料,各种学习方法选适合自己的就好。
口语爆发期
原版阅读和外教口语课齐头并进
外教课:娃和老师无话不谈,表达欲超强
四岁十个月到五岁两个月,语音语调像很软萌的外国奶娃娃。虽然比不上牛娃,但是起码是个巨大突破和良性循环。娃脱离了我的协助,独立上课了。老母亲只要配合外教老师用作业纸做好配合就行。
她会和外教一起编故事,编乱七八糟一大堆一奇奇怪怪的故事...
聊的话题小到用水泥建房子...
讨论菜谱...(能看出来这是做啥菜吗?)
大到聊太阳系天体...
有时聊聊生活中有感而发的事...
每次老师被小月亮逗得哈哈哈哈哈开怀大笑,她应该是成为老师按部就班的生活中一个开心果吧,偶尔请假老师都好想她,会给我发很长的留言。
娃拿着《揭秘身体》和外教讨论吃草莓的消化过程...
因为是即兴,老师只能用鼠标边画边聊...
现在老师面对我娃,觉得她说啥啥都不稀奇了,也就不给我留言了。她们聊的时候我要么干家务要么睡觉,偶尔看到我闺女会抱着这些书和老师聊天,尤其是《DK博物大百科》那本超重的书很感兴趣,每次抱着这本书聊还要展示给老师看,我都担心会砸她脚...
孩子口语快速突破的原因,我个人觉得有这两方面原因:
原版阅读:侧重科普书和科普动画
动画也是看科普类型,《百诺博士》和《动物兄弟》就很不错。《百诺博士》全集有300多集,相当于300多本科普绘本,我家看了两遍,打算再看两次。《动物兄弟》一集挺长的,只看一次。
从短的动画适应后就娃开始接受电影了。因为爱吃巧克力,所以反反复复听《巧克力工厂》,中文英文都喜欢。
所以她追哈利波特电影上瘾了,但是也仅仅只是追剧水平——她生活阅历和年龄不够,是看不懂哈利波特里面的含义的,等到青春期看更好。
小月亮虽能看《哈利波特》但是平刷还不够,我们目前还是没选择做题去考验孩子。她自己看了听了后想去和老师聊《哈利波特》,老师的赞美和提问让她又反复听看,对于五岁多的孩子足够了。
大道至简!启蒙阶段大量积累是王道,安心踏实做就是了,不要太多执念和自我怀疑。另外要留白给孩子自己选择和成长的空间,孩子在学语言黄金时期,只要突破瓶颈期,分分钟就超过父母了。
教育孩子时,父母要从内心相信勤能补拙,从内心相信一代比一代强,你的孩子才有可能超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