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情景英语》“大思政课”教学案例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旅游与服务管理学院文星力)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酒店情景英语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
学分
2
学时
32
开课专业
酒店管理
授课对象
大二学生
二、“大思政课”建设总体思路
《酒店情景英语》的课程思政建设方向坚持以《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指导,根据我校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依托学校转型试点和校级一流专业培育项目,结合为酒店行业培养高素质酒店管理应用型人才的育人导向与校企共育的办学特色,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并积极融入课程教学中,持续推进课程改革。
课程思政建设基于酒店运营部门的具体岗位工作任务,采用“任务驱动,情景模拟”的教学模式,多维度、多角度、多视野挖掘课程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将“文化自信,诚信法制,工匠精神,家国情怀”作为课程育人的总目标,并将其自然融入到各个工作任务之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价值观,达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从而实现课程思政在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常态化,使课程思政落到实处。
三、“大思政课”典型教学案例
(一)案例名称
如何向客人推荐中国菜?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中餐菜单品类和菜式的翻译原则。
2.能力目标:能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向外国客人推荐中餐菜品。
3.情感目标:领略中华饮食文化魅力,树立文化自信。
(三)教学设计与组织实施
1.预习发布
上一课程结束后,发布预习任务,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平台中上传的中餐主菜、配菜、
2.成果检验
课程正式开始前,查看同学们在学习平台上的学习时长记录,运用随机抽选加特定点名的方式检验同学们的预习效果,对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表扬并做好加分记录,帮助表现较差的学生分析问题所在,并加以鼓励与指导。
3.任务驱动
发布课程任务:选取中餐厅实训室,或对教室现有座位按照中餐厅方式进行调整,或展示中餐厅主题场景图片与视频等方式进行情景创设,并发布学生所需扮演的角色与所承担的任务内容,强调突出任务中的重点,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程的学习目标与内容,以及职业能力与综合素养的要求:假设你在重庆市渝中区一家高星级酒店的中餐厅工作,现在需要为一位外国客人推荐中餐菜肴并为其提供中餐服务。你要怎么礼貌的向他推荐重庆的特色菜呢?如何正确的翻译这些菜名呢?中餐服务与西餐服务有什么不同呢?
4.案例导入
向学生展示中式菜肴服务推荐对话短视频,通过观看视频中服务人员对川菜经典菜肴“夫妻肺片”的错误翻译,从而引发外国客人对于这道菜或困惑或惊恐感受的案例。观看结束后,提出让同学们帮助视频中的服务生为外国客人介绍这道美味川菜的需求。引导学生主动发现视频中对于中餐菜肴的翻译问题,让同学们意识到中餐菜肴合理翻译的重要性,但暂不揭露正确的翻译结果,引起学生深入探究中餐菜肴正确翻译方式方法的好奇心,为后续知识讲解做好铺垫。
5.知识讲解
简要介绍我国八大菜系的起源、口味以及其代表菜式,并配有精美图片或视频,让同学们感受在漫长历史岁月里,中华美食不断变化发展的勃勃生机,结合当下同学们喜爱的不同地域美味菜肴,激发学生对中华美食本身及其背后所蕴含的饮食文化的热情,培养同学们积极主动向外国客人介绍所爱美食的激情,逐步树立文化自信。
6.重点突破
重点介绍菜肴翻译的三种常见方法,并对中式菜肴翻译的五项原则逐个进行分析。
首先,先向学生介绍直译法、意译法和音译加注法这三种常见菜肴翻译的方法,并举例示范三种方法的具体运用。此外,更需结合前面的案例引导同学们辨析这三种方法分别对应的适用情况,明确不同方法的差异性,以及误选后导致的不良效果。
其次,依次介绍中式菜肴的五项翻译原则:以主料为主、配料为辅的翻译原则;以烹制方法为主、原料为辅的翻译原则;以形状、口感为主、原料为辅的翻译原则;以人名、地名为主,原料为辅的翻译原则;体现中国餐饮文化,使用汉语拼音命名或音译的翻译原则。按照顺序逐个进行解析,用大家相对熟悉的中式菜肴翻译案例及其精美图片,帮助同学们掌握中式菜肴五项翻译原则具体运用的方式方法。
7.难点回顾
回顾前面短视频案例中服务生错误翻译导致外国客人对“夫妻肺片”这道经典川菜产生畏惧的情形。让同学们结合重点讲解的内容,自主选择适合在案例场景中运用的翻译法及原则来进行翻译,并加以阐述、分析和点评。再次强调和解释本案例中为何适合选用意译法,
及以形状、口感为主、原料为辅的翻译原则来进行翻译的原因,展示“夫妻肺片”这道经典川菜的正确翻译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中式菜肴翻译的技巧。
8.习题巩固
课堂中给出适合不同翻译方法及翻译原则的翻译习题,针对性的进行中式菜肴的翻译训练,帮助学生融会贯通本节课所学重难点知识,深入领会和熟练运用本节课的知识要点,锻炼同学们中式菜肴翻译能力的目的。
9.回溯辨析
与学生一起回顾西餐服务的流程,并引入中餐服务流程的介绍,通过对比中西餐用餐顺序与习惯的不同,让学生明晰中西餐饮文化之间的差异。
一是引导学生去发现中餐厅候餐服务中,客人对饮品的不同需求,借此引出中餐餐前茶饮的独特性,从而拓展介绍中国茶的品类,让同学们感受中国茶文化在日常饮食当中的重要地位,并学会向外国客人介绍中国茶。
二是组织同学们开展小组讨论,找出中餐与西餐上菜顺序、菜品内容与用餐习惯的不同之处,并简要介绍这些差异形成的原因,从而让同学们更加清晰且客观地认识中西饮食习惯与文化差异。
10.模拟训练
首先,向学生播放一段中式菜肴推荐视频,让学生找出视频中服务生的优秀做法以及还可以有所改进的服务方式,并提出如何改进的具体方法,引导同学们学会审视自身存在的短板,逐步形成追求卓越的服务态度。
11.课后拓展
训练1:知识拓展。补充学习中国各地菜肴典型风味和特色菜的英文翻译,尝试分析合适的翻译方法与原则,不断拓展学生自身的知识面,夯实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与内容。
训练2:角色扮演。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设计一份包含重庆本地特色菜肴的年夜饭英文菜单,小组成员分别模拟扮演中餐厅服务生与外国客人,服务生需根据外国客人口味进行中式菜肴的推荐。
两项训练都为课后进行,下一节课进行模拟展示,检验训练成果。训练目的是让学生熟悉中餐服务流程与掌握中式菜肴推荐的句型,注重中式菜系风味和菜品英文的表达,尤其是本地特色菜肴的英文翻译,提升学生为外国客人进行中式菜肴推荐的能力,同时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程关于文化自信、工匠精神的领悟情况。
(四)教学效果及反思
课程教学引入“夫妻肺片”这道菜的错误翻译经典案例对话,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如何正
确翻译中餐菜肴。课程讲解中注意结合中餐菜肴的经典案例与图片,配以有趣的动画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感到没有负担,从而大胆地、无拘束地进行发言和讨论。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进其教学方式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热情与积极性,采用课后练习的方式帮助学生回顾和训练课程知识点,并分析学生对于中餐英语翻译知识的掌握情况,强化学生服务用语的规范。
四、“大思政课”建设特色与创新
(一)教学设计紧密结合酒店行业工作场景
课程教学通过创设酒店工作场景,设置岗位工作人员角色,发布相应工作任务,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该如何顺利完成工作任务,锻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追求卓越的服务态度,思考如何选择不同任务时期和不同场景中恰当的专业术语。
(二)课堂教学强调学生参与和师生互动
在基础英语知识的基础上,以语言的实际运用为导向,基于学生现有知识和经验,组织学生充分参与,大量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和角色模拟等教学方法,注重实践分析与运用,进行“参与式”和“合作式”教学,以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充分利用信息化工具,建设“开放式”课堂
(四)课程内容人文性和实用性结合紧密
既强调课程的实践运用性,从语言、听力和沟通写作能力等方面训练学生的实际能力,同时也强调人文解读和人文关怀,助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文化与科技自信,引导学生客观地看待中外文化差异,正确面对职业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