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小红书的商业化困境都是业内热议话题,而从小红书在私域用户沉淀上的模式演变,则可以一窥其近几年在商业化上的部分考量。
从社区到客厅,私域属性逐渐增强。
广场和抖音,都更偏向于公域型流量。
这样的流量池模式有一个显著特征,游客基数大,但对于每个摊主而言,游客来的快去的也快,更偏向一锤子买卖而非绝对忠诚度。在这样的流量模式成长起来的商家,对私域的需求,远没有小红书上的商家来得强烈。
曾有尝试做小红书博主的播客嘉宾认为,小红书的内容优质,恰恰就是因其商业化做得不好,即便暂且不论内容和商业化上的因果关系,小红书自身精准优越的流量池,暂时无法与好的商业化形成一套自洽体系也是事实。
此时借助一些平台之外的力量似乎是唯一的解题大方向。
几年前,小红书曾一度支持跳转淘宝,甚至个人用户都可以在笔记上添加淘宝链接。于平台而言,中间有一层叫做淘宝PID(personID)的东西用于追踪小红书个人用户为淘宝达成了多少成交转化。
只不过PID这种个人用户添加淘宝外链的功能目前已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CID(ClickID)。
这也就意味着,目前能够使用小红书跳转淘宝功能的门槛极高,我们甚至可以视其为针对快消大品牌客户的非标定制服务,所以倘若这个权限申请以及使用门槛确有其事,那么这种极小范围商户的跳转,对于小红书目前整个商业化体系而言依然影响有限。
02、离商业化更近的一次跳转尝试
有小程序服务商内部人士向《新立场》透露,他们的盈利模式是向商家收取小程序服务年费,但是同时要向平台支付接口费用。小程序服务商则可以视为两个平台之间的中间平台,用户的基本信息数据同样也会流转到小程序服务商自身的数据库中,更不用说在小程序中的商品加购行为数据。
但是,于小红书而言,跳转第三方的商城小程序却也是将最后最关键的一步支付环节送给了别人。所以《新立场》推测,小红书跳转第三方小程序极有可能并非其本愿。
03、写在最后
据传此前小红书在私募市场的估值已经从2021年的200亿美元下降至100亿-160亿美元,而上个月底又传出估值200亿美元融资的消息,后被小红书辟谣为不实消息。
尽管都是传言,但其具有一定可信度的关键就在于,近几年小红书确实一直在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