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特别热衷于购物和剁手、时常分析消费但是自己深陷消费主义不可自拔的废柴青年,本人的一大爱好就是刷淘宝。在我看来,刷淘宝就是我这种死肥宅的逛街。
大家都知道淘宝首页会根据大数据来给用户推荐商品,也就是所谓的「千人千面」。但即使如此淘宝更多地承担的还是一个「购买」的职责。而引导你去对某个商品感兴趣的工作——我们所说的「种草」——通常是小红书这样的社区来完成的。
一个被消费主义所荼毒,被资本主义掏空存款,被营销软文所洗脑的年轻人,购买一个商品的典型路径就是,在微博、小红书、什么值得买等社区上被各路博主种草,在知乎、虎扑等论坛上搜索该产品查看测评,最后去淘宝、拼多多这类电商上下单。
请牢记这个路径,这是各大营销公司帮助甲方进行投放的基本策略思路。搞清楚这个策略,能有效帮助你剁手的时候
...emmmmm...
好吧没什么帮助,该剁还是会剁的。
年轻博主为何频发沙雕内容?博文数据为何起伏不定?小红书究竟能不能带货?背后的灰产又有着怎样盘根错节的套路?这一切,究竟是资本的扭曲还是商业道德的沦丧...本期IC实验室特别节目,让我们一起走近小红书。
我专门找到了经营小红书一年有余的博主阿芳,讲述她在小红书的所见所闻。
如果你使用过小红书,应该就会有过一些这样的体验:
许多护肤测评水平可谓低下,全是堪比电视购物般夸张的言辞和赞誉,以及瞎子都能看出来的、用美图秀秀P出来的对比图。比如搜索「美白」这个关键词,全是一些七天美白的产品测评,封面上两张脸一张黑中泛苦,另一张白里透红,磨皮磨得毛孔都没了,用来呈现产品的神奇功效。
七天就能美白,怕用的不是硫酸?
阿芳说当初她就很震惊。
真的有这么多人相信,用了xx产品之后,7天就可以脱胎换骨,丑小鸭变成公主吗?
这个群有三十多个小红书博主,其中有几个特别厉害的姑娘,当时已经有十几万粉。阿芳抱着学习的心态私信她们:请问你是怎么能把账号做的这么好的呢?
结果这些博主都只用「图要精致、内容要真实」这样的车轱辘话打发她。然而这些博主的很多笔记,大多也是简单描述一个产品再夸赞几句以及对比全靠ps的测评图,其实还不如阿芳。
数据维护是个很精妙的词,你不能说是刷,必须说成是维护,显得正当且有技术含量。然而这个维护并不需要什么高深的技巧,无非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互赞互评,这也是最基础的。
这种互赞互粉群已经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甚至拥有自己的规则。
第二种方法更加简单粗暴了,就是刷粉买赞。
这在互联网行业几乎是公开的秘密。就在去年,央视还公开批评了虚假的流量。但是这个地下灰色产业繁荣程度,恐怕远超普通人想象。
只要你花钱,市面上几乎任何社区都能刷,小红书也不例外。方式一般是两种,低级的会是程序用机器人刷,这种易于被平台检测到,因此价格比较便宜。第二种则是真人刷,数据不容易掉,价格自然也会贵一点。
一套完整的「数据维护」工作,大致是先花钱刷量,然后再互赞互粉:点赞和收藏会让数据更好看,真人互动则制造出数据的真实感,最后促进笔记触发小红书的推荐机制,进而被推送到首页。
我想肯定有很多人有疑问:
为什么甲方会为这样的内容埋单呢?
这种虚假的内容又怎么保证转化率?
这就要感激PR了。
PR们在负责筛选博主、沟通内容发布的同时,还身负「关键词运营」的使命。小红书的关键词运营,可以看成是「SEO搜索引擎优化」的小红书版本。
一个优秀的小红书博主,同时可以身兼「小红书PR」来赚取差价。
这个事情是怎么运营的呢?举个简单的例子:
可谓反向瓜子二手车,全是中间商赚差价。
阿芳说听过最夸张的案例是某著名化妆品品牌,最初收到每个博主的报价是一千五,最后真正落到博主口袋的只有80,中间的一千四百多块钱就进了中间商的荷包。
万粉以下的素人就更惨了。他们在甲方的报价可以报到500-1000,然而经过层层剥削,这类合作往往会成为「免费置换」。
什么是免费置换呢?
就是只提供你免费的产品用来拍照写图文,而不给一分钱。
有人问这些素人博主免费帮忙写东西是不是傻?并不如此,相反素人博主特别热衷于免费置换任务。因为小红书的图文内容压根没有门槛,素人博主的收入通常也不高,只要能接到免费置换任务,相当于免费使用各类面膜、化妆品等等,何乐而不为呢?
更重要的是,小红书PR还会拿出一部分利润帮助他们「维护数据」,这样一来这些素人博主还能逐渐涨一点粉,既能满足虚荣心,还能朝着小v乃至大v迈进。
你不得不承认灰产的玩法永远是花样百出。
基于「数据维护」,一些人还开发出了各种花式骗局,堪称一绝。
对于素人来讲,能成为月入十万几十万的大博主是最大梦想,但「数据维护」毕竟还是圈内人才知道的潜规则,每天都有无数新注册的小红书用户,对「如何成为大v」毫无头绪,就像早期的阿芳一样。这时候,小红书学院就应运而生了。
这些学院往往会制作出一张花里花哨的海报,文案上写满各种成功的案例:
十节课写出过万收藏爆款图文,一个月涨粉十万,月收入轻松破万。
萌新们看到这么刺激的案例哪还能不心动?于是纷纷加入试听课程,反正是免费的。这些讲师的授课也像模像样,从如何写标题、如何锚定关键词开始,到如何拍产品图、如何对比图,讲的头头是道。之后就是测试作业: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白们去小红书写一篇原创图文,然后把链接反馈到群里。
紧接着就是重头戏了:
这是什么,这就是学习的力量啊!
但奇怪的是,如果再根据老师给的方法继续写笔记,数据又如同之前一样惨淡。这时候讲师就会告诉大家,你之前学习的都是皮毛,要想掌握真正高深的技巧,就得付费。
这些卖小红书课程的人,实际上就是用「数据维护」在骗人。免费课程给你刷点数据,造成课程有用的错觉,然后引导你报名付费课程。这些老师也很聪明,如果你的小红书运气好爆了,那就是他们讲课的功劳。如果依然不温不火,你去质问老师,老师也总能推脱为你自己学习不够努力或者说你没有跟上热点。
大多数「讲师」收割完一波韭菜就删号跑路,反正大家都只是网友,而且课程价格也不高,真要取证也很困难,小白们投诉无门;而有的讲师会把韭菜们养起来,时不时地帮你「维护」一下,课程长期开下去,把韭菜分成好几茬来割。
面对灰产的猖獗,其实小红书一直以来都在整治,光2019年就处理了443.57万篇作弊笔记,封禁了2128万个涉灰产账号,拦截了14.23亿次黑产作弊行为。可光看这么大量的数据就知道,这个产业链是多么的巨大。
所谓「种草」平台,之所以能种草,靠的是用户对平台和内容的信任。一旦当信任被消耗殆尽,平台也就毫无价值可言。
因为职业关系我接触过不少内容从业者,我不喜欢称他们为网红。在我看来,做内容输出是一件非常压榨自己的事情。
就像科普大V河森堡曾经说过一句话,大意是他所认识的做得不错的自媒体人,没有一个是快乐的。做内容工作,和其他工作没有本质区别,不要将其看成致富的捷径,不要浮躁,不要焦虑,关键永远是如何积累和丰富自己。
所以2020年,在这里我就不祝大家万事如意了,希望我们一起提高自己,不再焦虑。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未来消费系信息发布平台,未来消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