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第三周(5月15~21日)是我国第8届全民营养周,5月20日也是我国第33个学生营养日,它们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的重要举措,旨在推动全民合理选择、健康购物、平衡膳食。
2022年的全民营养周的宣传主题是“会烹会选,会看标签”,“5.20”中国营养日的宣传主题是“知营养、会运动、防肥胖、促健康”,它们的核心推荐有以下几点:
#1
在生命的各个阶段都应做好健康膳食规划
我们应如何设计一日三餐?
1.了解和确定膳食能量摄取目标
参照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简单地根据年龄、性别和身体活动水平确定能量需要量范围,如图,据此明确一天需要的食物品类和数量。
2.挑选食物和用量
根据膳食宝塔,选择谷薯类、蔬菜水果、鱼禽肉蛋、乳/豆/坚果及烹调用油盐等。具体到每种食物怎么选择,可以根据日常生活习惯进行调配。为了好记、易操作,可以将每类食物用量化简为“份”,方便交换和组合搭配,轻松做到食物多样化。
3.合理烹饪、分配餐食
根据食物特点、饮食习惯等,确定适当的烹调方法。通过营养配餐,享受美食、快乐与健康。水果、茶点等也应计入能量的组成部分,零食摄入量不要超过全天能量的15%。
4.膳食营养的确认与核查
#2
认识食物,选择新鲜的、营养素密度高的食物
我们应如何选择物美价廉的食物?
1.认识食物营养特点
不同的食物营养特点有所不同,了解食物主要营养特点,按类选择食物是合理膳食的第一步。
2.了解食物营养素密度
人们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应首先考虑从天然食物中获取。营养素密度通常指食物中某种营养素含量与其能量的比值。营养素密度高的食物指多种维生素、矿质物(钠除外)、膳食纤维以及植物化学物质或必需脂肪酸含量较高的食物,但同时也应含有相对较少的脂肪、糖和能量。
3.利用当季、当地食物资源
不同区域的食物资源和膳食模式具有一定差异。因地制宜地选取当地、当季食物资源。一方面食物在自然成熟期可以最大限度保留营养,新鲜且口味更好;另一方面有利于节约动能和保护环境。
#3
学会阅读食品标签,合理选择预包装食品
我们应如何选购食品,学会看营养标签?
1.看配料表
配料(表)是了解食品的主要原料、鉴别食品组成的最重要途径。按照“用料量递减”原则,配料(表)按配料用量高低依序列出食品原料、辅料、食品添加剂等。
2.看营养成分表
营养成分表说明每100g(或每100ml)食品提供的能量以及蛋白质、脂肪、饱和脂肪、碳水化合物、糖、钠等营养成分的含量值,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的百分比。
3.利用营养声称选购食品
如高钙、低脂、无糖等;或者与同类食品相比增加了膳食纤维,或减少了盐用量等。
#4
学习烹饪、传承传统饮食,享受食物天然美味
我们在学习烹饪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
1.食物原料处理
2.学习烹调方法
(1)多用蒸、煮、炒
(2)少用煎、炸
(3)烹调油用量控制
3.用天然香料
4.选择新型烹饪工具
选择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减少,快捷、方便、节能环保的新型烹饪工具。可以减少油脂的使用,以及高温所引起的致癌物质的产生。
#5
在外就餐,不忘适量与平衡
我们应如何实践美食?
健康饮食的关键在于“平衡”。同样的食物,加工方法不同,会有不同的营养素密度和健康效益。在外就餐,鼓励“多吃”的食物多为简单加工食品和营养素密度高的食物;应少吃深加工的食品。
最后,饮食的关键在于以下三点:
1、当前饮食行为的变化,为实行平衡膳食提出了挑战;保持传统文化,在家吃饭最容易做到平衡膳食。
2、经常在外就餐或选购外卖食品的人,油、盐、糖摄入量相对较高,长期高频率下,超重、肥胖发生风险增加。
3、学习食物知识,强化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和标识的学习和使用,是促成健康选择食品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