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学龄期是什么年龄段学龄期吃什么好学龄期饮食的原则学龄期的食物有哪些学龄期的食疗食谱学龄期儿童的心理特点学龄期儿童如何保健学龄期简而言之就是上小学和上初中的这两个阶段,这个时候是孩子开始学习知识、理性认识世界、开始有自己的思维的阶段,所以这个时候家长不能一味的将教育孩子的重心放在孩子的学习上,而是更应该着重对孩子思维的培养、心理的教育。
学龄期是什么年龄段
儿童从6~7周岁到15周岁这一年龄阶段,教育心理学中又把此期开始的6~7周岁至12~13周岁称为学龄初期,相当于小学时期。儿童进入学龄初期的重大变化是把以游戏活动为主的生活方式转变为以学习为主。这一时期的开始,使儿童从家庭或幼儿园进入学校,这对儿童是一个重大的转折,因此,要做好“幼小”(指从幼儿园到小学)衔接的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儿童事适应学习生活的心理准备。否则,将会发生对学校环境、学习生活适应不良等心理障碍,学龄期的后期阶段是从12~13周岁到15周岁。相当于初中时期。
学龄期儿童吃什么好
学龄期适合吃的食物
1、多吃谷类
2、适宜多吃鱼、肉、奶、蛋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3、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保证维生素的补给
4、饮食均衡,注意钙、铁、锌等微量元素的补给
5、重视户外运动
学龄期不适合吃的食物
1、忌食辛辣、刺激类食物
2、忌偏食、挑食
3、忌浓茶、咖啡等食品
4、少吃零食,控制食糖的摄入
学龄期饮食的原则
1、主食及豆类的选择:
大米、小米、燕麦、荞麦、黑豆、赤小豆、大豆及其制品等。
2、肉蛋奶的选择:
猪瘦肉、牛肉、羊肉、猪肝、猪排骨、鲫鱼等淡水鱼、黄鱼等海水鱼、牡蛎、虾、鸡蛋、牛奶等。
3、蔬菜的选择:
白菜、洋葱、土豆、胡萝卜、豆芽、菠菜、芹菜、花菜、青椒、蘑菇、海带、紫菜、笋、黑木耳等。
4、水果的选择:
苹果、橘子、香蕉、芒果、猕猴桃、菠萝、草莓、西瓜、梨、桃子等。
5、其他:
核桃仁、花生、瓜子、榛子等坚果类。
学龄期的食物有哪些
2、香蕉的秘密武器就在于含有血清素,它对人的大脑产生成功意识是不可缺少的。此外,香蕉富含各种维生素和钾。
5、人在学习或劳动后会有疲劳感,原因是肌肉运动产生了大量乳酸并滞留下来。故此时进食碱性食品,中和掉过多的乳酸,疲劳感即可消失。在碱性食物中,海带碱度最高,最宜于食用。
6、柠檬能使人精力充沛,提高接受能力(这是由于维生素C的作用)。
学龄期儿童的食谱
1、肉丝炒菠菜
材料:瘦猪肉250克、菠菜1公斤、韭菜250克、植物油150克、酱油25克、精盐17克、水淀粉25克;葱、姜末各10克
制作方法:
1)、瘦猪肉切丝,放盆内,加精盐5克、水淀粉拦匀上浆,用热锅温油滑散,捞出沥油;菠菜择洗干净切小段;韭菜择洗干净切段。
2)、油入锅,热后下入葱姜末炝锅,投入肉丝、酱油、精均匀,再投入韭菜、菠菜煸炒断生,出锅即成。
2、西红柿黄焖牛肉
材料:牛肉两斤、西红柿500克、花椒油50克、高汤500克、酱油50克、料酒15克、白糖150克、味精5克、水淀粉50克、大料5瓣、葱20克、姜10克
1)、牛肉洗净,放入锅中,加入清水、葱、姜、大料、煮开,煮至用筷子能扎透肉块为止。
2)、西红柿洗净,用开水烫下,剥皮、去籽,切水象眼块,放另一锅内,加白糖100克煮透;捞出晾凉,切成2厘米见方的块
3)、锅内加油少许,放大料,炸成金黄色,再放入葱、姜、料酒、酱油、味精、余下的白糖、高汤,搅匀;然后放入牛肉,用水火煮5分钟,将西红柿的糖汁滗去后放入锅内,再煮2-3分钟,待汤汁煮浓,用水淀粉勾芡,淋入花椒油即成。
3、蒸鱼饼
材料:鱼1斤、豆腐600克、水淀粉50克;葱、姜、蒜末各少许;盐适量
1)、鱼去皮和骨、刺,研碎;与豆腐泥混合均匀后做成小饼,放蒸锅内蒸。
2)、鱼汤煮开,加少许盐;把蒸过的鱼饼放入鱼汤内煮熟即可。
学龄期儿童的心理特点
1、心理的内部稳定性较差。俗话说“孩子的脸,六月的天,说变就变了。”能把孩子的脸跟六月的天放在一起比较,足以说明孩子的心理稳定性差,也就是情绪波动比较大。
2、好奇、敏感。对什么都感兴趣,对什么都反应强烈。
3、好胜,但是韧性差。什么事都想争第一想要赢别人,证明自己厉害,但是容易受挫折,一点小失败就觉得不得了了。
4、自控能力不足。上上课心就跑到操场上去啦,做做作业,就想着晚上妈妈买什么好吃的啦。稍微严重一点,就控制不住自己的身体,一直要动,抓抓头啊,咬咬手指、咬咬铅笔啊等等。
5、自尊心和自主欲强烈。稍微批评两句,他就觉得很委屈,或者一点小矛盾他反应就很强烈。然后认为他自己什么都对的,别人什么都错的,以自己为中心。
6、批评力不足。不懂得自我批评,有时候,会一时分不清对错,做错了事自己都不明白,甚至不知道悔改。
7、人际关系简单化或不知所措。就是说不会与人相处,跟人交涉、特别是跟大人相处时惶恐不安,甚至拒绝参加社交活动。
学龄期儿童如何保健
一、脊椎保健。
二、视力保健。
学龄期的孩子面临的一个潜在的健康隐患就是视力下降,很多孩子在这个时期,就会出现近视,因此,家长要注意孩子的健康饮食,注意孩子的用眼卫生,让孩子保证好自己的视力。
三、体质保健。
早点:食谱/量牛奶(200克)。
午餐:食谱(原料/量)米饭(大米60克)炸鸡排(鸡肉50克)鸡蛋炒黄瓜片(鸡蛋10克,胡萝卜10克,黄瓜50克,豆腐干10克)虾皮生菜汤(虾皮1克,生菜5克)。
午点:食谱(原料/量)黄河密瓜(100克)松子仁(10克)橘皮冰糖水(200克)。
晚餐:食谱(原料/量)水饺(面粉60克,猪肉30克,鸡蛋10克,豆腐干10克,胡萝卜40克)牛舌饼(30克)饺子原汤注,每天平均摄入能量占80%,剩下的20%需要回家补充。
以上的食谱可让孩子每天都补充不同的营养,对未来的孩子成长益处很多,父母们可以根据自己条件进行选择,同时也希望所有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注意事项:
但因为此时期孩子的胃肠道尚未发育完善,其胃容量还小,热能需要又相对较高,而主要提供热能的碳水化合物在体内贮量较少,所以在正餐之间定时给予一些小食品是需要的。饮食的安排应当是三餐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点心的安排应该不影响正餐的食欲且应有营养。
在制作孩子的主食品中需要注意粗细粮搭配。因为粗细粮同时食用可互相补充各自必需氨基酸的不足,使几种必需氨基酸同时消化吸收入血液内,利于组成机体蛋白质。
如小米所含蛋白质、脂肪、铁都比稻米高,维生素B1、维生素B2的含量高于大米和白面。在为孩子制作食品时,还要将食物切成小块或细丝,以便于孩子咀嚼。
学龄前儿童的膳食基本与成人相同,但主食中的粮食摄取量比成人少,对膳食质的要求比对量的要求高,而且由于消化系统尚未完善,胃容积小,消化能力还弱,在制订学龄前儿童食谱时,应遵循质优、量足、搭配合理、营养平衡、易于消化的原则,使幼儿获得必要的营养。在食谱中有3类食物不可少,第一类是长力气的食物,如粮、油、糖类,这类食物富含碳水化合物多,能供给热能;第二类是长身体的食物,如鱼、虾、肉、蛋、奶、豆制品等,这类食物含优质蛋白质和矿物质,能提供构成机体组织所需要的营养;第三类是增强体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此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纤维素,能调节人体机能,增进食欲。
对学龄前儿童的膳食调配要符合儿童消化功能,主食应提倡粗细搭配、干稀搭配、粗粮细做;副食要荤素搭配,多品种,吃得杂,才有利于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此期儿童每日以进餐4次为宜,在食物量的分配上,早餐为20%~25%,午餐为30%~35%,晚餐为25%~30%,另加午点一次为10%~15%。儿童的食品应细、软,避免食用质地粗硬的食物和有刺激性及油腻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