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健康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2、家庭卫生要达到哪些要求?
答:居室整洁通风好;卧具干净勤洗晒;碗筷灶具干净,生熟食具分开;家庭成员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无老鼠、蟑螂和苍蝇、蚊子;讲究饮食卫生;家庭主要成员懂得卫生防病知识。
3、个人应养成哪些良好的卫生习惯?
答:勤剪指甲;及时理发,勤洗澡;每天洗脸,一人一巾;每天刷牙,一人一刷;不喝生水;不吃不洁食物;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不吸烟;不酗酒。不随地吐痰,不随地乱扔果皮纸屑,不随便乱倒垃圾、乱泼污水,不随地大小便等。
4、随地吐痰有什么危害?
答:人的痰里带有许多细菌和病毒,他们会随尘土飞扬,传播疾病,污染环境,在人体所有分泌物中,痰是传播疾病最多的一种。因此,随地吐痰很不卫生,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5、怎样合理休息?
6、定期健康检查有哪些好处?
答:⑴控制“富贵病”、“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呈年轻化的趋向。
⑵是预防疾病最有效的手段,对于白领族、40岁以上的亚健康人群、已有慢性病的人等三类人群更应定期做健康检查。
⑶可以发现早期肿瘤、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糖尿病等各种疾病,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花钱少、效果好,有利于病人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7、正确的刷牙方法是什么
答:每天至少早晚各刷一次牙,里外都刷到,牙刷应该用小头、软毛的,刷牙要竖刷,不能横刷。
8、测量血压时,血压计摆放的位置如何
答:应与被测者的心脏平行。
二、家庭饮食卫生
9、电冰箱内放食品是否需生熟分开
答:电冰箱不是消毒柜,生熟食品必须分开放。
10、剩饭菜为什么要热后再吃
答:剩饭剩菜易被微生物污染,回锅热透,杀死细菌,破坏毒素,可防止食物中毒。
11、发芽马铃薯为什么不能吃
答:马铃薯发芽后,一种叫龙葵碱的有毒的物质含量大大增加,并主要积存在马铃薯的幼芽和芽眼部,食后可造成中毒。
12、四季豆为什么会引起中毒
答:食用未熟透的四季豆,所含的皂素会造成人中毒,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皂素可被高温破坏,所以吃煮熟的四季豆不会中毒。
13、家中使用的刀具、案板是否应生熟分开
答:是。
14、家中存放碘盐的器皿应注意什么
答:应保持密闭和不透光。
15、炒菜时应在什么时候放碘盐
答:在菜快熟时放碘盐。
三、平衡膳食
16、我国营养学会提出"膳食指南"中的合理膳食原则是什么?
答:食物要多样;食盐要限量;饥饱要适当;甜食要少吃;油脂要适量;饮酒要节制;粗细要搭配;三餐要合理。
17、什么是平衡膳食
答:平衡膳食是指人体每天摄入食物中营养素的量满足人体正常的生理、劳动以及日常生活所需,而且各种营养的比例合理。
18、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包括那几种
答: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膳食纤维和水。
19、每天盐的摄入量是多少
答:《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每人每天盐摄入量应控制在6克以下。
20、居民膳食纤维素摄入量不足的原因是什么
答:膳食过精、过于成品化、食物品种单调。
21、膳食中的肉类应该如何搭配,营养才合理
答:应多选食牛、羊肉和鸡肉,少食猪肉。因为牛、羊肉和鸡肉含蛋白质高于猪肉,而脂肪含量明显低于猪肉。
22、动物性油脂摄入过多容易导致哪些疾病
答: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血管病等。
23、动物性油脂和植物油脂有何不同
答:动物性油脂主要含饱和脂肪酸;植物油脂主要成分是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易于消化,并有软化血管的作用。
24、我国每人每月建议食油量为多少每人每天食油量为多少
答:每人每月1.5斤;每人每天0.5两(即25克)。
25、“少吃油炸食品,多吃五谷杂粮”是否正确
答:正确。
26、在动物性食物中,为什么提倡多吃鱼类
答:鱼类蛋白质含量高约15-20%,消化率高达87-98%,脂肪含量为1-3%,多数是不饱和脂肪酸,无机盐含量丰富。
27、菌藻类是天然保健品,请说出5种此类食品
答:香菇、木耳、海带、紫菜、银耳等。
28、请举出几种酸性食品和碱性食品
答:酸性食品:蛋黄、鸡肉、猪肉、鲤鱼、面粉。碱性食品:海带、菠菜、萝卜、扁豆、苹果、藕。
29、酸性食品过多有何不好
答;血液偏酸性、颜色加深、黏度增加,严重时会引起酸中毒。
30、如何洗蔬菜可较好的保护水溶性维生素
31、煮菜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方可减少营养素的损失
32、煮骨头汤和鱼汤时,加少许醋有何作用
答:促进钙的溶解,有利于钙的吸收。
33、含钙最高的食物是什么
答:牛奶、虾皮和海产品。
34、为减少蔬菜营养素的破坏和损失,炒菜时应掌握哪些原则
答;急火快炒;炒菜时少加水,减少水溶性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丢失;用淀粉勾芡,使菜汤与菜粘在一起可保护营养素。
35、更年期体内分泌系统变化易引起植物神经系统紊乱,这一时期膳食应注意什么
答:应及时补充富含B组维生素的食物,如:小米、玉米面、豌豆、绿豆、香菇、木耳、海带等。
36、一天里,早、中、晚三餐的热能分配比是多少
答:一天里,早、中、晚三餐的热能分配比是3:4:3。
四、控制吸烟和酗酒
37、吸烟有哪些危害?
答:⑴烟草烟雾中含有尼古丁、烟焦油、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物质,吸烟会导致多种疾病。
⑵吸烟污染空气,危害子女及他人健康。
⑶吸烟浪费金钱。
⑷是引发火灾的重要原因。
38、请说出几种吸烟易导致的疾病
答:香烟中有许多有害物质,长期吸烟可以导致气管炎、肺癌、口腔癌、冠心病等。
39、为什么青少年不能吸烟
答:因为青少年正处在:身体发育的高峰阶段,身体发育还未成熟,应激性(抵抗力)比较差,对各种有害物质比较敏感,吸烟对身体健康非常有害。
40、你知道“世界无烟日”是那一天吗
答:5月31日。
41、中国何时正式签署《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
答:2003年11月10日。
42、酗酒的危害有那些
答:⑴引起急性酒精中毒(俗称醉酒)、车祸、犯罪、斗殴、家庭不和、意外死亡等。
⑵引起酒精中毒、大脑损害、慢性胃炎、肝脏损害、心血管疾病等慢性危害。
⑶贻害后代。
43、健康四大基石中对烟酒是怎样要求的
答:戒烟限酒。
五、科学运动
44、体育锻炼应注意些什么?
答:项目多样,运动适量,场地适宜,持之以恒,有准备及整理活动,合理安排。
45、怎样锻炼有益健康?
答:锻炼要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安排适宜的锻炼项目和运动量;锻炼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运动前要做准备活动,运动后不宜大量饮水;饭后不宜剧烈运动;妇女月经期要避免剧烈的、震动大的锻炼,也不能游泳。
46、一天中,什么时候的空气质量最适合于锻炼
答:从上午10点到下午3点。
47、规律的体育锻炼是指什么
答:每周锻炼至少3次,每次至少30分钟。
48、运动后,安全最高心率如何计算
答:l70减去年龄的得数。
49、得了高血压、冠心病的人应该怎样锻炼身体
答:应坚持安全、适当、规律的体育锻炼。
50、请说出几种有氧运动
答:慢跑、快走、打太极拳、打乒乓球、跳舞、做操等。
51、为什么饭后不宜马上进行剧烈活动?
六、心理健康
52、什么是心理健康?
答:智力发育正常;有自知之明;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经常保持稳定、乐观的良好情绪。
53、摆脱不良情绪的方法有哪些
答:善于自我控制、自我排解、减轻精神负担、注意宣泄内心感情。
54、当遇到心理障碍时,最佳解决方法是什么?
答:找心理医生进行心理咨询或治疗。
55、“良好的心态是健康的基础之一”,是否正确
七、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
56、完整的健康概念是什么
答:躯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57、健康四大基石是什么
答:戒烟限酒、平衡膳食、心理健康、适量运动。
58、人的正常血压是多少
答:收缩压(高压)小于140;舒张压(低压)小于90。
59、哪几类人易患高血压?
答:肥胖的人、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中有高血压的人、爱吃咸的人、酗酒的人、精神长期紧张的人、老年人、糖尿病人、高血脂的人。
60、哪些生活方式可以预防高血压
答:定期检测血压、低盐、少油、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情绪稳定、生活规律、睡眠充足。
61、高血压病人为何睡前不能服降压药
答:防止入睡血压下降,脑血流量减少、流速减慢造成脑血栓。
62、容易引起心绞痛的诱因是什么
答:劳累、情绪激动、暴饮暴食、受寒等。
63、癌症的早期报警信号是什么
答:异常肿块、异常出血、异常消瘦。
64、糖尿病典型症状“三多一少”指什么
答: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体重减轻。
65、治疗糖尿病的“五驾马车”指的是什么
答:药物治疗、饮食治疗、运动治疗、糖尿病教育和心理治疗、自我病情监测。
66、如何预防糖尿病?
答:防止和纠正肥胖,生活规律、不熬夜、不暴饮暴食,低糖、低盐、低脂、高纤维素、高维生素饮食,增加体力活动,积极发现和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和冠心病,戒除烟酒等不良习惯,定期检测血糖。
67、冠心病有哪些主要症状?
答:主要表现为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68、冠心病如何预防?
答:不偏食,不暴饮暴食,控制体重,避免发胖;多吃清淡少盐及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增强体质;积极防治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保持心胸开朗、乐观,避免激动。
八、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
69、常见肠道传染病有哪些?
答: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霍乱、伤寒、痢疾、甲型肝炎、感染性腹泻等。夏秋季是该病发生和流行的高峰季节。
70、霍乱病人的症状是什么
答:起病急、无痛性腹泻、喷射性呕吐、米泔样大便、脱水、虚脱、休克等症状。
71、家中出现了感染性腹泻病人应该如何处理
答:尽可能让病人住院隔离,待症状消失后大便培养连续两次阴性方可出院。病人污染的生活用品要做彻底消毒,与病人生活密切接触的家属最好做便检,检查阴性者口服预防药物。
72、痢疾有哪些症状?如何预防
答: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注意饮食卫生,勤洗手是预防痢疾等肠道传染病的最好方法。
73、甲肝的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答:通过饮食、粪-口途径传播。注意饮食卫生是最好的预防方法。
74、乙肝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答:乙肝的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体液传播、医源性传播、母婴传播。
75、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答:注射乙肝疫苗。
76、被狗咬伤以后应该如何处理
答:应立即用20%肥皂水或1%新洁尔灭冲洗,后用碘酒、酒精消毒伤口,并注射狂犬疫苗,伤口不可缝合,也不宜包扎。
77、只有狗可以传染狂犬病吗
答:除了狗以外,猫、蝙蝠、狼等也可以传染狂犬病。
78、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染源是什么
答:鼠类是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家猫也可传播此病。
79、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
答:通过不洁性行为、血液、母婴途径传播。
80、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答:⑴室内通风换气,加强体育锻炼。
⑵注意均衡饮食、按时作息,保证睡眠,避免过度疲劳。
⑵冬春季节要经常晒衣服、晒被褥、晒太阳,勤换衣被。
⑷对疫苗可以预防的疾病,家长应按时带孩子接种。
⑸呼吸道疾病流行时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等人多的地方玩耍,不带孩子到发病的小孩家串门。
⑹勤洗手、不扣鼻子、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掩口鼻等。
81、什么是非典型肺炎
答: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呼吸系统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简称SARS。
82、预防非典要做到的“四勤”“五不”“三坚持”是什么
答:四勤,即勤通风、勤洗手、勤漱口、勤饮水。五不,即不揉眼、不抠鼻、不舔手、不喝生水、不共用毛巾。三坚持,即坚持适时、科学地进行生活环境和日常物品消毒;坚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灭老鼠、苍蝇、蚊子、蟑螂,保持室内外清洁卫生。
83、什么是禽流感
答: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也称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被国际兽疫局定为甲类传染病,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按病原体类型的不同,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禽流感三大类。
84、如何预防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答:在禽流感流行期间鸡肉、鸡蛋等食物应彻底煮熟才进食,还要勤洗手,减少与鸡鸭等禽鸟的直接接触。
85、流行性感冒(流感)、甲型H1N1流感(甲流)主要症状有哪些?
答:流感和甲流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可有肠胃不适。
86、如何预防流行性感冒和甲型H1N1流感?
答:易感人群可接种流感及甲流疫苗预防;生活中讲究卫生,勤洗手、不挖鼻孔、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掩口鼻等;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避免与感冒病人接触,流行期间少扎堆,不要去公共场所,不去病家串门;勤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及时增减衣物。
87、手足口病主要症状有哪些?
答:手足口病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全年可发病,以5-7月为发病高峰。发病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
88、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答:⑴尽量不要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及卫生差的公共场所玩耍;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⑵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⑶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
⑷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及儿童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⑸儿童出现发热、手、足、口出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并应适当隔离,暂时不要上学或去幼儿园。
九、妇女保健知识
89、什么是妇女经期“八不宜”
答:妇女经期不宜过性生活;不宜多吃盐;不宜饮浓茶;不宜坐浴;不宜穿紧身裤;不宜高声唱歌;不宜捶背;不宜做X光检查。
90、从优生优育上讲,妇女最佳生育年龄是多少?
答:研究表明,中国妇女的最佳生育年龄是24-29周岁,不要超过34岁。
91、孕妇及其丈夫吸烟对胎儿有什么危害?
答:孕妇及其丈夫吸烟均可殃及胎儿,增加畸胎、流产、胎儿发育不良、新生儿出生低体重等。丈夫吸烟,烟中的尼古丁会降低男性激素的分泌,会杀死精子,影响受孕质量。
92.母乳喂养有什么好处?
答:母乳所含营养最适合婴儿生长发育,容易消化吸收;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等抗感染物质,可提高婴儿的抗病能力;温度适宜,经济、方便、清洁;婴儿吮吸乳头可刺激子宫收缩,促进母体复原。
93、什么是子宫肌瘤?
答: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35-50岁,确切病因不明,可能与长期受体内过高水平的雌激素刺激有关。发生于黏膜下及肌壁间的肌瘤表现为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阴道流血,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贫血。
94、如何预防早期宫颈癌?
答:每年至少一次定期普查;有阴道排液、白带增多、异味、不规则阴道流血立即就医;尽早治疗慢性宫颈炎;避免早婚、早育、多伴侣、不洁性生活,多产、密产。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十、儿童健康知识
95、正确的读写姿势应该是什么
答:眼距书本一尺、胸距桌边一拳、手离笔尖一寸。
96、做眼保健操有什么好处?
答:消除眼睛疲劳,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眼。
97、怎样保护牙齿?
答:吃东西后漱口;早晚刷牙;不咬过硬东西;不吃过冷过热的东西;睡前不吃东西;患牙病及时治疗。
98、为什么不能随意挖耳朵
答:挖耳朵是一种不卫生的习惯,易损伤外耳道,引起发炎或长疖子;还可能损伤耳膜,引起中耳炎,使听力下降,甚至造成耳聋。
99、挑食和偏食有什么害处?
答:挑食和偏食会造成营养素的缺乏,导致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和健康。
100、儿童青少年最好的饮料是什么?
答: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最好的饮料是白开水。
101、如何预防蛔虫病?
答:预防的关键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不喝生水,生吃的瓜果、蔬菜要洗净,搞好环境卫生,不随地大小便,防蝇、灭蟑;每年或春秋两季驱虫一次。
102、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疫苗有哪些?
答:国家免疫规划中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的疫苗有: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白破疫苗、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
103、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疫苗可预防哪些疾病?
答:可以预防乙型肝炎、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甲型肝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风疹、流行性腮腺等传染病。
104、近视眼应主语做到哪“五防”?
答:防近、防久、防暗、防晃、防小。
105、使用电脑时,眼镜与电脑应保持的距离为?
答:50—60厘米。
十一、家庭常用药知识
106、处方药、非处方药有何区别?
107、药品变质后都有哪些信号?
答:胶囊剂软化、碎裂或表面发生粘连;丸剂变形、变色、发霉或臭味;药片有花斑、发黄、发霉、松散或结晶;糖衣片表面褪色露底,有花斑或黑色,或崩裂、粘连、发霉;冲剂受潮、结块或溶化、变硬、发霉;药粉吸潮、发酵变臭;药膏油水分层或有异臭;水剂有絮状物、沉淀物、发霉变色、结晶析出等,都药品变质的信号,均不能使用。
108、如何正确存放家庭药品?
答:散装药粒需避光,要用避光玻璃瓶或塑料瓶装置,最好内放干燥剂。液体制剂室温保存。肛门栓剂多数需要放在冰箱冷藏室中,以免软化。眼药水存放依标示。雾剂类药品喜温暖。中药保存必须在低湿的环境下贮存,存放时最好能使用干燥的非铁器类密封罐。
109、家里应该准备哪几类药品?
答:⑴常见病用药:如伤风感冒、咳喘、气管炎等呼吸道病常用药;拉肚子、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病常用药;其他如鱼肝油、钙片、五官科及皮肤科病外用药等。
⑵常用的药:治疗各种疾病的药种类很多,作用相似的药物很多,挑选一部分常用药备用即可。
⑶安全的药:备用的药应该是毒副作用少和小、使用方法简便的药品,不易发生不良后果。
⑷使用方便:家里常备药主要以口服药、外用药为主,注射药尽量少备,防止发生过敏和中毒。
⑹易于掌握的药:各种药用量、用法、适应症不同,副作用各异,备用的药少而精,易于记住、便于使用,少出差错。
110、服错了药如何处理?
答:催吐:用手指反复刺激舌根部,引起呕吐。洗胃:在催吐的基础上,清醒病人大量服用茶水,然后刺激舌根部诱发呕吐,误吃有腐蚀性药物的病人忌催吐或洗胃,可喝牛奶或生蛋清,以吸附药物,减少吸收和保护胃粘膜;带上药瓶(盒)立即送医院抢救。
111、如何识别伪劣药品?
答:⑴看标签:先看标签印刷是否正规、项目是否齐全,是否有药厂所在地区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批的标记。
⑵看药品:无论针、片、丸粉和水、酊剂以及药材,凡有发霉、潮解、结块或有异臭、异味;片剂色泽不一致者,即可视为劣药。标签上未印有有效期及超过有效期的药品,也可视为劣药。
112、为何不能滥用抗生素?
人体内的有益菌和有害菌互相制约、协调,维持正常微生态平衡,阻拦外袭菌的入侵,维护机体的健康。滥用抗生素,在杀掉有害菌的同时,也杀灭许多有益菌,破坏了人体的微生态平衡,导致免疫力下降,甚至会引起耐药性、二次感染等现象。此外,滥服抗生素容易引起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甚至影响肝脏、肾脏和造血功能,严重损害健康。
十二、家庭常用消毒方法
113、家庭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些?
答:家庭消毒常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物理消毒法包括日光、空气、蒸气、煮沸等;化学消毒法是用化学药物来杀灭细菌。
114、日光消毒法适用哪些物品?
答:日光含有丰富的紫外线,是很强的天然杀菌因素。在直射日光下曝晒3~6小时,可以达到消毒目的。可以应用这种方法消毒衣服、被褥、毛毯、书画、枕心等不适用其他方法消毒的东西。
115、空气消毒的方式是什么?
答:通风换气,是利用空气流通的机械作用来消除空气中病原体的最简便的方法。也可用食醋烧煮的方法,使醋分子散布在空气中,起到杀伤和抑制病原体的作用,采用食醋烧煮法消毒,可先关好门窗,再用食醋3-10毫升(平均每立方米空间)倒入小锅或搪瓷碗里,直接放在炉子上烧,利用蒸气中的醋分子清洁空气,起到提神醒脑和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作用。
116、煮沸和蒸汽消毒法的方法是什么
答:煮沸法能使细菌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变性,这种方法简便、经济、实用,凡能煮沸的玻璃、搪瓷器皿、食具、衣物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消毒时,将物品浸没在水中,盖好盖子,煮沸5~10分钟(有疾病流行时,可煮沸30分钟)便可达到消毒目的。一些不能放到水中煮沸的物品,可以包好放到蒸笼中或压力锅里,用蒸汽消毒也能杀灭一般的细菌。117、化学药物消毒法有哪些
118、如何预防煤气中毒?
答:做到冬天火炉烟囱出屋、居室注意开窗;睡前检查煤气、热水器、取暖器开关是否关好,火炉是否盖好;热水器不要安装在卫生间内。
119、有人触电如何处理?
答:触电后应马上寻找木棍、竹竿等绝缘体(不能用手)挑开电线,断绝电源;立即请医生迅速对触电者就地抢救,对昏迷者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或在不中断抢救的前提下,送往医院急救。
120、有人溺水如何处理?
答:应及时将溺水者救上岸(不会游泳者应呼叫别人帮助救护);尽快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泥沙、杂草及分泌物,有假牙的应取出;将溺水者头朝下俯卧于有斜面的地上,用抢救者的膝部垫溺水者腹部,倒出其呼吸道内的水;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
121、夏天如何防止中暑?
答:在烈日下进行露天作业或长途跋涉要戴草帽;出汗多时要及时补充水和盐分;居室内要开窗通风,用电扇或空调降温;不穿厚衣物,高温作业穿防护工作服。
122、骨折如何急救处理?
答:骨折病人立即停止活动,简单固定骨折部位;伤口出血应用绷带或清洁布条压迫包扎止血,每小时放松0.5-1分钟(防肢体缺血坏死);不要当场把露在伤口外面的骨折端送入伤口内(防感染);高处摔下或背着地的骨折者,不要用软性担架,应在一个水平位轻轻托直平放在木板或门板上送往医院。
十四、职业病预防知识
123、什么叫职业病?
答:与工作有关,受职业有害因素损害的职业多发病
124、职业病主要有哪些?
答:尘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中毒、物力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病、职业性肿瘤和其他职业病。
125、如何预防职业病?
答:加强个人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有害物质进入体内;合理休息,注意营养,增强机体对有害物质的抵抗能力;接触生产性有害作业的工人,应进行就业前体格检查和从业后定期体格检查,及早发现禁忌症及职业病,及早进行治疗。
十五、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
126、对公共场所进行卫生监督依据什么法规?
答:《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127、患有哪些疾病的从业人员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答:病毒性肝炎、痢疾、伤寒、活动性肺结核、皮肤病及其他有碍公共卫生的疾病。
128、客房内客人用过的茶杯为什么要消毒?
答:防治肠道传染病通过茶杯传播。
129、茶杯如何进行消毒?
答:先要去污清洁,再用消毒液浸泡,最后用流动水冲净;也可以去污清洗后,直接用消毒柜消毒。
130、理发毛巾用什么方法消毒效果最好?
答:热力消毒(煮沸、100℃的开水浸泡、远红外线消毒柜)。
131、用单紫外线灯消毒理发工具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应定时翻动理发工具,使理发工具的双面都得到紫外线的照射。
132、浴室供客人使用拖鞋为什么要消毒?
答:防止脚部皮肤传染病传播。
133、为什么要禁止皮肤病和性病患者就浴?
答:防止通过浴室的公共用品和设施传播上述疾病。
134、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为什么定期体检?
答:早期发现可防止通过公共用品和室内空气传播疾病,保护从业人员和顾客的健康。
答:一年。
136、公共场所发生污染事故或中毒的报告时限?
答:24小时内报告当地卫生防疫机构。
十六、生活饮用水、供管水从业人员卫生知识
137、生活饮用水常用的消毒方法是什么?
答:用液氯、漂白粉、漂白粉精片等消毒。
138、生活饮用水消毒的目的?
答:防止发生肠道传染病。
139、测定饮用水中余氯的作用是什么?
答:确定饮用水的消毒效果及防止二次污染的能力。
140、评价饮用水消毒效果的常用指标是什么?
答: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余氯量。
141、二次供水的储水设备(水箱)的溢水管为什么要有网罩?
答:防止病媒动物和昆虫进入水箱污染水质。
142、二次供水的排水管为什么要加盖加锁?
答:防止投毒,防止病媒动物和昆虫进入水箱污染水质。
143、二次供水的排水管为什么不能与下水道直接连接?
答:防止因负压和虹吸,把下水道的污水吸入水箱。
144、为什么要定期清洗二次供水箱?
答:去除水箱壁及水箱底的附着物和沉淀物,防止水箱污染饮用水。
十七、食品从业人员卫生知识
145、什么叫生熟分开?
答:有三方面:
1.生、熟食品制售者应分工;
2.盛装生、熟食品的工具、用具、容器应分开或有明显标记;
3.生、熟食品不能存放在同一库房或冰箱内。
146、从外地采购食品应索取什么资料?
答:食品的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
答:80℃1—2分钟。
答:100—200mg/L3—5分钟。
149、贮存食品应做到哪四防?
答:防尘、防蝇、防鼠、防潮(防霉或防腐)。
150、冰箱能否长期保存食品?为什么?
151、患有什么疾病的食品从业者应调离直接入口食品操作岗位?
答: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的人应予以调离。
153、违反食品卫生法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答:根据情节轻重应承担行政处罚、损害赔偿和刑事处罚三种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