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1期中国国家地理网

冬日在记忆里总是更为漫长,寒风大雪虽能关在窗外,可身体湿寒的时候,这样天寒地冻的冬天,仍会让人百般不适。即使不懂得养生,也隐约想要在这种时候吃一顿羊肉火锅。不过,不止是羊肉,冬天里的驱寒美食丰富得远超人们想象。

肥瘦亦大事《内经》把人的体型分为肥人、瘦人、常人三种基本类型,肥人又可分为膏人、脂人、肉人三种。体型的肥瘦,不仅表现在外貌,还事关人的气血、品行,以及适宜的医疗方式,这在今天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供图/微图

想中毒也不易古人所记载食物相克导致的中毒,往往是因为食材变质或掺杂入了某些毒素。与之不同,右页图所绘柠檬与虾这个组合,在理论上,却是真能产生毒物:柠檬所含维生素C和虾体内的砷,反应生成砒霜。但这也仅仅是“理论”上,除非你可以一顿吞下150公斤虾——只有这样才会产生足够令人中毒的砒霜。绘画/冯子熠

“招猫逗狗”的美味不止人类喜食奶制品,就是动物也对它欲罢不能。图中的小猫显然已经控制不住体内的洪荒之力,恨不得一头扎进奶桶里去。不过,养过“猫主子”的人应该都知道,大多数猫是不能直接饮用过多纯牛奶的,因为它们大部分都有乳糖不耐症。可见牛奶虽好,却不是谁都有好运享用的。图中的蒙古牧民取好奶后,集中倒入奶桶,乍看去,似乎是马的背影,其实,那是两只草原上的牦牛。供图/视觉中国

和之美者阳朴之姜姜分为干姜和生姜,图中的生姜我们都很熟悉,是日常饮食常用到的调味品。其味辛性温,可以发散风寒,化痰止咳,解毒,用以治疗外感风寒等症。而干姜则不同,因属热性,可以温脾胃之阳,但易引起热症,故日常饮食中不常用。供图/达志

牧民的“干儿子”草席上晒着一块块白色的奶酪,是哈萨克族人喜爱的零食,他们叫它奶疙瘩。牧民将其称作苦勒提,翻译过来是干儿子的意思,可见它深受当地人喜爱。制成后味道浓郁,可待客,也可做调味品。供图/沈桥

无处不在的食物相克自食物相克在两千年前进入人们的观念始,历朝历代的文献在沿袭前人记载的同时,又补入时人的新发现,使得相克的食物组合如滚雪球般越来越多。有学者曾统计,在有关的241部古代文献中,共记载了945种相克组合。元代贾铭的《饮食须知》中,便记录了368种。“可喜”的是,不少食材都属于稀有物资,一般人不会吃到,比如鹿肉、野猪肉、麋鹿等。但哪怕是去除频次较低的组合,常出现的也有数十种之多。其中存在感最高的top5依次为“葱/蜜、鳖/苋菜、葱/枣、蟹/柿、兔肉/鸡肉”,像薤韭和牛肉、牛肉和猪肉等生活中较为普遍的食物搭配,也位居前列。涉及相克的食材种类,涵盖了调味品、畜类、禽类、水产、果蔬、谷物、蛋奶等十多项类别,两两搭配或三二结伴,全方面覆盖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上图示意的相克组合,主要取自元代太医忽思慧所撰《饮膳正要》的记载。

结石难炼成迈入新时代,食物相克之论依旧稳步发展,相继诞生出一些新的组合。比如菠菜豆腐这对本可做成一道美味汤膳的搭档,便蒙受到无妄之灾。相比古人,今人可以利用一些“化学知识”去制造食物相克。菠菜含草酸,和豆腐中的钙容易形成结石。殊不知,草酸还没遇到钙,就先受热分解矣。摄影/陈超

摄影/陈超

无所不包的不良反应古代积累下如此多的食物相克,并非向壁虚造,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它们会带来不良反应。正如相克组合五花八门,这些不良反应也是形形色色。从头到脚,从内而外,发作在身体的各个部位。这些病状中,“泄泻”出现最多,相似的如下痢、霍乱等,皆是消化道的不良反应。不禁令人怀疑,这是相克,还是食物不洁所致病菌感染呢?另一种病“生虫”也值得玩味,如猪肉牛肉同食,令人腹内生虫,显然便是绦虫这一动物体内的寄生虫在作祟,却被古人视为相克所生。有意思的是,有一些相克组合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不止一种两种,甚至十种以上。如果根据所引发不良反应的种类数,来给食物相克排序的话,占据榜首的是“蟹/柿、葱/蜜、茶/酒、羊肉/荞麦、牛肉/韭菜”这5对组合。最高的蟹柿组合,竟涉及腹痛、泄泻、吐利、霍乱、冷积、风病、昏闷、吐血、动风、痢疾、暴亡、出血、隔气、痼疾、逆乱、呕吐、眩晕、噎膈、症瘕(jiǎ)及中毒等20余种。如此混乱的病情,恰可说明蟹柿相克的不可靠性——但凡有一种不良反应产生,便被记录在案,而不会深究这种反应的深层机理。真可谓,食物相克就是一口锅,什么病都往里装。

大米的秘密米粥是能够滋养生命的美好食物,而米粥的质量,和米的品质关系密切。大米中的粳米,因为中和之性而成为食养食疗的最佳选择。图为品质优良的东北大米,分为圆粒和长粒两种(摄影/云影)。东北大米滋养力强,熬成米粥浓郁可口。

摄影/云影

吃出和平人有种种体质,食物也有四性、五味的分别,饮食得当有助于人体阴阳平和,祛病延年。左页图为中国人常吃的大米、大豆、花生、薏米等粮食,排成了阴阳八卦的“阵型”,表现了中国人在“吃”上的深度哲学。供图/视觉中国

图中则是保留了米糠的糙米(供图/微图),这种自然状态下完整的米,保留了更多的营养元素,别有一番风味。

天人合一中医认为,理想的体质应当是阴阳平和,形神合一,人与自然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人是天地的产物,所以阴阳五行的自然哲学同样适用于人体,这也为食疗养生创造了理论基础。供图/视觉中国

阴阳二十五人《内经》根据阴阳五行学说,将人的体质分为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类型,五型又分别包括五种亚型,一共二十五种体质。种种体质都在肤色、外貌、心理、性格、行为方式等方面各有特点。绘图/陈泓宋

食材好讲究经常喝粥能畅胃气、生津液、养身体。上图中,五谷杂粮皆可熬粥,不同颜色的谷物具备不同的营养。而人参、红枣、核桃、栗子等药材或食材也均能加入粥中,熬成不同粥膳,为人们祛病强身提供了绝佳的食养食疗选择。供图/QUANJING

图是明代医书《图像本草蒙筌》中的淳于意画像(供图/FOTOE)。

诗人们的养生粥宋代诗人们常常自己动手,烹调粥膳来养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营养丰富又简单易行的养生粥食谱。右图便是根据苏轼、杨万里和陆游诗文中留下的材料,准备的三种养生粥食材:苏轼用白菜、萝卜、生姜等杂菜与粳米烹制成“东坡羹”,也就是杂菜粥;杨万里喜欢服用以梅花和粳米煮的梅花粥来理气平肝;陆游则将山药和芡实熬成的粥视为“神仙粥”。摄影/陈超绘画/霏霏

脾胃间的学问传统中医学认为,导致肥胖的根源在于脾胃失调,故治疗肥胖,根本是调理脾胃。一些减肥佳品,如冬瓜、薏苡仁等,都具备健脾利湿的功效。右图是香砂养胃丸的成分组成,出自《慈禧光绪医方选议》,对脾胃虚弱、食物不化者较宜。摄影/逆光

摄影/逆光

食材的性能《饮膳正要》卷三,以文图结合的形式,介绍了44种米谷、35种兽、18种禽、22种鱼、39种果、46种菜和28种调味品的性味功能及主治病症,体现了蒙元时期人们对食材及其营养价值、药用价值的认识。图为:阿八儿忽鱼一名鲟鱼,又名鳣鱼,生辽阳东北海河中。味甘,平,无毒。利五脏,肥美人,多食难克化,脂黄肉粗,无鳞。膘与酒化服之,消破伤风。以下图为部分节选。

饮中三仙中医处方里,有“一味”药——焦三仙,由三味药构成,即山楂、神曲和麦芽。三者均有消食导滞的功能,故而合称。左页图为加味三仙饮,于三仙之中别加枳壳、厚朴等,是调治脾胃的极佳饮品。摄影/逆光

骆驼驼肉治诸风,下气,壮筋骨,润皮肤,疗一切顽麻风痹,恶疮肿毒。驼乳性温,味甘。补中益气,壮筋骨,令人不饥。驼峰治虚劳,有冷积者,用葡萄酒温调峰子酒,服之良。

鸭味甘,冷,无毒。补内虚,消毒热,利水道及治小儿热惊痫。

花实可羹有着“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之称的薏米,是薏苡的果仁,具备很高的营养价值。古人早已认识到薏米的益处,称其“利肠胃,消水肿,令人能食,久服轻身益气”,是减肥的必备佳品。供图/QUANJING

红果可人可泡茶饮,可入粥膳,可烹汤羹,可作果糕,山楂在食谱中扮演着诸多角色。因山楂含有机酸,能增强胃液酸度;含脂肪酶,能促进脂肪消化,故向来被认为有健胃、消积化滞、舒气散瘀之效。摄影/陈超

马马肉味辛,苦,有小毒。主热,下气,长筋骨,强腰膝,壮健轻身。马肝不可食。

白芝麻味甘,大寒,无毒。治虚劳,滑肠胃,通血脉,祛头风,润肌肤。

青粱米味甘,微寒,无毒。主胃痹,消渴,止泻痢,益气补中,轻身延年。

橙味甘,酸,无毒。去恶心。多食伤肝气。皮甚香美。

牛:耕田还是食肉,这是个问题重要的农业生产工具,饲养不及猪羊迅速,历代常被禁食。

羊:高贵而美好羊大为美,贵族之食。宋朝后,食用比重大幅降低。

挑取羹的器具

六畜饮食史马:食马肉非主流六畜中唯一非肉食用动物。但白马肝被称为“龙肝”。

吃也有规矩筷子是中华民族特有的餐具,也象征了中国传统的饮食。中国人向来重视道理和规矩,在饮食方面也不例外。通过实践,古人为饮食制定了许多原则,既要吃得丰富可口,也要吃得有礼有节。供图/TPG

图为徐扬所画的《端午故事图册》之一,皇帝赐给亲近大臣一杯羹,这是莫大的荣耀与尊崇(供图/故宫博物院)。

图为童子蛋的制作过程:新鲜的鸡蛋,放入新鲜的童子尿中,用大火烧开,再用小火慢煮一天一夜,期间不断地添加童子尿以防糊锅。煮好以后把蛋放凉,要吃的时候放到炭火上烤一烤,剥了壳即可食用。此时,童子蛋从蛋白到蛋黄都已经非常“入味”了。

遇见善羹,食指大动曾几何时,羹是古人餐桌上的必备食品,“调羹”甚至是餐具的名字。图为青铜豆和青铜匕,本图用于盛羹,而下图是挑取羹的器具(供图/微图)。

犬:最纠结的美膳《孟子》把狗肉与鸡、猪并提,宋代前常被食用。后由于人对狗的情感变化,食狗之风渐熄。

脏腑:心味道:夏多苦宜:养阳气《饮膳正要》:“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夏季万物生长,阳气旺盛。应少食辛温食品,多吃绿豆、苦瓜等食物以清热祛暑。

鸡:大众的流行繁殖迅速,价低味美,营养丰富,摄食的普遍性就不用说了。

西门庆的神药明朝后期社会风气开放,反映市井生活的小说《金瓶梅》大量描写房中事,其中不乏壮阳药。下图为《金瓶梅》插图:西门庆向胡僧求得了一剂“壮阳神药”。西门庆如虎添翼,颠鸾倒凤,却最终也因为房事过度而亡。供图/FOTOE

游牧渔猎中的汤情北方冬季寒冷,朔风凛冽,喝一碗热汤,既暖身更暖心。上图为郎世宁描绘的清宫宴会一景,在帐外的火堆上,大锅已经架好,仆役们杀羊,正在准备熬煮美味的汤。满族先祖生活在白山黑水间,他们喜爱的“猪肉汤”、“酸汤子”,也被带进了关内,加入了琳琅满目的美食菜谱。供图/故宫博物院

豕:肉食的逆袭者有着悠久的食用史,但直到明代才成为真正的大众美食。

脏腑:肾味道:冬多咸宜:养阴气《饮膳正要》:“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冬季寒冷,机体阴盛。宜食羊肉等温补类食品,以护阳气。

六味地黄丸的前身旺盛的“壮阳”需求,刺激了古人对壮阳药材的探寻。地黄即是有壮阳奇效的药材。上面三幅图为明代文俶绘的《金石昆虫草木状》插画,反映了地黄从种植到蒸煮、暴晒入药的全过程。地黄入药,需经过“九蒸九暴”。今天的六味地黄丸,继承了滋阴补肾的功效。供图/FOTOE

那锅名贵的养生汤,更能温暖食客的胃。这锅鲫鱼红枣汤,由鲫鱼、红枣并搭配黑豆煲制而成,喝了能美容养颜,保持冻龄(供图/QUANJING)

素食助健康中国人在膳食上,有淡食以养的原则。想要健康饮食,就必须抛弃过分肥腻的食材。图是由蔬菜水果等素食食材设计而成的一个“素”字,巧妙的构思展现出国人出于淡食观念所产生的对果蔬一类素食的喜爱之情。

饭之在喉,非汤不下“吃饭必喝汤”的习惯,在中国十分普及。图为一锅温热鲜香的红枣莲子鸡蛋汤,丰富的食材和腾腾的热气,让人食指大动(供图/视觉中国)。

吃出和谐中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中指出,要注重食材的多样性,“谷肉果菜,食养尽之。”这种注重和谐的饮食观,与现代营养学不谋而合。图中,谷物、肉类、蔬菜、水果,一应俱全。丰富的食材搭配,才能达到古人对和谐饮食的要求。供图/视觉中国

春蚕壮阳方药方:海马研末5克,淫羊藿10克。用法:碾为细末,炼蜜为丸,绿豆大小,每日2-3次,每次15丸,空腹黄酒送服。功效:治阳痿、极验。出处:《摄生种子秘剖》秃鸡散药方:肉苁蓉10克,五味子3克,菟丝子3克,远志3克,蛇床子4克。用法:每服方寸匕,空腹服下,每日2次。或以白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丸,日2次,以此为度。功效:治疗男子五劳七伤,阳痿不起,为事不能。出处:《医心方》增精汤药方:蛇床子12克,淫羊藿15克,九香虫6克,露蜂房10克,桑螵蛸15克,五味子2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每月服10~15剂。功效:显著改善性生活质量。出处:《吕纯阳房术秘诀》红铅丸药方:童女首次月经,夜半第一滴露水,乌梅,乳香,没药,辰砂,南蛮松脂,尿粉。用法:房事前取红丸一粒服下。功效:专治阳具不挺,挺而不坚。出处:《万氏济世良方》起阳散药方:虾米500克,蛤蚧2枚,茴香,蜀椒各120克,木香粗末30克;用法:为散收瓶。每用1匙,空心盐酒嚼下。功效:壮阳益精补肾,治阳痿其妙。出处:《本草纲目》

薛姨妈的私房菜《红楼梦》不仅是文学经典,还是美食大全,记载了好些精致的汤。左上图为红楼美食“鸡皮酸笋汤”,喝起来酸辣爽口,而且能开胃、消食、醒酒。薛姨妈的“鸡皮酸笋汤”,既解了宝玉的酒,也拉近了他和薛宝钗的关系。供图/QUANJING

管仲的饮食观先秦诸子在饮食方面,已经颇有见解了。图为国家博物馆藏明刊本《管子》的书影。《管子》一书记录了管仲学派思想,其中就有许多关于饮食原则方面的记载。管子说,饮食要注重清洁,且不应暴饮暴食。供图/FOTOE

一盅祛寒汤这道当归生姜羊肉汤,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羊肉性味甘、温,是滋补的佳品,而当归可“补血调经,活血行滞”。加上生姜去除羊肉的膻味,更可散寒暖胃。摄影/云影

清代《太平欢乐图册》中所画的“卖糖汤”,小贩揭开盖子,不用叫卖,糖汤香甜的味道就让小孩子找来了(供图/故宫博物院)。汤,老少皆宜,南北方都爱,真是中国人的大众食品。

胜于荔枝的“荔枝奴”龙眼有“南国人参”之称,有温补作用,因味道不比荔枝,故而被成为“荔枝奴”。不过,若说滋补的功效,它显然更胜荔枝一筹。《本草纲目》记载:“食品以荔枝为贵,而资益则龙眼为良,盖荔枝性热,而龙眼性和平也。”供图/QUANJING

人如其食上下图分别为风靡于东西方的两种食物:巨无霸汉堡包和小笼包。汉堡包以高热量、高脂肪饱受诟病,但却很合乎西方人的胃口。小笼包则体现了中国“食不厌精”的饮食文化。中国人吃得精细,一方面是因为体质和消化能力比较弱,一方面是因为将吃视作了食疗养生的大事。供图/微图

蟹柿相争图中所绘的蟹柿组合,是一种很有市场的相克搭档。须注意,这里的“柿”,是柿子(柿科柿属),而非西红柿(茄科番茄属)。蟹柿相克,并非只流行于当下,早在东晋之时,就已诞生了。据文献所载,蟹柿同吃带给人的不良反应多达20余种,其中又尤以腹痛泄泻记载为最多、最早。何以如此?有种解释说,柿子含鞣酸,蟹肉高蛋白,由此产生鞣酸蛋白,进而与果胶、纤维素一起形成结石,叫胃柿石症。但其实单吃柿子过多,也可引发此症。而螃蟹甲壳易藏污纳垢,倘若清洗不净,便可能导致腹泻。这样看来,何相克之有哉?绘画/冯子熠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上下图分别为电视剧《芈月传》中的角色:义渠君和黄歇。义渠君为北方少数民族狄戎之王,黄歇为楚国人,两人的生长环境截然不同,气质面貌也是大相径庭。可谓,“地理环境决定论”对于人的体质也有适用性。供图/东方IC

中西的酪图中挑担的男子,出自1937年S.VConstant所绘的《京都叫卖图》。描绘清末民初老北京街头的风土人情,这男子正是卖酪的(供图/FOTOE)。他所卖的奶酪和其上图中的西方奶酪可不是一回事。北京的这种小吃,是由酒酿发酵而成,成品半凝,并非固体。若说除了名字之外的共同之处,那就是都由动物乳制成(供图/QUANJING)。

揭开“仙药”的盖头清康熙年间,陈元龙所编的《格致镜原》,引宋朝孙光宪《北梦琐言》中的一故事:传说,有一个苏氏女子,得到了无核枣,自此不食五谷,“年五十,颜如处子”。枣简直被描绘成了驻颜的仙药,虽然食枣并不能永葆青春,但枣的确是种温补的果品,甚至在许多药方中,枣的出镜率也极高。供图/视觉中国

一言不合就“上火”上火这个词在中国很火,如果你有了一些热性的体征,是个中国人都知道你上火了,这简直到了把百病都归为上火的地步。有了这样的“上火”情结,罪魁祸首又往往被归结到食物上,比如红红火火的红辣椒,就可以成为上火的代言。供图/微图

摄影/供图/微图

蟹粥别有味从古至今,没有哪种食物能如粥一样,荤素皆宜,药食一体。米粥本身的滋补功效搭配上食材的营养,可以达到极好的食疗效果。图是一碗海蟹粥,有滋阴解毒的功效。海蟹配以独特的粥底,口感香滑,营养丰富,是健康养生的好味道。供图/QUANJING

元朝人的营养学专著《饮膳正要》是一部记述蒙元宫廷养生和食疗保健的专著,作者忽思慧吸收并总结了元以前有关饮食营养、烹调技术、食品、药物和食疗的用方,强调营养与医疗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故而被后世医家们看作是“药食同源”思想的新发展。清末出版家张元济先生在该书的跋语中这样评价:“其书详于育婴、妊娠、饮膳卫生、食性宜忌诸端,虽未合于医学真理,然可考见元人之俗。”供图/QUANJING

全能之草艾蒿,大多数中国人对它都不会陌生。每年的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家门上插一把艾蒿和菖蒲,既能带来清爽的香气,又能防蚊虫、驱病邪。除此之外,艾蒿还是常见的野菜和草药,在中国人的食谱和药方里占有一席之地。供图/QUANJING

好食自有来处徐徐展开的竹帘上,摆着广府靓汤“霸王花汤”的食材。岭南人家的庭院常常种有这种仙人掌科植物,摘下它硕大的花朵,与蜜枣、芸豆、杏仁,甚至猪骨等一起入馔,可以止气痛,理痰火,成为一方最家常的养生美食。一种好食材,当人们接受它时,很快就会忘了它外来物种的身份。供图/视觉中国

可以吃的宝石珍珠,一种由贝、蚌孕育的天然宝石,是江河湖海赠与人类的美容秘器。珍珠不仅可戴、可敷,研磨成粉后还可食用。研究表明,珍珠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氨基酸,适量服用,不仅有利于心血管、神经系统及肝脏的保健和治疗,还可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起到润泽肤色、祛斑除痘等作用。据说慈禧太后和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保养秘诀里都有口服珍珠粉这一项。供图/QUANJING

元朝人也吃“刺身”说到生鱼片,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日本料理。现切的三文鱼、鲔鱼、龙虾、北极贝……显示出东亚岛国海产资源的丰沛和优越。事实上,生鱼片原本是中国的传统美食,先秦时称作“鱼脍”,至隋唐才传入东瀛,就连擅食牛羊肉的蒙元人也同样保留着吃鱼脍的习惯。《饮膳正要》就记述了用新鲜的鲤鱼和芥末爆炒过的姜丝、葱丝、萝卜丝、香菜丝,制作鱼脍的方法。供图/视觉中国

图为广西融水县苗族“芒蒿节”上的一名演员(供图/FOTOE),身上披挂芒草、头戴凶神恶煞的面具,据说可以驱赶邪魔。不过,“芒蒿”是当地传说中的神灵之名,演员披挂的芒草也不一定是蒿属植物。

一盘孜然羊肉,配上华美的景泰蓝食器,显得身份倍增。如今“猪强羊弱”,但在中国人的历史食单上,羊肉却占据着统治地位,甚至是身份的象征。然而它的超强人气,却没有能像它的食养价值一样长盛不衰,被猪肉反超。供图/东方IC

补肾乌发的何首乌何首乌其貌不扬,但块根经过炮制,入药后却可治多种疾病,也时常被用作药膳的食材,为食客们强筋骨、补肝肾、乌须发(供图/微图)。

摄影/供图/视觉中国

吃羊肉的民族《饮膳正要》中有一节专讲兽肉性味,羊肉味甘,营养丰富,著者忽思慧认为,适量食用可治头风、汗出、虚劳、体寒,有补中益气之效。通观全书,羊肉食用量占据第一。“聚珍异馔”篇所列的95种食谱中,有76种皆用羊肉制作,就连看似无关的大麦汤、瓠子汤、团鱼汤等,亦以羊肉为主材。蒙古人爱吃羊肉的习惯一直延续到今天。供图/视觉中国

纯阳之草《本草纲目》说艾有“纯阳”之性,能治百种病邪。端午节在门上插艾,就有驱瘴辟邪的功能。实际上,艾草的挥发油成分具有杀菌功能,如图所示,一些农村地区就用点燃的干艾草来熏蚊子(供图/QUANJING)。

脏腑:肺味道:秋多辛宜:养阴气《饮膳正要》:“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秋季气候干燥,宜多食芝麻、蜂蜜等油润型食品,保持滋润。

拍摄于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红水乡良双村,何首乌喜阳喜湿,在陕南、陇南、华东、华中、华南及云贵川地区皆有种植(供图/东方IC)。

管仲的画像

去火的虚虚实实温火慢炖的南瓜肉盅,与凉上加凉的冰镇苦瓜,怎么看起来都是一个上火,一个去火。然而讲究辩证论治的古代医家会打破这个误解,冰镇苦瓜负责攻实火(供图/视觉中国),南瓜肉盅(供图/QUANJING)强身去虚火。原来致病之火有虚有实,不能一概而论。

摄影/供图/QUANJING

图中,忽思慧建议孕妇多看鲤鱼、孔雀,说如此便可使胎儿“多智”。这当然没有科学依据,但书中给出的胎教之法,意在强调妊娠期妇女应特别注意自身的生命安全,杜绝一切发生危险的可能,则是古今同理。摄影/白蓝士

蒿的正名蒿属植物的大家族人丁兴旺,全世界约有300多种,分布非常广泛。其中的许多种类能食用、入药。不过,一些常用的蒿名称比较混乱,常常一种蒿有多个别称,或多种蒿共享一个名称。所以,虽然全国各地、从古至今的人们都有吃蒿的习俗,却难以一一考证某时某地吃的是哪一种。上图为最常见的几种蒿。供图/喻翔绘制/鱼丁

五谷丰登的历史商周:系统种植五谷时期(时称百谷、九谷,五谷并重)秦汉:北方兼种粟、粱,麦稻得到推广唐宋:五谷栽植大发展,粟、麦、稻地位均衡,豆转为副食元明:稻麦为主,玉米、番薯、马铃薯传入并流行清以后:五谷品种异常丰富起来,产量巨增

洁净的力量孔子关于吃,有著名的“不食”理论,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对食物卫生的讲究。左页图中是一片清洗干净的菜叶,色泽碧绿,叶脉清晰。只有食用这样干净清洁的绿色食材,才能避免疾病的发生,达到通过饮食促进健康的作用。供图/quanjing

高汤驻颜很有术汤不仅于民间风靡,也是皇家的私房菜。图为清代宫廷的一套餐具,皇帝、皇后、贵妃、常在们用不同材质和纹样的碗喝汤、吃饭(供图/亚瑾)。

摄影/供图/《贝太厨房》

非蒿之蒿上图为鼠麴草,为菊科鼠麴草属植物,外号“清明菜”,常被用来做糕饼点心。因为外形和食用方式与蒿相似,也常被混叫作蒿菜。供图/FOTOE

取舍之间同一株植物,吃根还是吃叶?食果还是食茎?不可兼得时,就成了两难的选择。谷物中曾经极为流行的菰米(左图)就遇到了这样的挑战。当它被一种细菌改变了性状后,植株竟生出硕大美味、十分诱人的茎——茭白,结果觅食者做出了选择,令富于营养的菰米几乎绝迹。供图/微图

制作阿胶时晾晒驴皮、整形成块和切割的过程。供图/视觉中国

火源不同,食方灭火民间所说的“上火”,在中医看来,是身体各个部位,尤其是五脏阴阳失衡,正常运作被扰动而造成。对症而食,便可以减轻症状。但如果不加以仔细区分,吃错食方,就可能火上浇油。上图为去心火的佳肴——莲子大米粥。心火心火旺分虚实。虚者心烦、口干、口渴、盗汗、睡眠不安;实火旺则表现为口腔溃疡、口干、尿黄、心烦易怒食治方|虚者吃莲子大米粥,实者莲子30克与栀子15克共煮肺火干咳无痰、痰中带血、咽疼音哑、潮热盗汗食治方|猪肝1付与菊花30克共煮,吃肝喝汤胃火胃火旺分虚实。虚火轻咳、厌食、便秘、腹胀舌红;实火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食治方|粳米、绿豆各适量煮粥食之肝火头疼、面红耳赤、口干咽痛、胁肋疼痛、尿黄便秘食治方|夏枯草12克、桑叶10克加水浸、煮各半小时,加入菊花10克略煮代茶饮肾火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睡眠不安、形体消瘦、腰腿酸痛食治方|猪腰2只、枸杞子15克、山萸肉若干,以砂锅煮熟供图/视觉中国

蒿子开会一般的青团、蒿草粑粑是以蒿菜为佐料,湖南湘西一些地方的蒿草粑却是以蒿为主料,除了常用的鼠麴草外,还拌入了齐头蒿、艾蒿、苦蒿、野茼蒿等多种蒿菜。图为湘西永顺县王村(芙蓉镇)的蒿草粑,颜色晶莹翠绿,令人垂涎。供图/FOTOE

人们采收茭白的景象。供图/微图

吃阿胶补气血早在先秦,中国人就已经掌握了用动物的皮或角熬煮制胶的方法。到了唐代,人们总结出各种胶的良劣,政府颁发《新修本草》,使出自东阿的驴皮胶渐成主流。图中的东阿阿胶,被认为是滋阴润燥、补血益气的佳品,气血通畅,气色自然白里透红,故而深受女性的喜爱。

青青园中葵汉乐府诗《长歌行》里的“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描述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植物,它不是向日葵,而是一种罕见的蔬菜“冬寒菜”。这种中国原产的蔬菜,在秦汉以前被称为“百菜之主”,为国人提供了宝贵的蔬食营养源。供图/文化传播

绿色黄金松属植物的雄蕊所产生的黄色干燥花粉,在汉代已经进入了医者的视线。中医认为,服食松花粉可“轻身延年”、“壮颜益志”,而现代医学也证明,松花粉含有多种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等,总量达到200余种,可全面补充人体所需营养,故有“绿色黄金”的美誉。供图/达志

金丝燕的“馈赠”金丝燕用唾液和绒羽等物质为自己和孩子所筑的巢窝,经过深加工,就变成了人类用来化痰止咳、调理虚劳的滋补良品。现代医学认为,燕窝中含有的氨基酸,具有促进细胞组织生长和再生的作用,长期食用,可帮助修复和重建受损细胞,增强皮肤的弹性和光泽度。中医虽不讲究这些,但并不妨碍古人视燕窝为美容圣品,晚清宫廷就有不少以燕窝为主材的膳食。不过,人类对燕窝的大肆采摘,如今已危及金丝燕的生存。食疗美容,也可以有更环保的选择。供图/QUANJING

食与味的太极人有不同的体质,食材也有不同的性味,只有阴阳调和,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图中,排列整齐的枸杞、黄豆、辣椒、茴香等食材调料上,摆放着由玉米碴和辣椒面拼合而成的太极图。巧妙的布局,体现出中国人基于阴阳太极理论的膳食哲学。供图/视觉中国

西来的美食13世纪中期,成吉思汗之孙旭烈兀,率领两万人马横扫西亚,最终建立了伊利汗国。其领土包括了今土耳其西部、伊朗、巴基斯坦和伊拉克的一部分。图为一张波斯细密画,画中表现的就是庆祝旭烈兀建立伊利汗国的热烈场景。伴随着蒙古帝国的西征和四大汗国的相继成立,中西方交流频繁,来自西域甚至欧洲的食材,大大丰富了蒙元宫廷的餐桌,膳食的营养搭配也更趋合理。

备下干货好过年中国人过年少不了一众干货,大都以山珍和海味为主,图中即为鱼干、山笋、蘑菇,还有美味的蜜饯。为了重要的“年”,食物必须被长期保存,越是营养价值高的食材,越被制成精致的干货。久而久之,它就成为中国人食材中十分珍贵的一类。供图/《贝太厨房》

图是一种名叫“回回豆子”的植物,《饮膳正要》首次将其载录在册。有学者考证,回回豆子即蚕豆,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元代始入中国。

牧民们的营养动力历史上,与多民族、多地域的交流互通,使蒙古人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记载了18种元代宫廷常用的茶,其中既有汉族人常喝的绿茶,也有深受藏族影响以酥油为配方的酥签、兰膏、西番茶。图为今蒙古国北部山区一牧民加热奶茶的情景。奶茶与酥油茶口感相似,在天寒地冻的冬天,喝一碗热腾腾的奶茶,既解渴、化食,又补充营养、催热驱寒。

千载粥文化粥是人们餐桌上的主食,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无论王公贵族还是普通百姓,都能享用。图为清代重彩瓷粥罐(供图/QUANJING),制作精美,可见粥罐主人应该有一定身份地位。最早利用粥治病的,是西汉时名医淳于意,他调制的火齐粥治好了阳虚侯的病症。

米汤润身心精心熬制的香浓米粥,米粒如花朵一般绽开,而米汤泛着青白的米色,油亮又浓稠。这样的米粥,既可以充饥,又能够滋补,益处多多。上图便是一碗汤色如玉的米粥,加上几颗枸杞的陪衬,更成美膳。摄影/陈超

乳糖不耐受的福音:酸奶相信很多人对它再熟悉不过了——酸奶。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乳糖酶,可帮助乳糖不耐症者消化乳糖,因而不会出现直接饮用动物乳导致腹泻的情况。此外乳酸菌可维持肠道内菌群的平衡,能够促进铁和维生素D的吸收。当然,或许对于很多人来说,喝酸奶仅仅是爱它的口感与味道。摄影/陈超

清爽使人瘦将冬瓜切片烹煮,待轻轻拈起一片,隐约清透中别带晶莹,令人顿生轻盈之感。欲得体瘦轻健者,适合长久食用之。冬瓜,不止可以如此煮食,也可白瓜去皮,每餐后略进二三两。既清爽口腹,又清减体型。供图/东方IC

脏腑:肝味道:春多酸宜:养阳气。《饮膳正要》:“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春季万物萌生,可以吃生发类的新鲜的蔬菜,如春笋、春芽等,以助阳气升散。

THE END
1.打破白米粥咸菜的传统搭配,尝试做这些花样粥,味道鲜美营养降1.酒酿红豆粥 2.蔬菜瘦肉粥 3.山药百合莲子粥 4.南瓜红枣粥 5.皮蛋蔬菜粥 6.绿豆银耳粥 7.红枣银耳莲子粥 感谢大家支持,感谢大家关注,让我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享受生活中的美食乐趣,六子愿一如既往地给大家分享美食做法,谢谢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https://www.163.com/dy/article/JHRGG7L90553TANT.html
2.降蔬食丨冬天养生粥,花样做法一天一碗吃不腻!初冬的天气,最适合在家里煮一锅粥,淘米、洗菜、开火、下料,看着水汽氤氲,从和缓到热烈。咕嘟咕嘟冒泡时,用勺子搅动几下,发现粥水已经变得粘稠,米菜的香味扑鼻而来。 调味,熄火。盛上一碗,就着热气慢慢吃下。时间也会慢下来,变成能量一点一点地注满身体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xMTEzMDQ4Mw==&mid=2653673883&idx=2&sn=f4a3ee2c0064378ddc70c294d8f1459c&chksm=8d76d39a649f30ce837c3c0b2e301be4135a174916d267aadbe75ea9ec4126bd74db109ecdd6&scene=27
3.《诱人家常粥膳大全》全文免费在线阅读–起点女生网手机版《诱人家常粥膳大全》是高杰编著创作的烹饪美食小说。本书介绍了粥膳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分析了粥膳的营养知识和功效特点,帮助读者认识五谷杂粮、了解中药材和煲粥的学问;向读者介绍全面的粥膳知识。让读者吃出健康、吃出美丽、吃出长寿!而且,还根据孕妈妈、儿童、老年人https://m.qdmm.com/book/1001551139/
4.养生粥膳大全(著名养生专家张晔倾力奉献,附赠“养生粥膳食材功效养生粥膳大全(著名养生专家张晔倾力奉献,附赠“养生粥膳食材功效速查”和“养生粥膳食材相宜相克速查”全彩拉页。)¥18.00 (7.20折) 降价通知 定价¥25.00 9.1 2144人评分精彩评分送积分 作者 张晔,左小霞 查看作品 出版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年05月 查看作品 分类 图书>烹饪/美食>家常菜谱>汤粥 http://m.dangdang.com/touch/product.php?pid=22785133
5.家常药膳粥的做法大全## 精选海量粥品,在家喝出美味健康 ## 简单几步,在家轻松做好一份上等的药膳粥。 1、主要粥品栏目:养生保健、美容养颜、孕妇调养、降脂降压 2、同时还推出了按食材分类、按疗效分类栏目,方便用户寻找粥品 3、药膳粥,即药材与食材相配伍而做成的粥品,营养美味 4、https://apps.apple.com/my/app/%E5%AE%B6%E5%B8%B8%E8%8D%AF%E8%86%B3%E7%B2%A5%E7%9A%84%E5%81%9A%E6%B3%95%E5%A4%A7%E5%85%A8-%E5%85%BB%E7%94%9F%E4%BF%9D%E5%81%A5-%E7%BE%8E%E5%AE%B9%E5%85%BB%E9%A2%9C-%E5%AD%95%E5%A6%87%E8%B0%83%E5%85%BB-%E9%99%8D%E8%84%82%E9%99%8D%E5%8E%8B/id1048840934?l=ms
6.夏季乏困疲倦养生粥导读简介:《养生粥膳大全》是2012年天津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书籍。本书介绍各种传统清粥、软糯甜粥和经典粥等简单家常粥膳的做法,并按季节解析了饮食要点。 : 简介:《养生粥膳大全》是2012年天津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书籍。本书介绍各种传统清粥、软糯甜粥和经典粥等简单家常粥膳的做法,并按季节解析了饮食要点。 https://m.51dongshi.com/eedfrdhbhdrsc.html
7.卤菜书籍排行榜【价保11.11】【官方正版】百姓最爱吃的家常菜3600例 美食烹饪食谱大全 家常菜谱大全 家常汤煲 舌尖上的中国美食 广东靓汤 卤味 药膳 汤膳 粥膳 养生菜 川湘菜 烤箱菜 【全5册】家常菜+汤煲 ¥已有1000人评论 一下买了好多本,买来为了家人的健康慢慢的学慢慢的做,里面的说明详细,功效也很全面,而且还是彩色https://www.jd.com/phb/key_17130f6eca220727bf52.html
8.莲子粥的做法家常莲子粥的做法莲子粥怎么做→MAIGOO美食莲子粥是一道常见的汉族药膳。制作原料包括粳米和莲子,其食疗功效为健脾补肾。适用于脾虚食少、便溏、乏力、肾虚、尿频、遗精、心虚失眠、健忘、心悸等症。可作为病后体弱者之保健膳食。空腹服或当饭均吃。那莲子粥怎么做?可以一起来学习一下家常莲子粥的做法,学会了可以煮来当早餐吃,营养丰富,美味可口。 https://www.maigoo.com/tuku/504685.html
9.养生食谱书养生食谱书批发促销价格产地货源四季滋补汤煲汤书籍大全养生汤食谱营养炖汤烹饪养生营养餐美食书 复购率:7% 2年 ¥10.26成交20笔 武汉市 四季养生粥膳彩图详解养生粥da全营养粥膳烹饪食谱书居家养生书籍 复购率:7% 1年 ¥5.0成交12笔 成安县 食疗养生食谱食补大全家庭营养粥菜汤饮食调理健康书 调理健康书 https://m.1688.com/offer_search/-D1F8C9FACAB3C6D7CAE9.html
10.药膳粥的做法药膳粥怎么做恬萝姑娘的菜谱药膳粥 “说好的药膳呢,好久都没有发药膳了,感觉成天忙忙碌碌是时候该犒劳自己一下啦~ 这个是一个食养汤仿,本来是熬出来喝汤的,但是我觉得汤汤水水的没什么意思,所以加了点高粱和大米,熬成了一锅粥~ 熬得时候中药味道很重,但是喝的时候都没有了,还挺好喝的呢!”https://home.meishichina.com/recipe-219276.html
11.滋补药膳粥的做法菜谱滋补药膳粥的家常做法(全部) 更多菜谱 1滋补药膳粥 2滋补药膳汤 3补血药膳 4滋补养生粥 5滋补养生粥 6滋补乌鸡山药汤 7山药雪梨滋补汤 8淡菜山药滋补汤 9羊鞭山药滋补汤 10山鸡山药滋补汤 当季食材 1白菜 2土豆 3红薯 4山药 5藕 6豆角 7茄子 8豇豆 9扁豆 10冬瓜 热门菜单(全部) 家常菜做法大全TOP榜 https://www.xiangha.com/caipu/94625716.html
12.养生粥膳大全免费阅读(张明)全本小说网《养生粥膳大全》是一本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经典小说。《养生粥膳大全》全本小说文笔俱佳、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位读者。《养生粥膳大全》全本小说讲述的是《养生粥膳大全》运用营养学、养生学等科学原理,详细地阐述了粥膳的养生保健作用、制作方法与技巧,从传统粥膳、四季滋补、强身健体、防病http://fxtom.com/n128958
13.养生粥膳大全高粱米粥在线免费阅读看养生粥膳大全高粱米粥最新章节,高粱米粥凉血解毒,和胃健脾材料 高粱米100克,红枣4番茄小说网下载番茄小说免费阅读全文。https://fanqienovel.com/reader/7077480022772026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