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习俗

作为秋天的第一个节气,立秋自古都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一天,因此在各地都会有非常有趣的习俗,今天(8月7日)就是立秋了,立秋习俗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立秋习俗,希望能帮到大家!

立秋习俗

1、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称体重,并和立夏时体重对比。秋风一起,胃口大开,就想吃点儿好的,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所谓“以肉贴膘”。

2、称水

旧时,老百姓分别在立秋前后用同样大小的容器装满水,然后称重。如果立秋前的水重,就表明伏水重,那么秋天雨水就少;如果立秋后的水重,那么秋天雨水就多,有可能形成秋涝。

3、啃秋

啃秋,又称咬秋,汉族岁时风俗。即立秋日吃瓜。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江苏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烧酒同食,民间认为可以防疟疾。

4、吃“渣”

山东、四川等地区流行立秋吃“渣”——一种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

5、秋忙会

秋忙会是立秋习俗之一,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行,是为了迎接秋忙而做准备的经营贸易大会,其目的是为了交流生产工具,变卖牲口,交换粮食以及生活用品等。

6、秋社

秋社也是立秋习俗之一,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汉代,后世将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此时收获已毕,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答谢。

7、摸秋

夏历八月十五日,是为中秋节。这天夜里婚后尚未生育的妇女,在小姑或其他女伴的陪同下,到田野瓜架、豆棚下,暗中摸索摘取瓜豆,故名摸秋。俗谓摸南瓜,易生男孩;摸扁豆,易生女孩;摸到白扁豆更吉利,除生女孩外,还是白头到老的好兆头。

8、食秋桃

在浙江杭州一带有立秋日食秋桃的习俗。每到立秋日,人人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桃子吃完要把桃核留藏起来。等到除夕,不为人知地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9、吃“福圆”

立秋节气是台湾龙眼的盛产期。人们相信吃了龙眼肉,子孙会做大官,而且龙眼又称为“福圆”,所以有俗谚:食福圆生子生孙中状元。

10、食小赤豆

从唐宋时起,还有在立秋,必须用井水服食小赤豆的风俗。取七粒至十四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时要面朝西,这样据说可以一秋不犯痢疾。

11、吃“渣”

山东莱西地区流行立秋吃“渣”,一种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

12、悬秤称人

清朝时,那时嘉兴的民间流行在这天以悬秤称小孩的体重,再将体重与立夏时的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叫“苦夏”。那时的人们认为,既然瘦了就需要“补”,也就是立秋时俗称的“贴秋膘”。

13、立鳅

无锡人还有一种有趣的说法,就是立秋这天会见立鳅。如果秋季有大风大雨,立秋这天稻田里的泥鳅就会在水里立直。

14、吃鸡蛋

此外,立秋这天,在我国其他地区还有吃鸡蛋、桃子等习俗。鸡蛋,性平,补气虚,有安神养心的功能。

15、祈福

在常州的武进地区,立秋会举办秋会纪念猛将菩萨,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各地立秋习俗

1、山东:吃“渣”

山东莱西地区流行立秋吃“渣”,就是一种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

2、天津:咬秋

天津等地流行“咬秋”,就是吃瓜。人们详细立秋时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春天的腹泻。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

3、江苏:吃西瓜

江苏各地都有立秋日吃西瓜的习俗,称为啃秋。而立秋这天,也往往是这一年最后一次吃西瓜——人们觉得立秋后,早晚天气变凉,吃凉的东西会对肠胃产生影响,因此立秋后就不再吃西瓜。

4、东北:吃饺子

沈阳立秋当然要“抢秋膘”包饺子(吃黄瓜会越来越瘦,吃茄子会越来越胖)。在东北有句俗语:坐子不如躺着,好吃不如饺子。立秋一般是吃饺子或者包子,习惯叫“抢秋膘”。我抢你碗里的一个饺子,秋天就能体格健壮,补上夏天流掉的油水。

5、杭州:食秋桃

过去在杭州一带流行食秋桃。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6、四川:喝“立秋水”吃“凉宵”

四川东、西部还流行喝“立秋水”,即在立秋正刻,全家老小各饮一杯,据说可消除积暑,秋来不闹肚子。而川东的传统习俗,立秋这一天老百姓要吃“凉宵”,即用优质糯米制作、再进行冰冻的粥。一方面表达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另一方面象征夏日即将结束,秋天即将来临。

江苏各地立秋习俗

1、祈福:常州、盐城

在常州的武进地区,立秋会举办秋会纪念猛将菩萨,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另外,由于古时候,常州经常发生蝗虫灾害,在立秋当天农民也会往稻田里插上三角旗,驱赶蝗虫。在常州东门外还有喝“立秋水”的习俗,就是在立秋时刻,全家老小各饮一小杯加点红糖的温开水,据说喝了可以消除积暑,秋天时就不会拉肚子了。在盐城的民间也流传着“争秋夺福”的说法,这至少有两三千年的历史。

2、啃秋:江苏各地

立秋有啃秋的习俗,相传明代有一年,南京城里许多人长了瘌痢疮,有人便效仿庐州府崔相公之女食瓜让“瘌痢”落疤自愈的故事多吃西瓜,结果瘌痢疮果真好了。因此人们就在入秋的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久之形成习俗。民国时期出版的《首都志》记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也有迎接秋天到来之意。因此,现在江苏人,到了立秋时候,就会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因为人们相信,立秋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

3、称水:宿迁、淮安

以前,宿迁老百姓要在立秋前后用容器装满水,容器的大小要一样,然后称重。如果装的立秋前的水重,就表明伏水重,那么秋天雨水就少。如果立秋后的水重,那么秋天雨水就多,有可能形成秋涝。在淮安,湖上渔民也有立秋称水之习,根据水质轻重,推测秋水涨落,水重则是不祥之兆,旧有秋水涨,卖渔网之说。

4、贴秋膘:南京、扬州、泰州、连云港

立秋这天,老扬州有用秤称人的习俗。因为在炎热的夏天,人没什么胃口,要瘦掉一些。立秋后,人们胃口渐渐转好。“贴秋膘”,也称“抢秋膘”,即立秋这天吃各种各样的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适当进补是恢复和调节人体各脏器机能的最佳时机。

5、吃绿豆百合汤:苏州

老苏州在立秋这一天还要吃绿豆百合汤。苏州人比较讲究,吃喝也是跟着时令走。绿豆百合汤是清凉解暑的物品。尽管立秋后还可能出现“秋老虎”,但是,老苏州一般在立秋后几乎不再喝绿豆百合汤了,所以就在立秋这一天“喝个够”。

6、摸秋:盐城

立秋之夜,盐城北部地区传有“摸秋”的习俗。这天夜晚人们可以在私人或集体的瓜园中摸回各种瓜果,俗称“摸秋”。丢了“秋”的人家,无论丢多少,也不叫骂,此俗相传始于元代。

相传元末,淮河流域出现了一支农民起义军,参加起义队伍的将士都是农民出身,他们饱受元军的兵燹之苦,对兵扰深恶痛绝。这支队伍纪律严明,所到之处,秋毫无犯。一天这支起义军转移到淮河岸边,深夜不便打扰百姓,便旷野露天宿营。少数战士饥饿难忍,在田间摘了一些瓜果充饥。此事被主帅发觉,天明便准备将那几个治罪。村民们得知后,纷纷向主帅求情。为发开脱战士的过错,有一老者随口说道:“八月摸秋不为偷。”那几个战士因此话而获赦免。那天正好是立秋节,从此留下了“摸秋”的习俗。

7、洗温水澡:苏州

在立秋这一天,老苏州有早上洗温水澡的传统,有的时候,还会从院子里的薄荷树上剪下数片薄荷叶,放在泡澡水里。立秋早上洗澡,一个秋天就不会生痱子。立秋过后,老苏州连丝瓜、茄子也不吃了,甚至有“吃秋丝瓜会耳聋”的说法。

8、立鳅:无锡

无锡人有一种有趣的说法,就是立秋这天会见立鳅。如果秋季有大风大雨,立秋这天稻田里的泥鳅就会在水里立直。所以每到立秋,有经验的老无锡人都会抓一条泥鳅放在水里,预测这个秋天会不会有大风大雨。

立秋习俗吃什么好

秋后暑气难消,仍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接着,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

民谚有: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立秋正是吃茄子的好时候。民俗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中国古老的养生之道最注重季节气候变化,四时不同,饮食起居随时变化。立秋以后气温由热转凉,人体的消耗也逐渐减少,食欲开始增加。这时候就要科学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以补充夏季的消耗,并为越冬做准备。

1、吃瓜曰:“咬秋”

杭州江南一带还有立秋日吃西瓜的习俗。过去在杭州一带流行食秋桃。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天津等地立秋时节流行“咬秋”。人们相信立秋时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中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人们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为的是清除暑气、预防痢疾。四川东、西部还流行喝“立秋水”,即在立秋正刻,全家老少各饮一杯,据说可消除积暑,秋来不闹肚子。

2、秋后进补正当时

立秋是农家重视的大节气。“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干河底”,即指立秋前刮北风,秋后必会下雨;立秋后刮北风,则冬天可能会干旱。对于过去只能靠天吃饭的农人来说,立秋的意义可就不仅仅限于吃了。莱西地区则流行立秋吃“渣”,就是一种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

按照中医理论与中华养生学,秋季为人体最适宜进补的季节,这既是对夏季损耗的弥补,也是为冬季贮存体能、积蓄能量的需要。秋季进补应选用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比如茭白、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山药、扁豆、银耳、百合等,均可起到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补益作用。

秋天果实大量成熟,瓜果、豆荚类蔬菜种类很多,鱼、肉、禽、蛋也比较丰富。人们选择食物的范围扩大了,但要注意平衡膳食。多吃温、软、淡、素、鲜的食物,生津、润燥的新鲜蔬菜和时令水果,避免凉、烫、硬、辣及油腻的食品,忌暴饮暴食,“饮食有养,贵在调配”。总之,秋季养生应以“平衡膳食、辨证配膳”为原则,进行合理的膳食搭配,才是最好的养生方略。

3、立秋的茄子最好吃

民谚有“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的说法。立秋正是吃茄子的好时候。民俗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据说有很好的养生效果。

4、家常蒸茄子

原料:酱汁(生抽、老抽、豆瓣酱,加清水拌匀),葱花、油适量。

做法:茄子洗净,切块,放在盘子里码好,蒸锅加水大火烧开后,将茄子连盘放入,蒸熟(约15分钟左右,视茄块大小而定),热锅放油,把葱花爆香,倒入拌匀的酱汁煮开,关火煮开的酱汁浇到蒸好的茄子上即可食用。

5、咬西瓜等于“咬秋”

与立春的“咬春”相类似,京津等地区立秋有“咬秋”的习俗。据说立秋时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西瓜是从西北传入中原,所以叫西瓜,有诗赞:“下咽顿除焰火气,入齿便作冰雪声。”西北立秋前后西瓜刚进入采摘期,所以立秋吃西瓜本身就是一种尝鲜。此风俗约在清代影响南方,立秋江浙沪等地的西瓜已进入末市,人们对立秋吃西瓜的原由做出了种种解释。有人讲立秋西瓜可消除暑日积结的淤气,有的人讲可以为过冬积聚“阳威”,而实际上只是北方风俗的影响而已。但有一点应予承认,那就是立秋以后,天气逐渐凉爽,西瓜上市量日趋减少,立秋日人们再吃一吃西瓜,有依依惜别之意。

6、防痢疾:唐宋人秋食赤小豆

从唐宋时起,有在立秋之日用秋水服食小赤豆的风俗——取七粒至十四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时要面朝西,这样据说可以一秋不犯痢疾。

7、赤小豆薏米粥

原料:赤小豆50克,薏米100克,莲子30克,百合2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赤小豆、薏米、莲子、百合洗净后用清水浸泡1小时;大火把上述材料烧开10分钟后,加盖焖1个小时;再次把汤烧开,然后加入冰糖,转小火煮20分钟后熄火,再焖30~60分钟即可食用。

8、粉蒸肉

原料:猪五花肉400克,炒熟的米粉100克,酱油、胡椒粉、姜水(浸泡姜末的水)、料酒、油适量。

做法:五花肉切成薄片,用油、酱油、姜水、胡椒粉、料酒、大米粉拌匀,放入碗中;蒸锅内加水大火烧开,将装好米粉肉的碗放入蒸笼,上屉用大火蒸60分钟至熟透,取出后翻扣在盘中,撒上香菜装饰即可食用。

9、“减秋膘”吃黄瓜

我国东北地区立秋有吃黄瓜的习俗,希望人们永保苗条身材。夏天天气炎热,能量消耗较大,人们普遍食欲不振,造成体内热量供给不足所致。到了秋天,天气转凉,人们的味觉增强,食欲大振,饮食会不知不觉地过量,使热量的摄入大大增加。再加上气候宜人,使人睡眠充足,汗液减少。另外,为迎接寒冷冬季的到来,人体内还会积极地储存御寒的脂肪,因此,身体摄取的热量多于散发的热量。在秋季,人们稍不小心,体重就会增加,这对于本身就肥胖的人来说更是一种威胁,所以,肥胖者秋季更应注意减肥。首先,应注意饮食的调节,多吃一些低热量的减肥食品,如黄瓜、赤小豆、萝卜、竹笋、薏米、海带、蘑菇等;其次要增加活动量,达到减肥的目的。

10、防腹泻青菜豆腐不能少

山东莱西地区流行立秋吃“渣”,就是一种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这么多食俗大都为防痢疾,足见对秋季腹泻的防范意识。

11、油菜烧豆腐

原料:油菜100克,豆腐1块,红椒1个,葱、姜、蒜、油少许。

做法:豆腐捣碎,油菜洗净切成末,葱、姜、蒜切成末,红椒切成小丁备用;锅烧热放少许油,油烧热下葱、姜、蒜末爆香,倒入豆腐泥翻炒3分钟左右,加油菜末及红椒丁继续翻炒均匀,加适量盐即可出锅。

12、高秋

除了吃西瓜,宁波立秋民俗里,还有比较特别的环节,俗称“高秋”。在镇海、奉化等地,每年立秋到来,大人们都会专门给孩子吃绿豆粥,服酒曲。立秋给孩子喝绿豆粥的传统,意在防“滞夏”。

酒曲,是在经过蒸煮的白米中移入曲霉的分生孢子,然后保温,在米粒上生长出菌丝后,就成了酒曲。这也被叫做“祓秋”,寓意孩子吃了后能长得快、长得壮。

13、啃秋

在宁波民间,立秋也被称为“高秋”。宁波《非遗汇编》中并无立秋习俗的记载,不过宁波方言中有“立秋西瓜祓祓秋,八月十六度中秋”一说,说明在这一天,宁波人最熟知、最普遍的习俗,便是吃西瓜,民间也称“啃秋”。

在宁波,立秋吃“立秋西瓜”,寓意消除暑日积结的淤气,送走酷暑,迎接凉爽的秋季。为什么要吃西瓜呢一是因为过了立秋,西瓜就要“落市”;二是因为有“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难耐,忽逢立秋,赶紧将其咬住。

14、吃立秋水

自来水还没普及的年代,在立秋当天,大人们会到河里或者井中取水,然后给小孩子喝下。这叫“吃立秋水”,民间认为,吃过立秋水的小孩,即便在秋冬时节不小心喝了生水,也不容易腹泻。

立秋后如何养生

一、起居调养

所谓“早立秋冷飕飕”、“秋前秋后一场雨”。立秋首先带来天气变化,天气将由热转凉,日夜湿差逐渐加大。此时,要注意适时添加衣被,尤其是夜间睡觉时腰腹要盖被子,以防受凉。此外,还要“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人体与自然界的变化相适应,才合乎秋季养生之道。

二、精神调养

立秋是秋天的天始,人体代谢与自然界一样进入阳消阴长的状态。此时,精神调养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要做到内心宁静,心情舒畅。

三、饮食调养

古人认为“秋天宜收不宜散”,饮食方面“秋不食辛辣”,少吃辛辣食物,顺应自然界的变化。同时,立秋湿热交蒸,饮食宜以健脾祛湿、益胃生津为法。可多食酸、甘味食物,佐以苦味食物,如胡萝卜、蕃茄、冬瓜、沙葛、莲藕、豆角、玉米、葡萄、黄花梨、龙眼、水蜜桃、菠萝、哈蜜瓜等。

四、药膳

百合莲子莲藕汤:粉莲藕250克,鲜莲子50克,鲜百合30克,冰糖适量。将莲藕洗净,切小粒,鲜莲子洗净(不去莲子心),鲜百合洗净,三者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至莲藕、莲子酥软即成,调入冰糖,即可食用。具有健脾益肺,清心安神的功效。

五、运动养肺

根据自身的体质状况,可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锻炼项目,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慢跑、呼吸操、快步走等。其中如太极拳等传统健身运动对于增加肺活量,改善慢性呼吸病患者的肺功能,练习深沉而缓慢的呼吸具有很明显的作用,是老年人、体质虚弱者、慢性病患者最佳的锻炼方法。

立秋贴秋膘的禁忌

1、不要无病乱补

无病乱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血中胆固醇增多,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2、不要虚实不分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用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保健养生虽然不像治病那样严格区别,但起码应将用膳对象分为偏寒偏热两大类。偏寒者畏寒喜热,手足不热,口淡涎多,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脉沉细。偏热者则手足心热,口干、口苦、口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

3、不要过度进补

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可取的。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过多服用维生素C,可致恶心、呕吐和腹泻。

4、不要以药代食

药补不如食补。如多吃芹菜可防治高血压;多吃萝卜可健胃消食、顺气宽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药能补脾健胃。日常服用的胡桃、花生、红枣、扁豆、藕等也都是补品中的佳品。

5、不要重进轻出

6、不要以贵贱分高低

物以稀为贵,那些高贵的传统食品如燕窝、鱼翅之类,其实并无奇特的治疗作用,而十分平常的红薯和洋葱之类的食品,却有值得重视的食疗价值。另外,凡食疗均有一定的对象和适应症,故应根据需要来确定药膳,缺什么,补什么,切勿以贵贱来分高低,尤其是老年群体,更应以实用和价格低廉为滋补原则。

7、不要长期用单一补品

专服某一种补品,继而又从多年不变发展成偏食、嗜食,这对健康是不利的。因为药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疗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会影响体内的营养平衡。尤其是老年人,不但各种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需要全面系统地加以调理,而且不同季节,对保健药物和食物也有不同的需求。

几类人群不宜贴秋膘

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拼命进补的,需要注意的人群有以下几种:

1、脾虚患者

脾虚的人常常表现为食少腹胀、食欲不振、肢体倦怠、乏力、时有腹泻、面色萎黄,这类朋友进补前不妨适度吃点健脾和胃的食物,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如茯苓饼、芡实、山药、豇豆、小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食粥能和胃、补脾、润燥,因此,若用上述食物煮粥食用,疗效更佳。

2、胃火旺盛者

平素嗜食辛辣、油腻之品的朋友,日久易化热生火,积热于肠胃,表现为胃中灼热、喜食冷饮、口臭、便秘等。这类朋友进补前一定要注意清胃中之火。适度多摄入些苦瓜、黄瓜、冬瓜、苦菜、苦丁茶等,待胃火退后再进补。

3、老年人及儿童

由于消化能力较弱,胃中常有积滞宿食,表现为食欲不振或食后腹胀。因此,在进补前应注重消食和胃,不妨适量吃点山楂、白萝卜等消食、健脾、和胃的食物。症状严重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保和丸、香砂养胃丸等。

除了阳虚体质者外,不要过多食用温热的食物或药物,如羊肉、狗肉、人参、鹿茸、肉桂等,否则极易加重秋燥。

THE END
1.粥各种的做法大全粥各种怎么做好吃家常做法【下厨房】粥各种栏目为您推荐粥各种的做法大全,粥各种怎么做好吃的窍门分享,更多好吃的粥各种的家常做法就来下厨房。https://www.xiachufang.com/category/1018846/
2.17道养生粥做法大全,收藏了慢慢学田园时蔬粥 原料:米,水,油2滴,香菇,胡萝卜,玉米粒,花椰菜,盐,昆布粉,白胡椒粉 做法: 1、首先就是把米洗净,加适量的水,滴两滴油,大火煮开后,中小火煮到米都开花,并且粘稠,如果有高汤的话,也可以用高汤来煮,味道会更鲜美。 2、蔬菜我准备了新鲜香菇、胡萝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yNjU3NjA4NQ==&mid=2247675802&idx=2&sn=2afc41d777cd347b84cb842b1409f231&chksm=fb0a9f9538024fbac618071564d5a26b590f9fff915ca8ce7babbea7f1ea5929bf67d4419572&scene=27
3.家常的清热去火粥都有哪些几款去火粥降火功效强这款粥比起皮蛋瘦肉粥更简单,主要讲南瓜去皮切块与小米一同放在锅中煮就可以了,如果家中有大枣,可以放几颗,大枣的补血效果非常好,秋冬季节适当的吃一些补血补铁的食物会更加的健康。小米又有养胃的功效,对于气血亏损、身体虚弱,尤其是产后的新妈妈们多吃一些小米南瓜粥对于恢复健康有很大的益处。小宝宝们也会非常喜爱https://yangsheng.120ask.com/article/137318.html
4.月子小米粥加什么一起熬最好31条介绍,一定要看!6、适合月子青菜小米粥家常做法 青菜粥青菜4棵,剩米饭一碗,盐1茶匙,鸡精1/2茶匙,香油1/2茶匙。将青菜掰开洗净后,放入沸水中焯烫半分钟后捞出,用冷水浸泡,待冷却后沥切碎备用。 7、有没有宝妈月子里喝红糖水的 你好,做月子都是吃小米粥放红糖,小米粥是养胃的,红糖养气补血,要是喝水还是少放点好,不要弄咸http://www.kbhchaoshi.com/cjwd/show-1674.html
5.青岛早餐西餐(西餐早餐菜谱)39、茶苑粥店 俺在青岛吃的第一家粥店了。软件大厦的旁边。江西路上,福苑小区的对面也有一家分店。只有一个感觉,吃不饱,另外生意太好了,里面相当拥挤。 40、老满客粥店 闽江二路上,*海边人很近。粥和家常菜还算不错,环境也比茶苑好。不吵,不过也得赶早,去晚了没位子,很奇怪,现在的人这么喜欢喝粥,我https://www.coffee.cn/xican/post/111266.html
6.孕妇粥类家常食谱做法大全孕妇喝粥食谱大全孕妇在孕期不喜欢过于油腻的食物,喝粥易消化,那么孕妇喝粥都可以搭配哪些食材?孕妇粥类家常食谱做法大全都有什么?孕妇喝粥要注意什么? SMY0990 (添加微信宝妈免费分享孕期知识、怎么吃燕窝对胎儿好、儿童早期教育等) 孕妇在孕期不喜欢过于油腻的食物,喝粥易消化,那么孕妇喝粥都可以搭配哪些食材?孕妇粥类家常食谱做法https://www.deyicaotang.cn/yunfu/8218.html
7.胃病养生粥的做法大全,吃什么粥可以养胃的做法,早晚养胃粥怎么做好吃,早晚养胃粥的家常做法 红枣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C,化痰止咳,祛脂降压,壮阳壮腰聪耳,安神除烦,健脾,和胃,养阴补虚,两者搭配煮粥是很有营养的养生粥,早餐吃一碗挺不错的。(收起) 食材 https://www.mala123.com/baike/135795.html
8.温暖猪肉粥家常#0元玩转这座城这家广州粥铺超棒。走进店内,环境干净整洁。粥的种类繁多,每一款都散发诱人香气。招牌及第粥,食材新鲜丰富,米被熬得绵烂,肉嫩粥滑。艇仔粥也不逊色,配料搭配得恰到好处,味道浓郁。服务人员态度亲切热情,出餐速度快,价格也很实惠,是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302497988?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9.简单营养的家常粥粥,是我国传统美食中的经典代表之一。无论是在深夜、清晨、还是在寒冷的冬季,都有人会选择一碗热腾腾的粥来填饱肚子。 在家里做粥是很简单的,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费用低廉。以下是几款简单营养的家常粥,让你可以在冬季里享受到温暖的味道! 一、皮蛋瘦肉粥 http://www.nanxiangshan.com/173718.html
10.家常粥排行榜500例(深圳市金版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编著书籍)《食物养生典丛02:家常粥排行榜500例》由我国著名医学科学家胡维勤审定推荐,精选250道超人气粥品,制作简单,美味享受,随书附送250个贴心小窍门,让你轻松享受完美生活。滋补营养好味道,好学易做巧煲粥。家常百味,营养健康,好学易做,尽享口福。反馈有用 基本信息 书名家常粥排行榜500例 定价19.80 ISBN9787544234191 页数https://baike.sogou.com/v71958168.htm
11.玉米粥的家常做法有哪些权威文章玉米粥的家常做法有哪些 玉米粥是一道家常小粥,相信一尝到那个味道,我们似乎又回到了那个无忧无虑的小时候,母亲在家熬一锅暖暖的玉米粥,舀出来一碗好香好香的味道,一直萦绕在鼻尖和嘴巴里,那是我们回忆的味道很美好,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几种玉米粥的家常做法,添加一些别的食材,可能给我们回忆中的玉米粥增添一些别https://www.cndzys.com/yinshi/jinji/932978.html
12.黑豆粥的做法黑豆粥的做法 想必良多人都晓得玄色食物仇家发有益处,实在黑豆粥也同样有乌发的感化。黑豆粥的做法除最复杂的黑豆搭配大米熬粥以外,还能够参加枸杞、首乌、红糖、苡仁等各类食材,从而黑豆粥也就具备了差别的风韵。那末黑豆粥的做法究竟有哪些呢? 家常黑豆粥的做法https://www.zhppw.com/baike/280988.html
13.最家常的海鲜粥家常版海鲜粥做法今天为大家分享一道高台名菜“海鲜粥”的家常做法,海鲜粥主要是以大米和虾仁等各类新鲜海产品为制作主料,口味清香鲜美,含有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经常食用具有健脾养胃增强免疫力等作用,也打破了人们一致认为,粥粥甜汤咸这一传统观念,下面就为大家详细的分享一下做法,喜欢的朋友快来学习一下吧https://www.xkyn.com/na/wbnewhafffbfehdhban.htm
14.五种家庭简单粥做法,美味营养又降香菇鸡肉粥 食材:鸡胸肉 适量 大米 适量 盐 少许 生抽 半勺 料酒 半勺 水 适量 姜 少许 香菜 少许 淀粉 小半勺 做法:1. 大米洗净,用清水浸泡20分钟。 2.鸡肉先切片,再切丝,装碗备用。 3.再加盐,加淀粉,加料酒,加生抽,拌匀腌制15分钟。4.香菜切段,姜切丝,香菇切片,分别装碗备用。5.锅中水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0741210711719944&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