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后,人体也在随着气候进行调节,由活跃、发散的阶段逐渐转向沉静、积蓄的阶段。很多人此时都有着“贴秋膘”的习俗,很多家庭都会准备大量的肉食来补一补,增加脂肪和营养以备过冬。那么,这种习俗还适合现代人吗一起看看吧。
1秋季饮食菜谱禁忌你了解多少
1.豆腐与菠菜忌同煮
豆腐是在豆浆中加入盐卤或石膏后制成的。盐卤中有氯化镁,石膏含有硫酸钙,菠菜中含有很多草酸,它可与氯化镁、硫酸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草酸镁或草酸钙的白色沉淀。人体不能吸收钙盐和镁盐,因此,菠菜与豆腐同煮是不科学的。
2.红、白萝卜忌同煮
红萝卜与白萝卜同煮是不科学的,因红萝卜中含有一种抗坏血酸酵酶,能破坏白萝卜中的维生素,二者合煮便降低了白萝卜的营养价值。因此,红萝卜与白萝卜要分开加工。
3.猪肉与田螺忌同食
猪肉酸冷寒腻,田螺大寒,二物同属凉性,且滋腻易伤肠胃。故不宜同食。
5.鸡肉与芥末忌同食
这两种食物如果同食后,会伤元气。因芥末是热性之物,鸡属温补之品,恐助火热,无益于健康。
6.鸡蛋与豆浆忌同食
4.牛肉与栗子忌同炖共炒
牛肉甘温,补中益气,补脾胃壮腰脚;栗子甘咸而温,益气厚肠胃,补肾气。从食物药性看二者并无矛盾;从营养成分看,栗子除含蛋白质、糖、淀粉、脂肪外,富含维生素C,每100克中高达40毫克。此外,尚含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和脂肪酸。栗子中的维生素C易与牛肉中的微量元素发生反应,削弱栗子营养价值。而且,二者不易消化,同炖共炒都不宜。
2秋季补肺润燥必吃4种食物
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
立秋后空气干燥,人容易烦躁不安。这时要多吃一些清心润燥的食物来消除秋燥,比如:梨、甘蔗、银耳、菊花、鸭肉、兔肉等,其中莲藕为首选。莲藕开胃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它富含铁、钙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质、维生素以及淀粉,有明显益血益气的功效,也可增强人体免疫力。
莲藕的食用方法“生熟两相宜”。作为水果生吃的,味道甘甜、清凉入肺;和糯米、蜂蜜一起蒸,粉红透明,软糯清润,是秋令美味小菜;和排骨炖汤,健脾开胃、营养丰富,适合脾胃虚弱的人滋补养生。但需注意寒凉体质的人忌吃。
补肺首选杏仁
萝卜杏仁干姜梨,治咳有效不求医。
按中医的理论,时脏对应,秋季属肺。立秋后是养肺、补肺或治疗肺部疾患的最好时节。补肺的有银耳、百合、猪肺、柿饼、枇杷、荸荠等。而其中当季最好的,非杏仁莫属。杏仁分甜杏仁和苦杏仁两种,甜杏仁滋润补肺功效更强。
《本草纲目》中列举了杏仁的三大功效:润肺,清积食,散滞。杏仁富含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具有润肺、止咳、滑肠等功效,对干咳无痰、肺虚久咳等症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杏仁最好与薏米按1:5的比例一起熬粥,温热时喝;和猪肺一起炖汤,也有滋养缓和之效。当然,当零食吃的烤杏仁也能适当吃一些。甜杏仁和烤过的大杏仁在超市和农贸市场都能买到,苦杏仁一般在中药店出售,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养阴首选蜂蜜
朝朝盐水,晚晚蜜汤。
进入秋季,要把保养体内的“阴气”作为首要任务。养阴的食物也有很多,比如泥鳅、芝麻、核桃、糯米、牛奶、花生、鲜山药、白果、梨、红枣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蜂蜜。中医认为,蜂蜜有养阴润燥、润肺补虚、润肠通便、解药毒、养脾气、悦颜色的功效,因此拥有“百花之精”的美名。蜂蜜是一种非常好的能量补充品,对于缓解疲劳效果显著。
蜂蜜可以直接调入温水中饮用,也可以与鲜榨的果汁混合。将雪梨挖去核,倒入蜂蜜封盖蒸熟,能补肺阴不足。在凉拌西红柿等凉菜中加入蜂蜜也很不错;蜂蜜也可和时令水果相拌,味道鲜美。
多酸首选葡萄
蜂蜜润肠又益寿,葡萄增色又年少。
“少辛增酸”是中医营养学关于秋季饮食最重要的原则之一,秋天要多酸,就是要多吃酸的水果,比如橘子、山楂、青苹果等,而要少吃甜味的西瓜、甜瓜等。
3秋季润燥养血的7大饮食宝典
甘蔗
甘蔗有滋补清热的作用,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作为清凉的补剂,对于低血糖、大便干结、小便不利、反胃呕吐、虚热咳嗽和高热烦渴等病症有一定的疗效。劳累过度或饥饿头晕的人,只要吃上两节甘蔗就会使精神重新振作起来。但是,由于梨、甘蔗性寒,对脾胃虚寒和胃腹疼痛的人不宜食用。此外,适于秋冬季吃的水果还有苹果、香蕉、橘子、山楂等。
秋季养生保健必须遵循“养收”的原则,其中饮食保健当以润燥益气为中心,以健脾补肝清肺为主要内容,以清润甘酸为大法,寒凉调配为要。下面介绍秋季饮食养生的几种方法。
海藻
海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而海苔更是含有丰富的可溶性纤维藻糖酸,可以保护人体免受放射线的伤害。
秋梨是很好的秋季水果,对于止咳、去燥有很好的疗效。
大蒜和洋葱
大蒜和洋葱能够使人精神畅快,增强人体免疫力。大蒜具有降低胆固醇的功能,常吃大蒜和洋葱会还可使人体呼吸顺畅。
姜姜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镇咳、退烧、减轻疼痛,还能有效抑制疾病。姜是一种很好的抗毒物质,能杀菌和抗霉菌,是治疗风寒和流行性感冒的有效食品。
茶疗养生法
茶疗简便,既可养生又能治病,近年来茶叶中的营养成分和药理作用,不断被人们发现,其保健功能和防治疾病功效得到肯定。在秋季,如能根据自身体质,选用适宜疗方,对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定会有益。
水果养生法
秋季气候干燥,常常使人感到鼻、咽干燥不适。这时如果能吃一些生津止渴、润喉去燥的水果,会使人顿觉清爽舒适。
这个季节带有保健医疗性质的水果,要数梨和甘蔗了。中医认为,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养血生肌、润肺去燥等功能,最适宜于冬春季节发热和有内热的病人食用。尤其对肺热咳嗽、小儿风热、咽干喉痛、大便燥结症较为适宜。梨还有降低血压、清热镇静的作用。
4秋冬进补佳品推荐
板栗
其营养丰富,果实中含糖、淀粉、蛋白质、脂肪、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板栗的药用价值亦颇高。祖国医学认为,栗子能养胃健脾、壮腰补肾、活血止血。栗子粥、炒板栗都是冬补的好食品,尤其是栗子粥,老少皆宜,用板栗50克,粳米100克,煮粥食之,栗子既能与粳米一起健运脾胃,增进食欲,又能补肾强筋骨,尤其适合老年人机能退化所致的胃纳不佳者。
红薯
红薯系粮食中营养较为丰富的食品。由于红薯能供给人体大量的黏液蛋白、糖、维生素A和维生素C,具有补虚益气、健脾强肾、暖胃益肺等功效,尤其是红薯粥很有补益作用。
藕
藕具有多种营养素,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等,生食能凉血散瘀、熟食则补心益胃,具有滋阴养血的功能。藕与红枣同食可补血养血。
5科学搭配“以素贴膘”是良方
在古时候和旧社会,物资匮乏,人们经常会有吃不饱,吃肉少的情况发生,蛋白质能量不足、营养不良的情况也很常见。而在秋季,物资相对丰富,人们往往乘此机会多吃些肉食,一来可以增加些营养物质的摄入,二来也可以御寒保暖为过冬做准备。然而,如今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饭桌上大鱼大肉已经习以为常,再往身上贴几斤肥肉,合适吗与其大鱼大肉乱贴一气,不如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补己所需。
不同的人群应该选择不同的秋补方法:对于营养缺乏、身体瘦弱和贫血的人,皮下脂肪层薄,可以根据老方法吃点牛羊肉进行温补,贴点脂肪;脾胃虚弱的人群,在进补之前首先要调理脾胃,多吃一些健脾开胃的食物,如山药、薏米、小米、山楂、萝卜等食物;对于大部分人,尤其是超重、肥胖、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人群,“贴营养,减膘肉”,科学搭配“以素贴膘”才是秋季进补的好方法。
多食颜色鲜艳的瓜果蔬菜
蔬菜瓜果的世界中颜色越深代表营养价值越高。冬瓜、黄瓜、瓠子、西葫芦、茭白,还有桃子、西瓜、香瓜这些餐桌上的常客都是寡色之物。维生素A在人体内是维持视觉功能和上皮细胞健康的重要营养素。进入秋天后若储备不足可能会引发眼睛干涩、皮肤粗糙、起皮、暗适应能力下降甚至是免疫功能下降引起腹泻和呼吸道感染。颜色鲜艳的蔬菜瓜果往往富含丰富的β-胡萝卜素,进入人体后可以转换成维生素A,不仅如此,这些艳丽的蔬菜还含有丰富维生素B族和钾、镁等矿物质。
薯类替代部分精米白面
红薯、山药、土豆、莲藕、荸荠这些块茎、根茎类的食物淀粉含量丰富,不仅能当菜肴也可以充当主食的角色。相对于谷类主食,薯类食物含更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升糖指数低,更易产生饱腹感,能有利于预防肥胖和多种慢性病。
多吃发酵类的食物
发酵类的食物是人类利用有益微生物加工制造的一类食品,如:酸奶、豆腐乳、酒酿、豆酱等。这些食物不仅风味独特,开胃爽口而且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在食物发酵过程中,保留了食物本身的营养,同时产生大量的维生素B族,提高了蛋白质的利用率,能为肠道系统补充益生菌,增强胃肠道的消化功能!
锦上添花——吃坚果
每天吃一小把坚果:松子、榛子、开心果、杏仁、花生等等都可以。这类食物含有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和锌等多种微量元素,既能帮助皮肤抵抗秋天的干燥,又不会因摄入饱和脂肪造成过血脂负荷!当然食物再好也要摄取有度,每天最好不要超过3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