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道临作为一位集编剧、导演、演员于一身的杰出的中国电影艺术家,见证了中国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为中国电影事业贡献了毕生心血。到场嘉宾回忆起当年同他一起生活、工作的场景,不禁感怀万分,他儒雅的艺术家气质、他塑造的经典银幕形象无不令人称道。孙道临精彩的艺术人生所传递出的红色基因和艺术精神也成为电影人的宝贵精神财富,照亮了众多电影人的逐梦之旅。
上海影协会员、资深影迷方敬东在会上向孙道临家属捐赠了他收藏的孙道临1948年第一部影片《大团圆》原版说明书、孙道临所有演出影片剧照剪影和孙道临参与各种活动的珍贵资料近百份。孙道临女儿孙庆原最后作了答谢发言。
任仲伦(上海电影家协会主席)
我们影协就应该用电影的方式来纪念电影艺术家和电影大师,这次纪念活动既有研讨会,又有微电影大赛颁奖,还有影片展映,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向孙道临老师致敬。成为一个伟大艺术家的前提是要对艺术有所创造,有所贡献,他既要在创作中塑造好艺术形象,又要在生活中塑造好个人形象。今天我们纪念孙道临百年诞辰,主要还是弘扬他的艺术精神,它始终是我们取得艺术成就最根本的精神动力。
郭宇涛(嘉善县文旅局书记)
老先生是家乡人民的骄傲,他一生沉浸在电影艺术中,他在舞台和银幕上塑造的一系列栩栩如生、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成为中国电影宝库中的宝贵财富。他曾说“我的根在嘉善”,他十分关心家乡的建设发展,把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电影艺术馆建在了家乡这片热土上,他是家乡人民引以为豪的好儿子。
佟瑞欣(上影演员剧团团长)
道临老师不仅是嘉善的骄傲,更是我们上影演员剧团的骄傲,他对我们剧团乃至对中国电影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在语言和电影对白上,他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好的范本,我们都要向他看齐,努力继承,不断传承。我们剧团有个朗读品牌《声影》,我们正在读一本道临老师的随笔,也希望一座能仰望到武康大楼的道临老师铜像早日建成。
孙渝烽(上海电影译制厂演员、导演)
我觉得道临老师把他的一生都贡献给中国的电影史,他是为电影而生的人,直至生命弥留之际都在说“这个戏还是要拍的,大家做好准备,及时开会”云云。他的一生念念不忘的就是拍电影。拍《渡江侦察记》,他跟厂里签协议,如果演不好,愿承担一切责任;拍《永不消逝的电波》,动真格体验老虎凳滋味;80岁高龄拍《詹天佑》,在京张铁路上走了一遍……
梁波罗(上影演员剧团演员)
道临老师在我心目中,亦师亦兄,有时甚至像父亲。他演戏的投入让我印象深刻,深受启益。在拍摄《51号兵站》时,他建议我补上“当兵”这一课,在剧中也多有提携。他晚年时曾说,一个人不拍戏,活着有什么意思。这就是他的人生信条。当下影坛,像孙道临老师这样能编、能导、能演、能唱,又能朗诵的,既是全才又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有几个?他是天上最亮的一颗星辰,永远值得我们膜拜、学习和敬仰。
在我们心目中,道临老师就是神一样或者是诗一样的存在,在中国影坛,道临老师这一款、这个范儿是独一无二的,很少有演员和他的气质、戏路是接近的,道临老师就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诗人,早在1930年代,他在上燕京大学时就爱好诗歌和翻译。道临老师表演的特性,本质上是诗的特性。
厉震林(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院长)
孙道临是一位特别高贵的人,他身上有五个关键词:自律、纯粹、励志、敬业和儒雅。一部上海电影史,即使把范围缩到最小,可能孙道临的名字都无法绕过。孙道临老师不仅是“表演艺术家”,而且是一个“大先生”,他是一个大文化人。要成为优秀的艺术家要有文化,要成为大师就需要人格,我觉得道临老师便具有高贵的人格。
吕晓明(上海影协原副主席)
从道临老师的一生可以总结出很多当代电影表演艺术家可以吸取的经验和教训。我觉得我们有生之年应该要经常回顾他的艺术成就,尤其是电影学院表演专业,应该把道临老师的作品,包括表演作品和配音作品,都拿来仔细研究,让学生好好学习。
是裕兴(孙道临生前好友)
道临老师的形象、人格在我心目中始终非常高大,影响我们几代人,甚至包括一位美国教授,他来上海以后,去孙道临老师墓地献花。他说,通过道临老师去美国讲课,为美国人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窗,我们从道临老师身上看到中国艺术家是怎样在中国生活、学习和拍电影的。
韩金梅(嘉善文化界人士)
道临老师是嘉善人,有着嘉善文化人格的典型特征——谦逊。他是一个谦谦君子,不张扬,实话实说。我把自己写的电影剧本给他看,他不仅多次为我推荐,还提出很多宝贵的修改意见,剧本最终获得浙江省影协的剧本征稿二等奖。他对后辈的无私提携真的非常令人感动。
戴雨频(嘉善县政协文史委主任)
道临老师家武康大楼与宋庆龄故居就隔着一条淮海路,有一次我们去拜访他,他说小戴你到我书房来,我让你看看我们家花园。我想你住在四楼,怎么会有花园?原来他让我坐下,望向窗外,看不到淮海路,映入眼帘的是宋庆龄故居的一大片绿化。他说你看我们家花园多大!他用幽默,不知不觉间消减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感。
朱解鸣(孙道临女婿)
岳父是一位艺术家、学者,是大家都知道的,其实他还涉猎书法、诗歌、朗诵、音乐等艺术,这些对他来说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他有这样高的艺术造诣,与他的人生经历,以及他对国家发展的认同是分不开的。他有一种强烈的愿望,要用自己的专长和专业贡献给国家,并且不断开拓。今天能有这样一个机会纪念岳父诞辰100周年,非常感谢家乡政府和人民,感谢电影界领导、同事,感谢陪伴我岳父这么多年的老朋友,感谢大家。
孙庆原(孙道临女儿)
微电影诠释“百年经典、红色传承”
研讨会后,第七届“孙道临杯”微电影大赛举行获奖作品发布会。大赛以“百年经典、红色传承”“建党100周年”和“善文化”为创作主题,旨在回顾孙道临先生的电影艺术成就,推广以“善文化”为核心的孙道临艺术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