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吸是指进食(或非进食)时,在吞咽过程中有数量不一的液体或者固体食物(甚至包括分泌物和血液)进入到声门以下的气道。
正常吞咽动作需口、咽、食管共同参与,神经肌肉协调方可完成。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咽喉部感知觉减退、协调功能不良、吞咽反射减低,减弱了防止异物进入气道的反射性动作,容易发生食物误吸。
一、引发误吸的危险因素
1.年龄
由于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口腔粘膜萎缩变薄,神经末梢感受器的反射功能渐趋迟钝,肌肉变性,咽及食管的蠕动能力减弱,这些衰老性、退行性变化容易导致老年人的吞咽功能障碍而发生误吸,所以高龄是老年人误吸的重要因素之一。
(1)颅脑病变,如颅内肿瘤、颅脑外伤、脑血管病变、脑干受损、颅内压升高、帕金森综合征、癫痫等;
(2)神经肌肉病变,如急性感染性神经炎,喉神经受损,重症肌无力等;
(3)咽喉及其邻近部位病损,如声带麻痹,喉外伤,咽喉及头颈部手术等;
(4)呼吸功能不全的病人,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
3.体位
老年患者的体位与误吸有一定的关系,长期卧床的老年病人鼻饲体位在15-30°,会增加反流物及分泌物逆流的机会导致误吸,床头角度40-60°能有效减少误吸发生率。
4.进食方式
进食过程过快、过急、过多或注意力不集中等都增加误吸的机会。
二、误吸的预防
1.食物要求
流质与固体分开,水分多的流质饮食容易引起呛咳和误吸,因此,有吞咽困难的老人应选择半流食,如蛋羹、稠粥、菜泥、酸牛奶等,同时注意食物温热适宜、色香美味以促进食欲引起反射。
在护理院咀嚼功能障碍的,我们可以用剪刀将食物剪碎,防止老人发生哽噎,护理员在旁边看护,并叮嘱老人小口、慢慢吃,不能着急。
对于一些脑血管疾病的老人通常是吃粘稠的食物没有问题,但饮水或果汁呛咳。我们从粘稠的米糊、匀浆膳、稠粥逐渐过渡到比较稀薄的米粥、果汁,再过渡到牛奶、饮料、水等。
给咀嚼困难老人将食物剪碎的五层剪刀,在小的容器如餐盘或者碗内就能将食物剪碎,非常好用。
先将老人喜欢吃的饭菜打到餐盘里,端给老人看,引起老人食欲。再用五层剪刀在老人面前将食物剪碎,这样既增加了老人的食欲,又降低了噎食和误吸的风险。
我们护理院专为一些没有咀嚼功能且容易发生噎食的老人准备了糊糊。像蔬菜、牛肉、蛋类、虾、米饭都可以榨成糊,保证老人营养的同时有效预防误吸。
2.进食体位
老年人进食体位应以舒适、方便进食为原则。
一般采用坐位或半卧位,卧床的老年患者应抬高床头30-45°。头稍微低下一些,喂食者站于病人的健侧,食物尽量放在健侧,进食后不宜立即平躺,应保持坐位或半坐卧位30min以上,防止食物反流。
在护理院一般我们在餐前半小时将老人的排便排尿、翻身、扣背、吸痰、整理床单位的工作全部完成,餐后半小时之内也尽量避免有过多的体位变化,有效减少胃反流的几率。
上面提到头稍微低下一些,为什么?我们看一下这个解剖图,气管在前面,食管在后面,仰头时气道是打开的,增加了误吸的几率。头低下一些,关闭气管,呛咳的几率会大大降低。
3.进餐注意事项
进餐时认真,避免情绪激动。环境不嘈杂,不看电视,不引起分心,不说笑不聊天不训斥,专心吃饭。尤其很多认知症的长辈,中途会忘了吃饭,我们就应该不断地给予提醒,保证营养摄入、保证吃饱是基本原则。
4.给有吞咽困难的老人喂饭
可先用勺轻压舌面,刺激舌的感觉和运动;每勺的食物量不要太多,速度宜慢,使老人充分咀嚼和吞咽。避免两口之间的重叠,一定要上一口完全下咽以后,再进食下一口,这样不至于让老人过于疲劳引起误吸。
5.喂食后检查口腔内是否有食物残留
若有及时予以指导,帮助其彻底清除,不然含在口腔也容易发生误吸。
6.早开始管喂饮食
有严重吞咽困难及意识障碍的老年患者,应及早给予管喂饮食,避免哽噎和误吸的发生,病情好转后,逐渐过渡到照顾者协助进食或自主进食,要注意观察患者进食情况。
三、发生误吸怎样急救处理
我们护理院每天进行学习、培训、演练,误吸的急救处理就是其中的一项,进行应急演练培训时拍了几个图片供大家参考。
1.食物量少,发生轻度的哽噎。立即适量饮水,可使症状缓解。可按压上腹部使胃内压上升,促使食物逆行,或指导老人置于弯腰体位,用叩背法(左手护在前胸,右手拍打腰背),迫使食团排出。
2.紧急的情况下可以握拳放于患者的剑突下,向膈肌方向用力冲击上腹部,造成气管内强气流,使阻塞气道的异物咯出,此种方法对冠心病和高龄老人禁用。
3.发生误吸时,应立即停止进食水。指导老人置于右侧卧位,放低头部,用拍背和刺激咳嗽的方法,协助老人排出异物。一旦发生严重的误吸或哽噎,应就地抢救,迅速清除老人咽部异物,疏通呼吸道。
4.以上方法无效时,应尽快采取喉镜或纤维支气管镜下取异物,必要时进行气管切开,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
答疑环节
患脑血管疾病的老人鼻饲三个月了,现在状态还可以,能不能撤掉胃管?什么情况下可以考虑撤掉胃管?
答:直接摄食训练,需要老人的意识状态完全清醒,全身状态相对稳定,能产生吞咽反射,少量的误吸误咽能通过咳嗽咳除。这样才能考虑训练老人由口进食。
进食时,姿势很重要。仰卧位30-60度角,头部前曲;侧卧位要选择健侧卧位;坐位时要头颈前屈、躯干伸直。
食物选择也很重要。选择食物应由易到难,由稀烂到固体,由糊状到液体。一些脑血管疾病的老人通常是吃粘稠的食物没有问题,饮水或果汁容易出现呛咳。我们应该从粘稠的米糊、稠粥、匀浆膳逐渐过渡到比较稀薄的米粥、果汁,再过渡到牛奶、饮料和水等。
注意不能用吸管。因为有的老人不会吸,有的则会吸一大口,呛咳的几率很大。应该用杯子或小勺,每次少量。并且我们照护者帮助老人拿杯子,控制水量,减少呛咳的几率。
当然这是一个慢功夫,每天都这样先由口进食,老人吃累了,剩下的再用鼻饲管进食,既保证老人的营养,也进行了功能锻炼。
然后观察老人吃的量,如果和我们鼻饲的量差不了太多的情况下,就可以撤掉胃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