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背后的行业性原因是,两轮电动车市场的高端化,暂时失败了,行业退回到内卷旋涡,卷颜值、卷性能、卷科技,最终还是要卷价格。
像摩托车和新能源汽车一样,出海,能否成为两轮电动车市场,新的增长点?
业绩分化
去年,爱玛总销量1074.15万辆,同比下降0.29%。其中,电动三轮车销量增长超六成;核心业务两轮电动车下降2.06%,少卖了超过20万辆。
经济形势影响下的消费趋势变化,两轮电动车新国标的深入推进,以及愈演愈烈的行业竞争,时刻影响着行业发展趋势。随着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市场竞争从大卷小,演变成了大卷大、快卷慢。
两轮双雄还算是稳住了座次。它们身后的二线小巨头们,已经开始了大逃杀之旅。2021年,两轮电动车行业3-5名分别是台铃、金箭、新日,仅仅过了一年,这个座次便演变为台铃、新日、绿源。
所以,2023年,两轮电动车第二梯队的格局,可能再次发生较大的变化。
巨头集结
1995年,国内第一辆轻型电动车在清华大学问世。次年,在宁波大学担任教职的倪捷、胡继红夫妇,耗时三个月,在一间简陋的地下室,手工改造出了第一辆电动车自行车。他们在2003年创立的绿源,成为中国电动两轮车行业的开创者。
经过早期的产业试验阶段,两轮电动车在2005年之后的十余年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到2013年,全国产量达到3695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接近15%。
进入成熟期后,2014年-2017年,我国电动自行车产量出现小幅回落,直到2018年,再次止跌回升。
行业新变量,在2019年降临。当年4月,电动自行车“新国标”正式实施,对整车质量、尺寸、最高速度等作出严格要求。全国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对超标存量电动车设置了3-5年过渡期。过后,超标电动车将无法上牌、上路。
“新国标”实施后,电动车行业开启大浪淘沙。全盛时期,中国内地有2000家电动两轮车制造商;到2022年,只有约100家符合新国标要求。
继续内卷
电动车“新国标”的执行期,预计在2024年底结束。近期,江苏等地大量电动车门店关闭,大批量电动车被禁行,正是与此有关。
随着“新国标”即将执行到位,电动车市场将再度转入存量阶段。面对预期之中的销量增速下滑,头部电动车厂商们,纷纷瞄准了高端化。
但是,两轮电动车市场的高端化,遇上了全面的消费降级。
从两大巨头的销量分布来看,都呈现出了低价电动自行车销量增长、高价电动摩托车销量下降的趋势。
同期,爱玛电动自行车出厂均价1689元,较上年增加12元;电动摩托车(电动踏板车)出厂均价2161元,较上年下降24元。
另外,这也说明,从行业角度而言,这几年两轮电动车市场的高端化,基本宣告失败了。
两轮电动车的核心使用场景就是代步,场景限制,锁死了它的价格上限。如果花上万元买一辆两轮电动车,为什么不去看看五菱?传言它马上要推出的新品,也就1万多块钱。
所以,两轮电动车市场,仍然回到了极致内卷的状态。卷颜值、卷性能、卷科技,最终还是要卷性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