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期月度经济概览德勤中国

在二季度数据发布后,2024年的增长目标是否仍然能实现?面对房地产持续整合而导致的消费疲软,政策回应会是什么?抛开周期性因素不谈,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路线图是什么?在经济转型期间,为缓解改革阵痛,是否应该采取再通胀政策?最近全球金融市场受日本央行加息和美国经济预期放缓影响触发动荡,是否会让这种逆周期政策变得更加必要?

从二季度经济数据来看,GDP增速由一季度5.3%的高速增长回落至4.7%,上半年累计增速正好达到全年5%的目标。但如果房地产行业在未来几个月持续衰退,那么为了实现2024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将需要更为强劲的额外刺激措施。

图:贸易协定促使亚太区域内经贸关系加深

在7月15日至18日召开的备受瞩目的三中全会上,政策制定者强调“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即今年GDP增长“5%左右”),并承诺提供政策支持——即精准有效的货币宽松和进一步发力的财政政策。中国人民银行已于7月22日将一年期LPR下调了10个基点(从3.45%降至3.35%)。

德勤认为,考虑到房地产低迷和劳动力市场疲软,国内通胀风险很小,所以应进一步降低短期利率。不过,如果不能容忍人民币汇率在更大范围内波动,那央行几乎没有空间实施显著的货币宽松。有趣的是,在中国最近降息后,人民币对美元有所升值(从7.28至7.13)。我们认为人民币的反弹更多是由于日元的回升引起的(从数十年间的低点161回升至142);而由于今年以来日元一直是支撑资产市场强劲反弹的主要融资货币,日元汇率的突然逆转令全球金融市场出现震荡。由于中国资本账户未完全开放,在货币政策杠杆上确实有操作空间;但一个更灵活的人民币汇率将给中国央行更多空间来降低实际利率。

总体而言,全会强调了政策的连续性,并设定了2029年为最后期限,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80周年,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在具体举措方面,将退休年龄延长至65岁(针对1990年以后出生的人)是改善劳动力流动性的正确方向。另外根据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的表态,要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这是放宽居民户籍制度的重要举措;韩文秀还表示,中国将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此举似乎表明政策制定者对与发达国家(部分国家政治风向正向右倾)的贸易紧张局势持相对清醒的态度。

展望未来,美国大选的结果无疑将对全球贸易(不仅仅是中国)构成重大风险。美国似乎广泛接受关税,认为如果能在本地创造更多制造业岗位,消费者付出更高的价格是值得的。但问题是,如果美国针对电动车和光伏(这被视为拜登政府为了竞选而做出的举措,而这些商品仅占中国对美出口的2%)以外的中国商品征税,中国应该怎么做?特朗普已表态要对中国商品征收60%的关税,并对来自世界其他地区的进口商品征收10%的关税。这种威胁也很可能是竞选言论,但随着美国经济放缓,美国政府不太可能放下关税大棒。

回到经济状况,二季度不平衡的复苏显然增加了推出更有力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可能性。如果以美联储为首的主要中央银行准备解除激进的紧缩政策(或有国家在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之前降息),那么中国央行应该加入全球宽松的大合唱。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要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增强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和意愿。除了要更大力度推动大宗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预计也会出台针对消费者的额外补贴。此次会议重申要“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并强调要主动应对经济转型的挑战,表明下半年可能会出台更多的经济提振政策。

科技、传媒及电信中国AI应用加速出海步伐近期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至2023年,中国生成式AI专利申请量超3.8万件,居世界第一,是美国的6倍。而斯坦福大学今年发布的人工智能指数报告也显示了2023年知名人工智能模型中有15个在中国。截至今年3月份,中国10亿参数规模以上的大模型数量已超100个,行业大模型深度赋能电子信息、医疗、交通等领域,凸显了中国在全球AI领域的重大贡献。

图:2024年5月全球TOP50的AI产品访问量环比增长情况

而国产AI出海的另一端2B产业级应用,中国制造企业正在设计研发、流程管理、产品质检、客户服务等各个环节进行突破。由于中国在医疗、金融、零售、汽车等领域已经拥有较为成熟的AI解决方案,正在向更加成熟更加全面的智能化模式蜕变。商汤、旷视、科大讯飞、依图等人工智能企业已部署海外市场,在东南亚、沙特等区域提供2B产业级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目前出海AI赛道处于应用层产品快速迭代期,东南亚与非洲已成为出海主要市场。中国AI应用出海参与者包含互联网大厂(字节跳动、百度等),出海“老兵”(万兴科技、易点天下),年轻的创业者与独立开发者(Meshy、PixVerse)等,还有一些创业团队则直接在海外设立公司(Heygen)。

图:AI出海部分产品梳理

而国内AI产品出海的背后原因主要有四个逻辑:一是全球市场总量较国内单一市场大,企业估值提升需更广阔的市场;二是海外无论是2B还是2C用户,其付费意识以及付费能力更加强劲;三是应用程序的工程化开发能力是中国企业出海的传统优势,而此势头在生成式AI时代将更加凸显。四是海外监管相对而言较为宽松,例如在海外做社交AI聊天产品,所面临的监管风险比较小。

尽管态势良好,中国AI应用出海正面临两个方面的挑战,一个是技术封禁,一个是商业模式变现。在技术层面,美国OpenAI已通知将从7月9日开始禁止中国的开发者获取的工具和软件,将对借助OpenAI大模型套壳创业的公司带来较大的打击,因在国内对接OpenAI官方提供的API始终面临随时被封禁的风险。再者,开发者短期的变现路径并不明晰,2023年全球非游戏移动应用内购收入为531亿美元,而AI应用内购收入仅为17亿美元,AI应用在市场的渗透比例仍然较低。

因此,对成本复杂、管理路径长的出海企业来说,如何靠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布局生成式AI更需谨慎。中国AI企业在出海过程中需要制定系统化、全面的战略,确保技术和产品能够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同时应对各种潜在的挑战:

面向未来,生成式AI有望成为重塑中国和世界产业的关键力量,但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只有制定与业务深度融合的AI战略、加速人才转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才有可能充分释放新一代人工智能机遇所蕴含的巨大经济价值,在更广阔的全球AI市场中获得更多机会。

消费文旅消费:消费结构快速变化下的市场新增量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上半年国内消费数据。总体来看,当前消费仍然呈现弱复苏的态势。2024年上半年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其中餐饮收入同比增长7.9%,商品零售增速为3.2%。实物消费方面,必选消费品整体保持较快增长,其中烟酒实现两位数增长;可选消费品类增速出现较大分化,服装鞋帽、化妆品、金银珠宝增速进一步放缓,上半年分别增长1.3%、1%和0.2%。同时,体育娱乐用品和通讯器材分别增长11.2%和11.3%,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图:2023上半年与2024上半年人均消费支出各细分项占比和增速

同时,入境游热潮也推动国内消费回暖。在免签政策、支付便利化等利好因素影响下,海外社交平台掀起了中国旅游的热潮,吸引了大量外国游客来中国观光旅游。携程数据显示,今年暑期入境旅游订单同比增长100%,可免签入境中国的法国、意大利、德国、马来西亚、泰国等国游客入境游订单整体同比增长1.5倍。

当前市场对于文旅消费的市场潜力信心较强。据迈点研究院不完全统计,截止2024年第一季度,国内文旅集团投资签约项目数量达到62个,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近三倍。投资金额达到45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5%。同时,多地政府旅游收入也设立了较积极的旅游收入目标。

表:2024部分省份旅游收入目标

虽然当前消费市场受宏观经济周期性放缓的影响整体复苏偏弱。但市场仍然存在诸多结构性增长机会。企业应该积极拥抱数字化,借助AI、大数据等新技术、新工具,提升对消费者和市场趋势的洞察,以适时应对市场变化。

汽车汽车价格战展望:车企逐“量”转向求“质”自2023年年初以来,中国汽车产业价格战已持续一年半。今年年初新能源头部车企提出“电比油低”口号,并相继推出低价车型,使价格战再一次升级,不仅涉及企业范围更广,折扣深度也较去年明显扩大。价格战是当前汽车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供需不平衡的缩影;同时也是新旧技术交替、竞争格局重塑的阶段性特征。展望下半年,汽车价格战仍将延续但降幅有望收窄,车企将调整中国市场的销量预期和生产计划,回归价值竞争。

有效需求不足叠加油电发展不均衡激化价格竞争

今年价格战范围和折扣幅度都较去年明显扩大,主要受到整体经济低迷、消费者收入增速放缓且消费信心不足、产业交替(购置税政策延期使插混较油车有明显价格优势)等影响。年初以来,燃油车促销力度一路走高,到今年6月折扣率已经扩大到21%。相比之下,新能源汽车折扣率在4月创下高点后已经逐月收窄。

图:2024年1-6月乘用车平均折扣幅度(按动力类型)

降价边际效应递减、行业利润面临挑战

降价对提振销量的边际作用在进一步递减,消费者观望加剧。例如燃油车销量增速在一季度价格战刺激下短暂回正后又陷入负增长,且跌幅持续扩大,上半年累计销量同比下滑11%。具体企业看,日系、德系等燃油车占比高的车企销量均呈现不同程度下滑。

与此同时,降价对品牌形象和经营质量带去负面影响。例如今年前四个月汽车制造业的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营业总收入)为4.6%,低于去年年末水平(5%),较2018年(7.3%)也相去甚远。企业层面看,仅头部新能源车企保持较高的营收和利润增速外,多数传统车企毛利率和净利率均出现下滑。价格战也拖累了经销商集团的财务表现。

此外,价格战损害品牌形象,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24年6月中国汽车保值率报告》显示,各品牌保值率全面显著下滑,其中豪华品牌降幅扩大。消费者对合资品牌的认知转向负面,使得厂家后续新品定价处于被动局面。

图:2018-2024汽车制造业销售利润率

价格战趋势判断

整体来看,在消费需求疲软和新旧产业交替下,价格战还将持续,但优惠幅度有望收窄。燃油车厂商或考虑下调其未来几年中国市场的产销目标,重“质”多于重“量”,回收其促销和返利政策。而新能源汽车在购置税政策继续向好、竞争格局向头部集中的背景下,价格会趋向稳定。

THE END
1.乘联分会:预计11月狭义乘用车零售240万辆,新能源128万辆车市第4 周车市预计日均销量12.06 万辆,同比-10.6%,环比 23.7%。 乘联会分析称,与去年的前期低迷,月底集中冲量不同,今年 11 月车市旺季特征明显,月底翘尾效应较弱。最新调研结果显示,月中整体车市折扣率约为 24.1%,环比上月基本持平,终端优惠及促销政策力度无明显变化。https://www.163.com/dy/article/JHHU0JOE0511B8LM.html
2.人均汽车销量中国每万人200辆可见主流发达国家人均汽车销量在每万人300辆以上,中国14亿人口,要达到主达国家人均汽车销量水平,年汽车总钋、下一个达到4200万辆以上,还需要比2017年2888万辆的高点再增长50%以上。 这是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其实广大发展中国家人均汽车销量还在每万人100辆以下。比如: 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288890016360170020
3.汽车人均销量对比理想股票技术论坛对比不同地区的汽车人均销量,分析汽车销量的变化趋势,展示汽车市场竞争格局及不同品牌间的销量差异。 ,理想股票技术论坛https://www.55188.com/tag-thread-8811771-1.html
4.从2024年10月人均汽车销量看,中国已经离西欧不远了真车评 懂行情 百度旗下汽车信息与服务平台首页 车型库 经销商 搜索 app下载 登录 注册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从2024年10月人均汽车销量看,中国已经离西欧不远了 https://www.yoojia.com/video/374695798309885384.html
5.8点见销量0增长,还不降价?中国汽车行业“寒冬”来了?上海车展正在如火如荼举行,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以及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等大佬均出席了央视《对话》栏目,深度解读了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 全国2019年销量增长率 徐和谊:3-4% 曾庆洪:3-5% 智能网联的发展会带来新的生机 https://news.cctv.com/2019/04/18/ARTI8rGhIEm4rPkYLHmVVzDb190418.shtml
6.2024年汽车行业年度投资策略:把握汽车出海及智能化产业升级机遇产业周期维度(10 年以上),中国汽车行业已经度过了销量增速最快的黄金十年(2000-2010 年),总量从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行业增速放缓但长期的保有量、销量仍有空间,当前我国汽车行业千人保有量为 224 辆/千人,经过对人均GDP和人均公路里程的国家对比分析,我们给予成熟阶段(发达国家汽车工业成长期进入成熟期平均年限 20https://www.vzkoo.com/read/202411257dbad2cd46791b1a748b2524.html
7.两万字长文!管清友团队:新能源汽车2022年度展望下游整车估值双逻辑主线确认。一是传统车企“制造”估值逻辑变为了“消费”逻辑,估值中枢和汽车销量呈现正相关关系,高市份额带来高利润增长预期;二是部分汽车新贵和造车新势力公司估值呈现“科技”逻辑,技术壁垒高与产品体验佳的汽车企业可以得到更高的估值。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51184
8.「盖世汽车资讯」汽车行业资讯汽车新闻汽车销量盖世汽车提供及时全面的:汽车销量、汽车资讯、汽车行业新闻、汽车销量排行榜、新能源汽车资讯、电动汽车资讯、汽车新闻等,分分钟知晓汽车行业动态与趋势!https://auto.gasgoo.com/
9.2021全球十大汽车销量国汽车销量最高的国家世界十大汽车销量国韩国是全球汽车行业最重要和最先进的国家之一,有起亚、现代、韩国通用汽车(前身为大宇汽车)、双龙汽车等品牌,自1988年韩国年产量首次突破100万台以来,韩国不仅是世界十大汽车生产国之一,也是世界十大汽车销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以汽车出口为主,2021年韩国汽车出口205万辆。但韩国人口只有0.52亿,国内汽车市场必然不会太大。https://www.maigoo.com/top/429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