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汽车消费市场的逐步对外开放,汽车发达国家的金融资本和先进的管理技术大量涌入我国汽车产业,民族工业将在整个汽车产业链条上展开与外资企业的竞争,围绕汽车金融所展开的服务,必将成为今后我国汽车市场竞争的焦点。汽车金融是汽车生产厂家、经销商和消费者之间的纽带和核心,是围绕汽车生产、汽车销售环节的一系列金融服务,伴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汽车金融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汽车金融研究现状模式
一、国外研究现状
但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发达国家的带来很大的冲击,汽车行业也不例外,2008年至2009年间,欧洲的汽车销售额下滑了20%,很多汽车金融公司面临着破产的威胁。金融危机引发了汽车金融产业的重组,也推动着产业的升级,诸多汽车金融公司开始转移发展的重心,由传统的汽车贷款向附加值更高的汽车服务和类似的银行业务发展。
综观国外汽车金融的百年发展历史,汽车金融基本经历了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这3个阶段体现了汽车金融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汽车金融的“泛化模式”
这是汽车金融的初期形态,是以增强汽车消费市场的成长性、拓展汽车消费市场的总量、助长汽车消费能力为直接目标的信贷融资模式,其实质是以信贷工具为基本手段来达到汽车消费量的扩张。“金融对汽车产业的泛化”是从横向来衡量汽车金融对汽车产业的渗透和影响。金融作为现代产业和经济的核心,经历了从最初游离于汽车产业之外来提供有限服务,到完成同汽车产业的混合生长,最终以汽车产业的支配性力量引导整个产业发展的历史过程。
汽车金融一般是在汽车产业已经形成一定的产能规模,一方面,由于社会的汽车消费能力难以跟上汽车产业的进一步扩张;另一方面,基于对汽车产业愈来愈大的非规则流动资金的有效管理需求的情况下出现的,通过产业资本同金融资本的相对专业化的分工及融合生长,旨在发挥金融的作用来发展汽车消费市场。汽车金融的泛化过程,就是汽车金融沿着汽车产业发展的全过程,即生产、流通及消费的轨迹,理顺汽车产业内部的资金流动和融通关系,形成最佳的资金运动路线;同时沿着汽车营销的链条,按照汽车生产商、汽车经销商、汽车消费者、汽车服务提供商的顺序,形成优化的金融资源运动路径。
以上两者资金运动形式的统一,构成了汽车消费群体的增长和扩大的市场化力量。在汽车金融的“泛化模式”中,汽车信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提供汽车消费信贷,发挥金融“过桥”作用,帮助大部分不具备现实汽车消费能力的客户提前实现对汽车的消费;通过对汽车直接消费和汽车关联消费的带动,发挥金融的“杠杆”放大乘数作用,推动全社会的金融资源向汽车产业优化配置;发挥金融投资的现金流量管理作用,对汽车产业各个环节特别是流通和消费环节以非规则形态存在的大量现金流进行投资收益化的匹配和管理,达到节约、效益和风险管理的作用。
(二)汽车金融的“深化模式”
(三)汽车金融的“混合模式”
这是汽车金融相对完备、成熟的形态,是建立在以实现汽车产业金融化为目标的汽车金融的“泛化与深化”有机统一的形态,同时是汽车金融从横向和纵向角度对汽车产业全面扩展、渗透和深化的过程。“混合模式”实现了量和质的统一,是以汽车产业全面金融资本化为标志的。
二、国内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1]张琦.X汽车金融有限公司对公业务客户贷后管理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
[2]邱雨.我国汽车金融公司发展模式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3,(4).
[3]林吉红.浅谈汽车金融公司在中国的发展之路[J],中国外资,2013,(1).
试谈国内汽车金融服务业发展对策
【关键词】汽车金融服务现状对策
汽车销售中的分期付款业务逐渐带动了汽车金融服务的发展,汽车金融指的是在汽车生产、销售、使用过程中,由金融及非金融机构向汽车生产、流通及消费环节提供的融资及其他金融服务,包括对生产商、经销商提供的短期融资、库存融资和对用户提供的消费信贷或融资租赁等,是汽车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中所涉及到的资金融通的方式、路径,包括从资金供给者到资金需求者的资金流通渠道[1]。
中国是一个汽车消费大国,根据研究,将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市场。汽车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一个新的关键点,我们正在进入汽车需求量大的时期。但是在现在国内的汽车金融服务业中仍存在一些不容乐观的体制性和消费性环境,虽然金融以及非金融机构都在为金融服务的发展采取实践,但是收效甚为,效果不佳。由于市场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缺乏相应的业务风险控制和金融监管经验。所以,营造有利于我国汽车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制和消费环境,是当前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中国汽车金融服务业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二)中国的金融监管还不到位,个人信用体系建设还不健全,金融体制还有待完善加强
汽车金融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整个国家金融体制的大环境。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刚刚起步,金融体系不是很健全,这也极大地制约了汽车金融服务的发展。汽车消费信贷的坏账率很高,除了信用体系不健全之外,金融监管的不到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是部分放贷机构坏账率很高,贷款者不还款的现象屡屡发生,给商业银行敲响了警钟。
(三)中国汽车金融服务市场中,汽车金融公司的优势得不到发挥,商业银行占据着主导地位
汽车金融服务业发展比较完善的国际车贷市场中,汽车金融公司是该行业的主体,因为他们对汽车行业比较熟悉,而且对市场变化比较敏感,能使防范汽车信贷风险的本能更强大。而且汽车金融公司与汽车制造厂商的结合更紧密,跟银行相比,汽车金融公司有技术懂市场,开展业务更专业,在售前售中售后都能与购车者保持密切联系,更容易掌控风险[2]。
(四)中国的汽车消费信贷金融服务模式局限于传统的分期付款销售
二、中国汽车金融服务业发展对策
(一)改善汽车金融服务业发展的大环境
(二)汽车金融服务机构之间的角色定位需要强化
(三)拓宽汽车金融服务的融资环境
(四)发展专业化的汽车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1]刘志迎,邓丽君.国内汽车金融服务业发展对策[J].金融视界.
[2]廉正,张永庆,李星.中国汽车金融服务业:发展问题及对策[J].企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