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拆懂车帝,字节在赌什么?界面新闻·JMedia

懂车帝是否会步易车、汽车之家的后尘?

文|镜观台胡莹

编辑|曹慧敏

懂车帝“单飞”,燃起了字节跳动分拆上市的新野望。

日前,据媒体报道,懂车帝的运营公司“北京懂车帝科技有限公司”已完成业务结构调整,今日头条已退出懂车帝公司的股权架构。

不过作为汽车垂直平台,先后登陆资本市场的易车网和汽车之家已是前车之鉴,一家私有化后卖身腾讯,一家二度上市后仍尽显颓势,懂车帝是否会重蹈覆辙也未可知。

目前,懂车帝正从卖车转型养车业务,从轻资产的线上模式转型重资产的线下投入。这种全面转向投入大周期长的C端业务,也面临重重压力。

尽管懂车帝的上市仍是传闻,但作为字节跳动众多“练习生”中少有的幸存者,懂车帝的独立再次燃起了字节跳动分拆上市的新希望。

人们对于懂车帝上市的信心,更多来自于其高于同行的增速和背靠抖音这颗大树。

懂车帝脱胎于今日头条汽车频道,2017年上线独立App;2018年1月,今日头条的汽车频道更名为懂车帝频道。

也是在这一年,懂车帝切入汽车交易市场,推出了SaaS服务系统“卖车通”。卖车通是一款专为汽车经销商设计的、可实现个性化营销的智能集客系统。2021年,懂车帝推出了卖车通独立App,为汽车经销商和有售车资质的认证企业提供交易服务。近期懂车帝也开始从线上走到线下,在重庆开了首家懂车帝线下体验店,提供展车和卖车服务。

随后,懂车帝还布局了二手车业务,并进军二手车线下交易领域。

2023年7月,懂车帝更是和抖音二手车业务融合,双方用户规模达到1.47亿,活跃商家账号8.8万个。自此,懂车帝不断升级壮大。

业务的拓展带来了流量的飞速增长。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截止到2023年上半年,懂车帝目前的用户规模在2860万,对比2022年12月,App流量增长了14.6%。在汽车之家、易车、懂车帝三个平台中,懂车帝的用户增长最为显著。

据数据研究机构极光发布《2023年Q3移动互联网行业数据研究报告》显示,汽车资讯平台2023年Q3季均DAU(日活跃用户数据)对比,第一梯队汽车之家、懂车帝、易车分列前三。

懂车帝的后来居上,使之成为业内名副其实的黑马。

从成立起,懂车帝搭建了针对汽车产品力的评测体系。但2023年底的一场冬测活动,让懂车帝真正爆火出圈,也使其遭遇了滑铁卢。

在懂车帝公布的冬测成绩中,问界M7增城版的续航达成率排名垫底,仅为31.6%;长城的哈弗猛龙的续航达成率仅为35.83%,排名第十二位。

这份榜单一经发布,华为、长城、吉利等品牌纷纷表示质疑,称该测评过程不科学、不严谨,结论不令人信服,不仅误导了消费者,还伤害了懂车帝自身的公信力。

尽管进行了态度强硬的回应和表态,但懂车帝仍无力平息这场风波,其冬测的公信力和口碑也因此事件受到严重质疑。

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启明对镜观台表示,对比来看,易车、汽车之家的内容和架构已经越来越跟不上智能电驱化的新赛道,其商业模式的空间也越来越有限。而懂车帝在字节系的流量加持下,已经算是异军突起,业内影响力也基本超过了其他两家。“不过,懂车帝同样面临着商业模式的逻辑问题——在内容运营方面,收钱就不能保持中立,不收钱又不可持续,因此才会出现‘冬测门’事件。”

其实媒体评测的存在还是必要的,因为人们的潜意识里会对独立第三方的信息更加信服,用户也希望熟悉专业人士能带来专业的评测与鉴定。但如果丧失了客观性,其信用基础势必会受到冲击。而对于正在走“将线上流量导流线下”路线的懂车帝,此次事件也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其主营业务的根基。

风波未定,懂车帝未来能否顺利上市尚不可知。但参照汽车之家和易车,汽车垂直平台的上市之路并非坦途。

易车作为国内最早的汽车垂直平台,由蔚来创始人李斌于2000年创办。成立10年后,易车公司漂洋过海,于2010年在美国挂牌上市,一跃成为纽交所上市的汽车互联网第一股。2015年,易车股价冲上98美元的高点,但随后再无起色。上市10年后,易车宣布完成私有化,成为腾讯大家庭的一员。到退市时,其股价仅为16美元。

汽车之家由另一个造车新势力——理想汽车的创始人李想于2004年创办。2013年,汽车之家踩着易车的老路奔赴美股,2021年3月回归港股二次上市,汽车之家美股曾因此达到135美元的高点,之后开始下滑。截至目前,汽车之家美股仅为25美元。

截至2022年,汽车之家的营收已连续三年下滑,分别为2020年的86.59亿元(人民币,以下未标注则同),2021年的72.37亿元和2022年的69.41亿元;2023年汽车之家Q1营收15.34亿元,Q2营收18.33亿元,Q3总营收19.1亿元,2023年整体呈现缓慢回升态势。

股价异动的背后,汽车之家的股权变动也是一波三折。2015年6月,创始人李想离开了汽车之家;2016年,澳洲电讯退出并将持有的汽车之家股权卖给中国平安,中国平安成为汽车之家第一大股东。据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3月31日,中国平安持股有汽车之家的股权比例为44.8%。至此,汽车之家更像是成为了保险公司生态中的一环。

易车和汽车之家逐渐在资本市场失去吸引力,折射出汽车垂直平台越发低矮的发展天花板。

有分析指出,汽车垂直平台的收入主要分为三部分:营销收入、线索收入和金融服务。

另据汽车之家2022年年报显示,在公司的收入结构中,媒体服务收入贡献了总收入的28.3%;潜在客户开发服务贡献了总收入的44%;在线市场及其他收入贡献了27.7%。

但亮眼的线索收入背后,C端消费者的隐私安全也一直被诟病。2021年1月22日,工信部发布的首批157款侵害用户权益行为APP中,汽车之家旗下汽车报价因存在“违规收集个人信息,”“APP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两项问题被点名。

懂车帝也没逃过这个问题,点击一款车型询价按钮后,不出5分钟,笔者便收到了三四条来自懂车帝销售顾问的询问短信,不胜其扰。

更重要的是,如今线上营销的渠道发生变化,伴随着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车企和汽车平台的关系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

比起老牌燃油车惯用的4S店经销模式,蔚来、小鹏、华为等企业选择商圈中的直营门店售车,消费者可在逛商场的过程中直接进入门店体验。在厂商与消费者直接沟通的场景越来越常见的情况下,汽车垂直平台急需找到新路。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汽车后市场规模将达到6.9万亿元。2023年10月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汽车后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力争到2025年汽车后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放眼庞大的汽车后服务市场,大厂们早已开始了布局。阿里旗下的天猫养车、京东旗下的京东养车,以及已在港股上市的途虎养车已占据一定市场规模。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途虎有自营门店161家,加盟工厂店4968家,合作门店超2万家。截止2022年底,天猫养车的门店数达到2000家,京东养车达到850家。

而此时刚刚迈出第一步的懂懂养车,似乎很难与早已入局的对手抗衡。

“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三大垂媒目前都是在从纯线上转向建立线下渠道的模式。这也是在线上线索收入下降后,转型一种新服务模式。”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对镜观台表示,三大垂直媒体目前是希望在不依赖经销商的情况下,自身业务能够形成闭环这也是很重要的变化。

郎学红指出,懂懂养车是三大垂媒中率先推出售后养车服务的,也一定程度上显现出其业务已经向C端倾斜。但对于互联网公司,从轻资产的线上模式转到重资产的线下投入,投入大、周期长,是他们面对的首要挑战。短期来看,三大垂媒想要全面转向C端业务并不现实。

懂车帝“单飞”背后,或许是字节跳动分拆上市又一次尝试。如果上市成功,懂车帝将成为字节旗下首个分拆并上市的业务单元。

有业内分析指出,如果以IPO为阶段性目标,发生在大厂体系内的独立上市大体分两类:一是成熟的核心业务单独上市,二是创新型业务借外部资本探索上市。

2020至2021年期间,京东分拆京东健康、京东物流先后IPO,成为了大厂分拆上市的探路者。

随后,阿里也开启了自己的分拆上市进程。2023年5月,阿里巴巴宣布启动分拆上市计划,称未来12个月将云智能集团分拆并完成上市。同时宣布,阿里国际数字商业寻求对外融资。目前菜鸟已提交上市申请,IPO正常推进中,盒马也正在实施上市计划。

对于字节跳动分拆上市的讨论,自抖音传闻上市达到顶峰。

2020年10月,字节跳动对于抖音单独上市的传闻,表示“正在考虑部分业务上市计划,但尚未最终确定”。2021年4月,正当外界再次传出抖音上市消息时,字节跳动又明确表示“公司暂不具备上市条件,目前无上市计划”。频繁转变之下,关于抖音集团上市的消息屡见不鲜,但上市计划却仍悬而未决。

除抖音之外,字节其他业务也传出过分拆上市的计划。2020年10月29日,字节跳动教育板块推出的首个独立品牌“大力教育”,当时大力教育CEO陈林对媒体表示,“不排除字节跳动教育业务分拆上市的可能”。但2022年大力教育的在线教育业务发布停运公告。

而在懂车帝之前,今日头条中还推出主打互联网+房产的“幸福里”,被视为分拆上市的又一有力业务。而在2023年5月,“幸福里”正式退出线下交易。

由于寄予厚望的业务屡屡面临挫折,字节跳动业务分拆上市之路始终雷声大雨点小。那么此次被寄予厚望的懂车帝,又能否让字节跳动圆梦呢?

“懂车帝的分拆是顺应其发展趋势的,因为其规模已经足够大了,如果其长期停留在字节内部的话,反而会限制其成长速度。另一方面,把不同的业务分拆,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规避风险,一个业务的失败不会影响其他业务,”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表示。

但汽车观察者陈曦却对此持怀疑态度,他认为,“懂车帝这次独立更像个对赌,就是给懂车帝很大的自由度,让他自己处理掉舆论的风波。如果能处理,就分拆上市,如果不能,那就自负盈亏别连累字节”。

但实际上,对于懂车帝而言,如何在打开新的盈利模式与重投入周期长的线下业务之间找到平衡点,才是重要的考题。

THE END
1.颜值用料不输bba为什么就卖不动呢?车家号发现车生活全部车家号 搜索 抛开品牌价值,颜值用料不输bba为什么就卖不动呢?车车家家 发布于 河南 0 浏览 2024-11-24 14:31 播放器加载中 本内容来自汽车之家创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标签: 纠错/举报 0 收藏 分享 简介: 抛开品牌价值,颜值用料不输bba为什么就卖不动呢?https://chejiahao.autohome.com.cn/info/18223051
2.又一个汽车重磅炸弹即将发布。零跑B10车友圈现在的车,汽车这市场已经进入了下半场的淘汰赛了,我估计也就是这两年,25年,26年,这两年我估计还会死一批车企。合并一批是一批,最后的车厂我认为会七到十家最多了。等待吧,如果说是不着急买车,我还是我的原则,理性消费啊,有需要再买。当然了,这个因为今年我看也有好多的人买车,因为我身边有好多人在换车啊,因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439943186980962841
3.凯迪拉克CT610月销量跌至1台!豪华品牌天花板的陨落!豪华车奔驰"一"字当头的销量数据来源于懂车帝发布的零售量统计。这里必须给大家捋一下概念,汽车销量数据通常分为三种:零售量(实际卖出去的)、批发量(厂家卖给经销商的)和终端量(上牌量)。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豪华品牌们可谓是一地鸡毛。奔驰E级跌到30.22万起,奥迪A6L更是杀到28.67万,捷豹XFL更绝,直接24.8万就能开回家。而https://www.163.com/dy/article/JHSI8KVD0556ALA1.html
4.懂车帝与极氪副总裁的激辩,谁才是电动车市场的胜者?最近,懂车帝回应了极氪副总裁的质疑,这场言辞激烈的辩论点燃了电动车行业的新一轮讨论!在中国电动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大车企都在你追我赶,力求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懂车帝,作为一家深受消费者信赖的汽车科技媒体,及时针对极氪副总裁的言论进行了反驳。这并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口水战,背后揭示的是电动车行业https://m.sohu.com/a/830936632_121956422/
5.谈谈我对汽车类社区的理解:懂车帝VS汽车之家不过由于懂车帝起步的时间比较晚,其相较于汽车之家最大的劣势还是其板凳深度不足。懂车帝头部的车友圈精华列表基本上下滑几页就到底了,而一些非热门车系像奥迪性能车系列RS4,懂车帝直接就没有精华列表,但是汽车之家还能保证翻不完的列表阅读体验,这就是时间效应所带来的积累差距。一个足够专业的汽车社区,不仅top车系https://www.jianshu.com/p/817deac2084c
6.平台PK赛:懂车帝和汽车之家哪个真实购车用户更多?——5位资深销售其他平台不知道,但是懂车帝不留资,有时候也有客服电话打上门询问价格合适,是否有最近购车的想法,如果说有,就直接会产生线索。 一般来说年轻一点的大多是自己主动询问,知道有电话上门,但是有一些年长一点的客户,其实根本就不知道,点击之后是直接提交线索到我们4S店,然后遭到各家店轮番电话轰炸。 https://www.yoojia.com/ask/17-11949595382628061247.html
7.汽车之家落寞,遭易车和懂车帝挤压,业绩下滑股价大跌根据极光数据,2020年易车系日新增用户数均值达17.0万,位居第一;懂车帝日新增用户数达15.3万,汽车之家系日新增用户数则接近15万。 除了用户数据被反超,汽车之家在经销商数量和媒体收入方面也不及对手。 被私有化后,易车没有新的财报数据公开,不过据张序安透露,易车的经销商合作数量位居行业第一,截至2020年底签约经https://36kr.com/p/1398579654263681
8.懂车帝如果造车,最怕的是谁?上市当然是好事,不过,资本市场再多出一家“汽车之家”,意义在哪里?汽车之家和易车网的创始人,后来都卖掉网站入局造车去了,那么,懂车帝有可能造车吗? 毕竟,汽车之家、易车的创始人,就是因为做汽车垂直网站,很早就更“懂车”,然后入局造车,历经艰难波折,终于成功闯了出来,至少已经走通了从0到1的路。 https://news.pedaily.cn/202406/53577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