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汽车之家最新发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该公司主营收入与净利润同时出现下滑,其中,主营收入同比下降4.1%,净利润下滑9.1%。
财报发布之后,汽车之家股价盘中一度大跌5%,但又在此后的四个交易日上涨近18%。显然,对于如何解读汽车之家的此份财报,以及如何评判该公司的长期价值,二级市场存在较大争议,而汽车之家的未来发展方向,则更加扑朔迷离。
/01/
核心业务增长乏力
主营业务营收增速创新低
从汽车之家最新发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来看,公司在报告期内实现主营收入15.47亿元,较上一年同期下滑降4.1%。
分业务来看,媒体服务收入为5.66亿元,占整体营收比例为44%,同比下滑12%;线索销售业务收入为6.71亿元,占比38%,同比下滑8.7%;在线市场与其他收入为3.1亿元,占比18%,同比增长32.1%,其中,数据产品收入比增长80%,成为公司新业务增长的主要原因。
然而,各业务板块的增幅并不能掩盖住公司整体营收的下滑趋势,本季度-4.1%的营收增速为近两年来单季度最低增速。
实际上,汽车之家的营收增速自2018年四季度起就持续下滑,数据显示,2018年Q4-2019年Q4的5个季度期间,汽车之家营收增速分别为36.4%、25.14%、23.55%、14.92%和6.49%,下滑趋势明显。
与此同时,公司线索销售业务同样不容乐观。年报数据显示,2019年,公司销售线索收入为32.76亿元,同比增速为14.1%,增速较2018年同期24.2%的增速大幅放缓。
两大核心业务收入增速的下滑,直接拖累了公司本季度业绩表现。据了解,为了寻求业务增长,汽车之家将发展一些新的领域,包括共享汽车、数据产品等。据汽车之家CEO陆敏介绍,“我们(汽车之家)已经推出了共享汽车平台”。
/02/
净利润增速放缓
第二增长曲线还未出现
除了营收数据,汽车之家的净利润增幅近年来呈明显下滑趋势。
2018年O3-2019年Q3,汽车之家净利润增速分别为59.9%、39.0%、33.87%、15.94%、-5.52%。虽然去年第四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达9.14%,但相较之前两位数的增幅也已下滑不少。2020年Q1,这一数字又再次变为-9.15%,公司营收负增长进一步扩大。
据《2019年全国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有41%的汽车经销商处于亏损状态(上一年同期为39.3%),而盈利经销商比例减少至29.7%(上一年同期为33.6%)。自身经营困难下,经销商是否还有足够的预算购买汽车之家提供的服务,是摆在汽车之家面前最大的问题。
除汽车之家之外,老对手易车最近动作不断。6月12日,易车发布公告称,互联网巨头腾讯等对易车的私有化协议已经完成签订。
汽车之家和易车作为国内最为知名的两大线上汽车平台,二者相爱相杀的故事由来已久,不过随着易车私有化进程的推进,来自腾讯系的流量和数字化赋能支持将让易车实力进一步大增。
面对这样的劲敌,汽车之家并不敢掉以轻心。
/03/
数字化转型遇挑战
平安入主之后,汽车之家时任CEO秦致、媒体业务副总裁韩松等核心高管均宣布辞职。而在此之前,创始人李想也已经从公司辞职。陆敏代表平安正式担任汽车之家董事长之后,对公司发展的战略做出重大调整,力促汽车之家从单一的汽车媒体向全方位汽车服务生态圈进行全面战略升级与转型。
此后,在平安主导下,汽车之家正式推出“4+1”发展战略。其中,“4”是指公司通过建设车媒体、车电商、车金融、车生活等四个汽车生态圈,“1”则是指汽车之家要由过去基于内容的垂直领域公司,向基于数据技术的汽车公司转型。
不过,在外界看来汽车之家从内容平台向汽车交易平台的转型并不顺利。
意图通过电商模式自己卖车的汽车之家很快就发现,此举存在着与经销商争夺客户的问题。此后,公司管理层决定放弃自营电商这一业务,并将公司战略重新调整再次为“基于数据技术的互联网汽车平台”。
在智能化道路上,汽车之家的老对手易车和新对手懂车帝仍在转型升级的路上。放眼来看,这将不是三个线上汽车平台之争,而是背后股东平安、腾讯与字节跳动三大巨头在汽车领域的“三国杀”。
事实上,自平安入主以来,汽车之家净利润由2016年的12.16亿元上涨至2019年的32亿元。不过,与合作经销商的矛盾重重,同时,让不少投资者质疑汽车之家的未来发展空间。不仅于此,公司股价也再未能超过2018年6月所创出的118.73美元的阶段性高点,至今仍在80美元附近波动。
加之新冠疫情迫使汽车经销业务几乎全部转移至线上,各家对线上“蛋糕”的争夺势必更加激烈。汽车之家2020年第一季度财经营收、净利润双降,或许只是一个警钟。在汽车行业迎来“寒冬”时,对于任何一个玩家来讲,若不及时拓展第二增长曲线,“汽车之路”将会越走越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