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乘联会分价格段销量数据(不含进口车):
以上表中20万以上市场约600万台。实际上,若考虑进口车几乎全部价格大于20万,包含进口车的数据如下:
在中国整体乘用车市场呈现存量缩减的情况下,20万以上市场却呈现了增量特征。销量从2017年的460万台增长到2023年估计约740万台,增长280万,复合增速约8%。
分品牌视角,传统豪华品牌,BBA是第一梯队,平均销量70万左右,凯迪拉克/雷克萨斯/沃尔沃是第二梯队,平均销量20万左右,合计约60万接近BBA一家的量。这6家过去几年的销量没有明显变化。一梯队销量尚可保持微增长,二梯队甚至奥迪已开始呈现下跌迹象。面对市场竞争,一定是更弱的更早被淘汰。
3、“豪车”门槛从20万提高到30万
如果以二八定律来界定豪车门槛,即售价最高20%的车才算豪车,那么豪车的门槛在过去几年明显提高。
在2017年,购买20万以上的人群占全市场比例约18%,一辆20几万的车仍有较高的地位。到了2023年,20万以上的占比约35%(包含进口车),现在买一辆20几万的车,应该不太会被当作一辆豪车。而30万以上的占比达到了约15%,更适合成为豪车门槛的新标准。
以下是11月市场成交价在30万以上的品牌销量:
以上销量包括了2个值得注意的细分市场。
在豪华车市场,特别更高的30万,40万以上市场,电动车相对燃油车的优势有所减弱(包括加速性能平顺性等),而传统品牌依旧有“阶层优越感”的优势,我认为这是过去几年传统豪华品牌仍能抵御竞争的主要原因。
从以下几方面观察30万以上市场渗透率的提高:
30万以上市场刚跨过30%渗透率门槛,大概处在全市场2023上半年阶段。
(4)传统豪华品牌降价,经销商失去动力:
(5)“智驾”改变消费者心智,晚期大众入场
根据跨越鸿沟理论,主流市场包括早期大众与晚期大众,早期大众更看重实用与性价比,晚期大众更看重易用和市场领先者。
华为将“智驾”重新定义为安全,并大幅降低“智驾”选装价格(优惠前不到2万,优惠后不到1万)。以AEB和LCC避障为代表的智驾功能同时变得实用与好用,一举进入主流市场。
传统豪华品牌在“智驾”心智的争夺中处在不利位置。
7、新的市场格局
问界有望看齐BBA,月销达到3万以上,成为第二家领先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