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自强换道超车中国加速迈向汽车强国产经要闻

说起汽车,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名誉理事长、华汽汽车文化基金会理事长付于武--这位在汽车行业从业50多年的老专家给汽车产业的定位非常明确:汽车产业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是一个国家强弱的标志。从国民经济发展来看,它是一个具备龙头带动作用和先导性的产业,所以国家对汽车产业是无比重视的。

回看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历程:从新中国成立时"一辆汽车都不能造",到1956年7月第一辆解放牌卡车下线;汽车产销量从2009年首次双突破1000万辆大关,再到2023年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

75年来,中国汽车工业从基础薄弱,到拥有完备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汽车强国建设步伐愈加坚实。

从仿制、自制到自研的艰难创业

1949年12月,中国汽车工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毛泽东主席在访问苏联时参观了斯大林汽车厂,看到流水线上不断生产出来的汽车,主席对随行人员说,"我们也要有这样的汽车厂。"在苏联专家的建议下,中国选定在吉林省长春市建设第一汽车制造厂。

以当时中国既缺少本土专业人才,又缺少建设工厂所需的物资和设备的情况来看,这无异于平地起高楼。

付于武介绍说,1953年,长春一汽建厂挖地基的时候,正是冬季。东北大冬天进行施工,要用热蒸汽把冻土解冻才能开挖,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但这难不倒建汽车厂的决心,在这样的条件下,全国上下同心,建设工人、工程师以及技术人员从全国各地源源不断地汇聚到长春,边学边干,终于在1956年7月13日,中国第一款汽车--解放牌CA10型载货车下线。

这也标志着我国不能批量制造汽车的历史就此终结。

1978年6月,国务院批准了国家计委、经委和外贸部联合提交的《关于对外加工装配业务的报告》,该报告提出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准备引进一批机电产品装配线,其中就包括一条汽车装配线。

在得知国家计委的报告后,上海市率先向国家申请,提出将这条汽车装配线放到上海,并打算以此为契机,改造上海的汽车工业。在上海市的申请中,首次提出了引进汽车技术和规模化生产的概念,同时确定了"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实现中外两利"的合作原则。

德国大众、法国雪铁龙、美国通用汽车、日本丰田汽车等国际汽车大厂纷纷进军中国市场,与中国公司成立合资公司。

建立合资模式的初衷之一便是以市场换技术。经过若干年的发展,终于在1999年5月18日,在安徽芜湖的奇瑞汽车,诞生了第一台从设计、研发到生产制造完全由我国自主完成的汽车发动机--ACTECO系列发动机,开创了中国自产发动机的先河。

产销量连续15年全球第一

1999年,安徽合肥在我国汽车工业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除了第一台自研、自制汽车发动机外,合肥工业大学团队也在那一年完成了第一代纯电动轿车的研发。

技术在发展,产业在进化,呼啸而来的新时代,加速释放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2009年,这是一个对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而言的特殊年份。合肥在国家"十城千辆"战略下强势登场,成为安徽新能源汽车实现弯道超车的"先锋"。从全国的角度来看,这一年中国首次实现年产超1000万辆的历史性突破。

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突破1000万辆大关并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2013年产销量突破2000万辆,2017年达到阶段峰值。但随着购置税优惠幅度减小,市场连续3年出现下降,进入转型调整期。2021年,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开始发力,我国汽车产销量结束"三连降",开始回升。

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成功突破3000万辆,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与上年相比,产量增速提升8.2个百分点,销量增速提升9.9个百分点。

这是中国汽车产销量首次超过2017年2888万辆的历史最高点,创下新高。

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苗圩表示:"2009年,我国第1000万辆汽车的诞生可能意味着这一年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汽车产销量第一大国。事实上,从2009年起到2023年,我国汽车新车产销量连续15年稳居全球第一,中国已经成为不折不扣的全球汽车大国。"

"建设汽车产业强国需要秉持长期主义的精神。中国汽车人都在探寻一个问题,那就是何时能建成产业强国。"付于武认为,到2035年,也就是再过十年,中国必将屹立于世界汽车之巅,实现产业强国的目标。

新能源强势入局

2009年,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提振经济,国务院研究出台了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其中2009年1月发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了实施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第一次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发展壮大汽车产业,是几代中国汽车人的梦想,但随着传统燃油汽车产业的发展,也必然会带来能源、环境和交通安全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随着汽车产销规模的高速增长,必将变得日益突出。"苗圩认为,国家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最初主要考虑的还是节能减排。通过发展新能源汽车,可以降低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同时也可以减少尾气排放和碳排放。

中国汽车行业能够拥有今天的成果,形成一股快速成长起来的新能源造车新势力,背后是中国汽车数代人的艰苦奋斗。目前,汽车产业进入到百年未有之新能源智能化大变局,汽车产业的未来任重道远。

从数据上来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均首次超过30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中国乘用车市场零售51.6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市场零售26万辆,零售占比首次超过50%,与燃油车平分天下,共同承担起中国汽车发展的主力军作用。我国提前11年完成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中"到2035年新能源车的渗透率达到50%以上"的规划要求。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在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等领域取得积极发展成效的同时,中国汽车产业大而不强的总体格局并未彻底改变。在传统汽车企业转型升级、新一代动力电池及自动驾驶等关键技术攻关突破、产业布局调整优化、市场竞争秩序维护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仍需研究推动解决。

"历史充分证明,只有开放技术才能进步,只有合作产业才会繁荣。"辛国斌称,"我们欢迎全球汽车企业来华发展,共享中国市场机遇,也愿意同各国有关方深化合作,共同建设稳定、畅通、高效的产业链,共同维护公平、公正、合理、包容的经贸秩序。"

回过头看,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汽集团考察时强调,"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要加大研发力度,认真研究市场,用好用活政策,开发适应各种需求的产品,使之成为一个强劲的增长点"。

正是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大规模发展的前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转型发展作出的极为重要的战略判断。

从"造不了"到"造得出"再到"造得好",中国制造业用75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奋力攀登,今天的中国汽车工业,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创造。

实现换道超车

穿越时代车轮的轰鸣,中国汽车工业由内而外的变革之声如此清晰。

"汽车产业在上端是生产工作,下端则触及消费,在10个行业内10项工作中,汽车行业全部都有相应的任务。所以汽车行业现在是非常受重视的,也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重要力量。"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说。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在近20年蓬勃发展中,迎来了技术百花齐放和市场开花结果。不仅产销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还一跃成为外贸"新三样"之一。

面对全球化市场竞争,唯有坚持科技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更进一步重塑生产方式,形成并依靠新质生产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为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强劲支撑。

苗圩提出,尽管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中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还没有实现完全超车,距离汽车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现阶段,我国新能源汽车以电动汽车为主,电池、电控、电驱动三大系统是电动新能源汽车技术竞争的关键,是硬实力的集中体现。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动机",动力电池的性能至关重要。可以说,只有坚实发展电动化基础,才能走好智能化道路。

从液态锂离子电池到半固态锂电池,从刀片电池、麒麟电池到800伏高压碳化硅平台……动力电池核心技术的逐步升级提档表明,"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2023年,全球装车量前10名的动力电池企业中,中国企业占据6席。

汽车携手AI技术驶向更远方

我国新能源汽车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如今我们的电池、电驱动和电控等全产业链核心技术已站在全球前列。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崛起、换道超车,再次印证:以科技创新实现动力变革和动能转换,以科技创新掌握一大批关键核心技术,就能够开辟出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出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如何在更高层面统筹谋划、组织好各种力量适应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需求,都是下一步的重点工作。"苗圩举例道,比如,在车规级芯片的供应保障方面,要思考如何促使整车企业行动起来,采取一系列措施解决芯片的长期稳定供应问题,同时还要考虑到美国对我国芯片发展不断加严的遏制打压措施,从产业安全角度整体谋划保障供应;在软件层面,要认真思考如何建立开源开放的操作系统,打造自主可控的软件平台。这些,都是在未来的工作中亟待突破的重点。

中国目前走在世界智能化的最前端,如何"创造充满多样性与笑容的未来移动出行",成为我国汽车工业面临的新课题。而智能化在AI技术的赋能下,有望将"软件定义汽车(SDV)"发挥到极致。

亚马逊云科技中国区行业集群总经理沈涛表示,随着生成式AI技术的崛起,汽车产业面临着新的智能化机遇,自动驾驶和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数字化用户体验、软件定义汽车等领域,都成为汽车企业价值创新的主要着力点。

AI时代下,汽车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还需要更加大胆的探索。以小鹏、吉利、广汽等为代表的多家国内外车企都在开发"飞行汽车",把整个电动、飞控和AI结合在一起,未来可以实现更加智能、安全的空中出行。随着"飞行汽车"量产和商业化落地的推进,低空经济很可能就是下一个决胜点。

AI的到来为智能汽车全栈解决方案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为代表的电子电气架构被高度整合,将以一套完整方案灵活高效地运行,让汽车"拟人"化做到"有头脑会思考"。

2024年,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今天,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然携手AI技术驶向更远处,写照着一个文明古国新的传奇。以汽车工业的发展为缩影,强国、复兴,我们期待着远方,我们行则必至。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汽车产业发展大事记

●1949年12月,中国汽车工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中国选定在吉林长春市建设第一汽车制造厂。

●1956年7月,中国第一款汽车--解放牌CA10型载货车下线,这标志着我国不能批量制造汽车的历史就此终结。

●1978年6月,国务院批准了国家计委、经委和外贸部联合提交的《关于对外加工装配业务的报告》,该报告提出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准备引进一批机电产品装配线,其中包括一条汽车装配线,开启合资模式。

●2010年1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统计,中国汽车销量以超越美国300多万辆的优势,首次成为世界第一,中国成为全球主要的汽车消费市场。

●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均首次超过3000万辆,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记者徐如玉)

THE END
1.汽车工业发展史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汽车工业的发展规划→1984年以前,技术、资金、人才等很多发展的瓶颈毫无疑问制约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利用外资来发展我国的汽车工业在此时被推到了历史的前台。1984年1月,中国汽车的第一个中外合资企业——北京吉普诞生。有了先行者,中国汽车工业很快就进入了第一轮的合资高潮,1985年3月,中德合资轿车生产企业——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立https://www.maigoo.com/goomai/158282.html
2.4.1各国汽车工业的形成与发展(课件)汽车文化 第四章 现代汽车工业 1. 2. 3. 目录 各国汽车工业的形成与发展 我国汽车工业发展 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 4.1各国汽车工业的形成与发展 4.1.1 美国汽车工业 汽车工业通常是指汽车的发动机、底盘、车身等各种零部件设计与制造、营销所涉及的企业和企业活动。汽车诞生于德国,成长于法国,成熟于美国,兴旺于欧https://m.zxxk.com/soft/42680123.html
3.《招商决策参考》第03期丰城市人民政府随着新能源车的迅速发展和普及,车身轻量化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增加新能源汽车行驶里程和提高车身的耐久性和安全性,有目标地减轻汽车自身的重量就成为必然的途径。同时作为有效的节能手段,汽车轻量化技术已经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这也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基础技术,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扩张和其轻量https://www.jxfc.gov.cn/fcsrmzf/tzhj/202311/1666073e7c124e3f99633c842fe8920a.shtml
4.共和国的"长子"一汽解放铸就了属于汽车行业的王者荣耀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汽车行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中国早已成为世界汽车制造大国,产销量连续九年蝉联全球第一。 回望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有这样一个企业,他既是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也https://www.chinatruck.org/news/201808/13_78029.html
5.特斯拉隐秘的恐惧:中国新能源车爆发背后的50年棋局特斯拉获得了也许是全世界性价比最高的供应商,而中国电机、新材料产业则借着进入特斯拉供应链再次提升实力,最终反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 这是一场下游新能源车企和上游产业的双赢。 再把时间线拉长到二十年—— 2001年,中国决定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按照技术、车型、产业化三步走。让中国汽车产业绕开传统燃油车被https://www.tmtpost.com/baidu/6340826.html
6.重磅!万字长文:赛道投资的四项选择法则和风险信号五大赛道投资案例均满足我们前述的BEAT法则,最终苹果链与网游手游因渗透率突破阈值而结束赛道投资进入选股投资阶段,互联网金融因政策态度转变而逻辑证伪,核心资产与半导体产业趋势尚在发展过程中。 正在发生的最佳赛道投资:新能源汽车/锂电池。2020年5月以来,智能驾驶推动新能源车渗透率不断提升(B)。2021年新能源汽车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35617
7.“一带一路”倡议十年报告:新丝路共发展》发布!从新的历史起点再出发,共建“一带一路”将会更具创新与活力,更加开放和包容,为中国和世界打开新的机遇之窗。 为了向读者介绍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来取得的成果、中国企业在其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并阐述“一带一路”倡议的丰富内涵,第一财经研究院撰写了《跨越山海 | “一带一路”倡议十年报告:新丝路 共发展》。https://www.yicai.com/news/101889913.html
8.风光的车企赛道,万亿规模下如何做到公私域营销一体化?1886年戴姆勒(德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辆汽油发动机驱动的四轮汽车,人们也把这一年定义为汽车元年,至今本茨和戴姆勒被尊称为汽车工业的鼻祖,根据报告显示总体来说,汽车发展史经历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自立自主起步阶段(1958-1984) 中国轿车制造开始于1958年,第一汽车制造厂(一汽),在“大跃进”精神的激励下白手起家。https://36kr.com/p/128630404435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