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晚,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在小米汽车发布会上宣布小米SU7价格。
小米SU7标准版售价21.59万元。小米SU7Pro版售价24.59万元。小米SU7Max版售价29.99万元。
雷老师吆喝了多年的造车,终于尘埃落定。
小米造车路回顾
回顾雷老师的造车路,仿佛是回顾了一场精彩的连续剧,这次终于迎来了阶段性的大结局。
SU7定位是“C级高性能生态科技轿车”,直观的感受是,作为一款轿车在颜值方面还是相对拉风的。
至于这款车到底怎么样?
由于自己对这方面也不是特别在行,于是我找来两组数据进行了对比:首先是售价:在价格方面,小米SU7后驱长续航标准版定价为21.59万元,高阶智驾后驱长续航版定价为24.59万元,而SU7Max版的价格为29.99万元。
不敢说价格有绝对优势,但是从21.59-29.99W这个价格区间上来看,售价还是相对比较比较有诚意。第二组数据是配置,我在这里拿网上呼声很高的Model3、和ZEEKR007进行了一个参数对比:
ZEEKR007&小米&Model3主要参数对比
从人设上,雷老师肯定是当之无愧的大佬。出场配置是湖北省高考状元(号称本人成年后的最低成就)、一手缔造了小米和金山、投资大佬、目前胡润排行榜34名总资产940亿、给母校捐钱出手就是13亿,当然还有181cm的身高......
大佬一旦孤注一掷的想去干点什么,那么效果往往是极为炸裂的。
看起来,雷军老师并没有想着去收购微博,但显然已经把微博当成了“朋友圈”在用:
“雷字带电,军字带车”的文字梗
还有,在车圈“流行”致敬的今天,连发几条微博向各位造车新旧势力“疯狂致敬”也是必不可少的情怀牌。(当然,值得一提的是,雷军其实也是蔚来和小鹏的股东。
于是,在大佬孤注一掷的造车梦的影响下,广大网友也收获了一种错觉,仿佛我们每个人都是小米汽车的精神股东,在所有人的见证之下,小米汽车终于成了。
至于屌丝逆风篇翻盘,更多是从小米汽车的宣传策略出发。“屌丝”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并不是说这个品牌有多“屌丝”,而是单纯强调过去小米在品牌塑造的过程里,给大众留下的亲民、接地气、性价比的品牌印象。
而关于造车这件事,小米汽车一直保持着尽管造车对小米来说“绝非易事”,但我们尊重市场、致敬市场、我们渴望在竞争激烈、大佬林立的车圈,逆风翻盘博出一番天地的宣传基调。
纵观这几年的小米重要发布会海报,简洁有力的文案,直抒胸臆的情感可以说是小米品牌这些年形成的一大特色,它既很好地传达出小米产品追求创新、探索未来的精神,同时,文案也会巧妙地融入产品特点,让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是小米的新品发布会。
(下面整理了一些重要发布会的海报,大家也可以去研究一下。)
我们再次说回发布会,从大众的反应上来说,无论是调侃、质疑还是敬佩尊重,高度的争议性无疑是雷军和小米汽车成为网红的重要流量密码。
/情绪价值拉满
比如:对于曾经火爆全网的“Areyouok”。周鸿祎表示:雷军的“Areyouok”会让大家产生共鸣:原来伟大的雷总英语水平跟我一差不多,作为演讲者,要的不是尊重,而是观众对自己的喜爱和认可。
在这次的演讲,他在提及造车这三年时,提到了自己的感受:这三年我最大的感受:造车太难了!难到连苹果这样的巨头都放弃了。所以,每一个今天还在坚持造车的人,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值得我们大家真心点赞、真心鼓掌!
然后把这三年,能感谢的人都感谢了一遍,甚至还感谢了“北京”:
首先感谢北京这片沃土,就是这片沃土孕育了小米;感谢所有现场的观众和观看直播的朋友们,没有大家的支持,就不会有今天的小米!还有,感谢一起奋斗的小米汽车部、小米集团所有兄弟们!有一句话和大家共勉:“造车很苦,但成功一定很酷!”
提及贡献情绪价值,其实还有一个亮点其实同样值得一说:照理来说,开发布会找来同行大佬坐镇也算是一个正常操作。小米的这场发布会愣是把这个“商业互捧”的环节,做成了一场群众意义的狂欢。
不过,这几年高冷的车圈大佬们确实“想开了”:既然大伙喜闻乐见,我们就负责好好表现。
/行业不屑于说的话,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营销点
另外,行业不屑于说的话,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营销点。
车圈的营销整体来说,还是显得有点“傲娇”,主流营销套路其实还是想着如何把自己新技术、新的功能进行一些很高级的包装。雷老师的一大优点是能够把行业里觉得根本没必要说的事,普及给大众,然而那可能是大众真的想听到的。
在这方面,雷军老师确实是对整个车圈进行了一次酣畅淋漓的“降维打击”:
比如他形容车的颜色:
「流星蓝」:非常柔和的浅蓝色,清新而唯美,恬静且放松。「熔岩橙」:高饱和度颜色,富有激情、活力四射,非常好看。「珍珠白」:加了珍珠粉,光泽立体,很耐看。
比如他形容车的防晒能力:防晒能力到底有多强?我们做了一个实验,在38℃光照下暴晒90分钟之后,小米SU7的车内温度要比Model3焕新版后驱车型低12℃,真的非常厉害。夏天马上要来了,我们准备了分体式超薄天幕遮阳帘、前风挡遮阳伞,安装都非常轻松。此外,我们专门在前排门板里、后排座椅下方都设计了两个雨伞储物槽,让大家放置太阳伞、雨伞。
再比如他形容续航:对于电车来说,续航是关键,电池也是电车里成本最贵的元器件,哪怕最近成本降了,但依然占整车成本30-35%。而小米SU7起步就支持700km的长续航,上下班通勤,每天往返100km,足够用一周。
值得深思的是:无论颜色、续航还是防晒能力,很多车企其实都做到了和小米汽车同等优秀或者更胜一筹的份上,但遗憾的是这些功能配置并没有成为营销的一个发力点。这个营销黑洞还是先被雷神发现了。
最后,说说我对雷老师做小米汽车商业逻辑的简单看法,不同新能源车企对车的布局其实大概走两条路:
有人保持着一种相对简单的心态,认为车就是车。有人认为,车是终端,是商业布局链条的一个重要组成。
那么当“人车家全生态,我心更澎湃”这句口号喊出来的时候,大家不难看出小米汽车显然属于后者。但如今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相对内卷的阶段,小米汽车的入局确实显得有些姗姗来迟。
千言万语,都汇成一句话:作为精神股东,我真得挺替小米汽车开心的。最后热烈祝贺小米汽车——“挤”进新能源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