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为何频频状告汽车自媒体?品牌方强势维权,自媒体屡屡“过界”

8月5日,蔚来法务部发布消息称,蔚来诉网络大V顾宇波(网络账号“小牛说车”持有人)侵害蔚来名誉权一案案件正常进行,合肥市中院已驳回顾宇波的管辖权异议上诉。

蔚来强硬维权有人选择道歉

蔚来与“小牛说车”账号持有人顾宇波之间的纠纷始于今年4月。蔚来称,自2023年4月6日起,顾宇波利用其注册的某社交平台账号“小牛说车”连续发布十余条短视频,使用侮辱、恶俗、低俗、丑化性质的言辞,捏造事实、歪曲解读关于蔚来和蔚来用户的信息,对新能源汽车行业、蔚来、蔚来用户进行污蔑、谩骂和攻击,并以侮辱性的言辞对蔚来用户进行恶意人身攻击,严重侵害蔚来和蔚来用户的合法权益。

“有趣”的是,在此案诉讼过程中,顾宇波在今年7月订购了一辆蔚来es6。顾宇波声称已经签了购买协议并支付了全部车款,但蔚来不予交付。蔚来表示,鉴于顾宇波对蔚来及用户进行谩骂、污蔑和攻击,已通知解除汽车购买协议,拒绝向其出售蔚来品牌车辆,并于解约当天退还全部款项、支付协议内涉及的双倍车辆定金。对此事,顾宇波称,自己向徐州市铜山区法院提起了民事诉讼,认为蔚来此举属于歧视消费者,申请保全冻结蔚来公司财产。

14家车企联合倡议共同维权

最早让车企法务部走入公众视野的当属特斯拉。2021年6月,特斯拉开通“特斯拉法务部”官方微博账号,10天后便起诉网络账号“车事纪”,要求其道歉并赔偿损失200万元。随后,包括蔚来、小鹏、理想、零跑等车企先后在微博开通法务部账号。

但状告车评人的远不止特斯拉和蔚来。目前,比亚迪、理想汽车、小鹏汽车等车企纷纷针对网络舆情进行维权。

除了车企,今年3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简称“中汽协”)旗下中国汽车企业首席品牌官联席会及成员单位一致决议发起了“关于抵制汽车行业网络水军的联合倡议”。

参与此次联合倡议的成员单位有中国一汽、东风集团、长安汽车、上汽集团、北汽集团、广汽集团、奇瑞汽车、江汽集团、长城汽车、吉利汽车、比亚迪、蔚来、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共14家车企。

比亚迪索赔500万长城怒告6账户

今年6月下旬,小鹏汽车法务部发文表示,已掌握数位造谣人身份,将采取法律手段追究包括组织者、策划者和实施者的法律责任。被蔚来状告的大V“小牛说车”,同样也被小鹏汽车告了。天眼查显示,近日,广东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新增一则开庭公告信息,被告为顾宇波,案由为网络侵权责任纠纷,该案将于今年8月29日在广州互联网法院开庭审理。

法律专家:无良自媒体关心流量变现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24.8万辆和1323.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3%和9.8%。其中新能源车企加速分化,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销量合计318.3万辆,同比增长58.8%,占新能源车总售量的85%。

中汽协表示,上半年新能源车市场快速增长,车企分化明显,行业竞争加剧。在这种情况下,车企对各自产品的市场评价极为看重。“如今汽车市场竞争尤为激烈,车企良好的形象、品牌力、产品质量都是保证销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恶意抹黑的网络水军也愈加重视,积极通过法律的手段进行维权,就是来保护品牌商誉与信誉。”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颜景辉表示。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法律专家武峰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网络水军通过故意抹黑、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夸大其词、引人误解等手段吸引流量、带节奏,侮辱、诽谤、诋毁某些汽车厂家或汽车品牌,已经损害了车企的名誉权,这种侵权行为近年来愈演愈烈。

武峰认为,自媒体、网络水军的传播效果和负面影响往往是指数级别的,往往会对“被黑”的车企或者品牌形象带来严重损害。他认为,自媒体对产品或者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进行批评无可厚非,但这种批评和监督必须基于善意且信息属实。武峰称:“极个别的无良自媒体,打着‘替天行道’的幌子,但实际上其最终关心的就是自己的流量变现,甚至有的要求车企花钱买平安。这不仅是违反民事法律和行政管理法规的违法行为,如果经查证属实,甚至是涉嫌构成敲诈勒索罪。”

车企强硬维权同样引发较大争议

都市快报刊文称,从近期汽车厂商对很多博主、媒体人起诉案例中,感受最多的,还是一种威胁意味,这或许是很多厂商起诉的最终用意。但在一个相对成熟的商业环境中,应该允许批评和不认同的存在。即使对于汽车厂商来说,这些声音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戳中车企的软肋。

海南省汽车流通行业协会执行秘书长郑光认为,近年来,汽车自媒体行业快速发展,一方面汽车品牌推广需要自媒体的传播渠道,另一方面又受困于自媒体的无序发展带来的不可控因素。自媒体宣传是市场行为,各厂家对其没有约束能力,只能采取法律手段。车企通过法务部起诉、赔偿,能在短期内对自媒体起到警示作用,但从长期看,打铁还需自身硬,不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一味打压“不同声音”最终会被消费者唾弃。

上游新闻据中新经纬、海南特区报、中国基金报、都市快报、上观新闻、中国证券报、北京商报等综合

THE END
1.品牌能带来别样社交情绪价值,车成关键?01:05 全知全能百事通“沙祖”周深,对再复杂的狮群族谱也了如指掌! 00:49 这技术,没有十年以上的老司机开不来! 01:31 广汽传祺 S7 真车亮相,颜值究竟有多帅? 00:29 百吨王货车到底有多么离谱! 06:27 买车小助手|老朋友“飞驰”升级,到店探访新奥迪A3 00:28 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合计突破500万份https://www.163.com/v/video/VVI8AAUFN.html
2.开豪车会被女孩搭讪吗开豪车并不一定就会被女孩搭讪。虽然车辆的品牌和档次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社交圈子,但这并不是决定一个人是否会搭讪的唯一因素。搭讪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吸引力和社交技巧的行为,因此,是否会被搭讪更多地取决于个人的外貌、气质、言谈举止以及所处的环境等多种因素。因此,即使开着豪车,如果没有吸引人的个人魅力,也https://news.yiche.com/baike/4586466.html
3.小米「驾校」三天超350人报名,对标豪华车品牌打造圈子文化,商业买的人应该大多数也都是小米资深老粉,以及一些流量博主,新能源汽车从业者之类的人 玛德,真有钱!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787137403/answer/55078434456
4.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2第39期(总期138期)在线培训课程《通知》强调,注册会计师要严格执行审计准则,在整个审计过程中保持充分的职业怀疑,对财务舞弊等风险因素保持警觉,当识别出可能存在由于财务舞弊导致的错报且涉及管理层时,应当考虑重新评价由于财务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以及该结果对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的影响。要针对相应风险点强化审计程序、扩大https://www.zzqyj.net/?list_89/1361.html
5.风光的车企赛道,万亿规模下如何做到公私域营销一体化?众多车企试图从“私域”当中找到切入口却发现“困难重重”,如汽车线下价格不透明,产品售后质量及服务参差不齐。 总部与代理商关系无法得到统一管理,各车企间同质化的服务加剧也直接影响到客户门店体验,间接削弱客户购买意愿及品牌认知等。 面对种种情况车企如何在大视角下把握新趋势,通过个性化内容与线下服务把客户聚https://36kr.com/p/1286304044351745
6.干货如何利用SocialListening从社会化媒体中“提炼”有价值通过社会化聆听,品牌可以更简单地获取对他们新产品和服务的目标市场的洞察,了解各个主要对手的市场影响力概况。 比如,当一个汽车制造商考虑开发一款新车系时,他们可以通过倾听多个平台(新浪微博、汽车之家、易车网等)的用户UGC(User-Generated Content)去了解竞争厂商类似已上市车型的购买者对此款车的吐槽和希望这类车https://www.aiyingli.com/44130.html
7.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怎么吸引又“懒”又“好色”的年轻人?5)离消费者近,和终端用户建立触点和联系。新锐品牌离消费者很近,消费者在天猫或者私域买了它的产品,不满意的话马上就可以留言、评分,而品牌方不能不处理,如果不解决消费者的问题,差评一多,就会对品牌产生不好的影响。 6)链路短,转化快,口碑再联结品牌。现在的消费者看完一个商品短视频,可以很快点进一个购买链https://www.ceconline.com/sales_marketing/ma/8800112101/01/
8.儿童电动汽车真的很酷,大家不买的最大原因是考虑什么因素?电动车的耐用性和维护:儿童电动车虽然外观炫酷,但并非所有品牌和型号的质量都令人满意。有些电动车的材质较薄,承重能力不足,长时间使用可能会出现轮胎磨损、车体松动等问题。再加上电池的使用寿命有限,频繁使用或长时间不用,电池性能都会受到影响。电池维护和更换的成本也需要家长们考虑在内。此外,有些电动车的电子元https://post.m.smzdm.com/p/a6ppv540/
9.攻破全球化三大挑战:品牌如何做好“1个洞察2个增长”在进行本地化市场洞察的基础上,出海品牌需要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促进目标市场的核心圈层用户增长。为此,景亚男提出了“三步走”的增长策略,并结合出海品牌海外实战案例进行了阐释。 第一步,构建本地化沟通。某汽车品牌对海外27个国家的社交媒体粉丝用户进行精细化管理,建立细分受众圈层,并针对受众群体制定差异化的内容https://www.zgswcn.com/news.html?aid=184783
10.新品牌车主的「饭圈」大战一些汽车评论人认为,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充分了解新能源汽车企业和产品的窗口,在社交媒体上很多问题的讨论、质疑以及回应,帮助很多潜在消费者进一步了解了产品的优劣,这对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是有积极的影响的。「甚至,你看社交媒体上讨论的激烈程度,你就能发现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不管是企业家、产品能力和消费者的认知,都https://news.pedaily.cn/202308/51887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