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狂降价国产车怎么都涨价了?其实很简单

不久前从特斯拉降价闹出来沸沸扬扬的维权故事,差友们肯定都没少吃瓜吧。

门店拉横幅、写联名信都是常规操作了,脖子哥还看到有说要在车顶拉屎的,这可真让人耳目一新。

大庭广众之下,当真能拉出来?

说实话,对于特斯拉会降价,大部分人可能也不会太意外,毕竟自打上海工厂投产,国产特斯拉的价格少说都有降过七八次了。

只不过这次车主们之所以反应那么大,我认为有部分原因是大家压根没想到特斯拉降价会来得这么快。

因为就在降价前没几天,实施了13年的“国补”政策才正式退出。

国补没了,车企成本压力正是上升的时候,按理来说应该加价了,谁会想到特斯拉偏偏反向砍下他的价格屠刀。

所以我们就看到了据说是“特斯拉进入中国以来最激烈的维权”。

不过今天咱不是来讨论维权的,在特斯拉调价的同时,其他车企也在变更自家车型售价。

只是各家的反应却不尽相同,有人涨有人降,还有人按兵不动。

这就有意思了,按理来说,国补退出对所有车企的影响都是一样的,怎么最后在销售端体现出来的却不一样了?

那接下来,我就带大家看看究竟是哪些厂家在涨价,涨了多少,又是哪些厂家忍住不涨的。

分析各家价格前,我们先聊下大家涨价的这个契机——国补。

这项政策由来已久了,最早是从2010年开始,咱们国家为了鼓励发展新能源车产业,对每辆新能源汽车都会给予真金白银的购车补贴。

一开始,因为产业不完善,电车成本非常昂贵,而且续航和现在也没法比。

当时补贴达到顶峰的时候,一辆工况续航超过250公里的纯电车型最高可获得11万元购车补贴。

后来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发展,电动车的制造成本逐渐降低,国补的金额也在逐年递减,2019年的补贴就在之前的基础上退掉50%。

其实国补是要在2020年底就完全退出的,只不过突发的疫情扰乱了原定计划,所以又被强行续命。

继续实施的补贴政策仍然是走退坡路线,并且增加了更多的限制,比如售价超过30万的车型就没有补贴了。

但不管如何延续,大家也清楚,国补彻底退出是早晚的事。

咱看看去年的补贴方案,纯电车型的补贴金额最多是1.26万,插电混动车型的补贴是0.48万。相较于之前10来万的补贴,现在给的钱已经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了。

根据澎湃新闻的报道,过去13年的国补总共投入超1521亿,至少覆盖了317万辆汽车。

2010年,新能源汽车全年销量仅7千辆,到去年销量突破600万辆,渗透率从几乎为0上升到25%。

新能源车市场化成熟了,电车的价格也降低了,那这项政策也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所以到了该说拜拜的时候。

根据《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国补于2022年12月31日终止,之后上牌车辆不再享受补贴。

不过虽说2022年的补贴力度已经降很多了(插电混动4800元/台,纯电12600元/台),但对于车企来说,这笔钱也是钱呀。

补贴一下没了,那这块总要想办法补上的,所以各家车企也纷纷下发政策。

这波预告就是想告诉大家,赶紧下单,晚了就贵了。

然后各家车企就纷纷推出“限时保价”政策,意思就是你只要赶在12月31日前下单,即使是2023年提车,还是这个价格。

所以大伙儿也可以看到,12月新能源车卖得确实贼猛,根据乘联会的数据,零售端销量达到64万辆,同比、环比都是增长。

那到了今年,短暂的保价期结束后,车企开始官宣具体调整政策。

除了比亚迪早早宣布涨价外,长安、大众、奇瑞等一些品牌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涨价。

长安深蓝SL03车型,纯电版和增程版分别上涨6000元和3000元;上汽大众对ID系列也进行涨价,其中ID.3入门版涨价1.3万元,其他车型均涨价6600元;奇瑞对小蚂蚁和无界Pro两款车型进行调价,涨价幅度在3000-9000元。

说实话,车厂要涨价咱也能理解,但就是这么横向一对比就发现,怎么你们出牌还不一样了呢。

你比如说比亚迪秦这款车,续航超过400km,因此它失去的补贴是12600元,但是这次涨价是3千元,相当于中间9600元的差价是车厂自己消化了。

比亚迪卖爆了大家都知道,秦这款车去年动不动月销破两万、三万,何况三电系统都是自己的,利润比别家也更高,所以消化能力就强了。

我们再看奇瑞小蚂蚁,续航是408km的这款,原来享受的补贴应该和比亚迪秦是一个档次的,但一涨就是9千元,可见这里的大头都转移给咱们消费者了。

奇瑞的这款新能源小车,本来卖得还行,但是几万块的车型和人十多万的车型,利润肯定还要差不少,平均涨价幅度也不低,就是有的车型一下涨完到了超过十万了,就怕很多持币观望的干脆买别家了。。。

还有一款车脖子哥也没看懂,就是大众ID.3,入门款直接涨了1.3万元,咱也知道去年最高档的补贴才1.26万,关键是大家发现ID.3的电池容量还由57.3kWh降到52.8kWh,外观配置也不变的,怎么能涨那么多呢?

ID去年的黑屏搞定了么,还这么涨不怕人说吗。。。

不过,这么一通看下来,涨价的多少反映了车企的消化能力和对市场的判断,至少有一个规律是,上面列的这些涨价车型,卖得都不差。

品,你细品。。。反正我涨不涨你们都得买,何况本来生产成本就增加了,那就借势涨一波啦。

而在这些企业高调涨价的同时,还有一些企业选择默默承受这一切。

小鹏汽车宣布,所有车型售价去年啥样,今年还啥样,一分不涨。

嘿嘿,是不是想说良心企业,别急着夸。他家不涨的逻辑也很简单,去年小鹏可不太顺,特别是在下半年,蔚来、理想两位当初并肩的伙伴销量节节攀升,小鹏却在逐渐掉队。

虽然后来小鹏进行了一系列深度的架构调整,终于在12月把销量重新拉到万辆级别,这个时候势头好不容易回来一点,要是再加价可就不合适了。

除了涨价和按兵不动的两派,还有一批车企选择反向降价。

不用多说,这一派的佼佼者非特斯拉莫属。

我觉得有几个原因,首先,现在国补是针对30万以下车型的,而国产Model3/Y其实只有一些车型能享受到,特斯拉对国补的依赖本身就不高。

下图为去年10月的价格表▼

其次,特斯拉毛利率非常高,单车利润有1万美金,远超汽车同行,这也代表着它有足够大的降价空间。

最后一点就是,特斯拉手里的订单量确实没有之前多了,去年四季度特斯拉交付了40.2万辆,低于市场预期的42万辆,而这已经是连续两个季度交付量低于预期。

虽然特斯拉副总裁陶琳表示,特斯拉价格调整是“成本控制之极佳定律”,但可能从特斯拉最近的表现来看,大家更会认为这是在“以价换量”。

当然,更狠的还是问界。特斯拉刚降价没多久,他们就宣布旗下的问界M5EV和问界M7要降价,降幅大概是3万元。

不过他们良心的地方,就在于降完价后给之前提车的车主来了波狠狠的福利,算是当着面把特斯拉的脸打了。。。

但不管车企们怎么说,大伙儿必须面对的是,补贴消失后,我该怎么赚钱。

国产车里卖得最好的比亚迪,根据去年三季度的财报测算,每辆车的利润是1万元,这次国补的退出,对它的盈利能力肯定也会产生影响。

更别提那些新势力,现在每卖一辆车都还是亏钱的。

还有那些原本靠着补贴苟延残喘的企业,要么甘愿倒在2023,要么换个思路再突破。

今年的新能源车市场显然会更加激烈,以前在补贴的“掩饰”下,大家还能体面地挣钱,可现在共同的奶牛彻底断奶了,这群嗷嗷待哺的玩家为了抢食,谁知道会出啥招呢。

这不,在特斯拉之后,问界AITO也宣布了降价,不排除后面还会有其他玩家加入。

总之,当国补的潮水退去,车企们还想要继续游下去的话,就真的只能看自己了。

THE END
1.电车跑车哪家强?我们一起来测量在电动汽车领域,极越Passion版跑车、特斯拉和蔚来都是备受瞩目的品牌。下面我们将从车辆性能、科技配置、续航与电池技术、售后服务与品牌体验等方面,对这三者进行全面对比。 车辆性能 极越Passion版跑车:作为新兴品牌的高端产品,极越Passion版跑车在性能上表现出色,拥有强大的动力系统和优秀的操控性能。虽然具体数据未明确给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444833043279282742
2.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股票6篇(全文)1、锂电池是当前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的首选 锂电池性能优异如果说内燃机汽车的心脏是动力系统,那么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则是电池系统,因为电池系统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汽车的行驶里程、使用便利性等方面,而目前新能源汽车最大的技术瓶颈也恰恰是在电池系统上,比如对比能量、比功率、充放电效率以及稳定性、成本等都有极高的要求https://www.99xueshu.com/w/file78x7ul32.html
3.新能源车热管理中外厂商趋势储能热管理院汽车电动化助力汽车热管理单车价值量大幅提升。我们分别对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价值量拆分,如图所示,传统燃油车单车价值量 2330元,新能源汽车热管理(PTC 空调)单车价值量 6980 元,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热泵空调)ASP 在 7980 元。 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单车价值量对比 https://m.dcdapp.com/motor/m/feed/detail?group_id=7213178169396920871
4.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及2020年策略报告:拐点之年空间利用率提高5%造车新势力以特斯拉为代表,也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风向标。其在内华达州的 1 号超级工厂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池厂,年产能可以达到 20GWh;2 号工厂通过收购位 于德国普吕姆的Grohmann Engineering完成,估计该工厂的产能可以达到每年50万至100 万辆; 3 号工厂已经开始出货,位于上海临港,预计 2020 年投产 50 万辆https://blog.csdn.net/u012562943/article/details/103895019
5.2019年上海车展点评:空前规模有望助推车市增长,电动智能是核心看点第十八届上海车展于2019年4月15日拉开序幕,本次车展规模空前,各大汽车厂商共计推出200余款新车型,零部件巨头与互联网巨头均携各式新品及解决方案参展。在新车型方面,主流车企共计发布111款新车型,产品覆盖面广且多款新车产品力极具优势。电动化方面,厂家密集发布新能源车型,且多款车型具备“爆款”潜质。燃料电池技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516261
6.5月新能源厂商销量排行:国产车独占鳌头,特斯拉跌出前十那么,面对5月新能源产销量的持续走高,各大厂商的表现如何?市场格局又会出现哪些变化?小编也将为大家一一分析。 自主品牌称霸前十 对于5月份而言,收获最大的无疑是自主品牌。据乘联会发布的最新统计报告显示,过去单月新能源厂商销量排名中,前十名基本被国产车所霸占。其中,吉利汽车、长城、奇瑞等品牌表现强势,以https://m.yoojia.com/article/9057042796720432637.html
7.涂装生产线涂装设备涂装设备厂家苏力机械30年从事汽车涂装及涂装设备,涂装生产线,电泳生产线,喷粉设备等研发、设计。我们公司主要承接涂装设备,工程机械涂装设备,汽车涂装生产线,客车涂装线,公司先后为世界500强企业服务过,订购涂装设备欢迎来找苏力机械。https://www.jssltz.com/
8.全国300多家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企业大比拼,充电桩企业到底哪家强摘要:随着新能源汽车春天的到来,充电桩也逐渐成为人们心中的“大红人”。但是充电桩的安装数量远远少于电动汽车的保有量,而且充电桩的增速也远远低于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速。 【文/电动汽车资源网 蔡敏】随着新能源汽车春天的到来,充电桩也逐渐成为人们心中的“大红人”。但是充电桩的安装数量远远少于电动汽车的保有量https://www.evpartner.com/news/detail-23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