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通VS比亚迪VS中通中国新能源客车界的“书剑恩仇录”

【财联社】(作者朱洁琰)中国客车界自进入21世纪以来,就长期是“三龙一通”的格局。“三龙”指金龙客车、海格客车、金旅客车,“一通”指宇通客车(600066)。然而,新能源客车的兴起,让客车界洗牌加速。老牌客车企业走向衰落,新兴势力崛起,行业竞争格局发生了变化。

拐点发生在2016年,中通客车(000957)因为成功抓住了新能源市场的机会,在这一年的销量首次超过金龙客车,成为行业“老二”。比亚迪(002594)在这一年异军突起,靠着纯电动大巴单一车型的销量抢进市场前四。

新能源客车正在逐渐成为客车界的“主角”。2017年6月,中通客车董事长李树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未来5-8年,新能源客车领域会是一个洗牌期。新能源客车企业目前在50家左右,洗牌后保持8-10家企业就很不错了。”

从数据上来看,行业也的确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财联社查阅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发现,2017年新能源客车前十大企业的销量占比达到了85.62%。

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还显示,在过去两年里,宇通客车、比亚迪、中通客车已经坐稳了新能源客车界前三的“宝座”。宇通客车新能源客车的销量稳定在2万辆以上,比亚迪稳定在1万辆以上,中通客车则在1万辆上下浮动。同时,前三名的销量占比已经占据了整个市场的一半以上,达到了52.79%。

为了对中国新能源客车界的前三名企业做比较,财联社试以公司股价和业绩这两个维度来进行分析。

股价大比拼

这三家公司皆为上市公司,所以最直观的比较就是股价的涨跌。

宇通的股价从2010年到2017年底涨了近500%,虽然近半年来受大盘影响,股价下跌,但与2010年的股价相比仍有近300%的涨幅。相较后两名企业,宇通的股价表现长期以来都很优秀,是行业里当之无愧的“第一高手”。

比亚迪和中通的“武功”虽然不及宇通,但是因为成功得到新能源客车这本“秘笈”的助力,分别在2015年和2016年这两年“武功大进”。

从新能源“江湖”还未起风波的2010年算起,到2015年比亚迪的股价涨了逾350%,到2016年中通的股价涨了逾450%。

2018年上半年,股市大行情不好,加上新能源补贴退坡的影响,三家公司都“失血严重”,股价大跌。不过相较之下,“老大哥”宇通的股价表现仍然是最好的,然后是比亚迪,最后是中通。

业绩大比拼

股价表现和公司业绩是挂钩的。财联社查阅了三家上市公司近5年的财报,分析公司的业绩情况。

从2013年到2016年,三家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都在持续上涨。但是在2017年,由于受到新能源政策的影响,新能源汽车销量下滑,三家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全部拐头向下。影响持续到了今年,2018年一季度报显示,宇通今年前3个月实现净利润2.95亿元,同比下降6.81%;比亚迪实现净利润1.02亿元,同比下降83.17%;中通实现净利润119.95万元,同比下降97.34%。

另外,财联社翻阅上市公司过去5年的财报发现,宇通的业绩表现如同它的股价表现一样优秀,除了2017年外,业绩一直在平稳增长,并且利润率一直保持在10%左右。比亚迪的净利润在2015年同比暴增5.5倍,中通在2016年实现净利润5.86亿元,创下历史新高,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他们的股价在这两年疯狂上涨了。

比亚迪多年来坚持“苦修”新能源“秘笈”,终于在2015年得到回报。比亚迪在2015年实现净利润28.23亿元,同比增长551.28%。对于业绩大增,比亚迪解释称,2015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比亚迪推出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秦”、“唐”受市场热捧,继续主导插电式混合动力私家车市场;纯电动大巴K9等产品的订单大量交付,使得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及收入快速大幅增加,带动公司利润的大幅提升。

根据汽车产经网的数据显示,2015年比亚迪新能源车累计销量近6.2万台,同比增长234.7%,销售额达到220亿元,首次比传统燃油车多出30亿元。在新能源客车领域,纯电动大巴在2015年产量同比增长115%至5605辆。

在2016年,中通同样凭借新能源“秘笈”而大有作为。在这一年,中通产值突破100亿元,成为行业第三家跨入百亿级别的企业。其中,新能源客车“功不可没”。2016年初,中通200台插电混动新能源公交交付宜宾,成为四川首个新能源客车大单;8月,中标成都双流10米纯电动公交,成为当地的首个纯电动客车的“吃螃蟹者”;11月,新能源旅游客车首次进入长沙,一次性交付上海市场200台新能源旅游车。

2016年5月,中通的第2万台新能源客车成功交付给了用户,这意味着中通的“功力”又上了一层,公司的新能源客车实力已经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最后,说回到一直立于“不败之地”的宇通,宇通是目前新能源客车界不可撼动的第一名,拿下股价和业绩的双料第一。从2010年至今,即便有今年上半年的大跌,宇通的股价仍旧有近300%的涨幅。在业绩方面,宇通在2017年新能源客车的销量为24857辆,是第二名比亚迪的两倍。而且,宇通一家企业在新能源客车市场的份额就将近30%,又是第二名比亚迪的两倍。

宇通稳坐行业的“第一把交椅”,作为行业龙头的它优势多多,不仅具有先进成熟的生产线,可以实现定制化生产,效率高,而且具有一定的议价能力,可以很好得控制成本,这一点也可以从其高利润率里反映出来。

不过,第二名比亚迪已经虎视眈眈,宇通仍有不小的压力。2017年是深圳公交全部实现电动化的一年,比亚迪“背靠大树好乘凉”,在去年新能源公交车市场的份额有所提高。虽然从新能源客车的国内覆盖省份来说,宇通还是更有优势和持续性,但是一块饼就这么大,比亚迪多吃了一口,宇通就得少吃一口。

此外,今年2月,国家发布了2018年补贴新政策,除了确定新能源客车补贴下调幅度将达33%-50%,还对新能源车辆的续航里程、能量密度等关键技术要求更高了。

在这一点上,比亚迪则有了优势。比亚迪除了汽车业务,还有手机部件和二次充电电池另两个主营业务,他们可以支撑公司暂渡新能源补贴退坡的难关。

最重要的是,比亚迪能够自己生产电池,而宇通不能。这个劣势目前没有凸显出来的原因是宇通的合作伙伴宁德时代的电池技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且产能充足。但是,如果日后宁德时代的技术落后于比亚迪,宇通可能就会比较头疼了。而且,纯电动车的电池需要5年更换一次,在更换电池的成本上,比亚迪更具优势。在新政策对关键技术的要求上,对于自产电池的比亚迪也更有优势。

对于新能源客车来说,2018年夏天无疑又是一个“分水岭”。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已于6月12日开始正式实施,一场牵动各方神经的新能源客车市场之争或许已经近在眼前。

THE END
1.新能源纯电动汽车排名:市场与技术的双重较量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新能源纯电动汽车作为未来汽车产业的重要方向,正逐步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国内外众多车企纷纷加大在新能源领域的投入,推出了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纯电动车型。那么,在当前的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市场中,哪些品牌和车型能够脱颖而出,成为消费者心中的首选呢?本文将围绕新能源纯电https://www.yoojia.com/article/9635932185612548417.html
2.TOP混动大对决!六款热门混动谁效率更强?(上)视频简介:来自三个品牌共6台新能源混动车型,既涵盖了插电和增程两大主流混动形式,也具备不同传动系统的解决方案,这次同场竞技,就是要看它们的混动效率谁更强! 汽车之家原创 分享 收藏 234 举报/纠错 棋逢对手 22 视频 355.4万 播放量 创作团队 (2) 共创 齐宇时间 共创 罗奥雨 播放列表 MG ES5 VS 元https://v.autohome.com.cn/v-2248777.html
3.买车必看!特斯拉与新能源汽车的惊人对比,你选对了吗?尾气代步车新能源汽车与特斯拉在城市代步车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环保节能、驾驶体验、政策支持等方面?。新能源汽车采用电力驱动,不产生尾气排放,减少了环境污染,同时能效比高,更加节能?1。在驾驶体验方面,新能源汽车的加速性能和静音效果优异,提供了更为舒适愉悦的驾乘体验?1。此外,许多国家和地区为了促进绿色出行,推出了购置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9LA3BU05278S8L.html
4.新能源卡车渗透率大比拼,谁才是“王者”?在“双碳”战略及一系列新能源汽车利好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商用车市场新能源化进程明显加快。特别是在商用车中的卡车板块体现得更加明显。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提供的国内卡车销售数据(见截图1),2023年9月五类卡车(含微卡、皮卡、轻卡、中卡和重卡五大细分市场国内销量)累计销售212496辆,同比2022年9月的157357辆增长35https://www.chinatruck.org/news/202311/68_115111.html
5.中国各省市新能源车渗透率大比拼,这两个省份竟然排进前三不过,出乎意料的是,排在第二、第三的并非是直辖市,而是海南和广西两个省份,而这和两地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有密切关系。 海南具有推广新能源汽车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地理环境,是中国最早宣布禁售燃油车的省份。今年,海南明确,到2030年,全岛禁止销售燃油汽车。 https://www.yicai.com/news/101625196.html
6.#赛力斯张兴海:新能源汽车赛道到最后一定是技术创新的比拼#【#赛力斯张兴海:新能源汽车赛道到最后一定是技术创新的比拼#】张兴海表示,投资入股引望标志着赛力斯与华为升级为“业务+股权”的全面合作,开启双方合作从1到N可持续发展的新起点。赛力斯将支持引望成为汽车产业智能化开放平台,力争三年计划实现问界年产销百万量级目标,带动引望百万台套供应,实现共赢。(每经)评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1817941389203595
7.比拼造车新势力传统车企“盯上”豪华新能源车市场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多家传统车企在本届车展亮相新品牌,成为本届广州车展上一支不可忽视的“新势力”。同时,面对汽车智能电动化的发展趋势,以及造车新势力的持续扩张,传统自主车企在股权设计、车型规划、技术布局、渠道建设等各方面寻求创新突破,抢占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http://m.taihainet.com/news/finance/hxcj/2021-12-01/2575087.html
8.羊城晚报新年伊始,国内各大汽车集团纷纷公布销量,并都把新能源汽车作为重中之重,新能源汽车比拼成为第一战场。从数据看,比亚迪和吉利都已超额完成2023年的销售目标。 虽然行业数据未出,但从乘联会已有信息已经可以判断新能源车的发展趋势。数据显示,2023年1月-11月,全球汽车销量达8052万辆,其中新能源车销量为1267万辆,占https://ep.ycwb.com/epaper/ywdf/h5/html5/2024-01/03/content_690_6229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