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企比拼热管理 国内行业动态

汽车热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各类泵(机械水泵、电子水泵、电子油泵等)、阀(热力膨胀阀、电子膨胀阀、电磁阀、多通水阀等)、工质容器、热交换器(前端模块、空调箱、电池冷却器、电池水冷板)、压缩机(机械/电动)以及管路系统等,并按需应用于发动机、变速箱、电池、电机电控和空调系统等部位。

智能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经历了多代革新。特斯拉从2000年初的分散式热管理应用开始探索,至2020年特斯拉在ModelY采用“八通阀”技术的高集成度方案,首次打通了座舱、电池、电机电控等全部热源回路。

中国新能源汽车龙头比亚迪自2022年3月起停止燃油汽车生产,专注于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发。经过e平台三代产品迭代,比亚迪一体化热管理系统通过热泵、六通阀等部件,实现了刀片电池、电驱和座舱三者间的热量互通,其中宽温域热泵和电池冷媒直冷直热是其关键技术。8月9日晚间,比亚迪宣布该公司生产的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这台腾势N7车型的新能源汽车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又一里程碑。业界认为,比亚迪在企业发展路径上集成化带动规模化,规模化反哺并降低成本,未来纯电(BEV)全系标配热泵系统可期。

造车新势力在热管理方面也有技术突破。小鹏P7热管理系统采用一体化储液罐设计和单热敏电阻加热方案,利用一个四通阀实现整车系统级的热循环。一体化储液罐设计通过电机、电池、乘客舱三者的膨胀罐一体化设计,变为一个膨胀罐总成,可以减少零部件数量、降低成本。

理想ONE为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因此除了要对电池、乘员舱和电驱系统进行热管理外,还要对增程器进行热管理。理想ONE热管理系统技术亮点是多向流量控制阀精确地按比例开闭实现增程器、电池组和空调三套循环系统间热量的精确传递和利用,实现能量的高效利用。

深圳市汽车电子行业协会会长、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洪说,汽车产业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已成为大趋势,智能化带动感知决策的演进,网联化驱动交互互联的创新,不仅仅意味着从燃油到电池,从一屏到多屏,从车内到V2X的变化,而是激发了整个产业链的深刻变革,从下游汽车品牌到上游零部件供应商,再到基础底层的半导体芯片厂商,都将迎来全新的机遇与挑战。

复合年均增长率或将接近30%

新能源汽车来自市场和业界的利好消息不断。7月26日晚,大众汽车集团透露,大众汽车品牌与小鹏汽车达成技术合作框架协议,将向小鹏汽车增资约7亿美元,收购后者约4.99%的股权,这是跨国车企首次增资我国造车新势力。7月27日,小鹏汽车宣布,将和大众汽车集团共同开发两款B级电动车型,以大众汽车品牌在中国市场销售。此前,7月13日,蔚来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宣布阿布扎比投资机构CYVNHoldings完成对蔚来的7.385亿美元战略股权投资,交易完成后,CYVNHoldings总共持有蔚来已发行流通股份的约7.0%。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量价齐升,市场渗透率持续提高。7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促进汽车、电子产品消费有关情况。从产销量看,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从市场占有率看,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部汽车销量的比例达到28.3%,比2022年提升2.7个百分点。从保有量看,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1620万辆。

东吴证券分析认为,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单车价值量大幅提升,电动化推动汽车热管理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一方面,纯电动汽车相较于传统燃油车新增了如多通水阀、电磁阀、电池冷却器、电池水冷板、热敏电阻/热泵系统等核心组件;另一方面,传统燃油车热管理系统中原有的核心组件如机械压缩机、机械水泵、热力膨胀阀等在纯电动汽车中分别升级为电动压缩机、电子水泵和电子膨胀阀等,价值量有着较大提升。因此,纯电动汽车的整车热管理系统单车价值量高达7000元左右,相比于传统燃油车2000元左右的单车价值量有着大幅提升。受益于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持续提升,国内狭义乘用车热管理系统的市场空间将从2022年的820.80亿元增长至2026年的1320.77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2.63%。

开源证券测算,2022年我国汽车热管理系统市场空间约902.9亿元,2025年有望达1235.6亿元,其中新能源乘用车热管理系统市场空间有望从2022年的403.6亿元升至2025年的880.1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接近30%。

技术变革引产业链格局重塑

从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进程来看,前端模块、空调箱、压缩机和热泵集成模块四个环节中,热泵集成模块在燃油车到电动车的过程中技术变革最大,是整个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最具发展潜力的赛道,具备核心零部件自制能力的企业(尤其是高壁垒的阀类零件)在热泵集成模块赛道中具有竞争优势。国内优质热管理企业的发展潜力和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东吴证券分析认为,在传统燃油车时代,海外汽车产业链企业如电装、法雷奥、马勒和翰昂等先发优势明显,技术成熟领先、产品线齐全,具有系统化供应能力,占据着汽车热管理市场大部分份额。然而,在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领域,技术方案发生巨大变化,特别是在热泵集成模块赛道,具备强大自研能力的车企如特斯拉强势引领技术变革,由自己主导整车热管理系统研发设计,跳过传统热管理一级供应商(Tier1),直接对接底层核心部件二级供应商(Tier2),而具备阀、泵、换热器等底层核心部件能力的Tier2同样积极与主机厂对接,向系统组件供货方向发展,逐渐从Tier2向Tier1演变。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总访问量:{{siteCount}}您是今日{{todayCount}}访客中文域名: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政务

主办单位: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承办单位:福建省经济和信息化技术中心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GoogleChrome浏览器63版本及以上;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

THE END
1.新能源纯电动汽车排名:市场与技术的双重较量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新能源纯电动汽车作为未来汽车产业的重要方向,正逐步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国内外众多车企纷纷加大在新能源领域的投入,推出了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纯电动车型。那么,在当前的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市场中,哪些品牌和车型能够脱颖而出,成为消费者心中的首选呢?本文将围绕新能源纯电https://www.yoojia.com/article/9635932185612548417.html
2.TOP混动大对决!六款热门混动谁效率更强?(上)视频简介:来自三个品牌共6台新能源混动车型,既涵盖了插电和增程两大主流混动形式,也具备不同传动系统的解决方案,这次同场竞技,就是要看它们的混动效率谁更强! 汽车之家原创 分享 收藏 234 举报/纠错 棋逢对手 22 视频 355.4万 播放量 创作团队 (2) 共创 齐宇时间 共创 罗奥雨 播放列表 MG ES5 VS 元https://v.autohome.com.cn/v-2248777.html
3.买车必看!特斯拉与新能源汽车的惊人对比,你选对了吗?尾气代步车新能源汽车与特斯拉在城市代步车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环保节能、驾驶体验、政策支持等方面?。新能源汽车采用电力驱动,不产生尾气排放,减少了环境污染,同时能效比高,更加节能?1。在驾驶体验方面,新能源汽车的加速性能和静音效果优异,提供了更为舒适愉悦的驾乘体验?1。此外,许多国家和地区为了促进绿色出行,推出了购置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9LA3BU05278S8L.html
4.新能源卡车渗透率大比拼,谁才是“王者”?在“双碳”战略及一系列新能源汽车利好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商用车市场新能源化进程明显加快。特别是在商用车中的卡车板块体现得更加明显。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提供的国内卡车销售数据(见截图1),2023年9月五类卡车(含微卡、皮卡、轻卡、中卡和重卡五大细分市场国内销量)累计销售212496辆,同比2022年9月的157357辆增长35https://www.chinatruck.org/news/202311/68_115111.html
5.中国各省市新能源车渗透率大比拼,这两个省份竟然排进前三不过,出乎意料的是,排在第二、第三的并非是直辖市,而是海南和广西两个省份,而这和两地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有密切关系。 海南具有推广新能源汽车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地理环境,是中国最早宣布禁售燃油车的省份。今年,海南明确,到2030年,全岛禁止销售燃油汽车。 https://www.yicai.com/news/101625196.html
6.#赛力斯张兴海:新能源汽车赛道到最后一定是技术创新的比拼#【#赛力斯张兴海:新能源汽车赛道到最后一定是技术创新的比拼#】张兴海表示,投资入股引望标志着赛力斯与华为升级为“业务+股权”的全面合作,开启双方合作从1到N可持续发展的新起点。赛力斯将支持引望成为汽车产业智能化开放平台,力争三年计划实现问界年产销百万量级目标,带动引望百万台套供应,实现共赢。(每经)评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1817941389203595
7.比拼造车新势力传统车企“盯上”豪华新能源车市场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多家传统车企在本届车展亮相新品牌,成为本届广州车展上一支不可忽视的“新势力”。同时,面对汽车智能电动化的发展趋势,以及造车新势力的持续扩张,传统自主车企在股权设计、车型规划、技术布局、渠道建设等各方面寻求创新突破,抢占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http://m.taihainet.com/news/finance/hxcj/2021-12-01/2575087.html
8.羊城晚报新年伊始,国内各大汽车集团纷纷公布销量,并都把新能源汽车作为重中之重,新能源汽车比拼成为第一战场。从数据看,比亚迪和吉利都已超额完成2023年的销售目标。 虽然行业数据未出,但从乘联会已有信息已经可以判断新能源车的发展趋势。数据显示,2023年1月-11月,全球汽车销量达8052万辆,其中新能源车销量为1267万辆,占https://ep.ycwb.com/epaper/ywdf/h5/html5/2024-01/03/content_690_6229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