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6月份,很多欧洲车企也公布了自己的财报,今天就来聊一聊欧洲和中国主要上市车企的研发投入费用。
这里先引用沃尔沃年报中的介绍一下研发支出及会计处理方式:车企的研发活动分为概念阶段和产品开发阶段。
概念阶段:费用通常是指新产品在早期开发阶段发生的研究费用,此时该项目的结果仍然不确定,比如还有不同的替代方案仍在评估选择中。因此,概念阶段的研究成本在发生时,作为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发展阶段:当一个研发项目发展到一定程度,已经有一个可定义的产品,而且该产品经评估会在未来产生经济效益,该项目被认为是在发展阶段。此阶段的新产品所有开发成本,包括生产和软件费用,如果满足一定条件,被确认为内部产生的无形资产。在新产品正式投入生产和销售后,分期摊销计入相应的销售成本。
其他企业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方式与沃尔沃轿车大同小异。
接下来,重点讲一讲大众和戴姆勒集团
1、大众集团:总体研发收入比是6.23%,但集团设有汽车及汽车金融两大业务部门。单是看汽车部门,销售收入2,062.37亿欧元,研发支出155.83亿欧元、比上一年增长12.2%,研发收入比是7.6%;资本化支出78.43亿欧元,资本化率为50.3%。7.6%的研发收入比,是这些企业中最高的。
在2021财务年度中,大众集团在全球范围内提交了5,638件专利申请,其中大部分发生在德国。这些专利越来越多地集中于驾驶辅助系统、自动化和网联化以及替代驱动系统等重要的尖端领域,显示了大众集团的创新能力。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大众集团的研发部门(包括在中国的合资企业)有53,046人,占员工总数的7.9%。
但别看大众集团的研发投入如此大方,但依旧挡不住大众在软件方面的拖沓与滞后。这部大众软件公司Cariad,目前为所有大众集团品牌的未来车辆开发新的操作系统,整个软件的工作进展缓慢。因此,大众集团采取临时紧急制动措施:大众和奥迪现在再次分开开发,奥迪与Cariad一起接管1.2软件的开发,该软件实际上只是作为一种临时解决方案,供奥迪和保时捷的ppe平台使用。迪斯(Diess)希望为整个集团、所有品牌提供统一的软件堆栈,由于并行开发而产生的额外成本约为5亿欧元,从2026年以后把这些开发合并到2.0中。
戴姆勒集团2021年研发支出91.05亿欧元,研发收入比5.42%,资本化率为27%。
梅赛德斯-奔驰的轿车和厢式车(Vans)的研发支出达到76.95亿欧元,略高于前一年,研发收入比是7.02%。76.95亿欧元研发支出中,用于轿车的是72亿欧元,厢式车是5亿欧元。
梅赛德斯-奔驰的研发工作聚焦于下一代电动汽车和电池生产,此外,还用于加强数字化和自动驾驶研发支出。
总体来看:欧洲跨国汽车企业研发还是聚焦于,电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移动终端化、自动驾驶,跨国汽车企业都在加大这些方面的研发投入。
1、与欧洲的跨国车企相比,中国汽车主要上市公司的研发费用投入相对较低,单车研发费用也远低于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