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势力:携手共进,未来之路

您是否想浏览中国自主品牌出口车型,可以为您切换到易车国际站。

“造车新势力十余年发展中优胜劣汰,如今留在‘牌桌’上的也就十几家,而淘汰的却有300多家。留下的每一家都是在千军万马中杀出血路而来,都非常优秀,但这仍不能确保它们能在异常激烈的竞争中继续生存下去。它们必须要有忧患意识,要主动谋求新的突围点,才有机会继续留在‘牌桌’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表示,造车新势力“抱团”求生,或许是“季后赛”的激烈争夺战中一个不错的出路。

有突破但竞争力仍不强

“造车新势力的入局,引发了非常显著的鲶鱼效应。它们凭借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态度、不拘一格的品牌特色,为传统车市注入了空前活力,贡献巨大。这种创新的活力,正是中国汽车产业最需要的特质。”付于武在充分肯定造车新势力发展的同时也提出,造车新势力毕竟“年纪尚轻”,虽然它们在推动研发、产品、营销等多方面有创新,但本质上汽车需要传统生产工艺的落地,这就决定了必然会出现分化。有些造车新势力企业实现了生产、成本之间的很好平衡,而有些企业在传统生产领域还需要“补课”。他强调,造车新势力需要量力而行,包括把握好扩张节奏。身为企业不能一直靠融资生存,也不能一直亏损,也许前期能够靠“讲故事”实现融资,但后续如果没有良性发展,就不会有资本青睐了。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也表示,造车新势力推动了产业链的快速完善,对行业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它们带来了智能电动化的超强发展,推动了产业技术进步;它们敢于投入、敢于创新,带来了很多新的理念与运作模式。

不过,造车新势力企业,甚至头部新势力企业总体的竞争力仍不够强,很多企业还处于亏损状态,面对新能源汽车领域激烈的市场竞争,仍面临很大的生存压力。“我们判断,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一家企业要想达到基本的收支平衡,需要实现20万辆的年产销量规模。”正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务副秘书长许海东所言,距离年产销量20万辆的基本收支平衡点,大部分造车新势力仍有不小的距离,且要想突破面临很大阻力。

在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看来,中国新能源汽车赛道有100多家企业,上市或拟上市的新能源汽车车型近400款,而当下真正得到市场认可的车企也不过10家左右。“新能源汽车行业越来越向头部企业集中,一些弱小企业特别是跟风造车的新势力车企正在出局,即使排名靠前的新势力企业也步履维艰,这是不争的事实。”安庆衡判断,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淘汰赛中,未来3~5年将是一个分水岭。企业间的技术、产品、交付三大综合能力的竞争会非常激烈。因为跟不上行业变革和技术迭代的速度,将会有一大批车企面临关停并转风险。

“新势力联手,不好吗?”

“我们的造车新势力联手的话,不好吗?”付于武认为,造车新势力主动与传统车企、大集团合作,发挥各自优势,难保不是一条好出路。

“中国的车企太多了,传统车企、新势力,今后或许还有一批外资独资企业……这么多品牌要怎么发展?可以明确的是,中国品牌一定会着力打造成为国际知名品牌、百年老店。而随着产业的重组、结构性的调整,集团化发展或许会是未来非常有效的发展模式。”付于武认为,未来3~5年,汽车产业大的结构性调整肯定会发生,生产力、生产关系都会随之改变,企业要提前整合资源,形成集团化优势。

在“抱团取暖”、加强整合方面,传统车企已经开始探索。在国内,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起成立的T3出行,将三大汽车央企联结到一起。每家企业的投入都是数以百亿计,如果能够真正为T3出行赋能,结合合理的发展措施,形成规模效应,其竞争力会大幅提升。在国外,在传统燃油车时代,奔驰、宝马、奥迪等很少选择合作的传统车企巨头,在当下的智电时代也开始频频与其他企业互动、合作。“就是因为面对产业、技术变革,投入的成本太高了,所以必须‘抱团’。”付于武继续举例称,“大众汽车集团旗下有大众、奥迪、保时捷、斯堪尼亚、MAN等众多乘用车、商用车品牌,‘多子多孙’、互相赋能不是也挺好的吗?”

安庆衡也提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造车新势力需要主动求变,利用自己已经掌握的核心技术,在行业整合中掌握主动权,才有可能继续生存下去。那些弱势企业应该主动退出,或者寻求合作、整合,才有利于行业发展。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在智能化‘下半场’,车企将开启更高阶的竞逐,企业全方位能力的提升迫在眉睫。当下,多数造车新势力还尚未实现盈利,始终面临着‘淘汰赛’的持续冲击。造车新势力要从‘小而美’成长到‘大而全’,形成全方位都比较强的大企业,才能适应市场变化,获得长足发展。”

核心技术是关键

在安庆衡看来,行业整合的关键在于传统整车企业的竞争力。他认为这些企业仍然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虽然相比以往有所降低),并继续以燃油车为主销车型。“市场地位能否守住,取决于这些企业燃油车产品的韧性,也取决于它们的电动化进度。”安庆衡指出,传统车企还可通过收购经营困难的小规模新能源车企来加速电动化进程,借助于充足的资源和品牌美誉度,部分传统车企是有希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突破的。

相较于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在“抱团取暖”过程中,要更好地发挥自身在智能化、网联化等方面的技术优势,才有可能获取生存机会。以小鹏汽车为例,其智能化技术的领先性已经被大众汽车“看见”,不仅为其带来投资,而且通过反向技术输出,获得与大众汽车合作的机会。同时在合作中,小鹏汽车在汽车制造、管理等方面还可以向大众学习。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就表示:“与大众的合作,让小鹏学会了如何从全球视野看造车。小鹏也从大众身上学习到了质量管理和更严谨的管理。”

“核心技术是企业竞争的抓手。”正如安庆衡所言,在新能源汽车的行业整合中,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才有可能存活下去,这也是造车新势力企业能否在“抱团取暖”中争取主动权的关键。

THE END
1.北京汽车博物馆更多>> 更多>> 更多>> 主题活动 科普读物 志愿者招募 ·资料中心 ·商品预定 ·捐赠指南 更多>> ·展厅分布·开放时间 ·参观须知·票务信息 ·在线预约·交通地理 ·服务设施 更多>> ·业界交流 ·藏品研究 ·友好机构 更多>> 更多>>http://automuseum.bjft.gov.cn/
2.电动汽车之家,为新能源汽车而生第一电动网是新能源电动汽车网站,这里汇集了专业的新能源电动汽车视频图集和行业资讯,丰富的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链企业库、产品库、车型库,更有新能源电动汽车行业数据报告、帮买团等内容,了解新能源汽车,就来第一电动网。http://d1ev.com/
3.怎么看新势力造车财务压力沉重:新势力造车在起步阶段常需巨额资金投入,且因产销规模有限,多数企业承受着亏损的压力。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随着传统车企的转型及新兴电动车品牌的不断涌现,新势力造车所处的市场环境愈发具有挑战性。 技术更新压力:电动汽车行业技术日新月异,新势力造车必须持续投入研发以保持技术领先。 https://www.yoojia.com/article/8625416884208589595.html
4.理想汽车缘何领跑新势力车企——中国青年网央广网北京10月24日消息(记者姜鹏)9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高达53.3%,这已经是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连续三个月突破50%。当下,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一举一动都在万众瞩目之下。头部新势力车企中,近日最受关注的热点,无疑是理想汽车达成第100万辆车交付,成为首个实现百万辆交付的新势力车企。 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auto.youth.cn/xw/202410/t20241027_15607397.htm
5.谁能成为中国特斯拉?盘点15大造车新势力凤凰网汽车时间的车轮即将碾过2017年,最初我们以为广州车展后的汽车圈会进入一个平静期,但几个造车新势力掀起了一波不小的浪潮。先是车和家发布了SEV车型的官图,然后威马首款量产车EX5正式亮相,紧接着又一个新品牌华人运通诞生,最后蔚来ES8的上市简直燃爆了朋友圈。 https://auto.ifeng.com/quanmeiti/20171219/1107978.shtml
6.5月新能源汽车战绩放榜!特斯拉和“造车新势力”领跑新一轮的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成绩单揭晓。 根据中汽协6月11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2021年5月汽车销量同比下降3.1%。在整体车市开始呈现回落的同时,新能源汽车市场却延续此前涨势,5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59.7%。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造车新势力”纷纷提前完成去年销量,而此前负面新闻缠身的特斯拉,销量也开始回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106111958957376.html
7.六家造车新势力11月销量创新高,新能源好日子来了?重视增程的造车新势力也获得了较好的单月销量表现。此前推出兼具增程、纯电动力版本新车,单月销量首次突破万辆的阿维塔,11月初再推出阿维塔12(配置|询价)增程版与纯电版新款车型。 二、新能源汽车的好日子要回来了吗? 11 月,六家造车新势力的销量纷纷创下新高,这一现象在汽车行业内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我们https://k.sina.cn/article_2219338054_8448694600101dm4y.html
8.新势力造车资质盘点仅6家获得双资质在这份名单中,你没有看到目前宣传势头火热的蔚来、威马、还有“造车新势力的第一块车牌”的小鹏汽车,它们不在这16家名单里但是却开始开始造新能源车并且上市了,他们是收购了一些传统汽车企业或者通过传统汽车企业合作代工的形式,拿到了“传统整车生产资质”进而拥有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 https://m.58che.com/info/2022372.html
9.中国十大造车新势力企业家细数造车新势力背后的车企大佬→十大造车新势力,指的是依托互联网思维,以新能源技术为主要驱动力,由一群创新型企业推动成立的新兴汽车品牌。其中,以“蔚小理”为代表的初代造车新势力开了一把好局,乘着智能化的东风,华为、小米、百度等科技企业也开始跨界造车,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随着造车新势力的崛起,它们背后的汽车大佬也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本https://www.cnpp.cn/focus/521430.html
10.某新能源汽车品牌,突然重大调整”,主播小姐姐直播间哭诉讨薪维权某新能源汽车品牌,突然重大调整”,主播小姐姐直播间哭诉讨薪维权,求其他造车新势力收留,看的我很难受 举报 得人律师 关注17,785 信息 分享: 直播热点 下载APP领会员 直播中 小言儿~ 直播中 丽丽感谢家人宠爱 直播中 悠然~ 千帆直播 人气主播 直播0 大梦 好运莲莲 限你3秒,赶紧进来! 点击观看 直播0 https://www.56.com/u84/v_MTkzNDQ0ODQ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