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10年,新势力成为“主流”了吗?

2024-10-1213:21发布于上海盖世汽车官方账号

划重点

01造车新势力如蔚来、理想、小鹏、零跑等已在新能源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但年销量暂未能突破20万辆大关。

02为扩大销量规模,降低成本,蔚来与小鹏选择“下探”战略,推出乐道L60和小鹏MONAM03两款车型。

03除此之外,零跑凭借高性价比产品迅速打开15万级市场,月销量稳定在3万辆以上。

04跨界造车者如蔚来、理想、小鹏等在中国乃至全球市场上共同竞争,推动智能电动化市场快速发展。

十年前,一批跨界造车者闯入中国汽车市场,掀起一场新旧势力的角逐。经历市场的激烈洗礼与投资泡沫的挤压,曾经数百家新势力如今仅存寥寥。而真正站稳脚跟、脱颖而出的,不过蔚来、理想、小鹏、零跑等少数几家而已。近两年,也仅多了华为鸿蒙智行、小米两家品牌。

这几大品牌在新能源市场上已有一席之地,知名度与市场份额均不容小觑。然而,若以销量规模和业绩为衡量标准,除理想、问界之外,其他几家其实仍在求生存、谋发展的关键阶段徘徊。

像蔚来、小鹏、零跑和哪吒等,年销量暂未能突破20万辆大关,经营亏损状况仍待改善。一旦资金链断裂,部分头部新势力恐将面临严峻挑战。而小米汽车作为今年刚加入的新人,也正处于投入期。

为突破发展瓶颈,扩大销量规模,摊薄成本,蔚来与小鹏不约而同选择“下探”战略。蔚来乐道L60、小鹏MONAM03两款车型的热销,为两大车企打了一剂强心针,月销3万辆甚至更高目标似乎已触手可及。而长期深耕15万级市场的零跑,也迎来了销量的强劲增长。

由此可见,这三家新势力已逐步打破互联网圈层壁垒,融入更广阔的主流市场。

摸爬滚打的第一个十年

2014年,蔚来、小鹏相继成立,而理想、零跑、哪吒等紧随其后,中国跨界造车热由此拉开帷幕。尽管有特斯拉作为参照,但国情与市场环境的差异使得这些跨界造车者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初期,汽车圈对这些“外来者”不以为然。业内人士曾评价道,“造车无捷径可走”。即便新能源汽车的准入门槛相对降低,但整车制造依旧是技术壁垒高耸的产业。而且,造车之路远比想象中艰难、投入更为巨大。

小鹏董事长何小鹏曾感慨,“最初连像样的车库都没有,更别提空调了。”蔚来创始人李斌将造车比作“攀登珠峰”,并将准入门槛从200亿元上调至400亿元。理想创始人李想的首个造车项目更是胎死腹中。

尤其是在2019年,整个新势力行业面临生死考验,李斌更是被戏称为“年度最惨之人”。彼时,蔚小理被业内嘲讽为“新势力三傻”,零跑、哪吒存在感也不高。2020年时,何小鹏发了一张和李斌、李想的合照,配文“三个苦逼,在忆苦思变”。当时,三家品牌都才走过至暗时刻。

何小鹏曾自嘲,想“坑朋友”就让他去造车。然后,他们的好友雷军“入坑”了。所以今年,新势力又多了一家经营亏损的企业,小米汽车今年二季度每卖一台车亏损6万元。

在这十年中,理想最快达成30万辆年销规模,最快实现扭亏为盈。理想在成立第八年后也就是2023年,迎来销量大爆发,年销量达到37.6万辆,实现盈利117亿元。如今,理想下探攻入20万-30万元大众市场。

而蔚来、零跑和小鹏今年也有望实现销量的大突破。这来自于在主流市场取得的成绩。

其中,零跑凭借极具竞争力的定价和产品力迅速打开15万级市场;蔚来推出20万级的乐道品牌,首款车型L60大定72小时突破3万辆;小鹏10万级MONA系列首款车型M03上市后48小时内大定超3万辆。

此举不仅能带来销量规模的扩大,而且蔚来还可借助乐道摊薄换电站成本,小鹏借助MONA系列降低智能化的成本。

回首造车历程,何小鹏的“很苦但很酷”恰如其分地概括了这群跨界造车人的心路历程。他坚信,“小鹏汽车虽一直在血海中游泳,但终将游到海水变蓝。”蔚来则兑现了最初的承诺,适时推出面向大众市场的品牌,服务更广泛的用户群体。

他们做对了什么?

蔚来、理想、小鹏等部分新势力,在传统汽车巨头和数百家跨界造车者的夹缝中脱颖而出。这个故事要从十年前说起,当时的新能源汽车还算是“新物种”。跨界造车者应运而生,并被称为“造车新势力”。

这些新势力初期多以“中国特斯拉”自居,借鉴特斯拉模式打造创始人IP、创建直营模式、专注智能化等。这是他们走对的第一步,很好地区别于传统车企,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但在发展过程中,他们也摸索出了适合自身的经营模式,这是走对的第二步。

具体来看,蔚来早期聚焦30万+高端新能源市场。"我们不是在卖车,我们是在卖生活方式。"基于该理念,蔚来瞄准了一群高收入、追求品质生活的年青消费者。

该群体与BBA传统豪华品牌重叠度高。为抢夺客户,蔚来在服务上下足功夫,比如在寸土寸金的繁华地段开设NIOHouse,打造集展厅、咖啡厅、图书馆等于一体的社交空间。同时,重视社区私域流量的维护,李斌等创始人甚至亲身下场维护客户关系。

在高端市场年销量达到10万辆规模后,蔚来开始下探大众市场。李斌认为,“一上来就切入大众市场竞争会更艰难”,如今时机已经成熟。

理想同样从高端市场切入,逐步下探至20万+市场。他们瞄准了一个被忽视的群体:渴望大空间但又担心里程焦虑的家庭用户。早期,理想更是将“奶爸”市场作为主要攻克对象。

从理想可知,车企必须精准洞察消费者需求,选对技术路线,瞄准目标客户群。造车初期应选准一个大方向深耕,而非追求“既要又要”。同时,当战略出现失误时,要及时复盘调整。

而小鹏专注智能驾驶领域研发,以此攻向10万-30万级主流市场。小鹏早期追随特斯拉路线推行纯视觉方案,但后来基于技术储备、中国路况等考虑,转向融合感知路线。

2021年,搭载高速辅助驾驶系统的小鹏P7上市,让“智能电动化”这个标签真正立住。如今随着MONA系列推出,业内人士预测,小鹏将智驾技术普及到10万级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销量爆发。今年9月,小鹏月销量首次突破2万辆,其中新款M03贡献近五成。

零跑开局就选择了更具挑战的10万-20万元大众市场。在首款车型S01(两门四座纯电动轿跑)失利后,零跑果断转向15万级市场。

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师指出,其C系列车型凭借高性价比赢得市场认可。所以,零跑也被称为“平价理想”。如今,零跑月销量已稳定在3万辆以上,并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为后来者蹚出一条路

可以看到,蔚来、理想、小鹏等新势力虽然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但都注重差异化竞争和用户心智培育。

2018年前后,新势力市场的前景还笼罩在迷雾之中。彼时,新势力们还在为年销量破万而奋斗。除了特斯拉外,蔚来、小鹏等在国内的知名度极低,甚至被业内人士贴上了“PPT造车”的标签。他们选准的突破口是,首先争取互联网圈层消费者的认可,然后逐步扩大影响力。

2020年,随着特斯拉国产,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重要转折。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当年零售销量达到111万辆,其中特斯拉占比超过10%。蔚来、理想、小鹏和零跑同样受益,四家品牌合计占据了新能源市场近10%份额。

可以说,正是特斯拉与中国本土新势力的共同努力,逐步完成了对中国汽车市场和消费者的心智培育。这个过程不仅改变了消费者的观念,也让传统车企正视新势力的崛起。

在这之后,消费者对跨界造车者的接受度显著提高。这从新势力不断扩大的销量规模就可见一斑,如今多个新能源品牌月销万辆已经成为常态。其中,如理想这样的头部品牌月销量更是突破5万辆,其他三家品牌也屡创新高。

正是蔚来、小鹏、理想、零跑等先行者们在前方开拓,为后来者华为、小米等铺平了道路。他们得以更快地实现产品投放,更精准地定位市场需求,并最大限度地保持自身竞争优势。

比如,华为“不造车”,而是依托自身在5G、光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领先优势,采取与整车制造商合作的方式,定位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供应商。

尽管这种模式也经历了一番磨合,但相比早期的“蔚小理们”,华为进入汽车市场时的起点无疑更高。再加上华为强大的品牌效应,用户基础的积累也更为容易。今年以来,华为鸿蒙智行联盟阵容已拓展至四家品牌,前三季度累计销量已达到31万辆。盖世汽车研究院预测,仅问界系列今年的销量就有望达到43万辆。

小米汽车则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年底,小米汽车在技术发布会上展示的电机、电池、9100吨压铸工艺、智能驾驶等核心技术,体现了其“人有我优”的策略。借助小米集团完善的“人车家”生态系统,以及雷军的“轰炸式”营销宣传,小米SU7上市即实现热销,月交付量稳定在万辆以上。

仅是十一国庆七天假期,小米SU7锁单超6000辆,华为鸿蒙智行累计大定2.9万辆。

必须承认的是,跨界造车者已经成为新能源市场不可忽视且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他们不仅占据了约15%的市场份额,还深刻影响了传统汽车企业的经营模式,推动了智能电动化市场的快速发展。

展望未来,我们可以预见,新势力、中国传统车企和外资品牌将在中国乃至全球市场上共同竞争,各自占据一席之地。

THE END
1.北京汽车博物馆更多>> 更多>> 更多>> 主题活动 科普读物 志愿者招募 ·资料中心 ·商品预定 ·捐赠指南 更多>> ·展厅分布·开放时间 ·参观须知·票务信息 ·在线预约·交通地理 ·服务设施 更多>> ·业界交流 ·藏品研究 ·友好机构 更多>> 更多>>http://automuseum.bjft.gov.cn/
2.电动汽车之家,为新能源汽车而生第一电动网是新能源电动汽车网站,这里汇集了专业的新能源电动汽车视频图集和行业资讯,丰富的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链企业库、产品库、车型库,更有新能源电动汽车行业数据报告、帮买团等内容,了解新能源汽车,就来第一电动网。http://d1ev.com/
3.怎么看新势力造车财务压力沉重:新势力造车在起步阶段常需巨额资金投入,且因产销规模有限,多数企业承受着亏损的压力。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随着传统车企的转型及新兴电动车品牌的不断涌现,新势力造车所处的市场环境愈发具有挑战性。 技术更新压力:电动汽车行业技术日新月异,新势力造车必须持续投入研发以保持技术领先。 https://www.yoojia.com/article/8625416884208589595.html
4.理想汽车缘何领跑新势力车企——中国青年网央广网北京10月24日消息(记者姜鹏)9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高达53.3%,这已经是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连续三个月突破50%。当下,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一举一动都在万众瞩目之下。头部新势力车企中,近日最受关注的热点,无疑是理想汽车达成第100万辆车交付,成为首个实现百万辆交付的新势力车企。 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auto.youth.cn/xw/202410/t20241027_15607397.htm
5.谁能成为中国特斯拉?盘点15大造车新势力凤凰网汽车时间的车轮即将碾过2017年,最初我们以为广州车展后的汽车圈会进入一个平静期,但几个造车新势力掀起了一波不小的浪潮。先是车和家发布了SEV车型的官图,然后威马首款量产车EX5正式亮相,紧接着又一个新品牌华人运通诞生,最后蔚来ES8的上市简直燃爆了朋友圈。 https://auto.ifeng.com/quanmeiti/20171219/1107978.shtml
6.5月新能源汽车战绩放榜!特斯拉和“造车新势力”领跑新一轮的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成绩单揭晓。 根据中汽协6月11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2021年5月汽车销量同比下降3.1%。在整体车市开始呈现回落的同时,新能源汽车市场却延续此前涨势,5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59.7%。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造车新势力”纷纷提前完成去年销量,而此前负面新闻缠身的特斯拉,销量也开始回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106111958957376.html
7.六家造车新势力11月销量创新高,新能源好日子来了?重视增程的造车新势力也获得了较好的单月销量表现。此前推出兼具增程、纯电动力版本新车,单月销量首次突破万辆的阿维塔,11月初再推出阿维塔12(配置|询价)增程版与纯电版新款车型。 二、新能源汽车的好日子要回来了吗? 11 月,六家造车新势力的销量纷纷创下新高,这一现象在汽车行业内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我们https://k.sina.cn/article_2219338054_8448694600101dm4y.html
8.新势力造车资质盘点仅6家获得双资质在这份名单中,你没有看到目前宣传势头火热的蔚来、威马、还有“造车新势力的第一块车牌”的小鹏汽车,它们不在这16家名单里但是却开始开始造新能源车并且上市了,他们是收购了一些传统汽车企业或者通过传统汽车企业合作代工的形式,拿到了“传统整车生产资质”进而拥有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 https://m.58che.com/info/2022372.html
9.中国十大造车新势力企业家细数造车新势力背后的车企大佬→十大造车新势力,指的是依托互联网思维,以新能源技术为主要驱动力,由一群创新型企业推动成立的新兴汽车品牌。其中,以“蔚小理”为代表的初代造车新势力开了一把好局,乘着智能化的东风,华为、小米、百度等科技企业也开始跨界造车,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随着造车新势力的崛起,它们背后的汽车大佬也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本https://www.cnpp.cn/focus/521430.html
10.某新能源汽车品牌,突然重大调整”,主播小姐姐直播间哭诉讨薪维权某新能源汽车品牌,突然重大调整”,主播小姐姐直播间哭诉讨薪维权,求其他造车新势力收留,看的我很难受 举报 得人律师 关注17,785 信息 分享: 直播热点 下载APP领会员 直播中 小言儿~ 直播中 丽丽感谢家人宠爱 直播中 悠然~ 千帆直播 人气主播 直播0 大梦 好运莲莲 限你3秒,赶紧进来! 点击观看 直播0 https://www.56.com/u84/v_MTkzNDQ0ODQ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