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车》是创业邦旗下的汽车栏目,我们将以全新的内容形式,带你“撩”动全球汽车产业的新机会。
比如奥迪为了转型电动化,近日就宣布了9500人的裁员计划。还有像北汽又计划增持戴姆勒股份。就连宣称不造车的华为,也挖来了原北汽新能源总经理。此外,一直在美国造车的贾跃亭也开始直面债权问题。
1、原北汽新能源总经理郑刚正式加盟华为
11月26日,有消息称原北汽集团党委常委、北汽新能源总经理郑刚已于近日加盟华为,将任新成立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副总裁。
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是华为新成立的部门,是华为五大业务部之一。在部门成立文件当中,华为表示,汽车产业的关键技术正在从机械向ICT转变,汽车数字化、智能化将成为ICT企业的关键战场。为把握历史机遇,华为将把过去积累的ICT技术优势延伸至智能汽车产业,成为面向智能汽车的增量ICT部件供应商。
2、首次债权人大会35人参与,贾跃亭:债务重组将决定FF生死
据悉,本次会议是自其于10月在美提交债务破产重组申请后,贾跃亭与债权人的首次集体会面。双方对破产重组方案进行了深度沟通,协商,但不会进行任何投票。第二轮债权人投票定在12月中下旬。
3、FF回应土地被回收:战略调整,主动提出退还
11月28日,有媒体报道乐视汽车在3年前购置的浙江省德清县莫干山高新区的土地由于长期搁置被当地政府收回。
2016年12月和2017年4月,乐视汽车分两次花费共计4.19亿人民币取得了浙江德清莫干山高新区多块工业用地。对于此次土地被收回后,购地资金是否退还,FF未给出正面回应。
4、PSA证实宝能有意收购长安标致雪铁龙50%股份
据路透社报道,11月29日,在PSA宣布计划出售长安标致雪铁龙50%股份当天,PSA发言人证实,中国宝能集团是收购长安PSA50%股份的潜在买家之一。
此前,长安汽车也已经发布公告称,计划转让旗下合资子公司长安PSA50%股权。而根据11月29日长安提交给监管机构的最新文件,该公司正寻求以人民币16.3亿元的底价出售其所持长安PSA50%股份。
5、长城宝马合资项目光束汽车项目正式启动
11月29日,长城汽车与宝马集团合资的光束汽车项目在江苏张家港正式启动,项目总投资51亿元,规划产能16万辆,预计2020年开工,2022年建成。
光束汽车是中国外资股比限制政策拟放开后成立的首家整车合资企业,也是宝马在全球范围内的首个电动车合资项目。按照规划,该合资公司除生产MINI电动车外,还将为长城汽车生产电动车产品。
6、特斯拉ModelY量产或提前半年至2020年夏季
11月28日,据外媒报道,马斯克宣布特斯拉从今年二季度开始在弗里蒙特工厂“为ModelY投产做准备”,并有望在2020年夏季开始ModelY的生产。而此前ModelY在3月份推出时,马斯克曾表示最早将于2020年秋季开始量产。
7、北汽或将继续增持戴姆勒股份
11月26日,据外媒报道,继7月收购戴姆勒5%的股份后,北汽集团表示仍有意增持。一周前,汇丰银行通过直接和股权互换等方式持有戴姆勒5.23%的投票权。而今年7月,北汽集团正是通过汇丰银行取得戴姆勒5%的股权。
有分析认为,北汽集团极有可能再次通过汇丰银行获得戴姆勒逾5%股权,超越吉利成为戴姆勒第一大股东。
8、转型电动化,奥迪计划6年内裁员9500人
1、苹果再获新专利:用车载摄像头解决汽车A柱盲区问题
近日,苹果公司获得了一项新的专利,新专利可以消除汽车的盲区。这项专利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摄像头将周围环境记录下来,并且同步投射到车窗或挡风玻璃上,让驾驶员能够看到被A柱阻挡的环境。摄像头也会对驾驶员的面部表情进行识别,通过识别驾驶员的面部表情,后视镜可以在合适的时候缩回或伸出。
2、小鹏汽车与支付宝联合开发“车载支付”功能
11月26日,小鹏汽车与支付宝正式签约,将联合开发“车载支付”功能,预计2020年第二季度打通。这也意味着小鹏将成为国内首批将该功能落地的车企。未来,这一功能将率先在小鹏P7上使用。
3、滴滴设立“全民拼车日”
11月29日,滴滴出行举办了“滴滴拼车媒体开放日”,宣布升级拼车服务,与此同时,滴滴将12月3日设立为“全民拼车日”。滴滴拼车总经理盛克华现场表示,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26个城市,当日拼车成功的用户可享受车费一折折扣,每单最高减100元。
4、ofo应对退押金再出新招:想退99元,先消费1500元
近日,ofo推出了一个退押金新政策:在其App首页上线了“天天返钱”活动,告知用户“无需排队,直接退还押金”。参加活动的用户,其押金会转至“天天返钱”账户,用户必须在ofo商城里通过额外消费后才有返现,押金会以双倍返现的形式退还给用户。换句话说,用户至少需要购物1500元,才可提现120多元,相当于“拿回”99元押金。这与此前押金换金币的玩法相似。
小数据
1、1-10月新能源车累计上险量71.3万辆,个人用户占52%
根据保监会交强险数据,1-10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累计上险量为71.3万辆。其中,37.1万辆所有权为“个人”,占总量的52%;13.5万辆的所有权为“单位”,占总量的19%;另有20.7万辆所有权为“未知”,占总量的29%。
前10月新能源车上险量(制图:创业邦)
2、2019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用户满意指数同比提升
11月26日,中国质量协会发布测评结果显示,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用户满意指数为78分(满分100分),同比提高3分。其中,纯电动车用户满意指数77分,同比提高1分;插电混动车79分,同比提高5分。
3、2020年智能网联汽车渗透率或达到51.6%
近日,据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智能网联新车型渗透率达到31.1%,相较2016年增长近5倍;2018年,中国品牌智能网联新车型渗透率达到35.3%,相较2016年增长15倍。而在2020年,智能网联汽车渗透率或将达到51.6%。
4、财政部提前下发新能源补助资金预算超313亿
近日,财政部提前下达《2020年节能减排补助资金预算对地方分配结果》。此次下发补贴资金超313亿元。2017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总计约160亿元;2018年度节能与新能源公交车运营补贴资金总计约15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