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球及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及未来市场发展趋势研究预测

2023年全球及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及未来市场发展趋势研究预测

1、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情况:

(1)新能源汽车类型情况: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BEV)、增程式电动车(RE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及燃料电池汽车(FCEV),主要区别情况如下:

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形成了以纯电动汽车为主、插电混合动力汽车和增程式电动车为辅的市场结构。

(2)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情况:

在世界主要汽车大国纷纷加强战略谋划、强化政策支持以及跨国汽车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完善产业布局的背景下,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和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根据中金企信统计数据,2018-2021年期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为208万辆、227万辆、324万辆、640万辆。其中,2020年在疫情冲击、经济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依然实现了逆势增长,达到324万辆,同比增长42.7%。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大幅上升至640万辆,同比增长97.5%。

2015-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万辆)现状分析

数据整理: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在全球各国“碳中和”目标、清洁能源转型等因素的推动下,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持续推动、技术进步、消费者习惯改变、配套设施等不断普及,新能源汽车销量将持续增长。根据国际能源署(IEA)2021年5月发布全球碳中和路线图,从2020-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将增长18倍,2030年全球销量将达到5500万。

(3)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情况:

①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历程: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主要情况如下:

其中,2012年,国务院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确立“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的规划方针;2020年,国务院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继续强调以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三纵”,布局整车技术创新链;以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驱动电机与电力电子、网联化与智能化技术为“三横”,构建关键零部件技术供给体系。

2013-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万辆)现状分析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极大的推动了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的提升。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13-2020年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增长,从1.81%上升至5.40%。进入2021年,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快速增加,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尤为明显,从2020年5.4%的水平大幅上升至13.4%。2022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21.6%,已提前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规划的2025年新能源汽车20%市场份额的目标。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极大的推动了世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经过多年持续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产业体系日趋完善、企业竞争力大幅增强,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2015-2021年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多年领先于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占全球市场的比例平均达50%以上。

③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估计,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2025年将在700万辆-900万辆之间,2030年在1700-1900万辆之间。中国新能源汽车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主要是受益于国家战略、产业政策推动、整车厂对新能源汽车的布局与创新、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发展、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不断提高等因素。

其中,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国家战略的重要考量因素。我国能源供给消费与现代化建设要求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能源结构不合理、石油天然气自给能力不强等。我国化石能源占比过高,2020年煤炭消费占比仍达56.7%,石油、天然气分别为19.1%和8.5%,非化石能源仅为15.7%。我国是油气进口第一大国,2020年对外依存度分别攀升到73%和43%,对能源安全构成一定的隐患。

针对前述能源结构、能源依存度问题,我国的重要战略举措是以清洁低碳为导向,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构建煤、油、气、核、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使非化石能源逐步成为消费增量的主体,能源体系到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12月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确定为重点工作目标。2020年12月21日国新办发布《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指出开发利用非化石能源是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主要途径。中国政府的一系列表态和措施是我国国家战略在能源供给和消费方面的重要体现。

综上,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既是改善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的重要方式,符合国家战略。

综上,双积分政策是未来从供给端优化整车厂商车型结构的重要推手,鼓励其利用新技术对传统燃油车的排放进行优化升级,提升其研发生产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性。

C.整车厂商对新能源汽车的布局与创新:为了满足“双积分”政策的要求和把握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的契机,传统汽车厂商和造车新势力积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进行布局和创新。其中,包括自主品牌以及外资品牌在内的传统汽车厂商纷纷推出新能源汽车车型,2020年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占据绝大多数市场份额,达到70%以上。基于现有强大的汽车生产架构和平台,较强供应商合作关系以及销售渠道、客户群体等优势,传统汽车厂商希望厚积薄发,正加速推出新能源汽车产品。造车新势力在新能源汽车已经建立了较强的先发优势,正积极抓住“弯道超车”的产业机遇,打造更有竞争力和性价比的产品。

在车型方面,前述整车厂商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经营策略,积极创新推出新产品,既存在从中高端车型向中低端车型拓展的情形,也存在从中低端车型向中高端车型升级的方案,使得国内市场量产上市的优质新能源汽车车型涌现,从供给端极大的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总体上推动新能源车主力市场从中高端车型向中低端车型逐步下探,使得市场区域逐步从大中城市向三四线城市甚至农村市场扩展,有利于从供给端推动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的发展。

D.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发展方向:在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有关技术加速融合的背景下,智能化成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发展方向,对引导和提升下游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新能源汽车是汽车智能化的最佳载体,是智能汽车的必备条件,因为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才让车第一次实现完整的控制、读取、写入、升级的系统能力。传统燃油汽车在实现智能化方面存在较大的难度,需要机械系统和电控系统之间的配合。

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发展能够拓展车用功能。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发展,融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变革性技术,推动汽车从单纯交通工具向移动智能终端、储能单元和数字空间转变,进而开拓出面向消费者实际需求的一系列车用功能,包括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其中,智能驾驶是指新能源汽车综合利用雷达、摄像头、高精度定位系统和高精度地图,基于机器学习、智能控制、大数据和车联网技术进行无人驾驶控制,颠覆传统汽车操作模式,极大提升消费者个人体验,同时极大提升社会价值,带动能源、交通、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改造升级,促进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交通体系和城市运行智能化水平提升。智能座舱则向新能源汽车用户提供更加自然、更加定制化的人机交互功能,无需用户耗费大量脑力体力即可满足需求,极大的提升用户便利性、舒适性。

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尚在逐步发展过程中,并已逐步获得消费者认可,特别是激发了年轻消费者的购车兴趣,推动了市场销售。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汽车智能化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重要驱动因素。

E.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不断提高:受到技术进步、政策引导、用户口碑等因素的影响,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不断提高,而对新能源汽车的顾虑担忧则不断减少。

在购买新能源汽车的顾虑方面,随着新能源汽车产品成熟度的不断提升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消费者对续航里程、充电便利性等购买新能源汽车的顾虑也有所减弱。在续航里程方面,动力电池在能量密度方面不断取得突破,目前市场已出现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超过260Wh/Kg的量产电池包,可实现更高的续航里程,极大的降低了消费者的续航里程焦虑。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近年来覆盖率不断上升,政策也在鼓励和引导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信心。

F.我国人均汽车保有量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目前,我国的整车制造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期,汽车的人均保有量依旧较低。2019年,我国汽车千人保有量约170辆,仍远低于发达国家500-800辆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汽车消费需求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国内汽车需求仍存在较大的市场容量。

在此背景下,受益于产业政策推动、整车厂商对新能源汽车的布局与创新、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发展等因素,新能源汽车市场未来将不断扩容,销量有望持续高速增长。

THE END
1.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报告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报告 政策导向与法规支持 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出台了一系列积极的政策措施,如国家六项严格排放标准、购车补贴、免税优惠等。这些政策有效推动了电动汽车(EV)的普及和技术创新,为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此外,随着国际合作的加深,中国也在全球范围https://www.rvhx6lana.cn/cai-jing/711035.html
2.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者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也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那么,新能源汽车目前发展到了什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338769862518424118
3.IIGF观点新能源汽车迅速发展促进车险业务变革(二)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1、新能源汽车总量预计持续增长 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过去十年中总量快速以提升,市场渗透率提高,销量呈现出迅猛增长态势。从产量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量从1999年不足 500 辆增长到2020年的136.6万辆,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66.7%。从销售量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从2010年不足1https://iigf.cufe.edu.cn/info/1012/4549.htm
4.汽车智能座舱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这表明,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日益增长,新能源车正逐步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然而,燃油车并非没有优势,它们在特定领域仍然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未来,我们期待看到这两个领域的技术融合,为消费者带来更多样化、更高效、更环保的出行选择。感谢收听,我们下次再见!https://blog.csdn.net/fengluorenjian/article/details/142654787
5.汽车模具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轻量化与智能化如何重塑行业模具技术的进步、新材料的应用以及智能制造的引入,都在推动着这个行业向更高效、更环保、更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本文将从轻量化材料的应用、智能化生产技术的发展以及新能源汽车对模具行业的影响三个角度,分析汽车模具行业的现状与未来趋势。 轻量化材料的应用:铝合金与一体化压铸技术引领潮流https://www.vzkoo.com/read/2024112814b1cff61adaf406c8b8f8e2.html
6.关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的论文共5篇文化论文一:《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研究》摘要: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能源危机的加剧,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可持续的交通解决方案,正逐http://www.covelit.com/culture/202407/t20240725_51559.shtml
7.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导语:关注汽车行业发展趋势,预测汽车产业未来。以下内容将详细解读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与未来趋势(以下是部分报告内容)。 关注汽车行业发展趋势,预测汽车产业未来。以下内容将详细解读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与未来趋势(以下是部分报告内容)。https://www.chuandong.com/news/news214736.html
8.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论文范文.docx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论文范文.docx 2页VIP内容提供方:专业写报告文章行业资料 大小:37.22 KB 字数:约1.01千字 发布时间:2023-09-24发布于浙江 浏览人气:275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924/7060002141005161.shtm
9.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现状趋势及发展前景AET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现状、趋势及发展前景 核心观点 1.行业现状。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态势,销量达到688.7万辆,同比增长93.4%;渗透率加速提升,市场占有率达到25.6%,比上年高12.1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自主品牌乘势崛起,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华东、华南和华北地区更偏好新能源汽车,一线城市、新http://www.chinaaet.com/article/300016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