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2024:《2024年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桩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2024年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桩行业全景图谱充电站新能源汽车产业车桩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电动汽车充电桩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特锐德(300001)、国电南瑞(600406)、万马股份(002276)、易事特(300376)、科陆电子(002121)、科士达(002518)等。

本文核心数据: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模、车桩比、企业市场份额、充电桩需求规模预测

行业概况

1、定义

电动汽车充电桩是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提供电力保障的充电设备。

不同充电类型电动汽车充电桩特征如下:

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分类以安装地点分类与充电方式分类最常见。按照安装地点可分为公共桩、专用桩;按照充电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直流充电桩(快充)、交流充电桩(慢充)和交直流一体充电桩。

2、产业链剖析:产业链延伸布局情况较为普遍

从充电桩产业链看,建设到运营主要涉及充电设备制造商、充电建设运营商、以及整体解决方案商,国内充电产业链上的这几类从业者往往身份重合、同时涉足多个功能领域。

从我国电动汽车充电桩产业链上的参与企业来看,上游生产商主要是宝武钢铁、明泰铝业(601677)等原材料供应商和科士达(002518)、盛弘股份(300693)、易事特(300376)等充电设备制造商;中游建设和运营商主要是星星充电、特来电(母公司:特锐德(300001))、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下游应用市场主要是以小桔充电为代表的充电服务平台、以百度地图和支付宝为代表外部支持平台和以小鹏(09868.HK)、蔚来(09866.HK)等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企业。

行业发展历程: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各领域加速入局

中国将新能源汽车视为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转换的关键要素,因此,充电桩作为新能源汽车的补能设施也应运成为转型过程中最基础的抓手。从2006年比亚迪在深圳建设了第一批电动汽车充电桩起,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走高以及电动车技术的发展,中国充电基础设施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发展:

萌芽期(2006年-2014年)

2006年,比亚迪在中国深圳建设了第一批充电桩,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正式进入萌芽期。期间,充电站建设工作主要由国家电网承担,尚未向社会资本敞开大门。该阶段由于新能源汽车刚刚普及,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也较低。

扩张期(2014年-2020年)

发展期(2020年至今)

2020年,充电桩被纳入“新基建”,可以看作是开启下一个阶段的象征,各地方政府也跟随国家政策针对充电基础设施做出政策方面的倾斜。此外,“大手笔”投入和新玩家涌入也将是充电基础设施市场迈入第三个阶段的主要特征。

行业政策背景:“双碳”助推新能源发展,利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行业发展现状

1、行业供给情况: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桩建设规模呈增长趋势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数据,2015-2023年,我国电动汽车充电桩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23年12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859.6万台,同比增加65%。

从2023年来看,充电桩增量为338.6万台,同比上升30.6%。其中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增量占比超过七成,同比上升26.6%;公共充电桩增量占比不足三成,同比上升42.7%。

从公共充电桩建设规模来看,自2015年以后,我国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数量保持稳定高速增长趋势。截至2023年12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充电桩272.6万台,从2023年1月到2023年12月,月均新增公共充电桩约7.7万台。

2、行业需求情况:电动汽车充电桩需求缺口不断扩大

2015年印发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中提到的建设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480万个充电桩,满足500万辆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其中,公共充电桩50万个,私人充电桩430万个,车桩比基本达到1:1。

然而,目前充电网络建设远落后于规划。截至2023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2041万辆,车桩比2.4:1,与《发展指南》规划的车桩比1:1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可见,为实现国家新能源汽车规划目标,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将成近几年发展重点,未来电动汽车充电行业成长空间巨大。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公共充电桩建设数量TOP10地区占比超七成

截止到2023年底,广东、浙江、江苏、上海、湖北、山东、北京、安徽、河南、四川TOP10地区的公共充电桩建设数量合计占比超过70%,区域应用市场较为集中。

2、企业竞争:头部效应明显,市场集中度较高

从公共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商市场份额来看,截止到2023年11月,全国充电运营企业所运营公共充电桩数量超过10万台的共有13家,分别为:特来电、星星充电、云快充、国家电网、小桔充电、蔚景云、达克云。上述7家运营商的市场份额占比超过七成。

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

1、行业趋势分析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爆发式增长,电动汽车充电桩行业快速发展。但我国电动汽车充电桩行业还存在整体利用率不高、成本回收周期长、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在国家大力支持和政策规划的引导下,未来我国电动汽车充电桩行业的发展存在如下趋势:

2、市场前景预测

随着国内汽车销售市场新能源渗透率的进一步提升,以及配套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加速,预计2029年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桩累计保有量将超过2500万台。

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桩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THE END
1.新能源汽车产业总之,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技术创新、多元化发展、智能化发展和能源互联网。这将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更多的选择和便利,也必将为环境保护和能源安全做出积极的贡献。 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20% 新能源将朝着哪些方向发展? 日前,办公厅印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以下简称《规划》),提出http://www.ximxtfa.com/xcfb/27541.html
2.燃油车智能化排行榜前十名车友交流以下是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些趋势: 1.电动化: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动汽车将成为未来新能源汽车的主流。电动汽车具有零排放、低噪音、高效能等优点,将逐渐取代传统燃油汽车。 1. 智能化:未来新能源汽车将配备更加智能化的系统,如自动驾驶技术、车联网技术等。这些技术将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和便利性。 https://www.dongchedi.com/tag/ugc/16199606
3.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现状趋势及发展前景AET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现状、趋势及发展前景 核心观点 1.行业现状。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态势,销量达到688.7万辆,同比增长93.4%;渗透率加速提升,市场占有率达到25.6%,比上年高12.1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自主品牌乘势崛起,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华东、华南和华北地区更偏好新能源汽车,一线城市、新http://www.chinaaet.com/article/3000161522
4.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及趋势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意义有哪些→MAIGOO摘要:新能源汽车是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的汽车,相比传统的燃油车,新能源汽车是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具有光明的发展前景,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主要呈现车型轻量化、能源效率更高、高端新能源车份额更多、智能化、网联化等趋势。发展新能源汽车主要是为了环保、技术革新的需要,此外,在实用性方面,新能源汽车也https://www.maigoo.com/goomai/273609.html
5.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及趋势毕业论文.docx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及趋势毕业论文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及趋势 摘要:随着全球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电动汽车技术的进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变得越来越受到关注。本论文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以及相关趋势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新能源汽车具有减少污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优势,将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一、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0925/5331203001010333.shtm
6.杭州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工资待遇人才需求发展历年招聘工资变化趋势 ? 2023年较2022年 +40.7% 与同地区比 历年工资变化 说明:杭州新能源汽车行业今年工资怎么样? 数据统计依赖于各大平台发布的公开数据,系统稳定性会影响客观性,仅供参考。 就业前景(历年职位需求变化) -31% 2024年较2023年 0.47% https://www.jobui.com/salary/hangzhou-all/ind-xinnengyuanqiche/
7.2024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大揭秘!新能源汽车在国内汽车市场的渗透率不断攀升。近三个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连续突破 50%并持续增长。这表明新能源汽车在国内汽车市场的份额越来越大,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不断提高。渗透率的提高也反映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即新能源汽车将逐渐成为汽车市场的主流。 https://www.yoojia.com/article/9598703903038383389.html
8.汽车行业主题汇总(20241122更新)2024智能电动汽车发展趋势洞察 汽车之家 2024 2024改装车消费文化市场洞察报告 徐徐之咨询 2024 2024年汽车操作系统趋势及TOP10分析报告 佐思汽研 2024 造车新势力如何跨越盈亏平衡点? 国联证券 2024-9 中国新能源与交通融合发展报告2024——新能源供给体系助力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 车百智库 2024-3 https://blog.csdn.net/weixin_55366265/article/details/143990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