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蓝皮书:中国共享出行发展报告(2022~2023)》发布

4月27日,北方工业大学、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世界资源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共享经济蓝皮书:中国共享出行发展报告(2022~2023)》。

《中国共享出行发展报告(2022~2023)》是关于中国共享出行领域的年度发展报告。全书分为总报告、环境篇、业态篇、专题篇、案例篇五个部分。总报告分析了2022年度共享出行主要业态的总体特征、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等。

环境篇描述了我国城市交通,特别是客运交通发展现状,以及国际共享出行(汽车)发展情况与特征等。业态篇具体分析了网约车、私人小客车合乘、汽车短期租赁、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需求响应公交服务的主要特点、政策管理及发展趋势。专题篇分析了2022年度共享出行的热点事件和焦点问题,如城市居民交通出行调查、共享出行的经济与社会价值分析、聚合打车平台调查、网约车立法、出租车电动化、共享两轮车市场容量测算、共享两轮车停放技术发展、“出行即服务”、无人驾驶出租车等。案例篇选择了11个典型城市案例,对其政策创新和模式创新开展了研究。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雪洪解读报告

共享出行优化了城市交通结构,创造了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蓝皮书指出,共享出行不仅对城市居民出行、交通结构优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扩大了就业。

(一)共享出行成为城市出行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022年全国网约车日均订单约1900万单,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日均订单约3000万单,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日均订单约2000万单。据估算,2022年网约车、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等共享出行新业态服务超过300亿人次。

共享出行属于准公共交通,以形式的私人性实现了效果的公共性目的。从出行者的角度看,共享出行满足了部分个性化的特定出行需求,解决了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问题,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可靠的出行组合。共享出行方式已经成为多层次城市出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了城市居民交通出行方式。

(二)共享出行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

共享出行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共享经济领域,也是共享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统计,2022年共享出行市场交易量为2012亿元,在共享经济总交易额中占5.25%,是共享经济中四个超过千亿交易额的发展领域之一。

(三)共享出行与绿色出行、低碳出行深度融合

共享出行与绿色出行的深度融合趋势不断强化。网约车电动化成为大势所趋,据《2022年中国网约车市场发展报告》,截至2022年10月,全国运营网约车电动化占比达到45.82%;全国大中城市中纯电动汽车占比最高的城市为三亚、深圳、海口,分别占当地当月运营车辆的92.68%、92.23%、87.21%。截至2021年底,全国拥有巡游车139.13万辆,新能源巡游车20.78万辆,渗透率达到14.9%,其中纯电动车辆为19.89万辆。

据测算,2022年网约车电动化带来的碳减排量约为919.4万吨,顺风车取代小汽车出行减少碳排放约为182.6万吨,2022年两轮车共享带来的碳减排量约为169万吨。共享出行与绿色出行深度融合而带来的碳减排量超过了1200万吨。共享出行为我国交通行业“双碳”目标的实现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四)共享出行的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

共享出行创造了大量的专职机会和灵活就业机会。共享出行的发展不仅增加了车辆产品研发、大数据分析、AI智能硬件研发等高科技岗位人员的需求,也创造了司机、司机服务经理、自动驾驶路测安全管理员、自动驾驶测试驾驶员、车辆运维和车辆租赁等新的就业岗位。其中包括大量面向基层劳动者的普通岗位,成为“40”“50”人员、下岗职工、退伍军人、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低技能人员等群体的重要就业途径。

网约车依然在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蓄水池”和“稳定器”作用。根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网约车驾驶员数据,估计到2022年底网约车司机人数达到670万人。此外,网约车平台还能依托企业自身业务的发展,带动上下游汽车生产、销售、加油及维保等关联产业的发展,增加间接就业机会。

(五)平台企业赋能传统出行方式变革,带动行业转型升级

互联网出行平台在政策引导下积极拥抱传统出行企业,哈啰、滴滴、高德和美团等先后接入一线城市公共出行服务平台,与公共出行协力构建一站式规划、一次性支付和一体化出行的MaaS出行方式,在创新实践中摸索前行。嘀嗒、滴滴、美团和高德等大力推进巡游出租车的数字化升级,推动巡游出租行业在体验、服务、运营、管理方面的全方位数字化升级。租赁行业中已有60%以上的用户可实现手机App下单。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神州、一嗨、首汽等传统租赁企业开展了自助租还车业务。中小租赁企业通过接入智慧管理系统,使业务线上化,实现了对订单、车辆和资产的数字化管理。

共享出行从规模扩张阶段迈入质量提升阶段,共享化与低碳化和智能化加快融合

蓝皮书指出,未来,共享出行发展前景依然光明,但也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基于共享出行的发展情况,结合各项外在因素的影响,作出以下预测与展望。

(一)共享出行人次有望快速实现恢复性增长

网约车、私人小客车合乘、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互联网汽车租赁等新业态近年来遭受疫情的强烈冲击,出行人次和订单量普遍回调,从2020年的日订单量约8000万单回落到不足7000万单。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经济快速复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支持平台经济引领发展,共享出行的发展环境明显改善,伴随着出行人流快速增加,出行人次和订单量呈恢复性增长态势。

(二)共享出行主要业态进入理性发展阶段,行业从规模化扩张转向精细化发展

2010年以来,移动互联网发展创造的红利在共享出行领域充分释放,各类新业态从无到有,实现了爆发性增长。近年来,网约车、私人小客车合乘、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等主要出行业态基本呈现良性竞争状态,市场格局保持相对稳定,出行人次和订单量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企业的发展重心将转向可持续经营,而不再是“跑马圈地”和“价格拼杀”,围绕精细化运营、提升运营效率、增强用户体验和塑造品牌形象等开展基础性和持续性工作。

(三)碳交易机制为共享出行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全国的碳市场于2021年7月正式启动,并且正在覆盖越来越多的行业,交通行业的碳排放量占全国总碳排放量的10%左右,而道路交通在交通行业碳排放中的占比约为80%。目前上海、深圳、北京三个碳交易的试点场所已经把交通运输行业纳入碳市场交易,包括公路客运、公路货运、航空运输、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等,也包括共享出行行业。

无论是私人小客车合乘的共享方式,还是网约车辆的电动化以及通过两轮车接驳公共交通取代私家车出行等方式,都属于低碳出行和绿色出行。随着碳交易机制的完善,共享出行在低碳方面的优势将进一步发挥,吸引更多的人群使用共享出行工具。

(四)数字化技术赋能传统出行与共享出行新业态融合发展

共享出行新业态的发展正在激发传统出行企业改革和创新的活力,传统出行方式正在积极拥抱数字化技术,预约出行、定制公交、巡网融合等是传统出行方式转型升级、实现数智化的典型。随着共享出行新业态发展进入稳定期,平台型企业也正在挖掘与传统出行企业合作的机会,推动传统出行与新业态的融合发展。

(五)聚合打车模式有望重塑网约车市场格局

2021年下半年以来,聚合平台份额逐月提升,国内网约车市场有望形成“一超多强全聚合”的局面。聚合模式带来网约车市场格局变化的同时,也给中小平台带来快速发展的机会,特别是区域性的运力企业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六)互联网短租市场仍将保持强劲增长态势

分时租赁作为短租行业的子板块,其发展更多受限于国人用车理念和高额的运营成本,但2023年预计在租赁市场整体回暖的背景下,新老分时租赁企业将持续深耕这一领域。

(七)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有潜力替代更多的私人电动自行车

(八)生态扩张依然是出行平台的主要发展方向

(九)普惠出行和差异化服务是共享出行的主要增长点

网约车等共享出行行业进入稳定增长阶段,企业正在寻找新的增长点。从发展机会看,未来在市场下沉方面,如三、四线城市等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此外,一些没有被很好满足的需求如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的出行需求、一些特定场景如城际需求等,会得到进一步挖掘。

(十)新模式的商业化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需求响应公交、出行即服务(MaaS)和无人驾驶出租车等共享出行的新模式仍处于探索期,在一些场景和环境中展现出一定的发展潜力,但整体而言还没有非常成功的案例应用,且还面临一系列挑战。新模式从探索到快速增长,还需要技术的突破、商业生态的培育及政策的支持。

我国网约车未来发展将呈现六大趋势

蓝皮书指出,我国网约车未来发展将呈现六大趋势。

(一)向“一超多强全聚合”市场格局发展

聚合平台份额将持续提升。高德、滴滴、腾讯、华为、美团、百度等超级平台入局的聚合模式有望在行业中占据半壁江山,国内网约车市场将会形成“一超多强全聚合”的局面。

聚合模式带来网约车市场的格局变化,给中小平台带来快速发展的机会,特别是区域性的运力企业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二)巡游车运营加速数字化,出租车营运趋向巡网融合

在政策规范、市场竞争、城市出租车与网约车的运力总量良性管控等方面,随着各地对于网约车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和经验的积累,市场环境对于出租车数字化转型升级极大利好,“巡网”融合发展是大趋势。“存量”的出租车提质提效转型升级,“增量”的网约车也已告别了野蛮生长,实现差异化竞争和高质量发展,互联网出行行业的发展将更加良性和规范。

(三)网约车平台企业或冲刺上市

2022年12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支持民营企业提振信心、更好发展;支持平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从政策信号来看,平台经济将进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2022年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六个方面33项措施)明确提出,支持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依法依规推进符合条件的平台企业赴境外上市。

目前主机厂系的T3出行、曹操出行、享道出行、如祺出行订单合规率都排在前列。国内车企不断加大在移动出行领域的投资力度,主机厂系出行平台正在试图构建由车企、网约车和用户组成的一个完整闭环,用整个产业的力量来带动网约车发展,完成从“制造业”向“出行服务业”转型。主机厂通过出行平台和网约车租赁公司来消化新能源汽车产能,借此不断提升车企的周转速度,从而让车企由单纯的生产企业逐渐成为由资本力量驱动的长期发展的高增长公司。因此,主机厂系的网约车平台冲刺IPO,2023年网约车平台或将迎来上市潮。

(四)网约车电动化比例将不断提升

2023年2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2023~2025年实现出租车(包括巡游出租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电动化水平力争达到80%。预计未来两年网约车行业新增新能源汽车占比会超过80%,中心城市或率先实现网约车全面电动化。

(五)经营合规化进程加速,不合规平台将被淘汰

随着《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运行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出台,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从监管政策到交通执法系统的全面完善和落地,今后对于不合规网约车的打击力度会进一步加大,对于平台的处罚为下架App或吊销经营许可,不合规平台将被加速淘汰。网约车行业整体合规率会持续大幅提升。

随着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月度公示制度和地方关于网约车法律法规的健全,各地加快清退网约车无证营运车辆,网约车行业合规化进程加速。

(六)“阳光行动”持续开展,抽佣比例进一步降低

交通运输部推动实施交通运输新业态平台企业抽成“阳光行动”,平台方公开计价规则、合理设定抽成比例上限并公开、驾驶员端实时显示抽成比例,保障从业人员的知情权和监督权。随着更多聚合平台的进入,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预计未来平台抽佣比例将更低,分配机制将更为合理,总抽佣比例或将低于订单总金额的20%。

切入典型细分场景,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皮书指出,当前顺风车业务市场的安全性和用户体验比起粗放竞争时期有大幅提升,向有序合规经营方向发展,对于滴滴、嘀嗒和哈啰来说,在同质化的竞争格局下,差异化、多元化才是可持续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2022年顺风车市场交易总额约为201亿元。随着2022年底“新二十条”“新十条”的出台,2023年顺风车市场或将迎来报复性消费,预计2023年顺风车交易规模会持续保持增长势头,将达到298亿元。顺风车市场交易额与增长情况如图2所示。

THE END
1.汽车零部件行业:行业现状未来趋势产业链及相关公司深度梳理目前,在汽车产业核心技术快速演进和供应链格局重塑的大背景下,我国汽车零配件行业稳步发展,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快速提升也带动了汽车零部件向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方向拓展。汽车零部件行业涌现出了一批优质的国产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位列前茅,更是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全球化竞争,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https://www.dongchedi.com/ugc/article/7186645715442008580
2.2024年汽车行业前景分析未来,汽车行业将继续迎来深刻的变革和发展。一方面,新能源技术、智能驾驶技术等创新应用将推动汽车行业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全球汽车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行业内的兼并重组和合作创新将成为常态。同时,政府对于汽车行业的政策引导和市场监管也将对行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汽车行业现状研究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https://www.cir.cn/R_QiTaHangYe/73/QiCheHangYeQianJingFenXi.html
3.安全系统电子技术(一)行业现状 市场情况世界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与汽车工业的发展密切相关,美国、欧洲、日本是全球传统的主要汽车市场,也是汽车电子产业的技术领先者,掌握着国际汽车电子行业的核心技术与市场发展优势。目前全球汽车电子产品主要市场仍集中于欧洲、北美、日本等地区,但是随着汽车制造产业向新兴国家和地区的逐步转移,中国、印度https://sub1.dlust.edu.cn/ktsg/info.asp?id=565
4.的演变与未来蓝图汽车作为现代工业的象征之一,已经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从最初的蒸汽动力车到如今的电动和自动驾驶汽车,汽车技术经历了无数次的变革与创新。这篇文章将详细探讨汽车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特别关注汽车技术如何在不同阶段推动人类社会进步。 https://blog.csdn.net/feizai521493/article/details/140743143
5.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精选十篇)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篇1 一、中国汽车业现状 2009年1~10月, 中国汽车产销首次超过1, 000万辆, 分别为1, 087.32万辆和1, 089.14万辆, 同比增长36.23%和37.71%。乘用车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产销812.86万辆和819.03万辆, 同比增长42.41%和45.18%;商用车累计产销超过上年, 表现也比较出色, 产销274.46万辆和27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m476jg6.html
6.小议数控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数控技术工业自动化控制文章本文对数控技术进行了简要概述,分析了国内外发展现状以及中国数控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数控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制造行业不断进行改革,制造行业成为权衡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性行业。当前,传统的低效机械加工方式逐渐被现代化先进的机械加工技术所取代,制造行业得以快速发展。数控行业的发展https://articles.e-works.net.cn/cnc/article153424.htm
7.氢能革命,星辰大海招商证券认为,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阶段与2010年的纯电汽车类似程度较高;氢燃料电池整车未来五年预期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68%。 发展氢能是中国21世纪能源战略的重要一环,也是实现“3060”双碳目标的必经之路,“十四五”规划明确了中国氢能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政策继续加码预期会推动氢能渗透率持续提升。回顾中国新能源的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50645
8.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现状分析与未来规划预测报告2025第一节 新能源汽车行业渠道分析 一、渠道格局 二、渠道形式 三、关键要素对比 第二节 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建议 一、统一技术标准 二、行业路线争议 三、核心技术研发 四、商业模式探索 五、基础设施建设 六、零部件配套政策 第十章 2022-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财务指标分析 http://www.zyhtyjy.com/report/406745.html
9.化工科技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智能化与自动化: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化和自动化将成为化工科技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智能化的生产控制系统和自动化设备,化工企业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和效率提升。 绿色与可持续:绿色化工和可持续发展将继续成为化工科技的重要主题。未来的化工科技将更加注重环保和资源节约,开发绿色工艺和产品,实现可持https://www.feishu.cn/content/chemical-technology
10.智能机器人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机器人技术也来越成熟,应用也越加广泛,机器人技术发展到现在,正朝着工业4.0的目标大步前进。本文详细的介绍了国内外机器人的发展现状、智能机器人的关机技术以及机器人的未来发展方向。 王耀南院士在2020国家机器人发展论坛作报告 作者简介:王耀南,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教授。1981年毕业于东华https://www.51cto.com/article/641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