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王传福:打造以技术为核心的比亚迪

作为比亚迪的“掌门人”,王传福一手养育的比亚迪汽车品牌与中国品牌一同携手走过了十余年,那么在他眼中,中国汽车市场以及中国汽车品牌发展坏境和现状是怎样的?

“中国市场是诞生世界级汽车品牌的平台”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但相比其他汽车工业强国,中国汽车市场产销量虽高,但却不够强大。关于如何做强,王传福讲到:“如果想将汽车市场做强,品牌很重要,尤其要打造中国品牌。”在他看来,中国人很聪明、也很勤奋,在这么大的一个平台,应该会诞生一些世界级的品牌,这将会是中国品牌。

关于中国汽车品牌的未来发展方向,王传福认为每个品牌应该去找到适合自己企业的发展路线。他讲到:“比亚迪从2003年制造汽车,经历了从学习、摸索,到创新这个过程,到现在找到了适合比亚迪发展的道路,就是发展新能源汽车。”

习总书记曾经强调,发展新能源汽车是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对此王传福非常认同,他表示:“发展新能源车是比亚迪的未来目标,也是近期发展的战略”。

●谈比亚迪汽车发展

“怀揣汽车强国梦,进入汽车领域”

“2003年的中国,行行业业发展都不错,唯独汽车市场很大,却没有像样的中国企业。因此我觉得利用比亚迪在电池领域成功的经验,看能不能进到汽车市场做一些努力,实现汽车强国之梦。”对于为何选择进军汽车行业这个问题,王传福回答的十分诚恳,同时通过他的这段话也能发现,王传福是一位有远见,并且具有一定民族主义情怀的中国民营企业家。

对于企业而言,选择踏入全新行业发展是需要勇气的,尤其是比亚迪之前并没有任何汽车制造方面的经验,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阻碍和困难自然不少。当王传福回想起刚成立比亚迪汽车时讲到:“我们进来以后大家都看不起,因为传统汽车企业大部分都是合资的,那么当时合资公司都有一些偏见,认为你是从IT过来的,你如何不行。”

但是,面对这样的舆论压力,王传福并没选择放弃或者退缩,在他看来,比亚迪的企业观念不同,王传福说:“汽车市场需要一些变革、需要一些创新,我觉得比亚迪在别的行业一样可以取得成功。”

“销量年年翻番,经销商渠道快速增长”

在比亚迪旗下汽车产品销量猛增的同时,其销售网络也进一步扩张。王传福讲到:“销量的快速增长,经销商数量也是等比例的增加,最多时经销商达到1200多家。”如此规模在当时的中国品牌当中已经数一数二了。

“飞速发展之后也暴露出了问题”

在销量爆发式增长的背后,没有汽车企业管理和制造经验的比亚迪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首先是2010年,因为比亚迪制定了较高的销售目标,同时产能大幅度提升,面对销售压力、库存以及资金周转等问题,采取四网销售(A1、A2、A3和A4网,每个网络销售不同的车型)的1200多家比亚迪经销商出现了大面积退网。另外除了经销商管理问题之外,比亚迪还在同期出现了因为产能提升而疏忽的产品质量问题。

关于比亚迪曾经暴露出的问题,王传福坦然说:“2006到2010年期间,5年增长高歌猛进,但也掩盖了很多问题。比如说像一些经销商发展的科学规划、经销商之间的矛盾、经销商的管理,当时我们也缺乏经验。另外,F3上市以后年年都是供不应求,所以每年都在扩充我们的产能,产能扩充太快,之后我们在一些小毛病和细节方面的话也存在一些问题。”

“三年整改目标是加强经销商管理和产品质量”

在2010年比亚迪业绩不佳,连续5年超过100%的增长趋势在2010年被打破,王传福也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决定进行“三年整改”,同时降低销售目标和资本开支。王传福在回顾三年整改的主要目标时讲到:“整改内容主要包括两点,第一是把经销商的数量控制到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第二是产品质量要严抓,并达到合资品牌水平。”

关于经销商管理,王传福讲到:“当时由于销量增长速度快,四网销售是有问题的,后来我们决定从四个网合并到三个网、三个网合并到两个网。”到2013年,比亚迪原先的四大渠道合并为两大渠道,分别为红网和蓝网,经销商数量从1200家整合为800家,而两个网会分别销售不同的车型,从此比亚迪的经销商渠道趋于稳定。

除了经销商渠道整合之外,整改期的另一项重点是紧抓产品质量,王传福讲到:“因为早年发展太快,比亚迪汽车缺少对质量的把控,那么在整改期,我们决定将之前从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等世界级品牌那里学习到的优秀品质体系运用到了汽车上去。”通过品质体系提升,比亚迪旗下车型的质量逐渐提升。

[page]

“从学习模仿到掌握核心技术”

从2012年以后,用户对整改后的比亚迪渐渐恢复了信心,同时其产销量和渠道方面发展也趋于稳定,而在核心技术方面也有一定的积累。对于这个过程,王传福讲到:“刚进入汽车行业,我们要像优秀的品牌学习很多技术,包括发动机、整车制造等。”

比亚迪坚持走以技术为核心的发展路线,不仅因为王传福是工程师的出身,在他看来,掌握当下市场的核心技术将会是成为行业领导者的关键因素。“当行业发生变革或革命的时候,就需要技术的变革,那么谁是技术的领导者,往往就是行业的领导者”。

“早期的坚持垂直整合是为节约成本,今天垂直整合是为集成创新”

在比亚迪发展过程中一直在强调产业链的垂直整合,像整车大部分的核心零部件和技术均是比亚迪自主研发,包含发动机、变速箱、发动机控制软件、转向系统等。未来,比亚迪也将继续走垂直整合的路线。

在王传福看来,早期的垂直整合是为了掌握各种造车的技术,也是为了节约成本,减少投资。那今天的垂直整合是为了集成创新。他说:“比亚迪是高度的垂直整合,大部分核心技术都是我们做的,别的企业基本是外购的,而我们刚开始从学习和借鉴中了解到核心技术,并通过十几年的了解,将这些技术都掌握住,之后设计和制造就很容易了。”

在垂直整合的战略背景下,比亚迪也在创新方面做出了一些成绩。王传福说:“其实做完垂直整合以后我们发现,技术创新非常容易,我们每天都会创新,例如比亚迪推出的带遥控功能的智能钥匙、手表钥匙,包括双模技术这些都是全球首创。”王传福认为,汽车创新其实是很多技术之间的相互启发、相互叠加、相互作用产生而成的。

“技术服务企业战略”

另外,王传福认为,技术并不仅仅是为产品服务的,还要为企业战略服务。“比如说8年前我们就知道,到了今天我们电池、电机、电控能够达到怎样的水平,有了这些判断以后,作为企业家来说,制订战略方向更准确,并且会投入大量资金,因此我们认为技术其实首先要为战略服务。”

因此,比亚迪的战略是根据技术发展方向而提前制定的,王传福讲到:“我本人还有我们的团队都是技术型的干部,我们逻辑关系很强。对每一个战略的制定都是根据严格的逻辑数据,按照技术的发展方向,然后来定我们的方案。而不是说靠大胆、靠蛮干、靠赌博,那不是我们的风格。”

●关于新能源汽车

“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机会弯道超车”

前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基本配套设施不完善,也没有太多的国家政策支持,那是什么让王传福对新能源汽车如此“动心”呢?他说道:“新能源车是个崭新的领域、使用新的技术,同时也是个新的市场。这点我们和国外企业也是平起平坐,因此我们有机会弯道超车。”从王传福的这番话中不难看出,新能源市场对于比亚迪而言是一个新机遇,通过发展过程中技术积累等优势,比亚迪试图在全新领域当中超越对手。

关于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优势,王传福说:“石油资源和空气污染这两点促成我们新能源车必须要大发展,那么要大发展怎么办?要变革,我们需要新技术。这时候我觉得一个垂直整合的企业,拥有高度集成的技术,它会走到最前面,它的创新速度比任何一个企业都要快。”正因如此,王传福更加坚定了他决定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决心。

“542战略能让产品的性能获得颠覆性的提升,从而打动消费者”

关于542战略,王传福说:“542战略代表了比亚迪对新能源车的一些理解,并以产品性能和数字来规划我们未来的产品。”对于此战略的意义,王传福补充道:“因为本身双模车是由电动机+燃油发动机组成,所以在性能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因此我们要做的是超级性能车,性能相比传统车实现100%以上,甚至300%的提升。这种颠覆的东西,才能打动消费者的心,并让他产生购买的欲望,同时我们的双模车还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

“双模电动车以高性能为卖点,未来补贴政策退坡对比亚迪没有影响”

王传福认为,比亚迪的双模电动车最大卖点在于性能方面颠覆性的提升,第二它还能够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因此相比对手,通过垂直整合来有效控制成本的双模电动车更具市场竞争力,相比其他品牌的同级车型更具性价比。他说:“补贴政策退坡对比亚迪的双模电动车没影响,它是一个超级性能车,同时还带来环境的改善。这样的车不受政策的影响。”对于新能源车的推广,王传福认为需要研究消费者的心态。“让消费者为环境买单其实是不够的,还要给消费者提供更强的性能和超值的价值,这样消费者才更能接受。”

“比亚迪的电池工厂将是全球最大的”

电池产能跟不上,制约整车产能的情况一直是近些年来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大难题,而比亚迪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秦在某些地区的热销导致其产能不足,而最大原因就是电池供应不上,外加比亚迪还有像唐、宋以及未来包括元在内的双模电动车陆续登陆市场,所以扩大电池工厂规模迫在眉睫。

王传福讲到:“2015年我们在深圳投了8个吉瓦时的新电能厂,加原来的2个吉瓦时,今年年底我们会达到10个吉瓦时的电池产能。10个吉瓦时目前来说是全球已经投产的工厂当中最大的。”但,如此大规模的工厂未来仅供应乘用车又有些过剩了,对此王传福解释道:“新工厂产能开始释放之后,会供应给秦,还有唐、宋以及元等产品,还有我们的电动大巴,目前电动大巴卖得也很好。包括是欧洲也好、美国也好、还有像深圳也好,大量的需求。”

“7+4战略目标是能够真正实现零排放”

在发布542战略的第二年,比亚迪发布了新能源车“7+4”全市场战略布局,对外宣告全面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其中“7”代表7大常规领域,即城市公交、出租车、道路客运、城市商品物流、城市建筑物流、环卫车、私家车;“4”代表4大特殊领域,即仓储、矿山、机场、港口。比亚迪的目标是把中国道路交通领域所有用油的地方全部用电来替代,逐步实现全市场电动化布局。

对于7+4战略的目标,王传福说:“如果战略中涉及到的7种车辆类型和4个领域能够全部实现电动化,那么我们便实现了真正的零排放,而比亚迪也在逐步实施当中。”

针对不同的车型种类,比亚迪也制定出不同的电动化解决方案,王传福讲到:“比如像大巴、出租车基本上以纯电动为主,因为它们基本在城市里使用,固定路线、固定区县,不需要跑长途,纯电动的解决方案更佳。私家车的话,考虑到中国市场现在充电站的基础设施问题等等,我们采用双模动力系统(即插电式混合动力),城市用电,短途用电、长途用油。而像物流车、环卫车已经开始进入开发,有的已经进入验车阶段,很快进入市场销售。”

就像王传福所说的一样,比亚迪不仅在乘用车领域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和技术,在城市公交、出租车等非个人领域也有了一定成果,并且开拓到了海外市场。例如2015年10月,在习总书记的见证下,比亚迪首款双层巴士亮相英国伦敦,2015年底之前,5台双层电动大巴将会在伦敦开始为期3年的试运营,同时比亚迪也与英国客车制造商ADL正式签署了成立合资公司的协议,该协议金额达到6.6亿英镑。另外,比亚迪也曾向美国和英国等市场售出过电动大巴。可见比亚迪未来新能源的战略不仅仅停留在个人乘用车领域,而是一个全市场的发展方向。

“如果7+4战略能够实现电动化,那么电动车的时代就到来了,对我们二氧化碳的减排也好,对城市PM2.5的治理也好,对地球减少化石资源的依赖也好,都是有很大的好处。”从王传福的一段话来看,比亚迪的电动化战略涉及领域之大,不过未来是否能够顺利实现,目前看还是个未知数。

全文总结:

从入行时曾被人看不起,到如今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领跑者,比亚迪这一路下来并非一帆风顺,快速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挫折让比亚迪渐渐成长起来,而王传福也一直在坚持以技术为核心的发展道路,同时产业链的垂直整合也是中国品牌当中为数不多的发展模式。未来,在两大战略的指引下,比亚迪势必会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领域,那么随着消费者购车观念的转变和国家政策引导,相信未来新能源汽车将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最后,祝愿比亚迪的新能源战略目标能够尽快实现!

作者:兴珉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

市场需求放大微型电动汽车变成“大天鹅”不远了吗?

EV晨报|哈尔滨出台新能源推广政策;傅振兴任乐视超级汽车副总裁;成都新能源车免费停车...

THE END
1.汽车零部件行业:行业现状未来趋势产业链及相关公司深度梳理目前,在汽车产业核心技术快速演进和供应链格局重塑的大背景下,我国汽车零配件行业稳步发展,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快速提升也带动了汽车零部件向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方向拓展。汽车零部件行业涌现出了一批优质的国产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位列前茅,更是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全球化竞争,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https://www.dongchedi.com/ugc/article/7186645715442008580
2.2024年汽车行业前景分析未来,汽车行业将继续迎来深刻的变革和发展。一方面,新能源技术、智能驾驶技术等创新应用将推动汽车行业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全球汽车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行业内的兼并重组和合作创新将成为常态。同时,政府对于汽车行业的政策引导和市场监管也将对行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汽车行业现状研究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https://www.cir.cn/R_QiTaHangYe/73/QiCheHangYeQianJingFenXi.html
3.安全系统电子技术(一)行业现状 市场情况世界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与汽车工业的发展密切相关,美国、欧洲、日本是全球传统的主要汽车市场,也是汽车电子产业的技术领先者,掌握着国际汽车电子行业的核心技术与市场发展优势。目前全球汽车电子产品主要市场仍集中于欧洲、北美、日本等地区,但是随着汽车制造产业向新兴国家和地区的逐步转移,中国、印度https://sub1.dlust.edu.cn/ktsg/info.asp?id=565
4.的演变与未来蓝图汽车作为现代工业的象征之一,已经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从最初的蒸汽动力车到如今的电动和自动驾驶汽车,汽车技术经历了无数次的变革与创新。这篇文章将详细探讨汽车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特别关注汽车技术如何在不同阶段推动人类社会进步。 https://blog.csdn.net/feizai521493/article/details/140743143
5.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精选十篇)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篇1 一、中国汽车业现状 2009年1~10月, 中国汽车产销首次超过1, 000万辆, 分别为1, 087.32万辆和1, 089.14万辆, 同比增长36.23%和37.71%。乘用车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产销812.86万辆和819.03万辆, 同比增长42.41%和45.18%;商用车累计产销超过上年, 表现也比较出色, 产销274.46万辆和27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m476jg6.html
6.小议数控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数控技术工业自动化控制文章本文对数控技术进行了简要概述,分析了国内外发展现状以及中国数控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数控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制造行业不断进行改革,制造行业成为权衡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性行业。当前,传统的低效机械加工方式逐渐被现代化先进的机械加工技术所取代,制造行业得以快速发展。数控行业的发展https://articles.e-works.net.cn/cnc/article153424.htm
7.氢能革命,星辰大海招商证券认为,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阶段与2010年的纯电汽车类似程度较高;氢燃料电池整车未来五年预期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68%。 发展氢能是中国21世纪能源战略的重要一环,也是实现“3060”双碳目标的必经之路,“十四五”规划明确了中国氢能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政策继续加码预期会推动氢能渗透率持续提升。回顾中国新能源的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50645
8.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现状分析与未来规划预测报告2025第一节 新能源汽车行业渠道分析 一、渠道格局 二、渠道形式 三、关键要素对比 第二节 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建议 一、统一技术标准 二、行业路线争议 三、核心技术研发 四、商业模式探索 五、基础设施建设 六、零部件配套政策 第十章 2022-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财务指标分析 http://www.zyhtyjy.com/report/406745.html
9.化工科技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智能化与自动化: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化和自动化将成为化工科技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智能化的生产控制系统和自动化设备,化工企业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和效率提升。 绿色与可持续:绿色化工和可持续发展将继续成为化工科技的重要主题。未来的化工科技将更加注重环保和资源节约,开发绿色工艺和产品,实现可持https://www.feishu.cn/content/chemical-technology
10.智能机器人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机器人技术也来越成熟,应用也越加广泛,机器人技术发展到现在,正朝着工业4.0的目标大步前进。本文详细的介绍了国内外机器人的发展现状、智能机器人的关机技术以及机器人的未来发展方向。 王耀南院士在2020国家机器人发展论坛作报告 作者简介:王耀南,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教授。1981年毕业于东华https://www.51cto.com/article/641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