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利尔夜话未来十年,中国能否扮演新能源汽车变革的领导者?

苏州凯博易控驱动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CEO郝庆军:技术突破没有攻克前,想做任何大的变革都不成

“我走的地方比较多,从不同的角度来说。中国的汽车产业虽然大了,但是强了吗?并没有!电动汽车现在也是一样,这种东西要有骨气,我们就差骨气。而中国有一个产业我觉得强了,就是高铁。我今天作为投资人,作为收购者,在全世界感受到一点小小的微妙的变化,就是中国高铁牛了。电动车厂家可以对比高铁,高铁为什么牛?就是这个行业真正往深度进行研发。如果中国汽车产业有一个像中国高铁这样的团队就好了。所以,电动车产业什么时候真正能做到最好?那就是真正把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和制造水平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反而不是推广数量。电动车到底发展怎么样?还要回到本质上去,先看技术水平怎么样,然后再讲规模,规模是加法。

要小心当初在传统汽车领域发生那一幕会在电动车领域重演,我个人认为弯道超车是一种鼓吹投机的说法,所以要回归本质,不是说数量,讲的是品质。”

北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陈平:十年能够占一席之地

第二,因为我是搞车的,对车来说,我认为是车是一个需要好多积累的东西,技术上需要长期积累的东西,中国车企搞20年自主研发,跟人家还是有差距。为什么?很多国外车企经过百年,我在日产曾经干了十年,所有的工作都要形成一个规划流程。当然了,日本人讲究这个,好多的经验都在那儿储备了。例如现在的底盘,没有一家中国车企敢设计底盘,基本都是抄,自主研发的很少。成为全球通用平台的底盘,是没有人敢做的。咱们用别人的底盘稍微改一改都不敢改。为什么你不敢改?就是因为不知道人家为什么这么做的,人家做这个里面积累了多少经验。

车的竞争那是非常细微的竞争,做整车,一点点的性能高过你,加上成本降低,我就有优势,比你好,一点点的性能提高,都是必须积累很多技术,包括零部件,尤其是这种成熟市场,竞争是非常激烈的。核心零部件的基础研究差距很大,所以咱们短期内是很难超越的。所以,我认为十年的话,基本上能够占有一席之地。”

深圳欣锐科技副总经理龚辉:中国公司要拿得出真正有预研的东西

“中国企业在未来十年的电动车市场能不能扮演举足轻重的定位,有没有影响力?判断标准是啥?有两个:一个巴菲特能投多少个这个行业里的公司(从基础产业来讲)。第二个是中国会有多少公司真正地有预研的东西,现在我没有看到任何的公司在做预研,但是我看到所有的跨国公司今天拿出来的仅仅是他们冰山的一角。

所以基于这个认知,欣锐科技自己的逻辑是要努力逃出这个命运。一定是这个趋势,中国企业一定有一部分逃出来,我们是在这样思考的。第一个,我们的技术是原创技术,一直坚持。第二个,我们什么时候能够全球化视野地看?我们的思路是国内市场先做出来了,能养活自己,先把这个产品拿出来用上,因为这个市场有需求,不管需求是被国家催出来的,还是怎么来的,但是我们时时刻刻告诉自己下一步要做什么?下一步的一个唯一目标就是进入全球产业链。如果不进入,永远没出路,只是背靠着国内的市场,永远没出路。为什么?你是养胖了自己,但你没养聪明自己。因为你如果不去跟他们玩,同台竞技,你的预研是不会上来的。

所以我说这里有两个角色是最重要的,预研其实就是个持续创新的过程。”

针对非常现实的忧虑,正方观点给出了很大信心:

无锡鑫宏业特塑线缆董事长杨宇伟:中国是有可能做到以市场换技术

其实我们讲电动汽车的发展,我认为中国最有底气的是庞大的市场支撑。包括鑫宏业现在进入的机器人手臂线缆市场也是一样,2014年中国是机器人产业发展元年,刚好也是电动汽车,也可以说是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元年。2014年以来,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市场火爆,也存在很多的问题,但产业进步是趋势,庞大的消费市场(即使是政府推动)会促进本地区的制造升级,以中国目前电动汽车的产业能力,庞大的终端消费会促进我国电动汽车全行业水平迅速提高。

在中国传统汽车工业的基础上,中国的电动汽车发展一定会像高铁、太阳能光伏一样,成为中国制造的名片。”

智电互动集团董事长庞义成:原有的限制条件有可能会被打破

目前我们的预言也不行,我们的基础研究也不行,我们各项的底子都很薄,那我们要跟外国的同行比,那一定是比不过的,我赞同。但是那是要建立一个对比的坐标系,这个坐标系就是基于过去一百年不变的汽车工业体系的坐标系,变速箱、发动机、发电机等等都是过去100年的坐标系。我认为未来十年这个坐标系会大变,因为我们看到了四个变化。

第一个是电动化,发动机变成电机。第二个是智能化,车会变成智能终端。第三个是轻量化,车不会像现在这么多的零部件,会被大量的集成。第四个是共享化。这四个变化的浪潮,会让整个对比坐标系发生变化,那么在这个坐标系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我们来看一看中国企业有没有机会?过去阻碍中国企业超出的那些因素是不是有可能被打破?我觉得是有可能被打破的。

原有的限制条件有可能会被打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中国过去十年,我们有一个很巨大的飞跃,那就是中国的互联网确实已经到了世界最顶尖的水平了,腾讯、阿里、百度确实是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在互联网应用上是有巨大优势的。所以结合到这次汽车变革的四个浪潮,如果能够把垄断机制打破,然后有互联网应用的加入,加上现在巨大的市场和巨大的资本优势,我认为中国是有机会扮演主要角色的。这个产业如果要改变,一定是用那些先锋者,它不在旧的体系里面。他们也是闯入者。每一次变革,核心都不是按照原有的路径打的,它会新起一个模式,新起一个战场,根本不在原有的战场跟你打。”

南京嘉远电动汽车董事长李辉:从市场的角度来说中国有可能

“比高精尖这块,中国肯定不如国外的,车这个东西确确实实是各个零部件组成的,哪怕每一个子系统都是沉淀的技术,这是实话。没有这个东西,材料、工艺各个方面都做不到。

中国这个市场很大,产业基础和产业平台也是世界最大的,主要的角色分很多方面,有市场的主要角色,有技术的主要角色,看你侧重在哪一个?如果从市场的角度来说,我觉得中国还有那么一点可能。如果从技术的层面上讲,十年之内不可能。”

作者:杨晓红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

一周热点|第四批动力电池企业目录公示;河南将推广15.6万辆新能源车

THE END
1.中国汽车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环保化、轻量化趋势。汽车轻量化可以减低燃油耗用,降低使用成本,且可以减少各类污染物排放。我国近年来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文件中,均指明了汽车轻量化技术是当前汽车产业的重点突破方向及发展趋势。目前,国内外汽车轻量化的措施主要有轻量化设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347903280242917926
2.2024年汽车服务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中国汽车服务市场调查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0年)基于科学的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全面剖析了汽车服务行业现状、市场需求及市场规模。汽车服务报告探讨了汽车服务产业链结构,细分市场的特点,并分析了汽车服务市场前景及发展趋势。通过科学预测,揭示了汽车服务行业未来的增长潜力。同时,汽车服务报告还对重点企业进行了https://www.cir.cn/R_JiaoTongYunShu/27/QiCheFuWuHangYeXianZhuangYuFaZhanQuShi.html
3.碳中和碳达峰系列研究之总述篇——双碳下的“双新”趋势2.【新电气化革命:动力端】“双碳”行动或将提速交运行业新能源化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领域及其相关产业链上下游(包括电池、电控、自动驾驶技术、充电桩与加氢站基础设施建设等)乃至未来整个交运行业(航空运输行业、船舶运输行业等)均将受此趋势影响。 3.【新电气化革命:热力端】钢铁、水泥等行业或将逐步实现电气化改https://www.esmchina.com/marketnews/34413.html
4.未来十年最有前景的行业排行榜(配图建议:新能源汽车生产线、智能驾驶汽车等) 数据: 2024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494.4万辆,同比增长32%。 预计未来十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将持续高速增长。 引用论文: "全球及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趋势分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4) 6. 虚拟现实(VR)行业 https://www.jianshu.com/p/6e25fc871ee1
5.2018(第十四届)中国能源战略投资论坛源自未来能源系列活动,“2018(第十四届)中国能源战略投资论坛”拟于4月26日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主题是“未来能源?开放 创新 合作 共赢”。论坛将呈现一场内容丰富、活动精彩、讨论深入的跨能源和投资活动,借此促进能源行业创新发展和实际业务的交流,是能源投资领域了解趋势、拓展人脉、项目对接的行业盛会。活动包含主https://www.china5e.com/subject/show_1158.html
6.2023APMCM亚太数学建模C题本文主要研究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和多元线性回归研究了影响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因素;用ARIMA时间序列对未来十年新能源做出一定预测;建立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对新能源汽车对全球传统汽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通过岭回归分析了各国政策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影响,最后建立碳排放因子模型对新能https://blog.csdn.net/weixin_72074975/article/details/134887621
7.汽车市场分析报告2025相比国外成熟的汽车产业集群,中国的汽车产业集群之路还任重道远,一切都还处在摸索之中,但各地政府对产业集群尤其是汽车产业集群表现出了高度的重视,从政府与企业动辄投资百亿的大手笔就可以一斑,未来汽车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将持续发酵。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也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向长三角区域拓展,强化了上海与长三角其他区域https://www.chinairr.org/report/R05/R0505/202411/13-627541.html
8.2024年中国品牌力指数CBPI研究成果权威发布——此外,从年龄和区域角度,品牌发展表现出强区隔的特性,“大而强”固然成功,定位于差异化小市场的品牌亦有广阔未来。 2. 中国品牌十年成长显著 纵观近十年数据表现,中国品牌表现为三个关键词。高速,在第一品牌中的占比大幅增加,多数品牌的品牌力大幅增强;全面,由强势品牌增长为开端,后部品牌跟进的整体发展态势;健康https://www.chinacoop.gov.cn/news.html?aid=1808515
9.行业新闻在锂化工环节,雅保在美国、智利、中国、德国均拥有成熟的生产基地,并正在建设位于澳洲的氢氧化锂产能;公司2019年具备锂化合物产能8.5万吨(碳酸锂4.5万吨、氢氧化锂4万吨),至2021年底产能有望进一步达到17.5万吨(碳酸锂8.5万吨、氢氧化锂9万吨),但新冠疫情导致2020年公司资本开支的精简和延后,智利盐湖碳酸锂扩能、http://www.cisia.org/site/content/6563.html
10.上汽集团:依托汽车主业,续写创新发展的新四化之路公司新闻上汽集团提出 “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四化发展趋势,为中国汽车产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树立新的标杆。电动化:十三五期间,新能源研发总投入 200 亿,2020 年自主和合资新能源车年销量超过 60 万辆;网联化:携手阿里打造“自我进化”的互联网汽车,形成汽车产品和服务融合的生态圈;智能化:实现单车智能4级技术https://www.p5w.net/stock/news/gsxw/201705/t20170526_1814164.htm
11.中国汽车企业未来发展理想股票技术论坛中国汽车企业在未来发展中将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创新将成为推动汽车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汽车市场将不断壮大,竞争也将更加激烈。中国汽车企业需要不断提升技术实力,加强研发投入,拓展全球市场,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n中汽分析:深度洞察汽车产业现状与未来趋势” [股票软件指标公式技术交流] https://www.55188.com/tag-8904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