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我国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导语:“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与“全球最大移动互联网市场”的邂逅,使得中国成为一块天然且肥沃的车联网土壤。

“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与“全球最大移动互联网市场”的邂逅,使得中国成为一块天然且肥沃的车联网土壤。

然而,在角逐巨大市场的同时,问题也接踵而至。无线网络的覆盖、海量信息介入下的性能保证、提供令人满意的售中和售后以及用户信息安全及隐私保护等,都是未来布局车联网需要解决的问题。

传统方式可能改变

在智能手机成为当今最重要的移动终端之后,下一个重要的移动终端将是汽车。

不久的将来,汽车在造、卖、用、养、换等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都会因为移动及智能化的普及和冲击而发生重大变革。

制造环节将从过去的批量生产向个性定制发展,从闭门造车向用户参与发展,从造设备向造服务发展;在卖车环节,传统的营销方式会让客户越来越无感,互联网营销则更加灵活和更具渗透性,从而满足用户需求,简化中间环节,优化获得成本;在使用环节,通过互联网为汽车安装与其“强大行动力”匹配的大脑,让用车变得更加智能、便捷;在养护环节,将改变目前信息混乱、手续烦琐、一刀切的现状,让养车变得更加方便、合理;在换车环节,二手车的买卖会更加透明化、合理化,车主不必担心被宰。

目前种种问题的产生,都是因为人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孤岛”中,这个问题最终只能通过互联网来解决。互联网将把复杂信息整合,将信息孤岛打破,形成一个完整的场景。

在车联网的冲击下,4S店也无法再独善其身。传统汽车行业增速严重下滑,车厂产能扩张过快,造成产能过剩,新车盈利能力严重不足,车厂把产能传递给4S店,也使得经销商压的库存量较大。

4S店模式固定资产投入巨大、汽车厂商强势垄断销售、售后各个环节,特别是以BAT(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为代表的“野蛮人”跨界进入汽车行业,都给传统汽车行业带来巨大挑战。

传统汽车行业的商业模式将被车联网重构,这在业内已经成为共识。技术变革将推动商业模式的变革,生产关系必须要适应生产力。现在很多车厂都在探索自己的O2O模式,而4S店将被逐渐分解为以销售为主的“2S”和以售后为主的“2S”。未来,4S店将向着2S+2S+O2O的模式发展。

高效的系统很重要

在中国,由于大众对车联网普遍持支持态度,布局车联网就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如何才能构建高效的车联网系统?首要任务就是要解决传统信息系统的弊端。

传统信息系统的方式可以称之为烟囱式,有前端和后端,通过管道相连来提供相应的增值业务能力。这种方式存在四大问题:接口非常复杂,每新增加一个系统,接口复杂度就会呈几何级的增长;每做一个新应用系统,核心功能就要重复投入,开发效率低且成本高;数据相互隔绝,难以关联和继承;规模越大,软硬件的瓶颈就越明显。

车联网平台的概念,其实就是把原来系统的应用领域差异化的部分上浮,把供应部分下沉,在用户和应用之间增加了一个可供整个系统所有者去掌控和运用的一个工具。通过乐高式组件,避免了底层通用的这些功能进行重复建设。它的硬件和软件都是通过集群叠加的方式来完成,一旦出现瓶颈,可以通过复制节点的方式轻松解决。

2015年是汽车服务的重构元年。未来ERP(企业资源计划)内部管理平台、基于移动互联、移动CRM(客户关系管理)具备车联网功能的全生命平台和电商平台,一定会坚定不移地走向融合,这三大平台的融合将会带来传统汽车行业商业模式的巨大变化。

如何保证安全

从目前车联网的发展趋势来看,提供更多的连接已经成为车辆智能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但随着更多车辆接口的开放和更多接入方式的引入,也引发了车主对数据隐私的担忧。

有专家表示,在车与车、车与人通信时,既需要支持点对点、点对多点通信方式,同时又需要支持多种通信技术,并能根据不同的通信距离采用不同通信技术,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即时通信、社交等应用会传递车辆告警、车牌、位置、驾驶员和媒体娱乐等公开和私密信息。

车主在享受汽车智能化带来便捷和舒适的同时,这些信息安全问题已经慢慢在潜伏和集聚。

另外,在车联网时代,智能汽车还面临着被黑客入侵的风险,一旦被入侵或将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

一旦汽车上网之后,可能被远程入侵,而不需要接近汽车在其内部做手脚。而且,一辆汽车被黑,通过互联网的放大,很有可能造成几十万辆车同时被黑。车联网没有百分之百的安全性,黑客可能会以各种手段对车联网进行攻击。车联网信息安全亟须保护,汽车信息安全将成为网络安全的新战场。

而除了安全性或将成为车联网软肋外,车联网在可用性上也将面临海量接入下性能的保证、无线网络覆盖和性能、令人满意的售中和售后等多重挑战。

近日,施耐德电气在加利福尼亚州利弗莫尔开设生产制造基地,作为施耐德电气美国服务团队的西海岸枢纽,为本地客户提供完善的客户服务,同时还支持施耐德电...

传动网-工业自动化与智能制造的全媒体“互联网+”创新服务平台

THE END
1.中国汽车行业未来两年会如何发展?——20242026年展望中国汽车行业未来两年会如何发展?——2024 - 2026年展望 芝能科技出品 随着电动化趋势在全球范围内加速,中国汽车行业在未来数年面临复杂的市场格局和持续的转型压力。 标普全球评级(S&P Global Ratings)近日发布的分析报告,详细阐述了中国汽车行业在2024至2026年间的销量预期、信用影响、评级趋势、以及电动化进程与本土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435198422451257906
2.中国汽车未来发展趋势8篇(全文)我国汽车工业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其营销模式走向扁平化是必然趋势,尽量拉近厂商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营销模式的创新关键在营销理念的细分,厂商对必须细分自身产品的目标客户,站在消费者立场找到与社会的平衡点。 中国汽车未来发展趋势 第2篇 第一章 2011-2012年世界汽车反光镜行业市场运行形势分析https://www.99xueshu.com/w/fileb4zuelx1.html
3.中国汽车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精选8篇)篇1:中国汽车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汽车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中国汽车市场大背景:汽车产业初具规模,国产中低挡车是主力军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汽车产量实现两次突破,第一次是1992年突破百万辆大关。但是从1993年下半年开始,为控制通货膨胀进行宏观调控,GDP增长速度持续递减,汽车市场也进入稳定增长阶段,年https://www.360wenmi.com/f/filekrt6fl1c.html
4.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新变化及未来发展趋势面对国内国际跌宕起伏的新局面,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已经刻不容缓,中国汽车产业一定要在充满变革、融合、创新的机遇中有所作为,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的趋向也要做好调整的准备,以适应未来的发展趋势。我认为面对未来的汽车产业发展趋势,主要应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准备: https://www.158jixie.com/news-detail/251/251896.html
5.中国轿车行业现状调研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24版)中国轿车行业现状调研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24版),轿车作为全球汽车市场的主流产品,正经历着由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的转型。目前,电动汽车(EV)、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的市场份额持续增长,这得益于电池技术的进步、充电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政府的政策支持。https://www.cir.cn/R_JiaoTongYunShu/6A/JiaoCheDeXianZhuangHeFaZhanQuShi.html
6.《2022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白皮书》发布针对产业的发展和格局变化,巨量算数联合中国汽车报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聚焦行业趋势、生态模式、人群特征等内容,发布《2022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白皮书》(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完整报告),对产业特征、市场痛点、用户画像和发展机遇进行盘点,输出内容多元的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白皮书,旨在把握未来趋势,为企业创造洞察市场的https://www.iyiou.com/analysis/202206301032860
7.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特征趋势路径初探制造行业新能源汽车之路与智能网联之路将铺就我国汽车工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火石创造”(ID:firestone-link),世界经理人经授权转载。 电动化与智能网联化是当前汽车产业两大重要发展趋势。本文以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为侧重点,从中国汽车工业的整体发展特征、汽车产业的生态特征、区域产业优化发展的建议https://www.ceconline.com/manufacturing/ma/8800108217/01/
8.汽车行业主题汇总(20241122更新)2024智能电动汽车发展趋势洞察 汽车之家 2024 2024改装车消费文化市场洞察报告 徐徐之咨询 2024 2024年汽车操作系统趋势及TOP10分析报告 佐思汽研 2024 造车新势力如何跨越盈亏平衡点? 国联证券 2024-9 中国新能源与交通融合发展报告2024——新能源供给体系助力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 车百智库 2024-3 https://blog.csdn.net/weixin_55366265/article/details/143990597
9.汽车维修保养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汽车后市场深度解析与消费者行为的变化也是汽车维修保养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消费者对汽车维修保养知识的增加和DIY文化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车主选择自行购买配件进行维修保养。在美国,2023年有23%的汽车维保市场是车主自己进行维修,这一比例在中国虽然较低,但随着消费者意识的提高和互联网信息的普及,预计中国车主自行维修保养的比例也将逐步https://www.vzkoo.com/read/2024112799e6a30caec8bba0f3337a01.html
10.专论2030年中国汽车行业趋势展望如何在对冲区域冲突风险的过程中,全力把握能源结构转型创造的历史性机遇,是摆在中国车企面前的严峻挑战。普华永道思略特认为,全球化趋势将持续并向纵深发展,这可以从贸易全球化指数和全球车企未来海外销量占比的趋势预测数据看出端倪。更重要的是,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已对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路径基本形成共识,并从资本市场http://www.cnautonews.com/zhuanlun/2023/09/27/detail_20230927359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