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重构着全球汽车产业创新版图和市场竞争新格局。在“双碳”目标驱动和人工智能、信息通信等新技术跨界加持下,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趋势越发明显,而造车新势力和科技巨头的不断涌入,使得赛道变得拥挤。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车销售和新能源汽车规模最大市场,中国国内车市竞争堪称“白热化”。“只卖12万元”的雪铁龙C6、长城汽车举报某车企“油箱门”等现象,就是市场竞争强度增加的过激反应。
值得指出的是,改革开放之初,在其他跨国车企并不看好中国车市的背景下,大众以超前的眼光和果敢的勇气押宝中国,不仅为全球汽车产业开拓出新的增长空间,而且让自身也快速成长为中国乃至全球汽车市场的领导者。然而,由于燃油汽车销量急剧下降,电动汽车的需求迅速增加,今天大众要稳固自身的市场份额和优势地位并不容易。今年一季度,大众汽车在中国汽车市场的销量被比亚迪超过,这是40年来中外车企在华市场首次“攻守易位”。
与福特在华战略收缩相比,我们欣喜地看到,以大众为代表的德国车企并没有被中国车市的激烈竞争吓退,而是积极拥抱竞争和变化,并主动加码对华投资。前不久,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与合肥经开区签署协议,投资约10亿欧元成立新的全资控股科技公司。作为集团在中国及全球范围内推行电动出行战略的重要支柱,大众安徽新能源汽车项目计划总投资231亿元人民币,这不是一个小数目。宝马集团则在全新里达工厂投产的背景下,新增100亿元人民币在沈阳启动第六代动力电池项目建设,并将于2026年起在沈阳投产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纯电动BMW新世代车型。数据显示,自2010年以来,宝马在沈阳生产基地累计投资近千亿元人民币,用真金白银为中国市场和营商环境义无反顾地投下信任票,值得点赞。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