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着“德国制造”、“神车”等标签的大众公司竟大规模造假,让国内公众咋舌。国际知名品牌何以深陷如此泥潭?“神车”的倒掉,又是否是国产品牌的逆转良机?
“大众造假门,是毫无底线的编制神车假话”
“过去几天发生的事情,让我感到震惊,从没有想到大众集团会出现如此大规模的违规行为。”宣布辞职决定时,德国大众汽车首席执行官文德恩用“震惊”形容自己的情绪。
对大众“造假门”震惊的,远不止文德恩一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将大众旗下多款车型奉为“神车”的中国消费者,也许比文德恩更加“震惊”。
9月18日,美国环境保护署对全球知名汽车生产商德国大众提出指控,表示大众在旗下部分车型中安装“作弊软件”,以在尾气排放检测中作假。而之后的媒体报道披露,大众旗下品牌的作假行为已持续7年之久,涉及车辆超过千万–其中或许还包括近两千辆出口至中国的大众途观车型。汽车行业分析人士指出,大众的造假行为主要针对在欧美国家流行的柴油汽车。
与此同时,欧美各国对于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有着严格的要求,这也就意味着,若想维持柴油车“清洁高效成本低廉”的公众印象,汽车制造商有动机在测评阶段“作弊”。
为实现作弊,大众公司不仅需要开发整套作弊系统,还要在汽车上增加传感器:“大众煞费苦心开发的欺骗系统,并不能降低制造成本,相反,还要增加,这与通常的造假案例是相反的。其目的就是为了通过燃油消耗标准,通过碳排放标准,打造神车形象,增加车辆销售。欧美民众环保意识非常强,大众造假,属于最恶劣性质。”
事实上,这已不是大众第一次曝出丑闻。从DSG召回风波,再到速腾断轴门,过去的几年里,大众公司可谓“流年不利”。
然而这并没有影响大众汽车在中国消费者心中的形象–机动车整体销量下滑的大背景下,大众汽车仍稳坐国内销量冠军宝座。据法国《世界报》报道,大众汽车仅在中国就实现了其全球销量的三分之一份额。
就在王然询价的4S店内,工作人员承认店内正在“搞活动”,但活动与“造假门”并无关联,该工作人员表示,造假问题主要涉及欧美市场的柴油车,国内车型的质量“还是很有保证的”。
“国际知名品牌的塑造,经历了长期的历史性考验,不会因为一次性的造假而使品牌轰然倒塌。”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教授王建民坦言,造假问题对企业、消费者,以及全球范围内消费者心目中的“德国制造”都有很大影响。但一次事件不足以颠覆消费者的良好印象,难以全盘否定消费者的感受,因此国外品牌的“信誉拐点”不会到来,“国内品牌正处于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距离成熟的国际品牌还有较大路程。国内品牌期待一夜成名,取而代之,明显违反商业、经济和管理逻辑。”
“造假不分国界,硬要区分其实是一种自卑心理”
习惯于自黑的网友,甚至想出了更为灰暗的自黑逻辑–由于国内汽车排放标准较低,大众汽车到了中国,“不用作弊也能过关”。
较为现实的版本则是,有行业内部人士向媒体透露,国内柴油车排放造假,早已成为公开的秘密,“根本没有资格指责大众”。
这两个充满负能量的“段子”,描述的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即便大众汽车走下神坛,在没有适当标准与监管的背景下,“造神”与“灭神”不会停止。
“汽车尾气问题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健康,其实当前尾气对中国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远大于三聚氰胺,远大于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故。对此漠视、麻木完全是错误的。”化学工程师“踏浪天下”表示,在汽车行业,进行设计及审核时,尾气故障与安全故障属于同等级别–最高级别故障,“大众造假,排放出大量有毒气体,毒害了驾驶者及其他民众。在美国,不光大众车主,每个人都可以向大众诉讼并要求赔偿,光这项就足以让大众破产。造假不分国界,硬要区分、强调国内、国外的,其实是一种自卑心理,认为中国人就是低人一等。”
江中草:看了几天的故事,大多目光都是在看大众出丑的。我看到的却是美国政府对于造假的处罚力度和决心,中国的车企在大面积造假,明着不达标汽车,却敢毫无顾忌贴国四国五的环保标。时至今日国内亦然,连个说法都无。
阳光照耀欧罗巴:作为德国工业的拥趸,实在不理解大众为何要造假,作为汽车行业巨头,技术指标上你都做不到,难道其他公司能做到吗?技术缺陷谁都有,造假为何因?难道没想过百年聚集起来的品牌会顷刻崩塌?
稻民四:大众的不厚道又不是一年两年了,陈旧的设计,落后的技术,牛逼的态度,偏离的定价、加价、减配、断轴、漏油、作弊,从技术开始到现在连诚信都出问题了,这些年在中国市场靠的就是中国人迷信和宠信甚至愚蠢来卖车,彻头彻尾的不作不死,所以我们应该坚决的痛打落水狗,毫不手软。
余丰慧:纵观大众柴油车排放作弊丑闻全过程,不存在什么阴谋论问题。与其猜测阴谋论,倒不如反思本国本土汽车检查和监管标准如何?特别是在中国雾霾等严重危害公众健康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