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为什么不欢迎中国考古?三个“尴尬”案例,早已给出答案仰韶彩陶考古队考古发现陶寺遗址博物馆

前些年,中国与乌兹别克考古合作,探索丝绸之路,以及在大漠戈壁上寻找“月氏族”留下的历史痕迹,最终取得了诸多成果,比如考古发现契纳尔特佩遗址、撒马尔罕撒扎干遗址、拜松拉巴特遗址等等。

按理说,这样的考古发现,对人类文明具有重大意义。然而,不久前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与美国《华尔街日报》等,却不约而同的提出“将中华文明的影响扩大到遥远的过去”、中国“正在挑战人们长期以来的一些史学观点”、“中国把考古当成武器”等谬论。

问题是,西方为何不欢迎中国考古?其中问题很多,既有现实政治原因,也有历史解释的问题,比如西方研究的是“西方如何影响丝绸之路上的其他文化”,放大西方影响、缩小其他的影响,这显然是不合理的。除此之外,西方不欢迎中国考古,可能还有一些“难言之隐”,以下三个案例就给出了回答,即一旦中国考古参与,西方论断往往就站不住脚。

首先,安特生的“误判”

在中国现代考古史上,安特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人物,但他的错误却很离奇。

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发现了河南仰韶遗址,之后又在甘肃发现了“齐家坪遗址”。由于两个遗址都有彩陶,且与中亚安诺遗址(西方论断是源于西亚)彩陶非常相似,于是安特生认为仰韶彩陶是从西方传来的,即“中国彩陶西来”,在此论断基础上,又提出“中华文明西来说”。

之所以得出“中国彩陶西来”的论断,原因在于安特生断代接连出现错误,即认为仰韶遗址距今4000多年,齐家坪遗址早于仰韶,两者都晚于中亚安诺遗址,因此认为中国彩陶西来。但安特生的观点很快就被中国学者推翻,其中一个原因是仰韶遗址远早于齐家坪遗址(距今4200—3600年)。

安特生对两个遗址的断代,竟然都出现严重错误,这不得不让人惊讶。同样是西方学者的断代,当时安诺遗址、苏美尔、古埃及等断代真的没有错误?一到中国就误判,一到其他地方就正确?在中国的“误判”很快就能被中国学者推翻,那么还能让中国学者掺和古埃及、苏美尔的考古?

其次,孟图神庙考古

2018年,中国和埃及签署《中埃卢克索孟图神庙联合考古项目协议》,中埃联合考古队正式组建,于是有了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考古队第一次在埃及进行考古发掘。

孟图神庙遗址在卢克索,不是一个新遗址,而是已被英法考古队“粗暴”的挖掘过,属于“掠夺式考古”,说不好听的叫“盗墓式考古”,地层早就被破坏,不符合西方要求的东西被放的乱七八糟。

按照西方描述,孟图神庙始建于3300年前,是一座气势恢宏的神庙。但中国学者过去后,却有一些颠覆性发现,其中一个中国学者在《首个中埃联合考古项目:孟图神庙考古日记》中有记录:

日记中明确写道“该神庙区的修建,至少持续了接近1500年”,即1500年内其进行了无数次翻修。按照西方断代,最终神庙实际上是相当于中国东汉时的遗存。至于最早时期的神庙,占地面积很小,如今已经几乎看不出来了,与最后恢弘的神庙大相径庭。将明长城当成秦长城会不会震撼世界?将东汉时期的孟图神庙视为3300年前的也自然让人震撼!

仅仅一个孟图神庙考古,中国学者就闹出不少“幺蛾子”,可能改变西方对古埃及的叙事,比如胡夫金字塔是否像孟图神庙,也是“层累”出来的?那么他们还欢迎中国继续深入考古古埃及吗?欢迎才怪!

第三,谷物黍的起源

西亚哈拉夫文化遗址,西方断代为距今7000年—6300年,其中出土一些碳化黍粒。上个世纪,西方据此认为“黍起源于西亚”,具有6000多年历史,向东传播到中国,再向西传播到欧洲。

本世纪后,为了搞清楚黍的起源问题,中国学者拿到“西亚黍”与“欧洲黍”样本,研究结果却具有颠覆性,西方学者再次连续出现重大错误。

中国社科院历史学部主任王巍:“经过精确的测年,原来号称有6000多年历史的西亚黍,年代都不早于4500年”,欧洲最早的黍粒,原先认为具有5000年的历史,但严格检测之后只有3500年的历史。同时,西亚黍与更早的中国黍,在DNA的遗传上具有一致性,说明西亚黍起源于中国。

也就是说,西方不可思议的连续出现断代错误,而中国拿到样本一研究,就推翻了西方论断,发现西亚黍、欧洲黍都被高估了1500年以上。你说,还能轻易让中国研究吗?

其实,这件事还有致命余波,因为西亚黍、欧洲黍断代出现错误,那么黍所在的遗址断代有没有错误?如果遗址年代也被高估,那么苏美尔文明年代就存在问题。当然,学者对此解释是“晚期混入”,就是遗址年代没有问题,后来的西亚黍、欧洲黍不约而同的通过虫洞混入早期遗址中。但,这是不是太巧合了,西方连续断代错误、黍又连续晚期混入?

以上三个案例,都是西方带来的“长期以来的史学观点”,结果中国学者一参与、一研究,要么发现西方叙事有问题,要么直接推翻西方论断。你说,西方还能欢迎中国更多的参与古埃及、苏美尔、古希腊等等的考古研究?再这么搞下去,西方构建的世界历史体系,真可能被中国掀翻。

THE END
1.与西方文化相比,东亚文化有哪些糟粕?与中国文化相比,西方明面还有皇室存在,统治阶级赤裸裸的告诉人民群众,阶级依然存在,要不是我们建立了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343778/answer/52968134803
2.读书文化的价值体系对于优势与弱点的判定有明显影响(Lopez, Edwards, Magyar-Moe, Pedrotti & Ryder, 2003)。尽管多数西方文化是个人主义取向,多数东方文化(日本、中国、越南、印度等)受集体主义引导(见第18章)。在个人主义(individualist)文化中,主要的焦点是个人,个体的重要性高于群体。这些文化强调竞争和个人成就。但是https://www.jianshu.com/p/4176db984ced
3.中西方文化差异十大亮点解读两种文明的独特魅力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西方文化作为两个主要流派,各自孕育了独特而丰富的精神财富。了解和欣赏这些差异,不仅能增进我们对不同文化的认识,还能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本文将从视觉艺术、宗教信仰、时间观念等多个维度,探讨中西方文化差异十个方面。 中医与现代医学 https://www.j6xvwdrt7.cn/jian-shang/102383.html
4.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利大于弊例子和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弊大于利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利大于弊例子和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弊大于利.doc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莎士比亚的作品也是在意大利古典文学形式基础进行的改良,他依旧是英格兰民族文化的瑰宝、具有高度的英格兰民族性。 中国人的外语越学越好,让更多老外了解中国,接受中华民族的文化。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1206/8120103110006013.shtm
5.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弊大于利,一辩陈词.docx美其名曰:“人民艺术家”、“名导”。从这些例子来看,外来文化对我国的民族文化是一种侵略性的行为, 外来文化吞噬着我国的民族文化。我方认为,从民族文化发展整体上、根本上,是弊大于利的,主 要理由有以下三点: 第一: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区别超越了文化本身。 民族文化是一个特定民族的精神支柱。 大量的外来文https://www.taodocs.com/p-461929232.html
6.辩论赛例子(精选7篇)篇1:辩论赛例子 外来文化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弊大于利(立论) 谢谢主席,各位同学,各位老师,大家好!感谢对方辩友的发言,对方辩友的逻辑,无非是认为外来文化有利有弊,我们只要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就万事大吉了。可对方辩友用一个假设的理想语境,来取代对现实问题做具体分析。并且用种种表面的利来掩盖外来文化对民族https://www.360wenmi.com/f/filetycl27pw.html
7.辩论: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弊大于利我们是反方,弊大于利,希望看到一些事例,或辩词。不需要利大于弊的。谢谢https://www.zupu.cn/zhishi/406858.html
8.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影响弊大于利四辨稿.doc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影响弊大于利四辨稿 谢谢主席!谢谢各位评委和观众!同时也谢谢对方辨友的口若悬 河,经过刚才的一翻针锋相对,对方辨友的辩驳看似振振有词,但实 际上却漏洞百出: 1.对方辨友说外来文化的好只停留在某个时期,而没有从更宽的视 野去分析。就如同,在清朝末和民国时期,西方好的技术文化确 https://jz.docin.com/p-429233162.html
9.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民族文化”,而不小心的大谈特谈外来文化对 中国社会的发展,对于这点我非常遗憾的告诉对方辩友,我方也认为外来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程度的利处,但对于我们今天的辩题,我们坚定的认为“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弊大于利” 2, 对方辩友似乎 非常相当肯定的认为现如今中华民族 一切先进灿烂文化全 都是外来文化https://www.doc88.com/p-3834510909884.html
10.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浙大VS复旦反方天人合一,自生文化,讲的有点极端了吧,只是讨论弊大于利而不是完全没有利,有点极端了 2022-03回复1 冰山之巅的火狼女 爱上辩论赛了 2020-11回复2 貮11 再多弄一些辩论赛,哈哈哈,谢谢 2020-03回复1 1 2 3 4 跳转 音频列表 1 养老是否应该社会化? 2.2万2016-04 2 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利大https://www.ximalaya.com/26845047/sound/14182268/
11.弊大于利反方辩词网络对小学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明天有【弊大于利反方辩词】网络对小学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明天有辩论赛了,我是反方,要反方辩词和反方杀手锏!! 应该还没这方面的课程吧;而且小学生的话,年龄比较小,自制能力比较差https://iask.sina.com.cn/key/5ae5863a84ae31dc6dc594ed.html
12.合肥二中开展班级中华传统文化辩论活动方案12. 经典文化与时尚文化谁对人的影响大 13. 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14.中学生应更注重传统文化的学习还是外来文化的学习 三、活动对象及经办部门 1.活动对象:全校高一高二年级各班学生。 2.活动经办部门:合肥二中教科室、政教处。 http://www.ahhfez.com/mobile/info/3/136/3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