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节能减排比喻成一场考试,在中国车企中谁最擅长将这份答卷写得出彩,传统车企可能是最先入选的考生之一。庞大的销量规模、全动力领域布局,决定了汽车大厂要承担更重的减排任务。在这其中,上汽大众正是实践节能减排的低调行动者。
目前,乘用车的市场组成主要分为传统燃油车、纯电动汽车以及电混车型三大类。尽管纯电动汽车能实现零碳排放,但若将低碳出行放到整个乘用车的大范畴下,燃油车依旧是实现低碳出行的超级大户。原因无他,燃油车占据了乘用车销量的70%。这就意味着如果燃油车无法实现低碳出行,汽车领域的节能减排注定难成气候。
如果燃油车无法实现低碳出行节能减排注定是空中楼阁
燃油车实现低碳出行的基础保障是发动机的热效率。在内燃机领域,热效率被视为车企发动机技术实力的标志,提升热效率是全球行业一百多年来的共同追求。数据显示,热效率每提升6%,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
令人遗憾的是,多数车企在电动化时代放弃了对高热效率内燃机的开发。上汽大众恰似反季候鸟,依旧在2023年推出了全新的高热效率发动机。据悉这台发动机采用了1.5T黄金排量。黄金排量是指在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价格3个维度满足用户的用车诉求。毕竟配置2.0排量发动机的车型在油耗和价格上不占优势。1.5T以下车型则存在动力不足。
上汽大众1.5TEVO2发动机应用了米勒循环、全新VTG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350bar高压燃油喷射系统等一系列先进技术,让其最大功率提升7.3%,油耗下降8.6%,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了6.7g/km。目前该系列发动机已经广泛应用在朗逸、途岳、途观、途铠车型中。其中,新朗逸在使用1.5TEVO2发动机后油耗只有5.4L(WLTC),媲美油混车型。
践行低碳出行上汽大众ID.家族可减少碳排放约300万吨
纯电动汽车能实现零碳出行,被誉为是真正达成气候中和的汽车。上汽大众同样确立了业内最早的气候中和目标。但与车企不同的是,上汽大众不仅在车端实现了零碳出行,同时也在制造端实现了绿色智能,达成了从出行到制造全链路的低碳轨迹。
在制造端,上汽大众从2018年开始陆续投入170亿元巨资,打造了安亭MEB新能源专属工厂。这座工厂采用了大众集团最先进的数字化生产技术,及28项节能环保措施,能够实现单车二氧化碳排放减少60%。与此同时,MEB新能源汽车工厂全面使用水电、光伏等清洁能源供电,实现电力二氧化碳零排放,开启了上汽大众使用绿色能源的环保之路。
在出行端,上汽大众推出了ID.家族和奥迪e-tron纯电序列,包含了ID.3、ID.4X、ID.6X及奥迪Q5e-tron四款主力车型。在今年上半年,大众ID.家族累计销量为28,100辆,拿下了合资品牌纯电销冠。迄今为止,ID.纯电系列累计销量已超过13万辆。按照一辆电动车全生命减少碳排放22.4吨计算,ID.家族可减少碳排放约30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2700万棵。
实现碳中和还需依靠插混上汽大众积极推动油电同价
在当前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中,插混汽车(PHEV)已经占据了30%。更通俗的说,每卖3辆新能汽车,有一辆车是插混式混动汽车。不难发现,插混已经成为节能减排的新生力量。业内专家表示,“从目前调研数据来看,当前插电式混合动力和增程式混合动力车主超八成用车场景用电,近两成为用油,基本可以满足中长期汽车产业对于减碳的需求。”
相较于燃油车来说,PHEV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油耗更优秀。以帕萨特PHEV为例,WLTC综合工况油耗仅2.23升。如果工信部2021年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5.10升/100公里算,帕萨特PHEV节油率228%。如按中汽数据汽油乘用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39.7吨计算,一辆帕萨特PHEV全生命周期减少碳排放22.4吨。
对于新能源用户来说,PHEV不仅能带来低碳出行,还能解决充电焦虑、续航焦虑。譬如上汽大众的帕萨特PHEV综合续航里程达到860公里以上,可以很好的满足消费者的日常出行需求,长途旅行也不在话下。在减免购置税的情况下,相对于燃油车可以节省超过10000元,实实在在为用户节省一大笔购车开支。
为了推广插混车型所带来的低碳出行理念,上汽大众正在积极推动插混车型与燃油车型同价购买。据悉,帕萨特PHEV以及途观LPHEV已经与燃油版车型价格基本一致。再加上帕萨特上市20多年来收获330万车主的青睐,途观LPHEV在2021年CACSI用户满意度测评中获得插电混动SUV市场第一,强劲的口碑决定了上汽大众在插混路线上的低碳出行成果。
尽管纯电动汽车的确还在风口,但对于传统车企来说,绿色低碳转型需要技术多元化,而非一刀切,上汽大众采用了更开放和包容的技术策略,从燃油车、插混、纯电三大领域推动低碳,值得推广,也提醒我们纯电动汽车并非唯一解决方案,需要技术多元化,才能真正实现低碳未来。(图文:由上汽大众提供)